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隻會吃不會做,這麵是她唯一會的。到了他生辰這日,就當做壽麵做給他吃。
好不好的放在一旁,終究是一份心意。
霍天北明白,又有什麽不明白的。她一定不知道,這是他吃得最滿意最高興的一餐飯。
這一早,也是他度過的前所未有的最美光景。
出門時,徐默等在院門外,神色鮮少的沉凝端肅:「侯爺,您要找的當年那些人,已全部找到,昨夜賀沖已將人全部帶到了前院,安置在外書房。在人進到霍府之前,已全部招供。」
霍天北思忖片刻,「你去給我請兩天假,將秦閣老、二爺請來,我有要事與他們商量。」
徐默稱是,快步離開。
霍天北看了看天氣,萬裏晴空,白雲浮動,陽光明媚。
真是個好日子。
?
☆、竟風流(4)
? 秦閣老走進霍府,心緒沉重,卻也有一種終獲解脫的輕鬆。
這段日子,鳳閣老一黨屢次彈劾霍天北,結果呢,招人非議的卻是他。
他一度氣得周身發抖,氣鳳閣老怎麽就能蠢到那地步——事關霍府家事,聽霍天賜的一麵之詞就彈劾霍天北,不就是蠢貨才會做的事麽?
霍府的事錯綜複雜,又出過妾室扶正的事——真正的名門,一家之主若是個明白人,哪裏會有這種事發生。說到底,他秦家是做過小人,可老侯爺又好到哪兒去了?就算把老侯爺從地下揪出來鞭屍,又與霍天北有何關係?老侯爺可不曾善待過霍天北,父子兩個是兩迴事。
鳳閣老怎麽就不明白這些?彈劾霍天北有何益處?不過是將陳年事翻出,讓躺在地下的老侯爺為人詬病,讓他秦家更為人不齒。
他不論怎樣,也是首輔,當真被惹惱,還收拾不了一個鳳閣老?
他真不怕鳳閣老上躥下跳,怕的隻是霍天北不計後果、恣意而為。
霍天北越是六親不認,其實皇上對他越放心。皇上不喜臣子沒有弱點,他秦家的弱點是曾做過小人,做過賣女求榮的事,霍天北的弱點就是行事太彪悍,太不計後果,使得很多官員一聽他名字就恨不得撒腿逃跑,不想和他有任何牽扯。
皇上自登基到如今,六年了,他對皇上這一點還是了解的。眼下皇上沉迷於女色,能顧及到的不多了,才沒時間理會誰彈劾誰,霍天北被人彈劾的越狠,皇上恐怕會越心安;霍天北日後再做出駭人聽聞的事,皇上也會包庇到底,那正是皇上樂得見到的——一個臣子,惹得百官敬而遠之,想要餘生安穩,隻得依附皇權,才能安享榮華。
但是他也看得出,從方方麵麵都看得出,霍天北慢慢地平靜下來了,無利可圖的事,他輕易不會再做了。
好久了,一些事就像一把懸而未落的刀架在頭上,今日直覺告訴他,到了有個結果的時候了。
他走進外書房。
書房內靜寂無聲,霍天北不在。
賀沖走上前來,遞給秦閣老一疊供狀,「您看看這些。留神別弄壞,弄壞了屬下就還要重新審問,保不齊就加上幾句對您不利的話。」
秦閣老頷首,斂目細看,一看就變了臉色。
二十多年前的相士、霍府管家、霍天齊身邊的小廝、霍天賜曾經的幕僚、霍太夫人身邊的楊媽媽、淨一師太、道婆、道士……
他一頁一頁看過去,額頭冒出了一層又一層的冷汗。
有些事他是有耳聞的,知道自己那個庶妹做過什麽手腳,如今,那些事都變成了白紙黑字。最要命的是,證供上的一些言語,矛頭直指秦府,表明也是受了他秦家的唆使。
九成真、一成假的證供,或許是受了酷刑所致,或許是自知性命難保唯求一死才按照賀沖的意思說了一些話。
事情很明白了,霍天北要讓他為庶妹的罪孽付出代價。
但他要賠上的到底是什麽?
他抬手擦了一把冷汗。
很多時候,取重臣性命的,其實從來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大事,惹得滿朝文武無可忍受百般唾棄的,從來是品行上的一些小事。
大事上,不論是誰,做的時候都是耗盡心血,做了兩手準備,被指出也能遊刃有餘地給出一個合理的說辭。這種關乎品行的事,無關狠辣跋扈,隻有卑鄙無恥,當真會招致天下人的不齒。
順天府、大理寺……這種衙門都是與霍天北同僚、柳、孟、徐三位閣老私交甚密的,便是將這事報到衙門,最終結果,隻能是比私了還要嚴重。
怎麽辦?
怎麽辦!
霍天北到底要怎樣?難道是打定主意讓他名聲掃地再無立足之處?
便在此時,霍天北施施然走進外書房,在秦閣老對麵的太師椅落座。
秦閣老再抹一把冷汗,出聲時嗓音沙啞:「你……想怎樣?」
「別擔心。」霍天北笑容和煦,語聲溫緩,「鳳閣老可以在內閣行走,但不該任兵部尚書。我要你與柳、孟、徐三位閣老聯手,讓他去別處任職,將西域總督葉鬆調迴京城,任兵部尚書。這事不急,我等了這些年,多等一些日子也無妨。你仔細權衡。」
秦閣老心頭一驚。葉鬆與霍天北是忘年交,日後若是葉鬆任職兵部尚書,而霍天北是五軍都督府之首……如此一來,天下兵權,就盡在這兩人手中。如此一來,他不情願,也會為霍天北所用;如此一來,內閣算起來,便有無人是他霍天北的人了;如此一來,皇上手中的皇權,便被分出了十之7八……
</br>
好不好的放在一旁,終究是一份心意。
霍天北明白,又有什麽不明白的。她一定不知道,這是他吃得最滿意最高興的一餐飯。
這一早,也是他度過的前所未有的最美光景。
出門時,徐默等在院門外,神色鮮少的沉凝端肅:「侯爺,您要找的當年那些人,已全部找到,昨夜賀沖已將人全部帶到了前院,安置在外書房。在人進到霍府之前,已全部招供。」
霍天北思忖片刻,「你去給我請兩天假,將秦閣老、二爺請來,我有要事與他們商量。」
徐默稱是,快步離開。
霍天北看了看天氣,萬裏晴空,白雲浮動,陽光明媚。
真是個好日子。
?
☆、竟風流(4)
? 秦閣老走進霍府,心緒沉重,卻也有一種終獲解脫的輕鬆。
這段日子,鳳閣老一黨屢次彈劾霍天北,結果呢,招人非議的卻是他。
他一度氣得周身發抖,氣鳳閣老怎麽就能蠢到那地步——事關霍府家事,聽霍天賜的一麵之詞就彈劾霍天北,不就是蠢貨才會做的事麽?
霍府的事錯綜複雜,又出過妾室扶正的事——真正的名門,一家之主若是個明白人,哪裏會有這種事發生。說到底,他秦家是做過小人,可老侯爺又好到哪兒去了?就算把老侯爺從地下揪出來鞭屍,又與霍天北有何關係?老侯爺可不曾善待過霍天北,父子兩個是兩迴事。
鳳閣老怎麽就不明白這些?彈劾霍天北有何益處?不過是將陳年事翻出,讓躺在地下的老侯爺為人詬病,讓他秦家更為人不齒。
他不論怎樣,也是首輔,當真被惹惱,還收拾不了一個鳳閣老?
他真不怕鳳閣老上躥下跳,怕的隻是霍天北不計後果、恣意而為。
霍天北越是六親不認,其實皇上對他越放心。皇上不喜臣子沒有弱點,他秦家的弱點是曾做過小人,做過賣女求榮的事,霍天北的弱點就是行事太彪悍,太不計後果,使得很多官員一聽他名字就恨不得撒腿逃跑,不想和他有任何牽扯。
皇上自登基到如今,六年了,他對皇上這一點還是了解的。眼下皇上沉迷於女色,能顧及到的不多了,才沒時間理會誰彈劾誰,霍天北被人彈劾的越狠,皇上恐怕會越心安;霍天北日後再做出駭人聽聞的事,皇上也會包庇到底,那正是皇上樂得見到的——一個臣子,惹得百官敬而遠之,想要餘生安穩,隻得依附皇權,才能安享榮華。
但是他也看得出,從方方麵麵都看得出,霍天北慢慢地平靜下來了,無利可圖的事,他輕易不會再做了。
好久了,一些事就像一把懸而未落的刀架在頭上,今日直覺告訴他,到了有個結果的時候了。
他走進外書房。
書房內靜寂無聲,霍天北不在。
賀沖走上前來,遞給秦閣老一疊供狀,「您看看這些。留神別弄壞,弄壞了屬下就還要重新審問,保不齊就加上幾句對您不利的話。」
秦閣老頷首,斂目細看,一看就變了臉色。
二十多年前的相士、霍府管家、霍天齊身邊的小廝、霍天賜曾經的幕僚、霍太夫人身邊的楊媽媽、淨一師太、道婆、道士……
他一頁一頁看過去,額頭冒出了一層又一層的冷汗。
有些事他是有耳聞的,知道自己那個庶妹做過什麽手腳,如今,那些事都變成了白紙黑字。最要命的是,證供上的一些言語,矛頭直指秦府,表明也是受了他秦家的唆使。
九成真、一成假的證供,或許是受了酷刑所致,或許是自知性命難保唯求一死才按照賀沖的意思說了一些話。
事情很明白了,霍天北要讓他為庶妹的罪孽付出代價。
但他要賠上的到底是什麽?
他抬手擦了一把冷汗。
很多時候,取重臣性命的,其實從來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大事,惹得滿朝文武無可忍受百般唾棄的,從來是品行上的一些小事。
大事上,不論是誰,做的時候都是耗盡心血,做了兩手準備,被指出也能遊刃有餘地給出一個合理的說辭。這種關乎品行的事,無關狠辣跋扈,隻有卑鄙無恥,當真會招致天下人的不齒。
順天府、大理寺……這種衙門都是與霍天北同僚、柳、孟、徐三位閣老私交甚密的,便是將這事報到衙門,最終結果,隻能是比私了還要嚴重。
怎麽辦?
怎麽辦!
霍天北到底要怎樣?難道是打定主意讓他名聲掃地再無立足之處?
便在此時,霍天北施施然走進外書房,在秦閣老對麵的太師椅落座。
秦閣老再抹一把冷汗,出聲時嗓音沙啞:「你……想怎樣?」
「別擔心。」霍天北笑容和煦,語聲溫緩,「鳳閣老可以在內閣行走,但不該任兵部尚書。我要你與柳、孟、徐三位閣老聯手,讓他去別處任職,將西域總督葉鬆調迴京城,任兵部尚書。這事不急,我等了這些年,多等一些日子也無妨。你仔細權衡。」
秦閣老心頭一驚。葉鬆與霍天北是忘年交,日後若是葉鬆任職兵部尚書,而霍天北是五軍都督府之首……如此一來,天下兵權,就盡在這兩人手中。如此一來,他不情願,也會為霍天北所用;如此一來,內閣算起來,便有無人是他霍天北的人了;如此一來,皇上手中的皇權,便被分出了十之7八……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