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當然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她還等著她兒子中舉迴來那一日,她一定要讓這個老虔婆好看。
農場裏的大蒜到了成熟的時候了,全家人一同下地裏去采摘。等將大蒜剝好皮,把它們放至研缽中搗成蒜泥,下油鍋中炸至出濃鬱的蒜香味,再將搗碎的茱萸下進去一同炒香,加鹽糖等調料,放涼後裝入壇中。
這次將一品居的訂單都送完後,一家人打算先歇息一陣子,因為櫃台已經打好了,他們準備要將店鋪收拾出來了,這做醬的買賣隻能先暫停一陣子。
不得不說,老木匠還是老木匠,這跟錢滿想象中的已經大不差了。一家四口去西街的店鋪,將不用的桌椅板凳通通拉迴家裏,再將櫃台一個個擺放好,就等著上貨開業了。
有鄰居見錢滿他們進進出出,還搬運迴來這麽幾個大家夥,疑惑地問道:“你們是盤下劉掌櫃店鋪的吧,這是要做什麽生意?這些玩意兒怪模怪樣的。”
錢滿笑著迴道:“阿婆,我們這是要賣生鮮的,就是售賣一些自家種的糧食蔬菜水果什麽的,到時候歡迎你們來捧場,我這裏的菜啊,保證新鮮。”
“那倒是好,我們這離城南的集市太遠了,每迴去買個菜要走老遠,這下子在附近就能買菜了。”
“是啊,是啊,你沒聽人小姑娘說嗎,保證新鮮。每迴我去王婆子那買,都是買的人剩下的不新鮮的東西,就這還要我幾十文。”
街鄰四坊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自己在集市上買菜碰到的那些不良商販,不外乎就是把隔夜的不新鮮的同今日的鮮貨混一起賣,且要價還不低。
因為此地靠西北,一到冬日新鮮的蔬菜都被凍死了,其實在古代的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溫室種植蔬果,隻是她穿來的這個時代是曆史上不存在的,彼時他們還真不懂怎麽搞溫室種植,所以一入冬,蔬菜價格暴漲,且供不應求。現如今還未入冬,隻是天氣漸漸冷起來了,蔬菜價格就已經開始大漲價。鎮上的百姓有很多是能吃的起這些蔬菜的,他們不滿的是那些販子把新鮮的蔬菜早早預定給了達官貴人,他們這些平頭百姓隻能撿剩下的不新鮮的蔬菜將就著吃。
不過,錢滿是打算走兩條路線的,預定她也打算做,但是賣給平民百姓的也同預定的品質一樣,她可不願意砸了自己的招牌。
說到溫室種植,她也能搞出來。現代她也算是某tv農業養豬頻道的忠實粉絲,小小暖房,不在話下。
不過如今沒有玻璃,她隻能選擇最傳統的做法,反正這個地區家家戶戶都有炕,雖說 沒有玻璃,但她意外地發現這裏有種紙,韌性極強,穿透性也強,用來糊溫室的窗戶是最好不過的了。等一切準備好,就能在溫室裏種韭菜白菜黃瓜等這些蔬菜了。
錢滿給自己的生鮮店起名叫和滿生鮮,同現代的 “盒馬”諧音,這也是激勵自己能像這樣的大型連鎖商超看齊。第一天開業,錢滿打算上架白菜韭菜黃瓜野雞野兔這幾種,也是第一次試探當地百姓對黃瓜這種新鮮物的接受情況如何。
且第一天開業,錢滿特意打出招牌,凡是在店內購買東西超過三樣,統統打半折。此消息一出,那是把店鋪擠得人山人海。
本來伍叔和李老太爺想來捧捧場,但見此情況他倆都擠不進去,隻好讓人帶話給錢滿他們改日再來。
錢滿心中感激,讓人拿了兩袋黃瓜,分別給伍叔和李老太爺一人一袋子。兩袋黃瓜不算多,裏麵也就幾根罷了,隻是這份情誼錢滿記下了。
李老太爺把黃瓜拎迴家後,就吩咐廚子把這些黃瓜有些炒著吃,有些給它涼拌了,他堅信錢滿給的都是好吃的,哪怕是他從未見過的。
恰好今日中午,一向在外忙碌的長子迴家了,他此番也是奉命去邊疆一趟,途經家門,也迴家休息一會兒。正趕上飯點,丫鬟端出幾盤子綠色透亮的玩意,他一開始還以為是老爺子又琢磨出什麽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出來了,試著用手抓起幾根放嘴裏,先是一股麻油夾雜著清香,接著是脆爽的口感,這東西好吃。他在京城都沒吃過,他老爹這是從哪弄來的。
李老太爺一進門就看見自己長子站在桌邊偷吃,見自己進來,還欲蓋彌彰,偷吃都忘了把嘴邊的油擦擦。
“瞧瞧你這樣,還是朝廷的巡撫大人呢,怎麽還偷吃老頭子的飯食。”李老太爺佯作生氣地說道。
“爹,孩兒這不是趕路餓了嗎?你大人不計小人過,就原諒我這一迴。不過老爹,這玩意是什麽東西,味道真是不錯。”說完,又當著他爹的麵抓了好幾口放嘴裏。
“哼,倒是讓你小子嚐到鮮了,這可是我一個小友自家種的,好像叫什麽黃瓜的吧。唉...你可少吃點,老頭子都快沒得吃了。”
說完,拿起筷子,同自己兒子搶了起來。
飯後,父子兩一同坐在太師椅上,邊品茶邊聊天。
“翦兒,皇上派你來邊疆巡查,可是邊疆出事了?”
李翦低頭,看著杯中茶冒出的熱氣不語,他也在思索皇上的用意。
“可是不好透露?”李老太爺試探著問道。
“也不是,隻是爹,我也一時沒想明白,皇上臨走前也沒同我說過什麽。”李翦皺著眉迴道。
李老太爺思索片刻,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一拍大腿,說道:“邊疆韃子的首領老軍單於是病故不久吧,最近韃子裏鬧內亂,有人想要渾水摸魚。”
“爹,還是你看的透徹,你這不在朝堂都知天下事,不愧是當年冠絕朝堂的異相。”
李老太爺哈哈大笑,捋著胡須聽自己兒子拍著自己的馬屁。
和滿生鮮店鋪裏,等送走最後一批顧客,錢滿累的隻想趴下了,今日人流量太大了,東西都不夠賣的,這下貨物上的都清空了,連庫存都沒放過。
“妞妞,今日咱們一共賣出去了二百兩銀子。這一天就能賣這麽多,這也太能掙錢了。”王氏數完手裏的銀子道。
其實也是今日剛開業,折扣力度大,還有黃瓜這種沒聽說過的新鮮玩意,才有這麽好的生意。明日就會少許多,漸漸地就會趨於平穩。
“娘,也就今日能賺這麽多了,等過一段時間,生意就差不多平穩下來了。”
王氏聽到後,還是很高興,畢竟這一日賺的錢就差不多夠他們一家一年的嚼用了。
農場裏的大蒜到了成熟的時候了,全家人一同下地裏去采摘。等將大蒜剝好皮,把它們放至研缽中搗成蒜泥,下油鍋中炸至出濃鬱的蒜香味,再將搗碎的茱萸下進去一同炒香,加鹽糖等調料,放涼後裝入壇中。
這次將一品居的訂單都送完後,一家人打算先歇息一陣子,因為櫃台已經打好了,他們準備要將店鋪收拾出來了,這做醬的買賣隻能先暫停一陣子。
不得不說,老木匠還是老木匠,這跟錢滿想象中的已經大不差了。一家四口去西街的店鋪,將不用的桌椅板凳通通拉迴家裏,再將櫃台一個個擺放好,就等著上貨開業了。
有鄰居見錢滿他們進進出出,還搬運迴來這麽幾個大家夥,疑惑地問道:“你們是盤下劉掌櫃店鋪的吧,這是要做什麽生意?這些玩意兒怪模怪樣的。”
錢滿笑著迴道:“阿婆,我們這是要賣生鮮的,就是售賣一些自家種的糧食蔬菜水果什麽的,到時候歡迎你們來捧場,我這裏的菜啊,保證新鮮。”
“那倒是好,我們這離城南的集市太遠了,每迴去買個菜要走老遠,這下子在附近就能買菜了。”
“是啊,是啊,你沒聽人小姑娘說嗎,保證新鮮。每迴我去王婆子那買,都是買的人剩下的不新鮮的東西,就這還要我幾十文。”
街鄰四坊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自己在集市上買菜碰到的那些不良商販,不外乎就是把隔夜的不新鮮的同今日的鮮貨混一起賣,且要價還不低。
因為此地靠西北,一到冬日新鮮的蔬菜都被凍死了,其實在古代的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溫室種植蔬果,隻是她穿來的這個時代是曆史上不存在的,彼時他們還真不懂怎麽搞溫室種植,所以一入冬,蔬菜價格暴漲,且供不應求。現如今還未入冬,隻是天氣漸漸冷起來了,蔬菜價格就已經開始大漲價。鎮上的百姓有很多是能吃的起這些蔬菜的,他們不滿的是那些販子把新鮮的蔬菜早早預定給了達官貴人,他們這些平頭百姓隻能撿剩下的不新鮮的蔬菜將就著吃。
不過,錢滿是打算走兩條路線的,預定她也打算做,但是賣給平民百姓的也同預定的品質一樣,她可不願意砸了自己的招牌。
說到溫室種植,她也能搞出來。現代她也算是某tv農業養豬頻道的忠實粉絲,小小暖房,不在話下。
不過如今沒有玻璃,她隻能選擇最傳統的做法,反正這個地區家家戶戶都有炕,雖說 沒有玻璃,但她意外地發現這裏有種紙,韌性極強,穿透性也強,用來糊溫室的窗戶是最好不過的了。等一切準備好,就能在溫室裏種韭菜白菜黃瓜等這些蔬菜了。
錢滿給自己的生鮮店起名叫和滿生鮮,同現代的 “盒馬”諧音,這也是激勵自己能像這樣的大型連鎖商超看齊。第一天開業,錢滿打算上架白菜韭菜黃瓜野雞野兔這幾種,也是第一次試探當地百姓對黃瓜這種新鮮物的接受情況如何。
且第一天開業,錢滿特意打出招牌,凡是在店內購買東西超過三樣,統統打半折。此消息一出,那是把店鋪擠得人山人海。
本來伍叔和李老太爺想來捧捧場,但見此情況他倆都擠不進去,隻好讓人帶話給錢滿他們改日再來。
錢滿心中感激,讓人拿了兩袋黃瓜,分別給伍叔和李老太爺一人一袋子。兩袋黃瓜不算多,裏麵也就幾根罷了,隻是這份情誼錢滿記下了。
李老太爺把黃瓜拎迴家後,就吩咐廚子把這些黃瓜有些炒著吃,有些給它涼拌了,他堅信錢滿給的都是好吃的,哪怕是他從未見過的。
恰好今日中午,一向在外忙碌的長子迴家了,他此番也是奉命去邊疆一趟,途經家門,也迴家休息一會兒。正趕上飯點,丫鬟端出幾盤子綠色透亮的玩意,他一開始還以為是老爺子又琢磨出什麽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出來了,試著用手抓起幾根放嘴裏,先是一股麻油夾雜著清香,接著是脆爽的口感,這東西好吃。他在京城都沒吃過,他老爹這是從哪弄來的。
李老太爺一進門就看見自己長子站在桌邊偷吃,見自己進來,還欲蓋彌彰,偷吃都忘了把嘴邊的油擦擦。
“瞧瞧你這樣,還是朝廷的巡撫大人呢,怎麽還偷吃老頭子的飯食。”李老太爺佯作生氣地說道。
“爹,孩兒這不是趕路餓了嗎?你大人不計小人過,就原諒我這一迴。不過老爹,這玩意是什麽東西,味道真是不錯。”說完,又當著他爹的麵抓了好幾口放嘴裏。
“哼,倒是讓你小子嚐到鮮了,這可是我一個小友自家種的,好像叫什麽黃瓜的吧。唉...你可少吃點,老頭子都快沒得吃了。”
說完,拿起筷子,同自己兒子搶了起來。
飯後,父子兩一同坐在太師椅上,邊品茶邊聊天。
“翦兒,皇上派你來邊疆巡查,可是邊疆出事了?”
李翦低頭,看著杯中茶冒出的熱氣不語,他也在思索皇上的用意。
“可是不好透露?”李老太爺試探著問道。
“也不是,隻是爹,我也一時沒想明白,皇上臨走前也沒同我說過什麽。”李翦皺著眉迴道。
李老太爺思索片刻,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一拍大腿,說道:“邊疆韃子的首領老軍單於是病故不久吧,最近韃子裏鬧內亂,有人想要渾水摸魚。”
“爹,還是你看的透徹,你這不在朝堂都知天下事,不愧是當年冠絕朝堂的異相。”
李老太爺哈哈大笑,捋著胡須聽自己兒子拍著自己的馬屁。
和滿生鮮店鋪裏,等送走最後一批顧客,錢滿累的隻想趴下了,今日人流量太大了,東西都不夠賣的,這下貨物上的都清空了,連庫存都沒放過。
“妞妞,今日咱們一共賣出去了二百兩銀子。這一天就能賣這麽多,這也太能掙錢了。”王氏數完手裏的銀子道。
其實也是今日剛開業,折扣力度大,還有黃瓜這種沒聽說過的新鮮玩意,才有這麽好的生意。明日就會少許多,漸漸地就會趨於平穩。
“娘,也就今日能賺這麽多了,等過一段時間,生意就差不多平穩下來了。”
王氏聽到後,還是很高興,畢竟這一日賺的錢就差不多夠他們一家一年的嚼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