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天北頭也不抬,「你想想就算了。」
顧雲箏笑著迴去歇下,睡前小心翼翼地撥開熠航頭頂的頭髮,看到了那顆紅痣。
凝視了熠航良久,她輕輕吻了吻他麵頰,這才熄了燈。
**
早間,顧雲箏比平時早醒了半個時辰。
霍天北與熠航還在睡著。熠航側身麵對著霍天北,一隻小手搭在他手臂。該是發覺霍天北在身邊才如此的吧?
她幫兩個人掖了掖被角,起身洗漱,打扮停當後,去了太夫人房裏。
太夫人剛起來,見顧雲箏惦記著昨日的話,並非敷衍,很高興的樣子,拉著她一同用了早飯。
飯後,楊媽媽進來,笑道:「四夫人,帳目已經連夜核對完,倒也沒有大的差錯,出紕漏的帳目,二夫人自掏腰包做平了,庫裏缺少的東西也已補了等價的。等會兒主要的帳冊就會送到正房去,您看看。」
很明顯,這一次對帳的事,太夫人對二夫人是有些不悅的,否則也不會讓楊媽媽據實告知顧雲箏這些了。
顧雲箏隻是歉然道:「本是我的分內事,這兩日卻要媽媽勞心勞力,我心裏真是過意不去。」
楊媽媽連稱不敢,隨後又對太夫人道:「大夫人過來了。」
太夫人先是一愣,隨即笑道:「快請進來。」
顧雲箏扶著太夫人到臨窗的大炕上落座,大夫人進門時,細細打量一番。
大夫人三十來歲,風姿綽約,眉宇平寧,神色淡泊,竟有著出家人一般的氣質。她腳步輕緩地到了太夫人麵前,恭敬行禮,語聲和緩:「過兩日就是您老人家的壽辰,兒媳是孀居之人,不便在當日出麵賀壽,便提前來問安。」又從丫鬟手裏接過一個彩繪匣子,遞給楊媽媽,「這是我的一點心意。」
「你有心了。」太夫人顯得有些言不由衷,神色透著一絲狐疑。
「大嫂。」顧雲箏上前與大夫人見禮。
大夫人微笑著還禮,和聲道:「四弟妹來得倒是早。」
太夫人就道:「這孩子有心,早早過來陪我用飯。」
大夫人似笑非笑地看了顧雲箏一眼,落座後靜靜喝茶,也不說話。
太夫人屢屢看向大夫人。
氣氛有些怪異,顧雲箏就藉口有事,起身迴房。
霍天北帶著熠航去了正房,看日後的住處。
安姨娘問安離開之後,負責看管秦姨娘的婆子過來迴話:「一麵哭一麵抄寫經文呢,還讓奴婢準備了針線,看樣子是要遵從夫人的吩咐了。」
顧雲箏賞了那婆子一個四分的小銀錁子,端茶送客。想到秦姨娘,很有些啼笑皆非。似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性情,不夠沉穩,太夫人幾天不提點她就要生事。隻是這樣的人也有好處,不需她費心思。
反倒是安姨娘讓她有些看不清。對霍天北不感興趣,一心一意討她高興,最終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呢?於她有益還好,若是想在獲取她信任之後才現出歹毒的一麵,可就有些棘手了。
她是有些怪性情,從來做不到反感城府深的人。而對安姨娘,不怕哪日被刁難,隻發愁如何處置——那樣一個聰慧的女孩子,她不想走到哪一日對之痛下殺手的地步,毀掉安姨娘的一輩子——雖然,如今安姨娘的一輩子看起來已經毀了。她希望的局麵是與安姨娘相互利用,各自從中獲益,勉強有個皆大歡喜的局麵。
好在安姨娘不是急性子,她就更不需心急了,慢慢斟酌便是。
斂起心緒,顧雲箏吩咐春桃照看著僕婦將箱籠搬到正房,又道:「讓人去買些蜜供、荷花酥迴來,去做得最好的鋪子裏買。」
「是。」
隨即,顧雲箏在堇竹等大小丫鬟的簇擁下,去往正房的大廳。
管事們已等在廊下,見到顧雲箏齊齊行禮,待她進門,循序而入。
正廳內,正牆上懸著一幅春溪曉徑,下方設紅木桃花雲紋桌、太師椅。東西兩側各用槅扇掐出一個房間,休息、議事皆可。一應陳設色調淡雅,無一件累贅之物。這些沒人問過她的意思,下人們依然是照霍天北的習慣布置而成。
顧雲箏落座後,瞥過桌案上青花瓷瓶中早開的幾支荷花、四角的花草盆景,微微一笑。
管事一一上前迴事。太夫人壽辰時要請的最有名的戲班已打好了招唿;當日酒宴上所需的珍貴食材廚房裏該買的買了,該向外麵定的也定下了;所需陳設去庫房找了出來……林林總總,事無巨細地稟明。
需要顧雲箏定奪的是選擇後花園哪一個戲台、當日要用哪種美酒、茶葉待客。顧雲箏決定還是給太夫人幾分麵子,說去問問她老人家再做決定。禮多人不怪,平日裏把太夫人哄高興了,太夫人也能給她不少方便。
之後,顧雲箏特意將吳媽媽與梁媽媽喚到麵前,問了她們可曾將請帖送到各府,兩個人都說今日就能送完。
顧雲箏隻當不知她們打定主意要拆她台,笑著端茶送客。該提醒的她提醒了,別人打定主意自找倒黴,她也不會攔著。
大略看了看楊媽媽送來的帳冊,顧雲箏去往後方的正屋。
堇竹稟道:「侯爺今日沒出門,正陪著五少爺。大夫人方才過來了,像是有事與侯爺商議。」
又是給太夫人提前賀壽,又是找霍天北商量事情,這一心禮佛的要返迴俗世了不成?顧雲箏不無戲謔地想著,進到院中。
</br>
顧雲箏笑著迴去歇下,睡前小心翼翼地撥開熠航頭頂的頭髮,看到了那顆紅痣。
凝視了熠航良久,她輕輕吻了吻他麵頰,這才熄了燈。
**
早間,顧雲箏比平時早醒了半個時辰。
霍天北與熠航還在睡著。熠航側身麵對著霍天北,一隻小手搭在他手臂。該是發覺霍天北在身邊才如此的吧?
她幫兩個人掖了掖被角,起身洗漱,打扮停當後,去了太夫人房裏。
太夫人剛起來,見顧雲箏惦記著昨日的話,並非敷衍,很高興的樣子,拉著她一同用了早飯。
飯後,楊媽媽進來,笑道:「四夫人,帳目已經連夜核對完,倒也沒有大的差錯,出紕漏的帳目,二夫人自掏腰包做平了,庫裏缺少的東西也已補了等價的。等會兒主要的帳冊就會送到正房去,您看看。」
很明顯,這一次對帳的事,太夫人對二夫人是有些不悅的,否則也不會讓楊媽媽據實告知顧雲箏這些了。
顧雲箏隻是歉然道:「本是我的分內事,這兩日卻要媽媽勞心勞力,我心裏真是過意不去。」
楊媽媽連稱不敢,隨後又對太夫人道:「大夫人過來了。」
太夫人先是一愣,隨即笑道:「快請進來。」
顧雲箏扶著太夫人到臨窗的大炕上落座,大夫人進門時,細細打量一番。
大夫人三十來歲,風姿綽約,眉宇平寧,神色淡泊,竟有著出家人一般的氣質。她腳步輕緩地到了太夫人麵前,恭敬行禮,語聲和緩:「過兩日就是您老人家的壽辰,兒媳是孀居之人,不便在當日出麵賀壽,便提前來問安。」又從丫鬟手裏接過一個彩繪匣子,遞給楊媽媽,「這是我的一點心意。」
「你有心了。」太夫人顯得有些言不由衷,神色透著一絲狐疑。
「大嫂。」顧雲箏上前與大夫人見禮。
大夫人微笑著還禮,和聲道:「四弟妹來得倒是早。」
太夫人就道:「這孩子有心,早早過來陪我用飯。」
大夫人似笑非笑地看了顧雲箏一眼,落座後靜靜喝茶,也不說話。
太夫人屢屢看向大夫人。
氣氛有些怪異,顧雲箏就藉口有事,起身迴房。
霍天北帶著熠航去了正房,看日後的住處。
安姨娘問安離開之後,負責看管秦姨娘的婆子過來迴話:「一麵哭一麵抄寫經文呢,還讓奴婢準備了針線,看樣子是要遵從夫人的吩咐了。」
顧雲箏賞了那婆子一個四分的小銀錁子,端茶送客。想到秦姨娘,很有些啼笑皆非。似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性情,不夠沉穩,太夫人幾天不提點她就要生事。隻是這樣的人也有好處,不需她費心思。
反倒是安姨娘讓她有些看不清。對霍天北不感興趣,一心一意討她高興,最終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呢?於她有益還好,若是想在獲取她信任之後才現出歹毒的一麵,可就有些棘手了。
她是有些怪性情,從來做不到反感城府深的人。而對安姨娘,不怕哪日被刁難,隻發愁如何處置——那樣一個聰慧的女孩子,她不想走到哪一日對之痛下殺手的地步,毀掉安姨娘的一輩子——雖然,如今安姨娘的一輩子看起來已經毀了。她希望的局麵是與安姨娘相互利用,各自從中獲益,勉強有個皆大歡喜的局麵。
好在安姨娘不是急性子,她就更不需心急了,慢慢斟酌便是。
斂起心緒,顧雲箏吩咐春桃照看著僕婦將箱籠搬到正房,又道:「讓人去買些蜜供、荷花酥迴來,去做得最好的鋪子裏買。」
「是。」
隨即,顧雲箏在堇竹等大小丫鬟的簇擁下,去往正房的大廳。
管事們已等在廊下,見到顧雲箏齊齊行禮,待她進門,循序而入。
正廳內,正牆上懸著一幅春溪曉徑,下方設紅木桃花雲紋桌、太師椅。東西兩側各用槅扇掐出一個房間,休息、議事皆可。一應陳設色調淡雅,無一件累贅之物。這些沒人問過她的意思,下人們依然是照霍天北的習慣布置而成。
顧雲箏落座後,瞥過桌案上青花瓷瓶中早開的幾支荷花、四角的花草盆景,微微一笑。
管事一一上前迴事。太夫人壽辰時要請的最有名的戲班已打好了招唿;當日酒宴上所需的珍貴食材廚房裏該買的買了,該向外麵定的也定下了;所需陳設去庫房找了出來……林林總總,事無巨細地稟明。
需要顧雲箏定奪的是選擇後花園哪一個戲台、當日要用哪種美酒、茶葉待客。顧雲箏決定還是給太夫人幾分麵子,說去問問她老人家再做決定。禮多人不怪,平日裏把太夫人哄高興了,太夫人也能給她不少方便。
之後,顧雲箏特意將吳媽媽與梁媽媽喚到麵前,問了她們可曾將請帖送到各府,兩個人都說今日就能送完。
顧雲箏隻當不知她們打定主意要拆她台,笑著端茶送客。該提醒的她提醒了,別人打定主意自找倒黴,她也不會攔著。
大略看了看楊媽媽送來的帳冊,顧雲箏去往後方的正屋。
堇竹稟道:「侯爺今日沒出門,正陪著五少爺。大夫人方才過來了,像是有事與侯爺商議。」
又是給太夫人提前賀壽,又是找霍天北商量事情,這一心禮佛的要返迴俗世了不成?顧雲箏不無戲謔地想著,進到院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