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嚴峻的局勢
諸天:劍出神雕,證道成聖 作者:喜歡香寶的乖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半個時辰之後。
陸家莊的主廳內。
此時李淩端坐在主座之上,下方則是坐著郭靖黃蓉還有其他一些江湖一二流人物。
眾人首先議論了一番目前襄陽城內的守城軍勢力。
李淩問道:“諸位,如今襄陽城內防守情況到底如何?”
此時黃蓉立馬迴答道:“盟主,在英雄大會之前襄陽城內的防守人員嚴重不足,城內主要負責守城的人員多是這兩年由我和靖哥哥自發組織的民兵。但眼看蒙古大軍在城外安營紮寨,有大舉進攻的意圖,這也導致城內不少居民逃往了南方......”
黃蓉話語微微一頓,接著說道:“不過這次英雄大會我們組織了中原武林各路幫派的人手,我大概統計了一番,大概多了五千多個可以守城的人員。”
李淩問道:“也就是說人手目前夠用?”
“如果不主動出擊,以守城而言,暫時勉強夠用。”黃蓉如此迴答道。
李淩翻看了一下襄陽城的地圖。
襄陽城地勢較高,三麵環水,一麵靠山。
其中漢江穿襄陽城而過,將其一分為二,江北方向是樊城,江南方向是襄陽。
樊城的糧草兵器等資源可以通過漢江源源不斷輸送過來。
而且襄陽城三麵的城牆極高,護城河極寬,在守城戰爭當中襄陽城占據極大的優勢。
如果短時間死守,蒙古一方似乎並不能攻破襄陽城。
但李淩的任務是抵擋蒙古大軍的進攻。
如果以短期的目光來看,如今的襄陽城固若金湯。
可若是時間長了,那就不一定了。
此時李淩向黃蓉問道:“郭夫人,可有蒙古一方勢力最近的動向地圖?”
黃蓉點點頭。
立馬有一個丐幫弟子送上地圖。
丐幫弟子說道:“這是幾百個丐幫弟子舍命探索出來的蒙古一方勢力的分布圖,盟主請看。”
地圖展開,李淩低頭一看,頓時心都涼了半截。
隻見除了北方的樊城,其他三個方向全都有蒙古一方的勢力安營紮寨。
黃蓉說道:“襄陽城外漢江東側的唐白河口上下遊,西側的萬山,虎頭山,南側的習家池等地點都有大量蒙古軍隊駐紮,而且還有我們沒有探查出來的地點。”
“這每一個地點,大概都有多少蒙古兵馬?”
“少則一萬,多則兩三萬。而且......”黃蓉有些欲言又止。
李淩苦笑著搖搖頭,然後說道:“郭夫人,這是戰事,盡管說吧。”
黃蓉無奈說道:“聽聞蒙古一方正在調集大量兵力鑄造戰船,訓練水兵。他們的目的似乎是要切斷我們跟樊城的水上補給線,然後發起圍攻。”
“什麽?”
襄陽城如今三麵臨敵,唯一的活路就是漢江北方的樊城。
若是連樊城的補給線都被切斷,那襄陽城裏的李淩等人都不用反抗了,直接原地等死即可。
“可有辦法阻止他們的訓練?”
郭靖搖搖頭,沉聲說道:“我曾去探查過,蒙古一方訓練水兵的人馬保守有七八萬左右,我們根本無力阻止。根據如今的情況,我們隻能依靠襄陽城的地勢原地死守。”
縱使郭靖再厲害,也不可能一個人殺光七八萬蒙古士兵。
襄陽城麵臨的情況,遠比李淩想象當中的還要嚴峻無數倍。
而且神雕原著當中千軍萬馬在襄陽城前互毆的場景現在看來似乎也不太可能,畢竟襄陽城三麵環水,主要的攻防還是靠水戰。
水戰贏,則襄陽城安。
水戰輸,則襄陽城危。
但蒙古一方已經調集大量人手開始訓練水兵,這對襄陽城來說簡直是一則驚天噩耗。
“這種情況,幾乎是必敗之局。也難為神雕原著當中郭靖黃蓉守了襄陽城那麽久......”
在場眾人都看著李淩,希望李淩這個盟主能說些什麽。
此時李淩沉吟片刻。
然後他抬頭實話實說道:“諸位,麵對如此規模的戰爭,我一個人的能力實在有限。我提議讓郭大俠擔任副盟主,郭夫人為軍師,繼續指揮城內人員的調動。”
郭靖聽到李淩這話,表情一愣。
經過昨天尹克西的事件之後,他遭受了一些打擊,原本都想將城內的大小事務全都交給李淩負責。
可現在看來,李淩並不這麽想。
此時李淩繼續解釋說道:“諸位,我對戰爭並不熟悉,但郭大俠和郭夫人卻是對此了如指掌。我貿然接受指揮權非但不會讓襄陽城變好,還可能會使得情況變得更糟,你們意下如何?”
郭靖遲疑道:“李盟主,你願意相信我?”
李淩笑道:“郭大俠,如果我不相信你,整個中原武林我就沒人信了。”
郭靖聽聞此言,眼神觸動,感激之情不言而喻。
在場的其他十幾個人也是這些年一直跟著郭靖黃蓉死守襄陽城的江湖好漢,對李淩這個提議當然不會拒絕。
畢竟他們心中也清楚,如今的襄陽城危在旦夕。
也隻有讓郭靖黃蓉繼續指揮,襄陽城方能在蒙古大軍入侵的局勢下獲得一些喘息的機會。
李淩主動交出城內的指揮權這個舉動,讓在場眾人覺得李淩極有眼界和智慧。
眾人再度商議了一些具體戰事之後,李淩便直接迴去潛修了。
如今蒙古大軍即將進犯,他決心要在蒙古大軍到來之前將九陰真經提升到宗師境界。
到時候他憑兩門宗師級別的內功,或許能在水深火熱的戰場之上起到奇效。
...
入夜之後。
李淩的小院當中。
他盤坐在小院的青石空地之上,全神灌注的運轉著完整的九陰心法,引導著全身內力在體內經脈穴道當中循環。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
這是他獲得完整版的九陰真經之後第一次修煉。
九陰真經不愧是被譽為天下第一的武學,李淩越是修煉,越覺得這門武功當中深意重重,仿佛要參透陰陽至理一般。
此刻。
天上群星閃爍,李淩整個人覆蓋在星光之下,竟然是一瞬間陷入了頓悟當中。
陸家莊的主廳內。
此時李淩端坐在主座之上,下方則是坐著郭靖黃蓉還有其他一些江湖一二流人物。
眾人首先議論了一番目前襄陽城內的守城軍勢力。
李淩問道:“諸位,如今襄陽城內防守情況到底如何?”
此時黃蓉立馬迴答道:“盟主,在英雄大會之前襄陽城內的防守人員嚴重不足,城內主要負責守城的人員多是這兩年由我和靖哥哥自發組織的民兵。但眼看蒙古大軍在城外安營紮寨,有大舉進攻的意圖,這也導致城內不少居民逃往了南方......”
黃蓉話語微微一頓,接著說道:“不過這次英雄大會我們組織了中原武林各路幫派的人手,我大概統計了一番,大概多了五千多個可以守城的人員。”
李淩問道:“也就是說人手目前夠用?”
“如果不主動出擊,以守城而言,暫時勉強夠用。”黃蓉如此迴答道。
李淩翻看了一下襄陽城的地圖。
襄陽城地勢較高,三麵環水,一麵靠山。
其中漢江穿襄陽城而過,將其一分為二,江北方向是樊城,江南方向是襄陽。
樊城的糧草兵器等資源可以通過漢江源源不斷輸送過來。
而且襄陽城三麵的城牆極高,護城河極寬,在守城戰爭當中襄陽城占據極大的優勢。
如果短時間死守,蒙古一方似乎並不能攻破襄陽城。
但李淩的任務是抵擋蒙古大軍的進攻。
如果以短期的目光來看,如今的襄陽城固若金湯。
可若是時間長了,那就不一定了。
此時李淩向黃蓉問道:“郭夫人,可有蒙古一方勢力最近的動向地圖?”
黃蓉點點頭。
立馬有一個丐幫弟子送上地圖。
丐幫弟子說道:“這是幾百個丐幫弟子舍命探索出來的蒙古一方勢力的分布圖,盟主請看。”
地圖展開,李淩低頭一看,頓時心都涼了半截。
隻見除了北方的樊城,其他三個方向全都有蒙古一方的勢力安營紮寨。
黃蓉說道:“襄陽城外漢江東側的唐白河口上下遊,西側的萬山,虎頭山,南側的習家池等地點都有大量蒙古軍隊駐紮,而且還有我們沒有探查出來的地點。”
“這每一個地點,大概都有多少蒙古兵馬?”
“少則一萬,多則兩三萬。而且......”黃蓉有些欲言又止。
李淩苦笑著搖搖頭,然後說道:“郭夫人,這是戰事,盡管說吧。”
黃蓉無奈說道:“聽聞蒙古一方正在調集大量兵力鑄造戰船,訓練水兵。他們的目的似乎是要切斷我們跟樊城的水上補給線,然後發起圍攻。”
“什麽?”
襄陽城如今三麵臨敵,唯一的活路就是漢江北方的樊城。
若是連樊城的補給線都被切斷,那襄陽城裏的李淩等人都不用反抗了,直接原地等死即可。
“可有辦法阻止他們的訓練?”
郭靖搖搖頭,沉聲說道:“我曾去探查過,蒙古一方訓練水兵的人馬保守有七八萬左右,我們根本無力阻止。根據如今的情況,我們隻能依靠襄陽城的地勢原地死守。”
縱使郭靖再厲害,也不可能一個人殺光七八萬蒙古士兵。
襄陽城麵臨的情況,遠比李淩想象當中的還要嚴峻無數倍。
而且神雕原著當中千軍萬馬在襄陽城前互毆的場景現在看來似乎也不太可能,畢竟襄陽城三麵環水,主要的攻防還是靠水戰。
水戰贏,則襄陽城安。
水戰輸,則襄陽城危。
但蒙古一方已經調集大量人手開始訓練水兵,這對襄陽城來說簡直是一則驚天噩耗。
“這種情況,幾乎是必敗之局。也難為神雕原著當中郭靖黃蓉守了襄陽城那麽久......”
在場眾人都看著李淩,希望李淩這個盟主能說些什麽。
此時李淩沉吟片刻。
然後他抬頭實話實說道:“諸位,麵對如此規模的戰爭,我一個人的能力實在有限。我提議讓郭大俠擔任副盟主,郭夫人為軍師,繼續指揮城內人員的調動。”
郭靖聽到李淩這話,表情一愣。
經過昨天尹克西的事件之後,他遭受了一些打擊,原本都想將城內的大小事務全都交給李淩負責。
可現在看來,李淩並不這麽想。
此時李淩繼續解釋說道:“諸位,我對戰爭並不熟悉,但郭大俠和郭夫人卻是對此了如指掌。我貿然接受指揮權非但不會讓襄陽城變好,還可能會使得情況變得更糟,你們意下如何?”
郭靖遲疑道:“李盟主,你願意相信我?”
李淩笑道:“郭大俠,如果我不相信你,整個中原武林我就沒人信了。”
郭靖聽聞此言,眼神觸動,感激之情不言而喻。
在場的其他十幾個人也是這些年一直跟著郭靖黃蓉死守襄陽城的江湖好漢,對李淩這個提議當然不會拒絕。
畢竟他們心中也清楚,如今的襄陽城危在旦夕。
也隻有讓郭靖黃蓉繼續指揮,襄陽城方能在蒙古大軍入侵的局勢下獲得一些喘息的機會。
李淩主動交出城內的指揮權這個舉動,讓在場眾人覺得李淩極有眼界和智慧。
眾人再度商議了一些具體戰事之後,李淩便直接迴去潛修了。
如今蒙古大軍即將進犯,他決心要在蒙古大軍到來之前將九陰真經提升到宗師境界。
到時候他憑兩門宗師級別的內功,或許能在水深火熱的戰場之上起到奇效。
...
入夜之後。
李淩的小院當中。
他盤坐在小院的青石空地之上,全神灌注的運轉著完整的九陰心法,引導著全身內力在體內經脈穴道當中循環。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
這是他獲得完整版的九陰真經之後第一次修煉。
九陰真經不愧是被譽為天下第一的武學,李淩越是修煉,越覺得這門武功當中深意重重,仿佛要參透陰陽至理一般。
此刻。
天上群星閃爍,李淩整個人覆蓋在星光之下,竟然是一瞬間陷入了頓悟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