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反派沉迷種田後[快穿] 作者:方便麵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惡,它有點羨慕來著。
春去秋來,眨眼便到了大魏廣順五年。
土豆已經在魏國廣泛種植,它不僅保證了大魏軍隊的糧草不會短缺問題,還使得百姓能有足夠的糧食度過荒年。
加上石洪廣施仁政,減免賦稅、鼓勵耕作、招撫流民,大魏許多地方得以休養生息,國力大為提升。
在軍事上,他整頓軍務,提高了軍隊的作戰能力。行軍打仗時,軍隊勢如破竹,許多藩鎮紛紛歸降。
才五年,中原大部分地方都歸入了大魏的版圖。
石洪的帝位越坐越穩,石玄明的太子也當得穩穩噹噹,石玄微找不到一點攻訐他的地方,反而還讓他拉攏了石家老二。
石家老二石玄繼不同於老大石玄明走文治路子,他是個天生的武將,自幼跟隨石洪在校場上訓練,十五歲便能統率一支百人的騎兵上陣殺敵,屢立戰功,二十歲便已經成為石洪麾下猛將之一。
在原來的劇情中,他在廣順四年,率軍討伐完幽州的盧龍節度使後,據守幽州,但遭遇契丹的突然襲擊,被困幽州兩月。因糧草殆盡,沒能等來援軍,便決定開城迎敵,結果戰死沙場。
這一迴他卻事全須全尾地活了下來。雖然確實遇到了契丹的突襲,但石玄明支援及時,還帶了足夠的糧草,解了契丹圍困的危機,救了石玄繼一命,因此兄弟倆的感情越發深厚。
石玄明文治上頗能令人信服,而石玄繼手握重兵,與石玄明一文一武,相輔相成。縱使石玄微文韜武略,卻也沒有把握能與聯合起來的兩位兄長較量。
況且他聽說石玄明之所以能及時帶著援兵支援幽州,全因一位在關外雲遊的道人發現盧龍節度使鎮守渝關的部將與契丹勾結,契丹集結軍隊於渝關,儼然要從渝關進入中原,直取幽州。
道人讓人傳信石玄明,後者沒有多想便請命領兵支援。
石玄明對這個道人的信任,讓石玄微想到了一個消失了數年,曾經名動洛陽的道士——紫衣道人「升潭先生」。
鍾起淵雖「消失」了數年,可她帶來的影響卻沒有消退。隨著她的妹妹鍾初鳶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成為了大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順生聖母」後,——這是百姓私下對鍾初鳶的稱唿,是為「助產神」的尊稱。——她的名字也被人頻繁提及。
石玄微好幾次都想問鍾造為何這般眼瞎,放著如此出色的正妻嫡女不管,偏偏疼愛妾室以及庶出的子女?
不過他最終也沒能問出口,因為鍾造在中風偏癱後的第三年,鍾璋貪汙受賄、強納良家少女為妾被人告發,給削了官,皇帝雖看在鍾造的份上沒有嚴厲處置,但也算是隻留一份榮譽給鍾家,鍾家想要再出頭卻難了。鍾造大受刺激,從此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了。
梁氏與周氏在他死後爭奪家產,最終因鍾琯身為庶長子,又無什麽過錯,被鍾氏族人扶持,奪得了大部分家產。
周氏與兒子投奔鍾雀媛,被石玄微讓人趕了出去,最後無處可去,隻能迴到阜縣,住進了那間年久失修的鍾家老宅裏。
鍾琯則因沒考上科舉,便利用鍾造留下的家底,與他的交遊關係,在密州刺史那兒謀得一個從七品的錄事參軍來當。
自那之後,孟氏與鍾初鳶便再也沒有聽過鍾家人的消息。
至於鍾雀媛,她越發懷疑前世隻是她的一場夢,因為從她重生開始,許多事情便已經與前世不同了:
先是嫡母和長姐未死,隨後她在為鍾初鳶沒有機會接觸石玄微而沾沾自喜時,發現一切都脫離了她的認知。
鍾初鳶學了醫術,成了道士,還機緣巧合地治好了雲翊。之後石玄明欣賞雲翊的文才學識,常與之往來探討詩詞歌賦,等於變相拉攏了雲鼎。
雲鼎成為馬步軍——也就是俗稱的禁軍——都指揮使後,更是其地位在侍衛親軍都虞候之上,都虞候也成為軍中執法之武職,雖有監視都指揮使之職能,但統率禁軍的指揮權卻在雲鼎手上。
因此石玄微想像前世那樣與禁軍勾結打開城門,長驅直入,先殺太子,再進宮逼皇帝立自己為太子的時機便沒了。
鍾雀媛不懂朝政,更不懂時局,她隻知道自己眼巴巴地等了這麽多年,也沒能等來石玄微成事,反而等來石玄微的疏離。
她想不明白。令她更想不明白的是,石玄微的王妃都已經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了,自己跟了石玄微多年,卻始終無所出。
迴想起前世,她嫁給那低階武官也是多年沒有子嗣,臉色頓時一白:「難道真是我的問題?」
她惶恐不已,最終想到了在這方麵儼然已成大家的鍾初鳶。可她認為自己三番五次暗中對孟氏母女使絆子,還搶走了石玄微,鍾初鳶不可能會給她看病,因此並沒有去尋她,反而暗中找遍了洛陽的郎中。
這些郎中診斷結果各異,她的藥吃了不少,肚子卻遲遲沒有動靜。
久而久之,她熄了這個心思,一心放在「弄死正妃,自己上位再過繼一個孩子」的後宅之鬥上。
隻可惜她到後來才發現,是石玄微壓根就沒有給過她上位的機會。
——
「叮,任務進度百分之百,任務完成!宿主是否返迴主神空間?」
任務完成的提醒響起,早有準備的鍾起淵挑選了一個發芽的土豆,然後毫不猶豫地選擇「是」。
</br>
春去秋來,眨眼便到了大魏廣順五年。
土豆已經在魏國廣泛種植,它不僅保證了大魏軍隊的糧草不會短缺問題,還使得百姓能有足夠的糧食度過荒年。
加上石洪廣施仁政,減免賦稅、鼓勵耕作、招撫流民,大魏許多地方得以休養生息,國力大為提升。
在軍事上,他整頓軍務,提高了軍隊的作戰能力。行軍打仗時,軍隊勢如破竹,許多藩鎮紛紛歸降。
才五年,中原大部分地方都歸入了大魏的版圖。
石洪的帝位越坐越穩,石玄明的太子也當得穩穩噹噹,石玄微找不到一點攻訐他的地方,反而還讓他拉攏了石家老二。
石家老二石玄繼不同於老大石玄明走文治路子,他是個天生的武將,自幼跟隨石洪在校場上訓練,十五歲便能統率一支百人的騎兵上陣殺敵,屢立戰功,二十歲便已經成為石洪麾下猛將之一。
在原來的劇情中,他在廣順四年,率軍討伐完幽州的盧龍節度使後,據守幽州,但遭遇契丹的突然襲擊,被困幽州兩月。因糧草殆盡,沒能等來援軍,便決定開城迎敵,結果戰死沙場。
這一迴他卻事全須全尾地活了下來。雖然確實遇到了契丹的突襲,但石玄明支援及時,還帶了足夠的糧草,解了契丹圍困的危機,救了石玄繼一命,因此兄弟倆的感情越發深厚。
石玄明文治上頗能令人信服,而石玄繼手握重兵,與石玄明一文一武,相輔相成。縱使石玄微文韜武略,卻也沒有把握能與聯合起來的兩位兄長較量。
況且他聽說石玄明之所以能及時帶著援兵支援幽州,全因一位在關外雲遊的道人發現盧龍節度使鎮守渝關的部將與契丹勾結,契丹集結軍隊於渝關,儼然要從渝關進入中原,直取幽州。
道人讓人傳信石玄明,後者沒有多想便請命領兵支援。
石玄明對這個道人的信任,讓石玄微想到了一個消失了數年,曾經名動洛陽的道士——紫衣道人「升潭先生」。
鍾起淵雖「消失」了數年,可她帶來的影響卻沒有消退。隨著她的妹妹鍾初鳶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成為了大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順生聖母」後,——這是百姓私下對鍾初鳶的稱唿,是為「助產神」的尊稱。——她的名字也被人頻繁提及。
石玄微好幾次都想問鍾造為何這般眼瞎,放著如此出色的正妻嫡女不管,偏偏疼愛妾室以及庶出的子女?
不過他最終也沒能問出口,因為鍾造在中風偏癱後的第三年,鍾璋貪汙受賄、強納良家少女為妾被人告發,給削了官,皇帝雖看在鍾造的份上沒有嚴厲處置,但也算是隻留一份榮譽給鍾家,鍾家想要再出頭卻難了。鍾造大受刺激,從此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了。
梁氏與周氏在他死後爭奪家產,最終因鍾琯身為庶長子,又無什麽過錯,被鍾氏族人扶持,奪得了大部分家產。
周氏與兒子投奔鍾雀媛,被石玄微讓人趕了出去,最後無處可去,隻能迴到阜縣,住進了那間年久失修的鍾家老宅裏。
鍾琯則因沒考上科舉,便利用鍾造留下的家底,與他的交遊關係,在密州刺史那兒謀得一個從七品的錄事參軍來當。
自那之後,孟氏與鍾初鳶便再也沒有聽過鍾家人的消息。
至於鍾雀媛,她越發懷疑前世隻是她的一場夢,因為從她重生開始,許多事情便已經與前世不同了:
先是嫡母和長姐未死,隨後她在為鍾初鳶沒有機會接觸石玄微而沾沾自喜時,發現一切都脫離了她的認知。
鍾初鳶學了醫術,成了道士,還機緣巧合地治好了雲翊。之後石玄明欣賞雲翊的文才學識,常與之往來探討詩詞歌賦,等於變相拉攏了雲鼎。
雲鼎成為馬步軍——也就是俗稱的禁軍——都指揮使後,更是其地位在侍衛親軍都虞候之上,都虞候也成為軍中執法之武職,雖有監視都指揮使之職能,但統率禁軍的指揮權卻在雲鼎手上。
因此石玄微想像前世那樣與禁軍勾結打開城門,長驅直入,先殺太子,再進宮逼皇帝立自己為太子的時機便沒了。
鍾雀媛不懂朝政,更不懂時局,她隻知道自己眼巴巴地等了這麽多年,也沒能等來石玄微成事,反而等來石玄微的疏離。
她想不明白。令她更想不明白的是,石玄微的王妃都已經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了,自己跟了石玄微多年,卻始終無所出。
迴想起前世,她嫁給那低階武官也是多年沒有子嗣,臉色頓時一白:「難道真是我的問題?」
她惶恐不已,最終想到了在這方麵儼然已成大家的鍾初鳶。可她認為自己三番五次暗中對孟氏母女使絆子,還搶走了石玄微,鍾初鳶不可能會給她看病,因此並沒有去尋她,反而暗中找遍了洛陽的郎中。
這些郎中診斷結果各異,她的藥吃了不少,肚子卻遲遲沒有動靜。
久而久之,她熄了這個心思,一心放在「弄死正妃,自己上位再過繼一個孩子」的後宅之鬥上。
隻可惜她到後來才發現,是石玄微壓根就沒有給過她上位的機會。
——
「叮,任務進度百分之百,任務完成!宿主是否返迴主神空間?」
任務完成的提醒響起,早有準備的鍾起淵挑選了一個發芽的土豆,然後毫不猶豫地選擇「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