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反派沉迷種田後[快穿] 作者:方便麵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王妃不喜鍾造,虎毒尚不食子呢,他竟然小心眼地連前妻、嫡女都不放過!饒是他再有才華,可私德如此敗壞,恐有一日會做出更狼心狗肺的事情來。
在魏王妃上眼藥之後,魏王石洪雖然捨不得讓鍾造的才能被埋沒了,但也知道鍾造的中風之兆。為了體恤他,以彰顯自己的仁德寬厚之心,便擢升他為翰林學士。
翰林學士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早前一百多年甚至還奪了中書省起草詔書的職權,不過自天下動盪後,翰林學士的地位便跌至穀底,淪為了顯達但清閑的職務。
更何況如今皇帝已是傀儡,壓根就沒有什麽誥命需要起草,鍾造當了翰林學士,地位提高了,實權卻沒有多少,還得幫魏王監視皇帝,他如何不驚慌?
其實他冷靜下來後,就後悔對鍾起淵出手了,可誰讓底下的官吏「過於」察言觀色,揣摩上司的心思,反而弄巧成拙了呢?
他得罪了石玄明,往後想當牆頭草已經是不可能的。往後隻盼石玄微能取代石玄明,他才有出路了。
——
雲家,從宛盯著鍾起淵:「危機解除了,你怎麽還不迴家?」
鍾起淵抓著手中的小鋤頭,給雲家的花圃翻土,一邊翻,一邊道:「男主一日不死,危機便一日不除。」
從宛脊背一涼,問:「你的目標是男主?」
還以為她安分了,沒想到她想對主角團下手了?!
「鍾造雖是人渣,平日裏對妻女也多為厭惡,但他既然有意讓我離開洛陽,又怎會忽然讓人以縱火燒田之罪抓捕我呢?所以後麵的事不是他所為,而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你懷疑男主幹的?」
「嗯哼,他自然不希望我有機會幫石玄明,更不希望鍾造日後被石玄明拉攏,所以他一方麵對我出手,阻止土豆的推廣,想藉此打壓石玄明,另一方麵也絕了石玄明拉攏鍾造的心思。甚至,抓了我,還能趁機要挾我為他做事。」
從宛無話可說。以男主那深沉的心思來看,幹得出這種一箭三雕的事。
她又問:「那你躲在這兒,便能解決問題?」
鍾起淵搖頭:「不能,但我住在雲家,不是更方便你監視我嗎?」
從宛:「……」
她沒見過有人趕著上來被監視的。
沒弄懂鍾起淵的真正目的,幹脆由著她去了。
但過了兩日,石玄明來當說客,說服鍾起淵迴去栽培土豆,從宛才知道,她是故意在雲家等著的石玄明上門的呢!
沒辦法,經鍾家的事這麽一鬧,石洪也留意到了土豆這種作物。
隻是鍾起淵躲在雲家栽花,那田裏的土豆便沒人管了,平日打理農田的人對土豆的習性壓根不了解。
意識到這田裏必須要由鍾起淵來打理後,石洪便讓石玄明趕緊想辦法解決此事,後者便緊趕慢趕地來請她迴去了。
石玄明知道自己當初說要保她無憂的諾言沒有兌現,因為他忙著跟石玄微別苗頭,又因不夠重視鍾起淵,以至於事情發生了好幾日,他才收到消息。
雖然事情最後都解決了,可他失信於人,惹了鍾起淵不悅,自然該彌補。
麵對有真才實學,有本事的人,他父親都能做到禮賢下士,他為何不行?故而放下身段去給一介女流之輩、一個小小的道士道歉,他將之視為一種磨練。
鍾起淵沒有拿喬,借坡下驢迴了家。
她不是什麽名士,也沒有才學之名在外,石玄明雖看重土豆,可土豆也不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因此她在別人眼裏沒有讓人三顧茅廬的價值,若是太高傲,怕是會適得其反。
她隻是有些不舍,臨別時對雲母道:「那花圃的花種撒下了,我卻未能親眼看著它們生根發芽,實在是可惜。」
從宛:「……」
說的什麽鬼話?
雲母信了她的鬼話,道:「你與宛娘年紀相仿誌趣相投,這花圃裏的花,宛娘會替你照看的,你與令堂、令妹可常來看看。」
從宛問:「娘是打哪兒看出我跟她誌趣相投的?」
雲母道:「你倆不是天天待一塊兒嘛?她種花你也在旁邊看得有滋有味、興趣盎然。」
從宛一臉豬肝色。
哪裏是她跑去看鍾起淵種花,是鍾起淵跑到她麵前種花好吧?鍾起淵住自己隔壁,看上了院子裏的那片花圃就搗騰了起來,自己不過是日常待在院子裏曬太陽罷了!
雲母又說:「再說了,你以前在望仙鄉,不也是日日往人家家裏、田裏去?可見你們誌趣相投方能相處融洽。」
從宛對雲母這個感人的邏輯無言以對。
——
石玄明讓人送鍾起淵跟孟氏、鍾初鳶迴去,並且還「說服」了她們租住的宅子的原主人,將宅子賣給她們。
鍾起淵她們之前就有打算在靈山腳下置辦宅邸,不過一時半會兒沒有合適的房子出售,又發生了後來的事情,這事便耽擱了。
石玄明此番為了賠罪,便主動讓人將這件事辦妥了。
他本想直接贈送一座宅子給鍾起淵,可屬官說,孟氏母女身份敏感尷尬,他給人家送宅子,指不定會有心思齷齪的人編排他與孟氏母女,或許還會給石玄微攻訐的機會。
最後他便作罷了。
宅子比起鍾造眼下住的府邸小許多,隻有兩進,可勝在環境優美:前有潺潺溪流,後麵不遠是風景秀麗的靈山,周圍還是一片開闊的平地,有一望無際的田野,與錯落的村莊。
</br>
在魏王妃上眼藥之後,魏王石洪雖然捨不得讓鍾造的才能被埋沒了,但也知道鍾造的中風之兆。為了體恤他,以彰顯自己的仁德寬厚之心,便擢升他為翰林學士。
翰林學士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早前一百多年甚至還奪了中書省起草詔書的職權,不過自天下動盪後,翰林學士的地位便跌至穀底,淪為了顯達但清閑的職務。
更何況如今皇帝已是傀儡,壓根就沒有什麽誥命需要起草,鍾造當了翰林學士,地位提高了,實權卻沒有多少,還得幫魏王監視皇帝,他如何不驚慌?
其實他冷靜下來後,就後悔對鍾起淵出手了,可誰讓底下的官吏「過於」察言觀色,揣摩上司的心思,反而弄巧成拙了呢?
他得罪了石玄明,往後想當牆頭草已經是不可能的。往後隻盼石玄微能取代石玄明,他才有出路了。
——
雲家,從宛盯著鍾起淵:「危機解除了,你怎麽還不迴家?」
鍾起淵抓著手中的小鋤頭,給雲家的花圃翻土,一邊翻,一邊道:「男主一日不死,危機便一日不除。」
從宛脊背一涼,問:「你的目標是男主?」
還以為她安分了,沒想到她想對主角團下手了?!
「鍾造雖是人渣,平日裏對妻女也多為厭惡,但他既然有意讓我離開洛陽,又怎會忽然讓人以縱火燒田之罪抓捕我呢?所以後麵的事不是他所為,而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你懷疑男主幹的?」
「嗯哼,他自然不希望我有機會幫石玄明,更不希望鍾造日後被石玄明拉攏,所以他一方麵對我出手,阻止土豆的推廣,想藉此打壓石玄明,另一方麵也絕了石玄明拉攏鍾造的心思。甚至,抓了我,還能趁機要挾我為他做事。」
從宛無話可說。以男主那深沉的心思來看,幹得出這種一箭三雕的事。
她又問:「那你躲在這兒,便能解決問題?」
鍾起淵搖頭:「不能,但我住在雲家,不是更方便你監視我嗎?」
從宛:「……」
她沒見過有人趕著上來被監視的。
沒弄懂鍾起淵的真正目的,幹脆由著她去了。
但過了兩日,石玄明來當說客,說服鍾起淵迴去栽培土豆,從宛才知道,她是故意在雲家等著的石玄明上門的呢!
沒辦法,經鍾家的事這麽一鬧,石洪也留意到了土豆這種作物。
隻是鍾起淵躲在雲家栽花,那田裏的土豆便沒人管了,平日打理農田的人對土豆的習性壓根不了解。
意識到這田裏必須要由鍾起淵來打理後,石洪便讓石玄明趕緊想辦法解決此事,後者便緊趕慢趕地來請她迴去了。
石玄明知道自己當初說要保她無憂的諾言沒有兌現,因為他忙著跟石玄微別苗頭,又因不夠重視鍾起淵,以至於事情發生了好幾日,他才收到消息。
雖然事情最後都解決了,可他失信於人,惹了鍾起淵不悅,自然該彌補。
麵對有真才實學,有本事的人,他父親都能做到禮賢下士,他為何不行?故而放下身段去給一介女流之輩、一個小小的道士道歉,他將之視為一種磨練。
鍾起淵沒有拿喬,借坡下驢迴了家。
她不是什麽名士,也沒有才學之名在外,石玄明雖看重土豆,可土豆也不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因此她在別人眼裏沒有讓人三顧茅廬的價值,若是太高傲,怕是會適得其反。
她隻是有些不舍,臨別時對雲母道:「那花圃的花種撒下了,我卻未能親眼看著它們生根發芽,實在是可惜。」
從宛:「……」
說的什麽鬼話?
雲母信了她的鬼話,道:「你與宛娘年紀相仿誌趣相投,這花圃裏的花,宛娘會替你照看的,你與令堂、令妹可常來看看。」
從宛問:「娘是打哪兒看出我跟她誌趣相投的?」
雲母道:「你倆不是天天待一塊兒嘛?她種花你也在旁邊看得有滋有味、興趣盎然。」
從宛一臉豬肝色。
哪裏是她跑去看鍾起淵種花,是鍾起淵跑到她麵前種花好吧?鍾起淵住自己隔壁,看上了院子裏的那片花圃就搗騰了起來,自己不過是日常待在院子裏曬太陽罷了!
雲母又說:「再說了,你以前在望仙鄉,不也是日日往人家家裏、田裏去?可見你們誌趣相投方能相處融洽。」
從宛對雲母這個感人的邏輯無言以對。
——
石玄明讓人送鍾起淵跟孟氏、鍾初鳶迴去,並且還「說服」了她們租住的宅子的原主人,將宅子賣給她們。
鍾起淵她們之前就有打算在靈山腳下置辦宅邸,不過一時半會兒沒有合適的房子出售,又發生了後來的事情,這事便耽擱了。
石玄明此番為了賠罪,便主動讓人將這件事辦妥了。
他本想直接贈送一座宅子給鍾起淵,可屬官說,孟氏母女身份敏感尷尬,他給人家送宅子,指不定會有心思齷齪的人編排他與孟氏母女,或許還會給石玄微攻訐的機會。
最後他便作罷了。
宅子比起鍾造眼下住的府邸小許多,隻有兩進,可勝在環境優美:前有潺潺溪流,後麵不遠是風景秀麗的靈山,周圍還是一片開闊的平地,有一望無際的田野,與錯落的村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