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王渾再拜而退,曹芳籲了一口氣,心裏說不出的滋味。
他能感受到王渾的興奮,也知道自己讓王渾去清查軍屯是招好棋,心裏卻高興不起來。
說到底,這是利用人的惡,有著濃濃的法家習氣。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提出法、術、勢,處處為帝王考慮,簡直是體貼入微。後世帝王雖然嘴上不提韓非子,但行事往往不出韓非子學術的範圍。
他原本不喜韓非子的學問,現在卻不自覺的用上了,而且有一種真香的感覺。
若非如此,王渾豈能如此服貼、溫順。
果真是屁股決定腦袋,身份一變,思維方式也跟著變了。
我會不會在這條黑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至迷失自己?
“陛下。”鍾會走了進來,打斷了曹芳的反思。
曹芳收迴思緒,不解地看向鍾會。
“臣剛才偶遇王渾,得知陛下委任王渾為使者,清點淮水沿岸軍屯。”
曹芳心中一動,有些不爽。
王渾剛出門,就把消息透露給了鍾會,也不知是王渾太興奮,還是鍾會一直盯著他的一舉一動。
“士季有異議?”曹芳一邊說,一邊示意鍾會就座。
“臣豈敢。”鍾會在曹芳對麵坐下。“大戰在即,清查軍屯自然是必要的,但不宜倉促。萬一有人鋌而走險,為掩小錯而冒大險,不僅被貪墨的糧秣收不迴來,已有的錢糧還會有損失,豈不耽誤了大事?”
曹芳沉吟了片刻,覺得鍾會的提醒有一定道理。
如果有人為了掩飾貪汙、侵吞的數額,直接將剩餘的糧秣也燒了,損失就大了。
“以士季之見呢?”
“先命諸屯田將運糧至合肥,使其自占,然後派人清點,核對數量,依差額大小處置。”
曹芳眼前一亮。
不得不說,鍾會這腦瓜子好使。
這不就是異地辦案嗎?
先命各屯田點的負責人帶著一定數量的糧食來合肥,調虎離山,然後再清點存糧。他們就算想搞鬼,也來不及通知。
就算後方出了問題,有一批糧食在合肥城裏囤著,也不至於出現重大問題。
“行,這兩個辦法並行不悖,相輔相成。”
鍾會一愣,咽了口唾沫,將剩下的話又咽了迴去。
他本想勸曹芳收迴成命,別讓王渾去查,以免牽連太廣,汝南豪強損失太大。沒想到曹芳根本不想等,同時進行。
按照時間算,諸屯押著糧草離開駐地的時候,正好王渾剛進入汝南界。
時間卡得嚴絲合縫。
“還有問題?”曹芳問道。
“沒有,臣以為甚好。”鍾會麵不改色,笑道:“汝南向來難治,這次借著兩軍交戰的機會,徹底整頓一下,也有好處。”
曹芳笑著點點頭。
他知道鍾會有為汝南人出頭的想法,但不多。
原因很簡單,他是庶子,還沒成親,既與族中人交情有限,也沒有親戚關係牽連,隻剩下所謂的鄉黨情誼。為他們說幾句話沒問題,真讓他不惜代價的進諫,不太可能。
他的母族在太原,所以和王渾、郭淮等人反而更親近一些。
“剛收到戰報,吳國準備進攻了。”曹芳將軍報遞給鍾會。“征東將軍將迎來一場苦戰,你覺得他能承擔住壓力嗎?”
“能。”鍾會不假思索。
“這麽有信心?”
“士為知己者死。征東將軍蒙先帝與陛下厚愛,懷報效之心,無退縮之意。此其一也。征戰二十餘年,在遼東爬冰臥雪,深入千裏,素能苦戰。此其二也。身後有陛下支持,麾下有諸將鼎力。兵力雖少,士氣正盛,足以一戰。此其三也。”
鍾會一邊說一邊扳著手指,最後總結道:“有此三者,征東將軍必勝,隻是需要一些時間罷了。”
“話雖如此,濡須畢竟還是太遠了,朕想率部前移,為征東將軍掠陣。士季以為如何?”
“可行,但現在不必。”鍾會笑笑。“臣怕嚇走了吳人,征東將軍又白忙一場。”
曹芳忍俊不禁,也笑了出來。
君臣二人笑了一陣,曹芳又道:“若朕前移,諸葛恪會卷土重來嗎?”
“不會。萬一來了,也是請降。”鍾會一邊說一邊打開了軍報,手突然停了一下,隨即笑了起來。“朱據用陸抗為將,簡直是授人以柄。”
“有何不妥?”
“陛下,陸抗太年輕了。就算他繼承了陸遜的部曲和用兵之道,也難以服眾。驟然為大將,難免會讓人覺得是江東人黨同伐異,欲對淮泗人不利,尤其是諸葛恪。”
曹芳略作思索,明白了鍾會的意思。
他知道陸抗是名將,覺得朱據派陸抗去攻毋丘儉的左翼是明智之舉,其他人卻不清楚。
在他們看來,陸抗就是初上戰陣的毛頭小子。雖然有皖城下的驚豔,卻也有合肥城下的失利。綜合來看,隻是中人而已,甚至當不得陸遜之子的美譽。
朱據命他為將,就是江東人結黨,排擠淮泗人。
就算大將軍諸葛恪連戰連敗,這時候也輪不到陸抗出頭。
曹芳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雖然他還不清楚孫權的遺命究竟是怎麽安排的,但諸葛恪還在羨溪應該是事實。他要麽是被排斥在顧命大臣之外,要麽就像李嚴一樣,雖有顧命在身,卻不能直接參與朝政。
以諸葛恪的脾氣,豈能忍氣吞聲?
他會不會為了爭一口氣,率部來襲合肥或者東興堤。
就算這兩個戰略要地易守難攻,沒什麽把握,他也有可能兵臨濡水,給魏軍找點麻煩,以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曹芳將自己的擔心對鍾會一說,鍾會連連搖頭。
“陛下請放心,諸葛恪絕不會如此。他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按兵不動,作壁上觀,豈能冒險襲我糧道,為朱據、陸抗分憂?他如果是這樣的人,就不會輕易放棄東興堤了。”
曹芳覺得鍾會說得有理,卻也不能掉以輕心。之後運糧,一定要安排足夠多的兵力保護,並增加羨溪方向的斥候數量,密切監視諸葛恪的一舉一動。
見曹芳還有猶豫,鍾會又道:“陛下何不派人勸降,就算不成,能穩住諸葛恪也是好的。”
曹芳深表讚同。
成了是勸降,不成是離間,有棗沒棗打一杆子,也是人間常態。
“誰去比較好?”
“王廣。諸葛觀亦可,隻是口才、見識不如王廣,作用有限。”
曹芳同意鍾會的建議,決定派王廣走一趟。
諸葛觀雖然是諸葛誕長子,與諸葛恪同輩,但是太年輕了,名士習氣很重,才幹卻很一般,遠不如王廣適合這種任務。
兩軍交戰之際,使者可不僅僅是傳遞消息這麽簡單,更是擺在明處的情報員,要有足夠的眼力和見識,能從細微處看出問題才行。
“士季如陳平,智計百出。”
他能感受到王渾的興奮,也知道自己讓王渾去清查軍屯是招好棋,心裏卻高興不起來。
說到底,這是利用人的惡,有著濃濃的法家習氣。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提出法、術、勢,處處為帝王考慮,簡直是體貼入微。後世帝王雖然嘴上不提韓非子,但行事往往不出韓非子學術的範圍。
他原本不喜韓非子的學問,現在卻不自覺的用上了,而且有一種真香的感覺。
若非如此,王渾豈能如此服貼、溫順。
果真是屁股決定腦袋,身份一變,思維方式也跟著變了。
我會不會在這條黑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至迷失自己?
“陛下。”鍾會走了進來,打斷了曹芳的反思。
曹芳收迴思緒,不解地看向鍾會。
“臣剛才偶遇王渾,得知陛下委任王渾為使者,清點淮水沿岸軍屯。”
曹芳心中一動,有些不爽。
王渾剛出門,就把消息透露給了鍾會,也不知是王渾太興奮,還是鍾會一直盯著他的一舉一動。
“士季有異議?”曹芳一邊說,一邊示意鍾會就座。
“臣豈敢。”鍾會在曹芳對麵坐下。“大戰在即,清查軍屯自然是必要的,但不宜倉促。萬一有人鋌而走險,為掩小錯而冒大險,不僅被貪墨的糧秣收不迴來,已有的錢糧還會有損失,豈不耽誤了大事?”
曹芳沉吟了片刻,覺得鍾會的提醒有一定道理。
如果有人為了掩飾貪汙、侵吞的數額,直接將剩餘的糧秣也燒了,損失就大了。
“以士季之見呢?”
“先命諸屯田將運糧至合肥,使其自占,然後派人清點,核對數量,依差額大小處置。”
曹芳眼前一亮。
不得不說,鍾會這腦瓜子好使。
這不就是異地辦案嗎?
先命各屯田點的負責人帶著一定數量的糧食來合肥,調虎離山,然後再清點存糧。他們就算想搞鬼,也來不及通知。
就算後方出了問題,有一批糧食在合肥城裏囤著,也不至於出現重大問題。
“行,這兩個辦法並行不悖,相輔相成。”
鍾會一愣,咽了口唾沫,將剩下的話又咽了迴去。
他本想勸曹芳收迴成命,別讓王渾去查,以免牽連太廣,汝南豪強損失太大。沒想到曹芳根本不想等,同時進行。
按照時間算,諸屯押著糧草離開駐地的時候,正好王渾剛進入汝南界。
時間卡得嚴絲合縫。
“還有問題?”曹芳問道。
“沒有,臣以為甚好。”鍾會麵不改色,笑道:“汝南向來難治,這次借著兩軍交戰的機會,徹底整頓一下,也有好處。”
曹芳笑著點點頭。
他知道鍾會有為汝南人出頭的想法,但不多。
原因很簡單,他是庶子,還沒成親,既與族中人交情有限,也沒有親戚關係牽連,隻剩下所謂的鄉黨情誼。為他們說幾句話沒問題,真讓他不惜代價的進諫,不太可能。
他的母族在太原,所以和王渾、郭淮等人反而更親近一些。
“剛收到戰報,吳國準備進攻了。”曹芳將軍報遞給鍾會。“征東將軍將迎來一場苦戰,你覺得他能承擔住壓力嗎?”
“能。”鍾會不假思索。
“這麽有信心?”
“士為知己者死。征東將軍蒙先帝與陛下厚愛,懷報效之心,無退縮之意。此其一也。征戰二十餘年,在遼東爬冰臥雪,深入千裏,素能苦戰。此其二也。身後有陛下支持,麾下有諸將鼎力。兵力雖少,士氣正盛,足以一戰。此其三也。”
鍾會一邊說一邊扳著手指,最後總結道:“有此三者,征東將軍必勝,隻是需要一些時間罷了。”
“話雖如此,濡須畢竟還是太遠了,朕想率部前移,為征東將軍掠陣。士季以為如何?”
“可行,但現在不必。”鍾會笑笑。“臣怕嚇走了吳人,征東將軍又白忙一場。”
曹芳忍俊不禁,也笑了出來。
君臣二人笑了一陣,曹芳又道:“若朕前移,諸葛恪會卷土重來嗎?”
“不會。萬一來了,也是請降。”鍾會一邊說一邊打開了軍報,手突然停了一下,隨即笑了起來。“朱據用陸抗為將,簡直是授人以柄。”
“有何不妥?”
“陛下,陸抗太年輕了。就算他繼承了陸遜的部曲和用兵之道,也難以服眾。驟然為大將,難免會讓人覺得是江東人黨同伐異,欲對淮泗人不利,尤其是諸葛恪。”
曹芳略作思索,明白了鍾會的意思。
他知道陸抗是名將,覺得朱據派陸抗去攻毋丘儉的左翼是明智之舉,其他人卻不清楚。
在他們看來,陸抗就是初上戰陣的毛頭小子。雖然有皖城下的驚豔,卻也有合肥城下的失利。綜合來看,隻是中人而已,甚至當不得陸遜之子的美譽。
朱據命他為將,就是江東人結黨,排擠淮泗人。
就算大將軍諸葛恪連戰連敗,這時候也輪不到陸抗出頭。
曹芳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雖然他還不清楚孫權的遺命究竟是怎麽安排的,但諸葛恪還在羨溪應該是事實。他要麽是被排斥在顧命大臣之外,要麽就像李嚴一樣,雖有顧命在身,卻不能直接參與朝政。
以諸葛恪的脾氣,豈能忍氣吞聲?
他會不會為了爭一口氣,率部來襲合肥或者東興堤。
就算這兩個戰略要地易守難攻,沒什麽把握,他也有可能兵臨濡水,給魏軍找點麻煩,以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曹芳將自己的擔心對鍾會一說,鍾會連連搖頭。
“陛下請放心,諸葛恪絕不會如此。他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按兵不動,作壁上觀,豈能冒險襲我糧道,為朱據、陸抗分憂?他如果是這樣的人,就不會輕易放棄東興堤了。”
曹芳覺得鍾會說得有理,卻也不能掉以輕心。之後運糧,一定要安排足夠多的兵力保護,並增加羨溪方向的斥候數量,密切監視諸葛恪的一舉一動。
見曹芳還有猶豫,鍾會又道:“陛下何不派人勸降,就算不成,能穩住諸葛恪也是好的。”
曹芳深表讚同。
成了是勸降,不成是離間,有棗沒棗打一杆子,也是人間常態。
“誰去比較好?”
“王廣。諸葛觀亦可,隻是口才、見識不如王廣,作用有限。”
曹芳同意鍾會的建議,決定派王廣走一趟。
諸葛觀雖然是諸葛誕長子,與諸葛恪同輩,但是太年輕了,名士習氣很重,才幹卻很一般,遠不如王廣適合這種任務。
兩軍交戰之際,使者可不僅僅是傳遞消息這麽簡單,更是擺在明處的情報員,要有足夠的眼力和見識,能從細微處看出問題才行。
“士季如陳平,智計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