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最終順利進行,此次參與科舉的一共有993人,數量大大超出了張謙諸葛亮的預計。


    負責閱卷的是鍾繇,管寧和秦宓。


    鍾繇是漢朝老臣的代表,自從張謙占領關中後,鍾繇就逃出鄴城,投靠了劉備。一開始鍾繇還唯唯諾諾,不肯出仕,後來見曹魏大勢將去,鍾繇也認識到劉備勢不可擋,推辭了幾次後,也就“勉為其難”的從了。


    鍾繇無論在朝在野都有很高的威望,劉備自然不能慢待,不過正因如此,鍾繇也不能執掌實權,尤其是在司隸地區。


    幸好鍾繇也看得清局勢,最近關於婚姻法的言論傳出,他原本有意娶太原那邊的一戶張姓人家女子為續弦,結果就給推掉了,然後又找了一個大齡的孀居女子。


    若有熟知曆史的,必然要為鍾會感到惋惜,他連受精卵都成不了了。


    而管寧原本在遼東那邊生活,既然公孫恭已經來到洛陽,那他也被請了過來,作為邊遠地區士子的代表。


    至於秦宓,他雖然擺在末位,但他的話語權是最重的,因為他很早之前就跟著張謙投靠劉備了。


    最終的取士並沒有鬧出什麽地域不公的問題,因為朝廷取士698人,比例超過了三分之二。這種情況下,或許有的地方數量多一些,但具體到每個地區,都會有一到兩人。


    士子們都傳瘋了,因為這一下子,大漢就多出了698個官,而且他們不需要求神告祖,不需要使盡手段宣揚自己的品德,隻需要在一張卷上展示自己的才學,就可以脫穎而出。


    這也是諸葛亮有意為之,既然要擴大科舉的影響,就要讓人看到科舉的前景。


    除此之外,就是有意參加此次科舉的都是各地的飽讀之士,頭一個吃螃蟹的,豈能沒有一點底氣?


    另外就是,頭幾次科舉,朝廷是允許各地的吏員參與的,當然,俸祿必須是在三百石以下者。


    這麽做的原因一是照顧到那些有真才實學,卻為了養家糊口早早出仕的人;二來則是有許多人早早為朝廷效力,但是他們其實能力有限,如果他們看到這些後來者居於上頭,肯定會心生不滿,所以就給他們同樣的機會,以避免心生怨由。


    明麵上的閱卷之人是鍾繇、管寧、秦宓三人,但實際上,這三人隻負責初麵,最終的閱卷是由諸葛亮負責的。


    此次科舉的試卷分成了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經史子集填空,還有一些邏輯術算,主要考察考生的閱讀範圍和基礎思維。這部分並沒有很偏的知識,現在朝廷初立,隻要是識字之人都能任用。


    第二部分則是詢問考生對治國安民的建議,也就是策論。


    鍾繇、管寧和秦宓淘汰了一部分邏輯不通,濫竽充數者,然後又精挑細選了幾十篇推給諸葛亮。


    “元常先生,幼安先生,子敕先生,可有所得?”諸葛亮微微一禮,論權力,他遠在這三人之上,但是論學識,諸葛亮並不敢自誇。


    三人也不自矜,連忙迴禮,然後麵帶微笑互相看望,終於大笑了起來。


    鍾繇率先開口:“全賴鎮國公主持科舉一事,才讓我等一下子飽覽了如此之多的錦繡文章,實在是生平快事。”


    秦宓跟著說道:“是極是極,吾等自認才學不薄,但今日方知天下有才之士如過江之鯽,朝廷取士,科舉方為正道,我等未能入場參加這種文壇盛事,實在是一大遺憾,不過能點評天下士,也當浮一大白。”


    “子敕先生客氣了,縱使這裏麵有天縱之才,比起三位先生,也怕是不及多矣。”諸葛亮說道。


    管寧搖了搖頭,說道:“不然,誠如子敕先生所言,這裏數篇文章,已隱隱有名家風範,若讓我等即興而作,怕是也未必能有如此遣詞造句。”


    “哦,那我倒是想要一睹為快了。”


    “請!”三人同時道。


    諸葛亮接過,平放到案板上迅速瀏覽了起來,偶爾看到精彩處,嘴裏不停的吐出“好”、“妙”等字眼。


    諸葛亮大致瀏覽了一遍之後,幾人才上前。


    “這三十餘篇都是我三人精挑細選的,不過對於榜首,我三人還是有些爭論。”鍾繇開口道。


    “哦,三位各自垂青哪一篇?”


    “我個人更喜歡這一篇。”管寧指著最左邊那篇說道:“寫這篇文章的是東萊曲城縣人,姓王名基,郡吏出身,並沒有顯赫的家世。他在文章中著重強調戰亂之後,朝廷最重要的便是與民生息,而切忌大興土木,他在文章中列舉了文景二帝的舉措,隻要上位者能保持仁義勤儉的品德,國家就能一點點走向強大。”


    諸葛亮頗為讚同,現在朝廷既要立好規矩,又不能過多幹預,王基的很多提議都很中肯,而且文章邏輯清晰,引經據典,是上上之選。


    緊接著,諸葛亮看向中間那篇。


    “這是我所選中的,”秦宓說道:“寫這篇文章的是潁川陽翟人,姓辛名明。這篇文章行文之流暢,引經典之多,可為眾考生之最。他在文章中的觀點是,國家要想強大,君王首先就要任用賢人,他從文王重用薑尚,桓公重用管仲,寫到高祖重用三傑,再到現如今,陛下善識人才,故能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文章一氣嗬成,文不加點,宓拜讀再三,實在是欣喜不已。”


    諸葛亮仔細看過,也覺得大為滿意,唯一遺憾的是,文章中直接誇耀起了陛下,還順帶提了關羽張飛,張謙徐庶等猛將賢臣。雖然言語貼切,可若是點為榜首,怕是給後來者開了不正之風。


    緊接著,諸葛亮看向了第三篇,也就是鍾繇囑意的這篇。


    “寫這篇文章的是扶風郡郿縣人,姓魯名芝。他原本是西州大戶,可惜家族被郭汜屠戮,魯芝自幼流離失所,後在地方擔任計吏,體驗民間疾苦,因此他也更能體會到土地對百姓的重要性。所以他的文章裏寫的都是朝廷對土地的規劃,其中大部分與朝廷的現行政策相合,而魯芝著重在細致處又給了不少建議,雖然文章不夠華麗,不過論對時事的幫助,我覺得遠在另兩者之上。”


    “大善,此子當為我大漢幹吏!”諸葛亮十分快慰的說道。


    隨即,諸葛亮又在三人送來的文章中精挑細選了二十篇,公之於眾,以供世人瞻仰。


    至於頭三名,諸葛亮則把三人的文章直接給劉備送了去。


    這既是臣子的本分,也是讓老劉有點參與感!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愛死我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開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愛死我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