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推恩及子孫 大隱隱於民
開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愛死我了 作者:熏悟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無百歲壽,常懷千歲憂。人的困擾總是來源於欲望過度而能力不足。孔明如果要問我如何保證主公一脈代代百子千孫,又大富大貴,我可以坦白的說,我做不到,而且我也可以向孔明保證,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
“不過,若是低一等,隻是想讓主公一脈延續下去,並且開枝散葉。那我想說,先前的推恩便是不錯的方法。無論高祖、光武,還是主公,都是起於民,最後也終於民,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其中稍作一些改善,設立宗人府,下轄宗室學院,隻要擁有皇室血脈,皆可無條件入學。其中,有天賦的而因為血脈稀薄窮困潦倒的宗室子弟,隻要在天文地理,格物術算等做出貢獻,可由宗人府破格提拔給予獎賞。若是沒有天賦而有極大毅力者,也可前往邊境戍邊依靠戰功進行提爵。總而言之,有能力的,肯努力的培養;既沒能力,又不肯努力的,泯然眾人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張謙提出的建議是中肯的,合理的,而且是可以實現的。
諸葛亮認真思考覺得可以向劉備建議,不過他又問了一個問題,“子讓剛剛提及宗室子弟在天文地理,格物術算做出貢獻,那子讓覺得,宗室子弟可不可以治政,甚至於,可不可以輔國?”
君王治理天下,本該最信任的就是自己人。但是春秋時期,晉國曲沃代翼,小宗取代大宗的發生,讓君王發現,自己人才是最危險的。
(當然啦, 後來三家分晉,也說明外人並不可靠。)
曹丕繼位,防的最重的就是自己的弟弟。
諸葛亮的話,就是問張謙,皇室子孫可不可以為官,可不可以當大官?
張謙想了想說道:“與在位天子血脈關係五服之內的,宗人府給予的賞賜可以厚重一些,代價是他們最好不要當朝官,至少不應該擔任三公九卿之類的高官。一來,宗親當官,比外戚更引人忌憚,會讓普通百姓感覺不公;二來,他們對皇位有著天然的威脅。至於五服之外,恐怕他們也很難從宗人府得到很大的照顧,他們為官為將的限製,也就該一並解除。”
“子讓對於分封一點都不讚同?”諸葛亮再度問道。
張謙鄭重的點頭,“孔明先前不也說了嗎,高祖分封諸子,是因為大漢的概念止步於關中,未能通達天下,如今天下人人向漢,再封一些秦王晉王,趙王燕王,豈不是分割漢土,自毀社稷?”
諸葛亮聽張謙這麽堅決,也在思考如何說服劉備。
“不過——”張謙突然來了個轉折。
“不過什麽?”
“我和孔明提過,這海外還有大片的國土。若是主公的子孫後代有心存大誌,而又因為非嫡非長,最後不能繼承皇位,或可使他去往開海,既是開疆拓土,那稱王稱帝便由他去了。”
張謙的想法很簡單。
對嫡長子繼承製不服是吧?覺得自己有能力是吧?給你人,給你錢,自己出去打去!
“子讓對於海外的土地真是念念不忘啊!”諸葛亮笑道。
張謙也不反對,“如今天下剛剛大治,民寡地豐,你我最好是不要有什麽作為,效仿文景二帝,無為而治,恢複民力才是最好的選擇。三五年後,再著手解決一些邊境的爭端比如治理河西四郡,再建西域都護府之事。而要以舉國之力去開墾海外,至少要等二十年後,新的一代漢民成長起來,又或者是下下代,那時候,可供耕種的沃土少了,百姓才有走出去的欲望。”
一句話,事物的發展要遵循社會自然規律。
這還是理想的情況,實際上要花的時間,可能比張謙想象的還要長。
張謙說完話,卻看見諸葛亮撫摸了一下肚皮。
這是——
張謙趕忙低頭看了下鍋裏,我的魚片呢?怎麽隻剩下魚頭魚尾,還有酸菜了?
張謙抬起頭瞪著諸葛亮,這廝哪裏是在與他探討問題,明明是在使用兵法,聲東擊西啊!
諸葛亮微微一笑,隨即又趕忙一手捂住嘴,一手撫摸著胸口。
張謙看在眼裏,這明明是忍不住打飽嗝了啊!
“子讓這魚哪釣的,味道不錯啊!還有子讓的手藝,真是百吃不厭,迴味無窮。”諸葛亮一副“下次還來”的模樣,見張謙不說話,知道形勢不對,趕忙抬頭看了看天色,起身抱拳說道,“今日蒙張師教誨,受益良多,亮改日再來拜訪。”
改日?
明年都不讓你登門!
看著落荒而逃的諸葛亮,張謙毫不客氣的關上家門。
過了一會,鮑三娘聽到這邊沒了說話的動靜,知道諸葛亮離開,便走了出去。
三娘看著張謙碗裏滿滿都是酸菜,吃驚的說道:“原來夫君這麽喜歡吃酸菜啊!早知道我就多放一些了!”
張謙含淚扒拉了一口飯,咽了一口酸菜。想他堂堂文昌侯,短短幾年,走南闖北,曆經大小戰鬥數十次,所立功勳不可鬥量,如今封公拜爵在即,卻隻能吃這什勞子玩意。
“夫君,你怎麽哭啦?一定是我爹爹送來的酸菜太好吃了,可不是嗎,這酸菜就是鹽,有了鹽,就有力氣幹活了。”鮑三娘認真的說道。
張謙點點頭,“對了,三娘,和你說件事。”
“啥事?”
三娘耷拉著腦袋,很認真的聽著。
“如果所料不錯,你夫君很快就要有一大塊地可以種了,你快想想,怎麽辦?”
“有多大?”鮑三娘問道。
“你們家在山裏有多少地?”
“不知道,山裏的地零零散散的,最大的就是你一開始偷橘子那,有十幾畝。至於其他地方,都是幾分幾分的,而且山上沒有水,隻能種高粱,梁米特別難吃,所以爹爹都讓哥哥吃,他用打來的獵物換來糧食給我和我娘吃。”
鮑三娘美滋滋的說道。
雖然這年頭重男輕女是普遍的現象,可總有例外,三娘之所以這麽天真,原因就是被老丈人一家保護的太好了。
張謙想到偷橘子那次,不由得感歎什麽叫做緣分。
“那這下完蛋了,我要是分得兩三千畝土地可怎麽辦?”張謙嘿嘿一笑,像是憂愁的說道。
“哼,你別看我一直呆家裏,其實我可能種地了。”鮑三娘擼起袖子說道。
“是嗎?”張謙放下飯碗,看著眼前人楚楚動人的模樣,上前一把抱起,片刻後,屋內,“讓你知道知道,相公我也是種地的好把式。”
一時間,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好一個“沙場秋點兵”……
“不過,若是低一等,隻是想讓主公一脈延續下去,並且開枝散葉。那我想說,先前的推恩便是不錯的方法。無論高祖、光武,還是主公,都是起於民,最後也終於民,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其中稍作一些改善,設立宗人府,下轄宗室學院,隻要擁有皇室血脈,皆可無條件入學。其中,有天賦的而因為血脈稀薄窮困潦倒的宗室子弟,隻要在天文地理,格物術算等做出貢獻,可由宗人府破格提拔給予獎賞。若是沒有天賦而有極大毅力者,也可前往邊境戍邊依靠戰功進行提爵。總而言之,有能力的,肯努力的培養;既沒能力,又不肯努力的,泯然眾人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張謙提出的建議是中肯的,合理的,而且是可以實現的。
諸葛亮認真思考覺得可以向劉備建議,不過他又問了一個問題,“子讓剛剛提及宗室子弟在天文地理,格物術算做出貢獻,那子讓覺得,宗室子弟可不可以治政,甚至於,可不可以輔國?”
君王治理天下,本該最信任的就是自己人。但是春秋時期,晉國曲沃代翼,小宗取代大宗的發生,讓君王發現,自己人才是最危險的。
(當然啦, 後來三家分晉,也說明外人並不可靠。)
曹丕繼位,防的最重的就是自己的弟弟。
諸葛亮的話,就是問張謙,皇室子孫可不可以為官,可不可以當大官?
張謙想了想說道:“與在位天子血脈關係五服之內的,宗人府給予的賞賜可以厚重一些,代價是他們最好不要當朝官,至少不應該擔任三公九卿之類的高官。一來,宗親當官,比外戚更引人忌憚,會讓普通百姓感覺不公;二來,他們對皇位有著天然的威脅。至於五服之外,恐怕他們也很難從宗人府得到很大的照顧,他們為官為將的限製,也就該一並解除。”
“子讓對於分封一點都不讚同?”諸葛亮再度問道。
張謙鄭重的點頭,“孔明先前不也說了嗎,高祖分封諸子,是因為大漢的概念止步於關中,未能通達天下,如今天下人人向漢,再封一些秦王晉王,趙王燕王,豈不是分割漢土,自毀社稷?”
諸葛亮聽張謙這麽堅決,也在思考如何說服劉備。
“不過——”張謙突然來了個轉折。
“不過什麽?”
“我和孔明提過,這海外還有大片的國土。若是主公的子孫後代有心存大誌,而又因為非嫡非長,最後不能繼承皇位,或可使他去往開海,既是開疆拓土,那稱王稱帝便由他去了。”
張謙的想法很簡單。
對嫡長子繼承製不服是吧?覺得自己有能力是吧?給你人,給你錢,自己出去打去!
“子讓對於海外的土地真是念念不忘啊!”諸葛亮笑道。
張謙也不反對,“如今天下剛剛大治,民寡地豐,你我最好是不要有什麽作為,效仿文景二帝,無為而治,恢複民力才是最好的選擇。三五年後,再著手解決一些邊境的爭端比如治理河西四郡,再建西域都護府之事。而要以舉國之力去開墾海外,至少要等二十年後,新的一代漢民成長起來,又或者是下下代,那時候,可供耕種的沃土少了,百姓才有走出去的欲望。”
一句話,事物的發展要遵循社會自然規律。
這還是理想的情況,實際上要花的時間,可能比張謙想象的還要長。
張謙說完話,卻看見諸葛亮撫摸了一下肚皮。
這是——
張謙趕忙低頭看了下鍋裏,我的魚片呢?怎麽隻剩下魚頭魚尾,還有酸菜了?
張謙抬起頭瞪著諸葛亮,這廝哪裏是在與他探討問題,明明是在使用兵法,聲東擊西啊!
諸葛亮微微一笑,隨即又趕忙一手捂住嘴,一手撫摸著胸口。
張謙看在眼裏,這明明是忍不住打飽嗝了啊!
“子讓這魚哪釣的,味道不錯啊!還有子讓的手藝,真是百吃不厭,迴味無窮。”諸葛亮一副“下次還來”的模樣,見張謙不說話,知道形勢不對,趕忙抬頭看了看天色,起身抱拳說道,“今日蒙張師教誨,受益良多,亮改日再來拜訪。”
改日?
明年都不讓你登門!
看著落荒而逃的諸葛亮,張謙毫不客氣的關上家門。
過了一會,鮑三娘聽到這邊沒了說話的動靜,知道諸葛亮離開,便走了出去。
三娘看著張謙碗裏滿滿都是酸菜,吃驚的說道:“原來夫君這麽喜歡吃酸菜啊!早知道我就多放一些了!”
張謙含淚扒拉了一口飯,咽了一口酸菜。想他堂堂文昌侯,短短幾年,走南闖北,曆經大小戰鬥數十次,所立功勳不可鬥量,如今封公拜爵在即,卻隻能吃這什勞子玩意。
“夫君,你怎麽哭啦?一定是我爹爹送來的酸菜太好吃了,可不是嗎,這酸菜就是鹽,有了鹽,就有力氣幹活了。”鮑三娘認真的說道。
張謙點點頭,“對了,三娘,和你說件事。”
“啥事?”
三娘耷拉著腦袋,很認真的聽著。
“如果所料不錯,你夫君很快就要有一大塊地可以種了,你快想想,怎麽辦?”
“有多大?”鮑三娘問道。
“你們家在山裏有多少地?”
“不知道,山裏的地零零散散的,最大的就是你一開始偷橘子那,有十幾畝。至於其他地方,都是幾分幾分的,而且山上沒有水,隻能種高粱,梁米特別難吃,所以爹爹都讓哥哥吃,他用打來的獵物換來糧食給我和我娘吃。”
鮑三娘美滋滋的說道。
雖然這年頭重男輕女是普遍的現象,可總有例外,三娘之所以這麽天真,原因就是被老丈人一家保護的太好了。
張謙想到偷橘子那次,不由得感歎什麽叫做緣分。
“那這下完蛋了,我要是分得兩三千畝土地可怎麽辦?”張謙嘿嘿一笑,像是憂愁的說道。
“哼,你別看我一直呆家裏,其實我可能種地了。”鮑三娘擼起袖子說道。
“是嗎?”張謙放下飯碗,看著眼前人楚楚動人的模樣,上前一把抱起,片刻後,屋內,“讓你知道知道,相公我也是種地的好把式。”
一時間,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好一個“沙場秋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