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來壽做事很快,不到幾天功夫,新的灶台就砌好了。祭拜完灶神,王氏又叫來狗蛋一起吃一頓“答謝宴”,農村的習俗就是如此,祭拜完灶神後要在新的土灶上做一桌“答謝宴”,來期盼家裏有個好兆頭。
一大早,錢滿是被她娘炸丸子的香味給香醒了,要知道在鄉下隻有過年那會兒才能吃上油炸食物,尤其是炸丸子這類錢滿愛的不行。她趕緊洗漱好,去灶台邊尋她娘,美其名曰給她娘打下手,其實是為了提前偷吃。
油鍋中滿滿一大鍋的炸丸子,等丸子在鍋中浮起後,用笊籬將丸子撈出放一邊晾涼,錢滿迫不及待的抓起一顆,不顧燙的往嘴裏放,真香啊。油炸食品真是讓人快樂,若是此時再來上一瓶冰的肥宅快樂水,錢滿感覺自己都能起飛了。
王氏還去後院割了一筐子的韭菜,下油鍋將雞蛋液炒散,加鹽等調料,再將剁碎的韭菜放進去同炒,香噴噴的韭菜炒雞蛋就做好了。還剩不少韭菜,錢滿提出讓她娘將這些韭菜都烙成韭菜盒子、韭菜餅,來個韭菜幾吃。
魚自然也是席上少不了的菜,不過比起傳統的燉魚,錢滿更想吃炸的酥酥的魚,然後再紅燒了吃。那樣的魚咬一口外酥裏嫩,配上紅燒醬汁,她能用這道菜下幾碗飯。王氏按照她的想法,成功做出了一道紅燒魚,她娘這廚藝天賦技能點滿了,有她娘在,她已經能預見到自己遲早能在古代吃上炸雞麻辣燙煎餅果子烤冷麵。
錢滿終於體會到不用按量分配吃飯的快樂了,想吃的菜盡管往嘴裏炫,作為年紀最小的,飯碗裏堆滿了她爹娘二哥給她夾的肉。錢來壽也很高興,在桌上和狗蛋還多喝了幾杯酒。
“爹,如今咱們家也攢了些錢,不如我們搬出去,在後山新蓋一座房子吧。”趁著錢來壽酒酣耳熱之際,錢滿趁熱打鐵道。
王氏也點頭讚同,“孩他爹,妞妞說的沒錯,咱們家上迴賣醬也攢了些錢,後山那塊地寬敞清淨,是個不錯的地方。且咱們這房子太小,等妞妞大了些怕是住不開了。”
“三叔三嬸,那我也在你們旁邊買塊地蓋座新房,我想跟你們住一起。”狗蛋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道。
錢滿揶揄地看著狗蛋,“二哥,你怕不是想討媳婦了吧!正好,房子蓋好後爹你就能替二哥上門提親了。秀花姐怕是也等不及做我嫂子了。”
“妞妞,快別打趣你二哥了。狗蛋,你跟嬸子說說你心裏的想法,你是真想娶秀花,那咱們就抓緊時間蓋新房置辦家具,好讓你三叔去替你說和說和。”
錢滿見狗蛋的臉漲的通紅,頭也越來越低,她娘還一臉笑眯眯地盯著人家看,狗蛋半天才憋出一句話來,“嗯,都聽三叔三嬸的。”
錢來壽大笑著拍拍狗蛋的肩膀,“你這孩子不早說,男子漢大丈夫,討媳婦還害羞什麽,三叔三嬸一定給你安排妥當。”
買地的手續辦的很快,一個是村長與她家交好,俗話說熟人好辦事嘛,再一個就是後山的地也沒什麽人看的上,主要那地寬敞是寬敞,但是離耕地太遠,也就隻有錢滿她們家沒啥地的人適合去那蓋房子了。
鄉下蓋房沒那麽麻煩,一般窮苦人家裏蓋房也不請梓人,基本就是在村裏說一聲,就有青壯夥子都會來幫忙,不過主人家多少都要給些銀錢,一日三餐也是要全包。
錢來壽也是在村裏說了一聲,關係近的都來上門幫忙。二嬸子和周嬸等一些村裏的婦人家都來幫忙做飯,錢滿和她娘負責給他們送水送飯。
天氣熱起來,蓋房也是個辛苦事,幸好後山那邊還算清涼。地基打的差不多了,錢滿這些日子天天跟著去送水送飯,本來養白了的臉蛋都黑了幾個度。不過即便被曬黑了,也擋不住她的興奮,她馬上就有自己的新房子了。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大部分中國人對土地房子的熱愛從來就沒變過,錢滿就是這種人。她每晚入睡前都會想一遍新房子怎麽布置,她的臥室是個什麽樣的…
春去秋來,錢滿迎來了自己九歲的生辰。王氏早早地就做好了準備,今年手頭寬敞了,妞妞也能過個好生辰。
一大早,錢滿起床,她娘就端來了一碗紅糖雞蛋水,就這還沒消化完呢,她爹上鎮子裏給她買了一大包零嘴,有糕點、山楂球、蜜餞和龍須糖。村長帶著一筐子說是周嬸子炒的毛嗑花生還有紅薯幹送了來,狗蛋不僅帶了零嘴,還有幾朵絹花,甚至還有一塊手帕,帕子上繡著幾朵桃花。
“這帕子是秀…秀花托我送給你的,她說你們這些小姑娘家家的喜歡…”狗蛋結結巴巴地說道。
錢滿打趣道:“那二哥替我多謝秀花…嫂嫂了。”看著狗蛋飛奔出去的囧樣,錢滿在身後哈哈大笑。
“今日是妞妞九歲的生辰,爹娘祝你往後都平平安安就好,咱們家不求大富大貴,一家人平安團圓才是真!”
說完,一家人同時舉杯。這是錢滿在古代過的第一個生辰,不知不覺間她來到這個時代已經一年了,現代的記憶離她越來越遠,她現在是真心將錢來壽和王氏當成自己的親爹娘了。她唯一遺憾是自己在現代的親人,知道自己的死訊該怎麽接受的了。她現在也無比希望古代的原身能去到現代,代替她活著。
再過不久,房子也快竣工了,村長和她爹商量上梁的日子。到上梁那日,村裏的人都來了,錢家的房子蓋的氣派極了,青磚大瓦,還是個四進的宅子帶院子。
“謔,這錢老三看不出這些年也攢了不少錢啊,聽說他們家分家錢老三就分了兩畝地和那間破房子。這新房子蓋的氣派,在咱們村都算數一數二的吧。”
“誰說不是,不過這老三還真是大方,上梁把全村人都請來了,這酒席得花多少錢啊?聽說還是請的隔壁村最會辦席的班子。”
“這錢家真是飛起來了,李翠花平日裏眼睛都往上瞧,架不住人家真有這個命,你看看現在一家人都進城裏住了,剩下個不受寵的老三也越搬越好。”
村裏的人一邊磕著毛嗑花生,一邊拉著家長裏短。
一大早,錢滿是被她娘炸丸子的香味給香醒了,要知道在鄉下隻有過年那會兒才能吃上油炸食物,尤其是炸丸子這類錢滿愛的不行。她趕緊洗漱好,去灶台邊尋她娘,美其名曰給她娘打下手,其實是為了提前偷吃。
油鍋中滿滿一大鍋的炸丸子,等丸子在鍋中浮起後,用笊籬將丸子撈出放一邊晾涼,錢滿迫不及待的抓起一顆,不顧燙的往嘴裏放,真香啊。油炸食品真是讓人快樂,若是此時再來上一瓶冰的肥宅快樂水,錢滿感覺自己都能起飛了。
王氏還去後院割了一筐子的韭菜,下油鍋將雞蛋液炒散,加鹽等調料,再將剁碎的韭菜放進去同炒,香噴噴的韭菜炒雞蛋就做好了。還剩不少韭菜,錢滿提出讓她娘將這些韭菜都烙成韭菜盒子、韭菜餅,來個韭菜幾吃。
魚自然也是席上少不了的菜,不過比起傳統的燉魚,錢滿更想吃炸的酥酥的魚,然後再紅燒了吃。那樣的魚咬一口外酥裏嫩,配上紅燒醬汁,她能用這道菜下幾碗飯。王氏按照她的想法,成功做出了一道紅燒魚,她娘這廚藝天賦技能點滿了,有她娘在,她已經能預見到自己遲早能在古代吃上炸雞麻辣燙煎餅果子烤冷麵。
錢滿終於體會到不用按量分配吃飯的快樂了,想吃的菜盡管往嘴裏炫,作為年紀最小的,飯碗裏堆滿了她爹娘二哥給她夾的肉。錢來壽也很高興,在桌上和狗蛋還多喝了幾杯酒。
“爹,如今咱們家也攢了些錢,不如我們搬出去,在後山新蓋一座房子吧。”趁著錢來壽酒酣耳熱之際,錢滿趁熱打鐵道。
王氏也點頭讚同,“孩他爹,妞妞說的沒錯,咱們家上迴賣醬也攢了些錢,後山那塊地寬敞清淨,是個不錯的地方。且咱們這房子太小,等妞妞大了些怕是住不開了。”
“三叔三嬸,那我也在你們旁邊買塊地蓋座新房,我想跟你們住一起。”狗蛋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道。
錢滿揶揄地看著狗蛋,“二哥,你怕不是想討媳婦了吧!正好,房子蓋好後爹你就能替二哥上門提親了。秀花姐怕是也等不及做我嫂子了。”
“妞妞,快別打趣你二哥了。狗蛋,你跟嬸子說說你心裏的想法,你是真想娶秀花,那咱們就抓緊時間蓋新房置辦家具,好讓你三叔去替你說和說和。”
錢滿見狗蛋的臉漲的通紅,頭也越來越低,她娘還一臉笑眯眯地盯著人家看,狗蛋半天才憋出一句話來,“嗯,都聽三叔三嬸的。”
錢來壽大笑著拍拍狗蛋的肩膀,“你這孩子不早說,男子漢大丈夫,討媳婦還害羞什麽,三叔三嬸一定給你安排妥當。”
買地的手續辦的很快,一個是村長與她家交好,俗話說熟人好辦事嘛,再一個就是後山的地也沒什麽人看的上,主要那地寬敞是寬敞,但是離耕地太遠,也就隻有錢滿她們家沒啥地的人適合去那蓋房子了。
鄉下蓋房沒那麽麻煩,一般窮苦人家裏蓋房也不請梓人,基本就是在村裏說一聲,就有青壯夥子都會來幫忙,不過主人家多少都要給些銀錢,一日三餐也是要全包。
錢來壽也是在村裏說了一聲,關係近的都來上門幫忙。二嬸子和周嬸等一些村裏的婦人家都來幫忙做飯,錢滿和她娘負責給他們送水送飯。
天氣熱起來,蓋房也是個辛苦事,幸好後山那邊還算清涼。地基打的差不多了,錢滿這些日子天天跟著去送水送飯,本來養白了的臉蛋都黑了幾個度。不過即便被曬黑了,也擋不住她的興奮,她馬上就有自己的新房子了。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大部分中國人對土地房子的熱愛從來就沒變過,錢滿就是這種人。她每晚入睡前都會想一遍新房子怎麽布置,她的臥室是個什麽樣的…
春去秋來,錢滿迎來了自己九歲的生辰。王氏早早地就做好了準備,今年手頭寬敞了,妞妞也能過個好生辰。
一大早,錢滿起床,她娘就端來了一碗紅糖雞蛋水,就這還沒消化完呢,她爹上鎮子裏給她買了一大包零嘴,有糕點、山楂球、蜜餞和龍須糖。村長帶著一筐子說是周嬸子炒的毛嗑花生還有紅薯幹送了來,狗蛋不僅帶了零嘴,還有幾朵絹花,甚至還有一塊手帕,帕子上繡著幾朵桃花。
“這帕子是秀…秀花托我送給你的,她說你們這些小姑娘家家的喜歡…”狗蛋結結巴巴地說道。
錢滿打趣道:“那二哥替我多謝秀花…嫂嫂了。”看著狗蛋飛奔出去的囧樣,錢滿在身後哈哈大笑。
“今日是妞妞九歲的生辰,爹娘祝你往後都平平安安就好,咱們家不求大富大貴,一家人平安團圓才是真!”
說完,一家人同時舉杯。這是錢滿在古代過的第一個生辰,不知不覺間她來到這個時代已經一年了,現代的記憶離她越來越遠,她現在是真心將錢來壽和王氏當成自己的親爹娘了。她唯一遺憾是自己在現代的親人,知道自己的死訊該怎麽接受的了。她現在也無比希望古代的原身能去到現代,代替她活著。
再過不久,房子也快竣工了,村長和她爹商量上梁的日子。到上梁那日,村裏的人都來了,錢家的房子蓋的氣派極了,青磚大瓦,還是個四進的宅子帶院子。
“謔,這錢老三看不出這些年也攢了不少錢啊,聽說他們家分家錢老三就分了兩畝地和那間破房子。這新房子蓋的氣派,在咱們村都算數一數二的吧。”
“誰說不是,不過這老三還真是大方,上梁把全村人都請來了,這酒席得花多少錢啊?聽說還是請的隔壁村最會辦席的班子。”
“這錢家真是飛起來了,李翠花平日裏眼睛都往上瞧,架不住人家真有這個命,你看看現在一家人都進城裏住了,剩下個不受寵的老三也越搬越好。”
村裏的人一邊磕著毛嗑花生,一邊拉著家長裏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