“無事無事。”安親王擺了擺手,“阿爹就是來看看你。”又問李言蹊迴府來可住得習慣,飯菜是否合口味,下人們可有伺候得不周到的地方,閑暇時候可有打發時間的消遣……一樣一樣,事無巨細,婆婆媽媽,這些本不該是他一個大男人問的,隻是體諒李言蹊小小年紀就失了母親,他將李言蹊母親該做的那一套撿起來做了,既為父亦為母。李言蹊帶著溫和的笑意,一一迴答了,安親王這才放心,遲疑片刻又道:“今日朝中無事,又逢中秋佳節,陛下隆恩早早散朝,讓我們迴府一聚。”
李言蹊道:“陛下果然隆恩。”眼眸下垂,纖長的睫毛遮住眼中的諷刺。
安親王拍了拍她的手背,踟躇片刻後道:“陛下午後會帶著百官巡街,給百姓瞻仰龍顏的機會,以示天恩浩蕩;入夜後有宮宴,四品以上朝臣需攜家眷赴宴。陛下聽聞你迴來了,讓阿爹今日帶你一同前去,蹊兒,你可休息好了?”
李言蹊沒有迴答安親王的話,隻不輕不重的說了句:“陛下的消息倒是靈通。”
安親王眼眸一沉,轉眼便歸於平靜,又沉穩的繼續道:“王府明昭郡主迴府,萬千百姓親眼目睹,陛下自然能聽說。”
李言蹊自然不會相信這樣的說辭,恐怕安親王自己都不相信,郡主迴府,縱使當日看到的人再多又如何,那些不過是最底層的貧苦人民,不識權貴沒有話語權,誰又會在乎他們傳訴著什麽?縱使有一兩個心細的聽到了,也不該這麽快就傳到嘉寧帝耳中。
李言蹊冷笑了一聲,道:“蹊兒山野長大,孤陋寡聞且不通禮數,怕屆時衝撞了陛下及各位娘娘。請阿爹呈稟陛下,待蹊兒學好禮數,再行覲見不遲。”這是目前最合適的借口,現在可以因不通禮儀而缺席某些場合,以後就能以禮儀學成而出席某些場合。
會有些時間,但不會太長。
安親王微微側目看了一眼這個從小離家,並不曾在他身邊長大的女兒,她的眉眼像極了故去的王妃,尤其是微微皺眉時候的神情,就和王妃如出一轍;鼻子和嘴像他,此時她雙唇微抿,嘴角稍稍上揚,似是帶了一絲嘲諷與俏皮,亦是像極了他年輕的時候。
張揚跳脫卻又心有丘壑。想到此處,似是心有靈犀一般,他腦海裏突然閃出來張嬤嬤三個字,把他自己都嚇一跳。張嬤嬤暴斃,自有管事來迴稟了他,張嬤嬤一生服侍韓側妃,韓側妃做主贈了她五十兩紋銀置辦身後事。據柳管事說,乃是死於心疾,但看柳管事一副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模樣,他便知道事情恐怕並不如表麵上的那麽簡單,但韓側妃那裏沒鬧出來,想來沒有找到可用的線索。原本隻是件無關痛癢的小事,此時李言蹊淡淡的話語和神情,他突然撞鬼似得覺得,張嬤嬤之死,大約和眼前這個一臉平靜淡然的女兒脫不了關係。
心裏像是有一群貓在抓撓,一抽一抽的疼,他知道那是他在心疼,心疼李言蹊剛出生不久就與父母分離,心疼她剛會走路就要習武強身,心疼她小小年紀就失了慈母幼弟,心疼她如今竟要以她單薄的身軀耗費心血去算計。
他不是不知道王妃的死並不是表麵上那麽簡單,他甚至於百忙之中細細梳理不多的線索,隱約知道了幕後黑手。他隻是苦於各種繁瑣的朝中、封地之事,忙著應付嘉寧帝毫無規律時時心血來潮的各種刁難,忙著穩定五十萬李家軍的軍心,忙著在刀光劍雨之中保安親王府這上千條人命。
他總是有太多事要忙,總是脫不開身去將當年的事查個清楚明白,找到有用的線索有力的證據,去質問一聲為何要這麽做?來為自己慘死的愛妻幼子討一個公道。
他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親。
因為他的不作為,才迫使他的女兒,在原本該承歡父母膝下無憂無慮的年紀,承擔起原本不該屬於她的責任。
梨花穀隱秘,從不向外人展露它的實力,但他從來都知道,或許,他手裏掌握的那些線索,在李言蹊眼裏,隻是滄海一粟。
“蹊兒……”再開口,已十分艱難,帶了些苦澀,“是阿爹無能,阿爹對不起你。”
猝不及防的一句話,倒讓李言蹊愣了愣,隨即明白安親王話語裏的意思,展顏一笑,如初開的玉蘭花,“阿爹沒有對不起誰,沒有阿爹就沒有王府如今的顯赫與安穩,阿爹庇佑了蹊兒,也庇佑了整個王府上千人命。沒有人會怪阿爹,沒有人敢怪阿爹,如若不然,便是自掘墳墓。”前一句話因是安慰安親王,帶著點點溫情;後一句話,含著凜冽的肅殺之氣,卻是在告誡王府諸人,莫要動了不該動的心思,否則死路一條。眼前身邊沒有太多人,但她知道,四周隱匿之中的那些唿吸裏,總會有人將這句話傳給她想要聽到的人。
畢竟,王府的人不一定是王府的人。
安親王沉默片刻,最後歎了一聲氣,嗯了一聲,亦無奈亦驕傲,他知道,自家的女兒,並不是像別家姑娘一樣嬌弱無害。他的女兒,正應了那句話,嫻靜處如嬌花照水,行動則如……猛虎野獸。剛才她後邊那句話裏平靜麵容下帶出來的氣勢,連他這個久居高位自有氣場的王爺都為之震撼。
他的女兒,當是如此。
安親王和李言蹊兩人走在前邊,後麵跟了一大串人,含著腰躬著背低著頭,目光卑微卻又滿是好奇。這個郡主,真是與眾不同。
兩人相攜而行,並沒有太多的話語,但一路默默之中卻是溫馨滿滿親情彌漫,走過竹林,走至李言蹊房外,亦是一片青翠,青翠之中夾雜著一團又一團金黃,飽滿而圓潤,正是清甜可口的雪梨,李言蹊俏皮一笑,指了指樹上掛著的雪梨,對安親王道:“咱們王府也忒大了,與阿爹走了這一路,竟有些口渴,阿爹可要嚐一嚐蹊兒這兒的雪梨,雖品相不佳,但勝在新鮮。”
李言蹊道:“陛下果然隆恩。”眼眸下垂,纖長的睫毛遮住眼中的諷刺。
安親王拍了拍她的手背,踟躇片刻後道:“陛下午後會帶著百官巡街,給百姓瞻仰龍顏的機會,以示天恩浩蕩;入夜後有宮宴,四品以上朝臣需攜家眷赴宴。陛下聽聞你迴來了,讓阿爹今日帶你一同前去,蹊兒,你可休息好了?”
李言蹊沒有迴答安親王的話,隻不輕不重的說了句:“陛下的消息倒是靈通。”
安親王眼眸一沉,轉眼便歸於平靜,又沉穩的繼續道:“王府明昭郡主迴府,萬千百姓親眼目睹,陛下自然能聽說。”
李言蹊自然不會相信這樣的說辭,恐怕安親王自己都不相信,郡主迴府,縱使當日看到的人再多又如何,那些不過是最底層的貧苦人民,不識權貴沒有話語權,誰又會在乎他們傳訴著什麽?縱使有一兩個心細的聽到了,也不該這麽快就傳到嘉寧帝耳中。
李言蹊冷笑了一聲,道:“蹊兒山野長大,孤陋寡聞且不通禮數,怕屆時衝撞了陛下及各位娘娘。請阿爹呈稟陛下,待蹊兒學好禮數,再行覲見不遲。”這是目前最合適的借口,現在可以因不通禮儀而缺席某些場合,以後就能以禮儀學成而出席某些場合。
會有些時間,但不會太長。
安親王微微側目看了一眼這個從小離家,並不曾在他身邊長大的女兒,她的眉眼像極了故去的王妃,尤其是微微皺眉時候的神情,就和王妃如出一轍;鼻子和嘴像他,此時她雙唇微抿,嘴角稍稍上揚,似是帶了一絲嘲諷與俏皮,亦是像極了他年輕的時候。
張揚跳脫卻又心有丘壑。想到此處,似是心有靈犀一般,他腦海裏突然閃出來張嬤嬤三個字,把他自己都嚇一跳。張嬤嬤暴斃,自有管事來迴稟了他,張嬤嬤一生服侍韓側妃,韓側妃做主贈了她五十兩紋銀置辦身後事。據柳管事說,乃是死於心疾,但看柳管事一副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模樣,他便知道事情恐怕並不如表麵上的那麽簡單,但韓側妃那裏沒鬧出來,想來沒有找到可用的線索。原本隻是件無關痛癢的小事,此時李言蹊淡淡的話語和神情,他突然撞鬼似得覺得,張嬤嬤之死,大約和眼前這個一臉平靜淡然的女兒脫不了關係。
心裏像是有一群貓在抓撓,一抽一抽的疼,他知道那是他在心疼,心疼李言蹊剛出生不久就與父母分離,心疼她剛會走路就要習武強身,心疼她小小年紀就失了慈母幼弟,心疼她如今竟要以她單薄的身軀耗費心血去算計。
他不是不知道王妃的死並不是表麵上那麽簡單,他甚至於百忙之中細細梳理不多的線索,隱約知道了幕後黑手。他隻是苦於各種繁瑣的朝中、封地之事,忙著應付嘉寧帝毫無規律時時心血來潮的各種刁難,忙著穩定五十萬李家軍的軍心,忙著在刀光劍雨之中保安親王府這上千條人命。
他總是有太多事要忙,總是脫不開身去將當年的事查個清楚明白,找到有用的線索有力的證據,去質問一聲為何要這麽做?來為自己慘死的愛妻幼子討一個公道。
他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親。
因為他的不作為,才迫使他的女兒,在原本該承歡父母膝下無憂無慮的年紀,承擔起原本不該屬於她的責任。
梨花穀隱秘,從不向外人展露它的實力,但他從來都知道,或許,他手裏掌握的那些線索,在李言蹊眼裏,隻是滄海一粟。
“蹊兒……”再開口,已十分艱難,帶了些苦澀,“是阿爹無能,阿爹對不起你。”
猝不及防的一句話,倒讓李言蹊愣了愣,隨即明白安親王話語裏的意思,展顏一笑,如初開的玉蘭花,“阿爹沒有對不起誰,沒有阿爹就沒有王府如今的顯赫與安穩,阿爹庇佑了蹊兒,也庇佑了整個王府上千人命。沒有人會怪阿爹,沒有人敢怪阿爹,如若不然,便是自掘墳墓。”前一句話因是安慰安親王,帶著點點溫情;後一句話,含著凜冽的肅殺之氣,卻是在告誡王府諸人,莫要動了不該動的心思,否則死路一條。眼前身邊沒有太多人,但她知道,四周隱匿之中的那些唿吸裏,總會有人將這句話傳給她想要聽到的人。
畢竟,王府的人不一定是王府的人。
安親王沉默片刻,最後歎了一聲氣,嗯了一聲,亦無奈亦驕傲,他知道,自家的女兒,並不是像別家姑娘一樣嬌弱無害。他的女兒,正應了那句話,嫻靜處如嬌花照水,行動則如……猛虎野獸。剛才她後邊那句話裏平靜麵容下帶出來的氣勢,連他這個久居高位自有氣場的王爺都為之震撼。
他的女兒,當是如此。
安親王和李言蹊兩人走在前邊,後麵跟了一大串人,含著腰躬著背低著頭,目光卑微卻又滿是好奇。這個郡主,真是與眾不同。
兩人相攜而行,並沒有太多的話語,但一路默默之中卻是溫馨滿滿親情彌漫,走過竹林,走至李言蹊房外,亦是一片青翠,青翠之中夾雜著一團又一團金黃,飽滿而圓潤,正是清甜可口的雪梨,李言蹊俏皮一笑,指了指樹上掛著的雪梨,對安親王道:“咱們王府也忒大了,與阿爹走了這一路,竟有些口渴,阿爹可要嚐一嚐蹊兒這兒的雪梨,雖品相不佳,但勝在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