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失憶後我被前任搞到手了 作者:安蕭蘇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記憶中,她其實並不喜歡學校這個地方。
比起學校,甚至反而福利院給她的感覺更令人舒適。
從小學開始,她和那些開學就有新衣服,每天都有父母、祖輩接送,成天嚷嚷著要吃麥當勞肯德基的孩子就完全像是兩個世界的人——她永遠穿著孩子們隻有升旗儀式那天才會穿的校服,一學期見不到第二件新衣服,在別人撒嬌吃麥當勞、下館子的日子裏,她要想辦法從已經結束晚餐的食堂的每一口鍋裏刮出來點食物的殘渣。
剛剛認識的時候,所有的學生大多都帶著警惕的禮貌和隱藏在微笑謹慎背後的疏離,驕矜的和每一個新同學打好關係,時間久了,才開始逐漸分出派係,有錢的為一波,學習好的為一波,不三不四放任自流的又是另外一撥。
她永遠是那些人眼中備受鄙夷和一些班級神話傳說的對象——白清竹已經一個月沒有洗澡了,白清竹頭髮上有蟲子了,白清竹偷了誰的錢,白清竹爸媽不要她了……諸如此類。
時間久了,她又成了先被人喜歡,又被人拋棄的角色,也從那些孩子家長口中得「她成績好,你要多和她玩」變成了後來的「她不正常,你離她遠一點」。
她自小就不愛說話,每每都能仗著一張臉率先得到不少的關注和喜愛,然而這種關注和喜愛始終都不是長久的。
不長久,被喜歡後再被厭棄,對一個孩子來說,這無疑是個毀滅性的打擊。
沒幾天,所有人都會膩味,然後拋棄掉這個乏善可陳的花瓶,去和那些不光漂亮,還有趣的人在一起。
然而就在這一次次的被拋棄當中,她硬生生的學會了反過來觀察那些無聊到要去編排一個小孩子的人……最後發現,這些人才是真正的二百五。
小學的時候大家還不會做什麽,畢竟那時候都是小孩子,「我以後不和你玩了」「我叫xxx也不和你玩了」就已經是最嚴重的話了。
到初中,她不惹事,成績又好,開始被有升學壓力的老師重點照顧,也算是平平穩穩的度過了前麵兩年半。
到初三後半年,才算是有了實質性的災難來。
也是因為這張臉的原因,在一群青春期躁動的男男女女裏,白清竹太過於引人注目的臉,和她身上破舊發白的衣衫似乎在無時無刻的昭示著四個明晃晃的大字:我好欺負。
被人堵在廁所,堵在半路,甚至被不懷好意結伴而行的男生言語口頭侮辱,讓她不要不識抬舉,陪他們一晚就罩著她……諸如此類。
似乎很多初三生覺得,隻要到了高中,他們就正式的脫離了『小孩兒』的範疇,可以終於嚐試一下書裏的『男朋友』『女朋友』到底是什麽。
也是因此,沒爹沒媽沒朋友的白清竹首當其衝,成了這些人眼裏沒人護著,可以隨便欺負的香餑餑。
她沒有感受過一絲一毫來自於朋友同學的善意,因為這些善意往往都來自於不少人的憐憫,在初期的善心大發過後,總會變成最後的嫌棄。
直到餘故裏的出現。
她記得第一次因為生理期提前到訪,導致她躲在廁所無法離開,餘故裏頂著雨□□出了學校,渾身濕淋淋的從校外帶進來了一包粉色的小月亮,也記得初入學時餘故裏一臉怒意的擋在她麵前,把那些裝模作樣的小癟三趕走時還氣的雙手叉腰的模樣,還有她第一次邀請她住在她家時又謹慎又小心,又生怕她會拒絕而喋喋不休的樣子……
還有很多。
最終她想,如果高中那幾年沒有餘故裏,她會怎麽樣呢?
太多的孩子是從高中開始正式劃分出高低幾個等級來,也開始出現了後知後覺的羞恥感的。
她窮了太多年,也無所謂了太多年——即便院長和她說,讓她不用擔心上大學的費用,可福利院幾年都難出一個大學生,院長又怎麽知道現今的學費要多少呢,更何況是那些熱門專業的高昂費用。
明明院長自己都節省到一個月沾不了幾次葷腥,有了也先想著孩子們。
也是因此,她那時候雖然努力攢夠了錢,可並沒有把大學太當一迴事。
因為那時候她也不懂得學歷的重要,更不懂的大學的重要,隻覺得人能活著、能吃飯就行,花花世界不是沒有,可離她太遙遠,她甚至無法理解電視中時長上演的年夜飯,也無法理解為什麽人一定要過生日……隻覺得能活一天是一天。
直到後來她懂了。
餘故裏告訴她,是因為她被珍視著。
於是有來有往的,她開始學會了珍視別人,開始體會到了什麽叫做節假日,開始期待起了過節,期待起了生日。
因為那是被珍視著的感覺。
那種感覺會讓自己由衷地覺得:我要變得更好。
於是那之後的一切都變得理所應當。
白清竹斷斷續續的迴顧完了自己的短暫而又刻骨銘心無法忘卻的過往,心裏覺得她大約也是「童年不幸」大軍中的一員,比誰都不特殊,畢竟這世上比她苦的似乎也大有人在。
然而有一個信念卻更加的貫徹了——她不能失去餘故裏。
從前、現在、以後。
沒有人在見過光後還能忍受迴到黑暗當中,餘故裏並不強勢的一點點浸入她的生活,不能也像是水氣一樣慢慢離開她。
她死都不會放手。
</br>
比起學校,甚至反而福利院給她的感覺更令人舒適。
從小學開始,她和那些開學就有新衣服,每天都有父母、祖輩接送,成天嚷嚷著要吃麥當勞肯德基的孩子就完全像是兩個世界的人——她永遠穿著孩子們隻有升旗儀式那天才會穿的校服,一學期見不到第二件新衣服,在別人撒嬌吃麥當勞、下館子的日子裏,她要想辦法從已經結束晚餐的食堂的每一口鍋裏刮出來點食物的殘渣。
剛剛認識的時候,所有的學生大多都帶著警惕的禮貌和隱藏在微笑謹慎背後的疏離,驕矜的和每一個新同學打好關係,時間久了,才開始逐漸分出派係,有錢的為一波,學習好的為一波,不三不四放任自流的又是另外一撥。
她永遠是那些人眼中備受鄙夷和一些班級神話傳說的對象——白清竹已經一個月沒有洗澡了,白清竹頭髮上有蟲子了,白清竹偷了誰的錢,白清竹爸媽不要她了……諸如此類。
時間久了,她又成了先被人喜歡,又被人拋棄的角色,也從那些孩子家長口中得「她成績好,你要多和她玩」變成了後來的「她不正常,你離她遠一點」。
她自小就不愛說話,每每都能仗著一張臉率先得到不少的關注和喜愛,然而這種關注和喜愛始終都不是長久的。
不長久,被喜歡後再被厭棄,對一個孩子來說,這無疑是個毀滅性的打擊。
沒幾天,所有人都會膩味,然後拋棄掉這個乏善可陳的花瓶,去和那些不光漂亮,還有趣的人在一起。
然而就在這一次次的被拋棄當中,她硬生生的學會了反過來觀察那些無聊到要去編排一個小孩子的人……最後發現,這些人才是真正的二百五。
小學的時候大家還不會做什麽,畢竟那時候都是小孩子,「我以後不和你玩了」「我叫xxx也不和你玩了」就已經是最嚴重的話了。
到初中,她不惹事,成績又好,開始被有升學壓力的老師重點照顧,也算是平平穩穩的度過了前麵兩年半。
到初三後半年,才算是有了實質性的災難來。
也是因為這張臉的原因,在一群青春期躁動的男男女女裏,白清竹太過於引人注目的臉,和她身上破舊發白的衣衫似乎在無時無刻的昭示著四個明晃晃的大字:我好欺負。
被人堵在廁所,堵在半路,甚至被不懷好意結伴而行的男生言語口頭侮辱,讓她不要不識抬舉,陪他們一晚就罩著她……諸如此類。
似乎很多初三生覺得,隻要到了高中,他們就正式的脫離了『小孩兒』的範疇,可以終於嚐試一下書裏的『男朋友』『女朋友』到底是什麽。
也是因此,沒爹沒媽沒朋友的白清竹首當其衝,成了這些人眼裏沒人護著,可以隨便欺負的香餑餑。
她沒有感受過一絲一毫來自於朋友同學的善意,因為這些善意往往都來自於不少人的憐憫,在初期的善心大發過後,總會變成最後的嫌棄。
直到餘故裏的出現。
她記得第一次因為生理期提前到訪,導致她躲在廁所無法離開,餘故裏頂著雨□□出了學校,渾身濕淋淋的從校外帶進來了一包粉色的小月亮,也記得初入學時餘故裏一臉怒意的擋在她麵前,把那些裝模作樣的小癟三趕走時還氣的雙手叉腰的模樣,還有她第一次邀請她住在她家時又謹慎又小心,又生怕她會拒絕而喋喋不休的樣子……
還有很多。
最終她想,如果高中那幾年沒有餘故裏,她會怎麽樣呢?
太多的孩子是從高中開始正式劃分出高低幾個等級來,也開始出現了後知後覺的羞恥感的。
她窮了太多年,也無所謂了太多年——即便院長和她說,讓她不用擔心上大學的費用,可福利院幾年都難出一個大學生,院長又怎麽知道現今的學費要多少呢,更何況是那些熱門專業的高昂費用。
明明院長自己都節省到一個月沾不了幾次葷腥,有了也先想著孩子們。
也是因此,她那時候雖然努力攢夠了錢,可並沒有把大學太當一迴事。
因為那時候她也不懂得學歷的重要,更不懂的大學的重要,隻覺得人能活著、能吃飯就行,花花世界不是沒有,可離她太遙遠,她甚至無法理解電視中時長上演的年夜飯,也無法理解為什麽人一定要過生日……隻覺得能活一天是一天。
直到後來她懂了。
餘故裏告訴她,是因為她被珍視著。
於是有來有往的,她開始學會了珍視別人,開始體會到了什麽叫做節假日,開始期待起了過節,期待起了生日。
因為那是被珍視著的感覺。
那種感覺會讓自己由衷地覺得:我要變得更好。
於是那之後的一切都變得理所應當。
白清竹斷斷續續的迴顧完了自己的短暫而又刻骨銘心無法忘卻的過往,心裏覺得她大約也是「童年不幸」大軍中的一員,比誰都不特殊,畢竟這世上比她苦的似乎也大有人在。
然而有一個信念卻更加的貫徹了——她不能失去餘故裏。
從前、現在、以後。
沒有人在見過光後還能忍受迴到黑暗當中,餘故裏並不強勢的一點點浸入她的生活,不能也像是水氣一樣慢慢離開她。
她死都不會放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