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收集風俗
穿越漢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襲 作者:倒流河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平憲出使西羌的時候。
王惲為首的風俗八使也是收獲滿滿。
八位使者全是王莽心腹,又都是巧舌如簧之人。
到了地方郡國,自然知道如何行事。
隻是使者們都如王惲一般,俱是貪財的先鋒,好色的魔王。
使者們一路行去。
歌功頌德的民謠、短詩、各種祥瑞雪片般傳迴去的同時。
將各郡國折騰的也不輕。
“相國,那使者王惲要祥瑞、民謠讚歌。
我們就造一些,敷衍過去罷了。
何必一口迴絕?”
廣平王劉漢有些不理解。
為什麽國相班稚,同意給使者王惲送金銀婦人。
卻不同意用王國符綬,上書陳說民間祥瑞和稱頌大司馬的歌謠讖言。
“太仆王惲品性低劣,朝廷既用他為使。送他些嗜好之物未嚐不可。
但是廣平國無有祥瑞發生,我們難道編一個報給朝廷嗎?”
班稚絲毫不讓步。
“並非需要我們編造。看那王惲的意思,祥瑞、民謠他都準備好了。
我們隻要謄了來,蓋上王國璽印交到朝廷即可。”
“王爺,無論奏疏是哪裏來的。
既然蓋上廣平國的印,就是我們廣平國之言。
與朝廷交涉來往一向由屬下負責,此事恕不能從命。”
班稚話講完,拂袖而去。
劉漢無奈地搖搖頭。
他雖是廣平王,但是自漢武帝始,廢諸王內史以相治民。
而且國相均是中樞指派。
國王隻擔個名,享受封地的稅賦罷了。
王惲又到王府找到劉漢。
劉漢無奈,隻得推脫說國相不允。
班稚則是不再接見使者。
吃了閉門羹的王惲,憤恨地離開了廣平國。
風俗使者此次自然是要避開青州的。
不過青州周邊的一些地方也遭到了旱災。
麵對中樞來的使者,大家也隻能咬牙昧著良心上報祥瑞。
隻有徐州琅琊郡太守公孫閎,如實上報了災情。
而且在接待使者的時候,又公開談論災禍。
這些自然都被風俗使者們記了小賬。
平憲帶著新入版圖的西海輿圖,以及“羌人使者”到了長安。
風俗使者們也盆滿缽滿地,拖著有些虛空的身子陸續歸京。
王莽看了關於廣平國和琅琊郡的奏報後勃然大怒。
派大司空甄豐前往兩地,查處有司官員有無違法犯過之處。
盛夏已逝,初秋的蕭索露出了端倪。
京使已到皇宮,這次來的是大司空甄豐。
甄豐沒有大張旗鼓宣書而至,悄悄的先去了王宮。
廣平王知道他要對相國不利,偷偷派人去給班稚送了信。
雖然班稚經常頂撞於他,但是把郡國管理的井井有條。
劉漢對這個國相,內心還是很敬重的。
廣平國,國相府。
班稚讓家人收拾著東西。
自己把相印符綬封好,擺在桌案之上。
班稚知道,此次甄豐過來,自己不會有好結果。
“郎君,咱家這是?”
相府夫人抱著尚在繈褓的小兒子,滿臉不安地問自己的丈夫。
已經開蒙讀書的大兒子班嗣,緊捏著母親的衣角站在她身側。
班嗣對家中突然的變故也緊張不已。
“前番大司馬派出風俗使者,來廣平國采風。
要些祥瑞、頌歌,被我拒絕。
本想著不是什麽大事。
想不到王莽竟然派出大司空,來上門問罪。
看來這次事情不能善了。”
班稚苦笑道。
“胡亂報些祥瑞上去不就好了?我就不信其他郡國報的都是真事。
就你較真。
要不你給使者道個歉,從新報些祥瑞、頌歌上去。”
夫人小心又有些埋怨的語氣道。
“沒有就是沒有,我怎麽會把編造的事情加了璽印報給朝廷?
這些都是要入史編冊的。
難道讓後人看我們胡編亂造的東西?”
班稚加重了語氣,轉頭又對站在一邊的兒子道:
“嗣兒,以後要謹記,凡事務必求真。
人不可欺人亦不可自欺。”
緊握母親衣角的小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夫人,以大司馬的性子。既然派了甄豐這等高官來。
為夫估計難逃一死。
以後在兩個孩子麵前,切莫再說這等渾話。
要教他們務實求真才是。”
班稚接過妻子懷中的幼子,聲音柔了下來。
婦人忍不住,淚水珍珠般滾落下來。
班稚望著繈褓中尚在牙牙學語的幼子,一行老淚也不自覺地滾落下來。
幼子名班彪,長大後和兄長班嗣遊學不輟,才名俱揚。
班彪在原來的曆史上,是東漢著名的史學家。
他最大的貢獻,應該就是給班稚生的兩個孫子一個孫女了。
班固、班超、班昭,三兄妹。
《漢書》、《東征賦》和《女誡》等均出自幾兄妹之手。
隻是如今的曆史,被劉箕這隻大蝴蝶猛扇了幾翅膀。
不知道這些巨著還會不會問世。
以後的班超,應該也不會演繹出“投筆從戎”的一幕了吧。
“恩主,府外有京兆使者求見。”一個老仆慌張張跑進來傳秉。
“有請。”
班稚穩穩心神,讓夫人帶孩子避到後堂。
“班相國,別來無恙。”甄豐進了門客氣的打個拱。
班稚在長安時,兩人同朝為官。
也有些舊誼。
“大司空,你我二人當年一別,也是許久未曾謀麵了。”
“相國這是?”甄豐看到班稚封好放在案幾上的符綬相印。
“我自知不願編造祥瑞上報,逆了大司馬的意。
甄兄是奉命來處置於我的吧?”
甄豐沒想到班稚說話如此直白。
反而有些訕訕地,不好意思起來。
“相國,你我和大司馬當年都曾同朝為官。
現在你寫封認錯的奏疏,再上報些祥瑞、頌言。
為兄迴去幫你說項說項,想大司馬也不會再為難相國。”
“多謝甄兄好意。”
班稚慘然一笑道:
“如若要寫,那王惲來時我就會寫。
何必等到今日。
此言甄兄勿需再講。
至於如何處置我。
想是甄兄出長安城時,大司馬已有決斷了吧。
是下獄還是賜死?”
“相國言重了。
大司馬念及舊誼,特準相國入補延陵園郎,食故祿終身。”
“那代我謝過大司馬。”
班稚聞言,表情淡然地道。
他心裏知道。
並不是王大司馬念及什麽舊誼,對他網開一麵。
而是因為他故去的姐姐班婕妤。
班婕妤是成帝妃,王政君的兒媳婦。
班婕妤美貌又有文采,品性嫻淑守禮,深得王政君喜愛。
趙飛燕姐妹在後宮興風作浪時,班婕妤自願退出後宮,在王政君身邊侍候老太後。
成帝駕崩,班婕妤又自請去給成帝守陵,最後病逝於成帝陵。
班稚有這麽個深得王政君喜愛的親姐姐。
王莽自然不敢做的太過分。
不過懲戒肯定要有,長安城也不可能讓他迴去。
班稚一家,就被趕去了延陵守墓。
還好俸祿不變。
班家後人生活、讀書,也算無憂。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個好姐姐。
琅琊郡太守公孫閎,就沒那麽幸運了。
甄豐從廣平國到了琅琊郡,直接拿虎符調兵將公孫閎鎖拿上囚車。
公孫閎曾當著使者大肆談論災禍,自然不能讓他活著進京受審。
於是,琅琊郡太守“畏罪自殺”於押解的牢房中。
甄豐處理完首尾,順利迴京。
各郡國祥瑞、頌歌準備完畢。
平憲的使團和“西羌使者”也演練多時。
又到了大朝會的日子。
王莽蓄謀已久的計劃,終於要開始實施了…
王惲為首的風俗八使也是收獲滿滿。
八位使者全是王莽心腹,又都是巧舌如簧之人。
到了地方郡國,自然知道如何行事。
隻是使者們都如王惲一般,俱是貪財的先鋒,好色的魔王。
使者們一路行去。
歌功頌德的民謠、短詩、各種祥瑞雪片般傳迴去的同時。
將各郡國折騰的也不輕。
“相國,那使者王惲要祥瑞、民謠讚歌。
我們就造一些,敷衍過去罷了。
何必一口迴絕?”
廣平王劉漢有些不理解。
為什麽國相班稚,同意給使者王惲送金銀婦人。
卻不同意用王國符綬,上書陳說民間祥瑞和稱頌大司馬的歌謠讖言。
“太仆王惲品性低劣,朝廷既用他為使。送他些嗜好之物未嚐不可。
但是廣平國無有祥瑞發生,我們難道編一個報給朝廷嗎?”
班稚絲毫不讓步。
“並非需要我們編造。看那王惲的意思,祥瑞、民謠他都準備好了。
我們隻要謄了來,蓋上王國璽印交到朝廷即可。”
“王爺,無論奏疏是哪裏來的。
既然蓋上廣平國的印,就是我們廣平國之言。
與朝廷交涉來往一向由屬下負責,此事恕不能從命。”
班稚話講完,拂袖而去。
劉漢無奈地搖搖頭。
他雖是廣平王,但是自漢武帝始,廢諸王內史以相治民。
而且國相均是中樞指派。
國王隻擔個名,享受封地的稅賦罷了。
王惲又到王府找到劉漢。
劉漢無奈,隻得推脫說國相不允。
班稚則是不再接見使者。
吃了閉門羹的王惲,憤恨地離開了廣平國。
風俗使者此次自然是要避開青州的。
不過青州周邊的一些地方也遭到了旱災。
麵對中樞來的使者,大家也隻能咬牙昧著良心上報祥瑞。
隻有徐州琅琊郡太守公孫閎,如實上報了災情。
而且在接待使者的時候,又公開談論災禍。
這些自然都被風俗使者們記了小賬。
平憲帶著新入版圖的西海輿圖,以及“羌人使者”到了長安。
風俗使者們也盆滿缽滿地,拖著有些虛空的身子陸續歸京。
王莽看了關於廣平國和琅琊郡的奏報後勃然大怒。
派大司空甄豐前往兩地,查處有司官員有無違法犯過之處。
盛夏已逝,初秋的蕭索露出了端倪。
京使已到皇宮,這次來的是大司空甄豐。
甄豐沒有大張旗鼓宣書而至,悄悄的先去了王宮。
廣平王知道他要對相國不利,偷偷派人去給班稚送了信。
雖然班稚經常頂撞於他,但是把郡國管理的井井有條。
劉漢對這個國相,內心還是很敬重的。
廣平國,國相府。
班稚讓家人收拾著東西。
自己把相印符綬封好,擺在桌案之上。
班稚知道,此次甄豐過來,自己不會有好結果。
“郎君,咱家這是?”
相府夫人抱著尚在繈褓的小兒子,滿臉不安地問自己的丈夫。
已經開蒙讀書的大兒子班嗣,緊捏著母親的衣角站在她身側。
班嗣對家中突然的變故也緊張不已。
“前番大司馬派出風俗使者,來廣平國采風。
要些祥瑞、頌歌,被我拒絕。
本想著不是什麽大事。
想不到王莽竟然派出大司空,來上門問罪。
看來這次事情不能善了。”
班稚苦笑道。
“胡亂報些祥瑞上去不就好了?我就不信其他郡國報的都是真事。
就你較真。
要不你給使者道個歉,從新報些祥瑞、頌歌上去。”
夫人小心又有些埋怨的語氣道。
“沒有就是沒有,我怎麽會把編造的事情加了璽印報給朝廷?
這些都是要入史編冊的。
難道讓後人看我們胡編亂造的東西?”
班稚加重了語氣,轉頭又對站在一邊的兒子道:
“嗣兒,以後要謹記,凡事務必求真。
人不可欺人亦不可自欺。”
緊握母親衣角的小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夫人,以大司馬的性子。既然派了甄豐這等高官來。
為夫估計難逃一死。
以後在兩個孩子麵前,切莫再說這等渾話。
要教他們務實求真才是。”
班稚接過妻子懷中的幼子,聲音柔了下來。
婦人忍不住,淚水珍珠般滾落下來。
班稚望著繈褓中尚在牙牙學語的幼子,一行老淚也不自覺地滾落下來。
幼子名班彪,長大後和兄長班嗣遊學不輟,才名俱揚。
班彪在原來的曆史上,是東漢著名的史學家。
他最大的貢獻,應該就是給班稚生的兩個孫子一個孫女了。
班固、班超、班昭,三兄妹。
《漢書》、《東征賦》和《女誡》等均出自幾兄妹之手。
隻是如今的曆史,被劉箕這隻大蝴蝶猛扇了幾翅膀。
不知道這些巨著還會不會問世。
以後的班超,應該也不會演繹出“投筆從戎”的一幕了吧。
“恩主,府外有京兆使者求見。”一個老仆慌張張跑進來傳秉。
“有請。”
班稚穩穩心神,讓夫人帶孩子避到後堂。
“班相國,別來無恙。”甄豐進了門客氣的打個拱。
班稚在長安時,兩人同朝為官。
也有些舊誼。
“大司空,你我二人當年一別,也是許久未曾謀麵了。”
“相國這是?”甄豐看到班稚封好放在案幾上的符綬相印。
“我自知不願編造祥瑞上報,逆了大司馬的意。
甄兄是奉命來處置於我的吧?”
甄豐沒想到班稚說話如此直白。
反而有些訕訕地,不好意思起來。
“相國,你我和大司馬當年都曾同朝為官。
現在你寫封認錯的奏疏,再上報些祥瑞、頌言。
為兄迴去幫你說項說項,想大司馬也不會再為難相國。”
“多謝甄兄好意。”
班稚慘然一笑道:
“如若要寫,那王惲來時我就會寫。
何必等到今日。
此言甄兄勿需再講。
至於如何處置我。
想是甄兄出長安城時,大司馬已有決斷了吧。
是下獄還是賜死?”
“相國言重了。
大司馬念及舊誼,特準相國入補延陵園郎,食故祿終身。”
“那代我謝過大司馬。”
班稚聞言,表情淡然地道。
他心裏知道。
並不是王大司馬念及什麽舊誼,對他網開一麵。
而是因為他故去的姐姐班婕妤。
班婕妤是成帝妃,王政君的兒媳婦。
班婕妤美貌又有文采,品性嫻淑守禮,深得王政君喜愛。
趙飛燕姐妹在後宮興風作浪時,班婕妤自願退出後宮,在王政君身邊侍候老太後。
成帝駕崩,班婕妤又自請去給成帝守陵,最後病逝於成帝陵。
班稚有這麽個深得王政君喜愛的親姐姐。
王莽自然不敢做的太過分。
不過懲戒肯定要有,長安城也不可能讓他迴去。
班稚一家,就被趕去了延陵守墓。
還好俸祿不變。
班家後人生活、讀書,也算無憂。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個好姐姐。
琅琊郡太守公孫閎,就沒那麽幸運了。
甄豐從廣平國到了琅琊郡,直接拿虎符調兵將公孫閎鎖拿上囚車。
公孫閎曾當著使者大肆談論災禍,自然不能讓他活著進京受審。
於是,琅琊郡太守“畏罪自殺”於押解的牢房中。
甄豐處理完首尾,順利迴京。
各郡國祥瑞、頌歌準備完畢。
平憲的使團和“西羌使者”也演練多時。
又到了大朝會的日子。
王莽蓄謀已久的計劃,終於要開始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