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霍天北真正贏的時候要多於蔣晨東,多很多。
三月,皇上不管民不聊生,要在京城西北修建一所行宮,原因是欽天監說在那邊建造一所華美的行宮、在正殿供奉金身塑像的佛祖,便能保佑皇上三十年威服四海。
這種話讓很多人聽了都是嗤之以鼻。
可是皇上相信,因為他最寵愛的清君倚重欽天監,而且欽天監每次說的關乎後宮、皇上的事都很準。這次他當然也會相信。
內閣聽了皇上不管不顧的言辭,氣得險些在心裏罵街。想要哭窮,皇上卻已甩手走人,火氣又添了三分。
有人慫恿鳳貴妃雲凝勸說皇上,雲凝為著拉攏臣子,苦口婆心地勸說幾次,得到的迴應是褫奪封號,打入冷宮。
皇上的心腸,對女人著迷的時候,能柔軟到讓人心驚的地步;可他狠下心腸的時候,便能讓人萬劫不復。
顧雲箏聽說之後,漠然一笑。雲凝的下場,冷宮倒是最合適不過。
在雲凝心裏,家族不重要,與她父母有關的人才重要。既是如此,就不妨讓她嚐一嚐苦果。沒有人逼迫她在入宮之後親近蒲家、仇視與她大伯父有關的人,但她那麽做了,合該落到這下場。
顧雲箏知道自己這樣漠然許是不該,卻無從改變。
所謂親人,有時候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在事態演變到那種地步之前,雲凝這下場已算不錯。
皇上極力主張修建行宮之後,朝臣冒死進諫的人數不勝數,對皇上這種不理智的行徑已有些忍無可忍。
霍天北一言不發,隻忙著自己手裏的事。
顧雲箏聽燕襲說,如今包括方元碌、汪鳴珂在內的人,凡事都要聽從霍天北的指令,這些人若是一味偏袒蕭言、雲笛,霍天北就會加以幹涉,必不能成事。
顧雲箏聽了,唯有悵然一笑,「那就算了吧,反正這些都是小事。問問相關人員,若是不做官了想做什麽,我們盡力成全他們。」
燕襲稱是。
不是不失落的。這樣明裏親昵暗中謀算的日子,她隻覺失落,卻不失望。
是她先算計他的。
他如今這般籌謀,不過是想看看她是否能及時得知並做出反應。
理應如此。
權臣的一個可恨之處就在這兒,什麽都不說,擅長按兵不動,對任何人皆如此。
她不會做出任何反應。明白他的心思,所以反方向而為之。唯有如此,才能給蕭讓、雲笛、清君多一些的時間,去做他們想做的事。
他這麽做,也是對她存著好意,她明白的,他不想讓她摻和進無休止的爭端之中。
可是已經晚了,或者也可以說,自她變成顧雲箏那一日起他就該防範戒備,他沒有,到如今,為時已晚。
該鋪的路,她與清君、安姨娘等人都已鋪下,不是他能全盤挽迴阻止的了。
是,終究是她的錯,是她先對不起他的。可即便是重來千百次,她依然會如此。
因為她是顧雲箏之餘,還是雲箏。甚至於,顧雲箏的生涯,從來不是她在乎的。
過往的一切都不是假的,他的情意,她的情意,都不是假的。他們是不能夠對誰偽裝出情深意重的人。
如今他反過頭來的算計籌謀也不是假的。站在他的角度,他是為了她好,為了孩子好。
都明白的。
到頭來,他要讓她的人她的心都留在這裏,隻能留在這裏。
可是,天北,到頭來,我還是要對不起你。你能築起銅牆鐵壁,我也可以,那些銅牆鐵壁不至於會傷到你,卻一定會鉗製你。哪怕我什麽都不再做,未出世的孩子就足以讓你失去慣有的冷靜殘酷。偏偏,這些是你自己要的。
給我築起高牆的同時,你也不能倖免,同樣處於危城之下。到有一日,你不在意這些了,大抵也是夫妻最終對峙的時刻了。豁出去的是什麽?她不敢想。
她不願承認,可這念頭還是在心頭一再閃現。
顧雲箏深深地凝視著燕襲,良久,她輕聲道:「有一個問題,我早就想問了,直到今日才想問出——告訴我,你到底是誰,是我的什麽人?最終能否助我如願以償?若是不能,也就不必說了。」
?
☆、築藩籬(8)
? 顧雲箏與燕襲那日詳談多時,誰也不知道兩個人到底是為何事說了那麽久的話。隻是看著顧雲箏神色如常,心情也很好的樣子,也就沒在意。
三月中旬,燕襲離開了霍府,再也沒出現過。
顧雲箏安排高程接管了燕襲的差事,又另尋人接替了高程原先的差事。
內院外院的下人皆是心存疑慮,不知燕襲是因何離開霍府的。連李媽媽也問過顧雲箏:「燕管事去了何處?」
顧雲箏笑了笑,「另有差事安排給他。」
李媽媽鬆一口氣,「先前還擔心呢,以為他做錯了事,被夫人打發出去了。我瞧著那年輕人不錯,放在何處都能出人頭地。」
顧雲箏笑得意味深長,「是啊,隻讓他留在霍府,真的太委屈他了。」
自此之後,顧雲箏除了與安姨娘每日說說話,偶爾見見藍佩儀,邀章嫣過來坐坐,對府外的事不聞不問。
章嫣還沒從失去雙親的傷痛中緩過來,之前鬱鬱寡歡了一陣子,好在鬱江南很是體貼,每日裏寬慰著她。
</br>
三月,皇上不管民不聊生,要在京城西北修建一所行宮,原因是欽天監說在那邊建造一所華美的行宮、在正殿供奉金身塑像的佛祖,便能保佑皇上三十年威服四海。
這種話讓很多人聽了都是嗤之以鼻。
可是皇上相信,因為他最寵愛的清君倚重欽天監,而且欽天監每次說的關乎後宮、皇上的事都很準。這次他當然也會相信。
內閣聽了皇上不管不顧的言辭,氣得險些在心裏罵街。想要哭窮,皇上卻已甩手走人,火氣又添了三分。
有人慫恿鳳貴妃雲凝勸說皇上,雲凝為著拉攏臣子,苦口婆心地勸說幾次,得到的迴應是褫奪封號,打入冷宮。
皇上的心腸,對女人著迷的時候,能柔軟到讓人心驚的地步;可他狠下心腸的時候,便能讓人萬劫不復。
顧雲箏聽說之後,漠然一笑。雲凝的下場,冷宮倒是最合適不過。
在雲凝心裏,家族不重要,與她父母有關的人才重要。既是如此,就不妨讓她嚐一嚐苦果。沒有人逼迫她在入宮之後親近蒲家、仇視與她大伯父有關的人,但她那麽做了,合該落到這下場。
顧雲箏知道自己這樣漠然許是不該,卻無從改變。
所謂親人,有時候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在事態演變到那種地步之前,雲凝這下場已算不錯。
皇上極力主張修建行宮之後,朝臣冒死進諫的人數不勝數,對皇上這種不理智的行徑已有些忍無可忍。
霍天北一言不發,隻忙著自己手裏的事。
顧雲箏聽燕襲說,如今包括方元碌、汪鳴珂在內的人,凡事都要聽從霍天北的指令,這些人若是一味偏袒蕭言、雲笛,霍天北就會加以幹涉,必不能成事。
顧雲箏聽了,唯有悵然一笑,「那就算了吧,反正這些都是小事。問問相關人員,若是不做官了想做什麽,我們盡力成全他們。」
燕襲稱是。
不是不失落的。這樣明裏親昵暗中謀算的日子,她隻覺失落,卻不失望。
是她先算計他的。
他如今這般籌謀,不過是想看看她是否能及時得知並做出反應。
理應如此。
權臣的一個可恨之處就在這兒,什麽都不說,擅長按兵不動,對任何人皆如此。
她不會做出任何反應。明白他的心思,所以反方向而為之。唯有如此,才能給蕭讓、雲笛、清君多一些的時間,去做他們想做的事。
他這麽做,也是對她存著好意,她明白的,他不想讓她摻和進無休止的爭端之中。
可是已經晚了,或者也可以說,自她變成顧雲箏那一日起他就該防範戒備,他沒有,到如今,為時已晚。
該鋪的路,她與清君、安姨娘等人都已鋪下,不是他能全盤挽迴阻止的了。
是,終究是她的錯,是她先對不起他的。可即便是重來千百次,她依然會如此。
因為她是顧雲箏之餘,還是雲箏。甚至於,顧雲箏的生涯,從來不是她在乎的。
過往的一切都不是假的,他的情意,她的情意,都不是假的。他們是不能夠對誰偽裝出情深意重的人。
如今他反過頭來的算計籌謀也不是假的。站在他的角度,他是為了她好,為了孩子好。
都明白的。
到頭來,他要讓她的人她的心都留在這裏,隻能留在這裏。
可是,天北,到頭來,我還是要對不起你。你能築起銅牆鐵壁,我也可以,那些銅牆鐵壁不至於會傷到你,卻一定會鉗製你。哪怕我什麽都不再做,未出世的孩子就足以讓你失去慣有的冷靜殘酷。偏偏,這些是你自己要的。
給我築起高牆的同時,你也不能倖免,同樣處於危城之下。到有一日,你不在意這些了,大抵也是夫妻最終對峙的時刻了。豁出去的是什麽?她不敢想。
她不願承認,可這念頭還是在心頭一再閃現。
顧雲箏深深地凝視著燕襲,良久,她輕聲道:「有一個問題,我早就想問了,直到今日才想問出——告訴我,你到底是誰,是我的什麽人?最終能否助我如願以償?若是不能,也就不必說了。」
?
☆、築藩籬(8)
? 顧雲箏與燕襲那日詳談多時,誰也不知道兩個人到底是為何事說了那麽久的話。隻是看著顧雲箏神色如常,心情也很好的樣子,也就沒在意。
三月中旬,燕襲離開了霍府,再也沒出現過。
顧雲箏安排高程接管了燕襲的差事,又另尋人接替了高程原先的差事。
內院外院的下人皆是心存疑慮,不知燕襲是因何離開霍府的。連李媽媽也問過顧雲箏:「燕管事去了何處?」
顧雲箏笑了笑,「另有差事安排給他。」
李媽媽鬆一口氣,「先前還擔心呢,以為他做錯了事,被夫人打發出去了。我瞧著那年輕人不錯,放在何處都能出人頭地。」
顧雲箏笑得意味深長,「是啊,隻讓他留在霍府,真的太委屈他了。」
自此之後,顧雲箏除了與安姨娘每日說說話,偶爾見見藍佩儀,邀章嫣過來坐坐,對府外的事不聞不問。
章嫣還沒從失去雙親的傷痛中緩過來,之前鬱鬱寡歡了一陣子,好在鬱江南很是體貼,每日裏寬慰著她。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