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大義的張謙 虛偽的劉備
開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愛死我了 作者:熏悟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謙的話語讓眾人陷入思考。
“子讓,不妨直言。”
“好!”張謙起身,對著眾人一禮,“曹賊全盛之時,占據整個北方。如今的漢室天下,當初不知有多少人曾為曹賊效力過。”
“河內司馬氏,弘農楊氏,清河崔氏,潁川荀氏,中原之地物阜民豐,人口也遠超荊益揚等地。真算起來,這天下從賊之人,竟是十有八九。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曹操的問題,那麽這些人身上就會帶上汙點。”
“秦末刑徒,十之有二,秦皇一死,萬民揭竿。如果我們不把中原百姓身上的汙點洗掉,那以後選賢任能,他們是不是天然就處於劣勢地位?而一旦他們因此受到排擠,積怨一長,這會不會成為漢室新的不穩定因素?”
張謙幾句話,就把對曹操的道德評判,上升到了國治民安上。
劉備其實也深有體會,因為不管他怎麽貶低曹操,都無法改變,他曾經也和曹操共事過。如果說曹操一開始就是奸賊,那他為什麽要和曹操一起攻打呂布呢?
因為呂布比曹操更惡?
簡雍因為長期負責采風,把民間的一些想法抱怨集中歸納,他也講起了一些自己最近了解的事情。那就是荊州、益州、甚至是揚州的士子此時此刻都有一種優越感,認為他們才是堅持漢治的忠臣,將來治理國家,必須多用南方的臣子。儼然忘了幾代之前,他們也是從北方遷過去的。
“曹賊暴虐,百姓自是無辜之人,他們長期為賊子所淩虐,此時又怎麽可以歧視他們呢?”劉備說道。
“主公所言極是。”張謙很是讚同,“不過,我們需要通過一件事來告訴世人主公的這個觀點,看法。”
“怎麽做?”劉備很關心。
“為曹操重新立墓!”張謙開口道,“就同我和關將軍商議的那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古人亦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何看待一個人需要從正反兩麵去看待,我謂之辯證。”
“前期的曹操破黃巾,伐董卓,滅袁術,功大於過;後期的曹操囚天子,虐萬民,過大於功。主公應當通告天下,廢除曹操一切王公爵名,剝奪其特權封地。因其早年有微功,可重新封賜一將軍名號。”
張謙的這個提議很符合劉備的利益。
因為曹操早年是好的,所以劉備才和曹操共事過;
後來發現曹操變壞了,所以劉備離開了曹操,並立誓滅曹。
這樣一來,劉備的人設就飽滿且完美了。
另外,為什麽北方有那麽多人效忠曹操?因為曹操早年是好的,可是後來變壞了,這些人一開始被曹操虛偽的忠義給騙了,後來?後來他們不就反應過來,開城門,迎皇叔了嗎?
肯定曹操早年的正義就是給這些世家子弟一個洗白的機會。
你要說他們其實隻是牆頭草,他們不配?
這不行,做人可以有潔癖,但天子不行,天子要有藏汙納垢之心。
不過現在的劉備手下人才濟濟,他們這些人可以當官為吏,卻注定走不到權力的中央。而且張謙諸葛亮都很年輕,等他們政治生涯結束,恐怕這些世家子弟早換了一批新生血液了。
“子讓之言有理!”劉備點點頭,隨即看向關羽,“雲長,既然你提到了昔日曹操的恩情,那此事便交給你去辦吧!”
“多謝兄長。”關羽很感激劉備給他報恩的機會。
張謙十分滿意,他又幫關羽了了一件心事。
這時,劉備又提問道,該如何處理曹丕?
如果是活著的,一定是千刀萬剮。
可是現在曹丕都死了,若非石灰醃著,屍體恐怕都臭了。
鞭屍雖然可以體現劉備的憤怒,可是在讀書人眼中,始終不是一件仁者可以做出的事。
“主公,先前子讓提議,鑄一尊曹丕的銅像,跪在天子墓前,以表示他不忠。如今也可以效仿,那曹操為啥由忠變奸,除了有賈詡華歆此等利欲之徒,便是因為有此逆子挑唆,我們可以再鑄一尊銅像,讓其跪於曹操麵前,以示其不孝。”諸葛亮說道。
“主公還可以為北伐以來死傷的將士百姓修一座公墓,鑄曹丕第三尊銅像,以示其不仁不義。”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這已經是對一個人最大的否認了。
雖然沒有鞭屍,但遠遠勝過鞭屍。
“好,如此方可泄我心頭之恨。”劉備說道。
這時,張謙再提到昔日投降的曹家夏侯家人員的安排。
“我聽憲和說,曹植在入城的時候被人打了?”劉備問道。
“是!”
“一會派人給他治傷。我雖然痛恨曹丕,但是我不會遷怒他人,曹植既然先前也為營救天子出過力,那就保留他的爵位,暫時留於內城之中。對了,先前那份《十大罪》既然是他所寫,那就讓他再寫兩篇指責曹丕不孝,和不仁義的文章。”
張謙不由得為曹植感到可憐,這劉家的飯不好吃啊。不過想到是讓他罵曹丕,張謙又覺得不給飯吃曹植也願意罵。
“主公,這曹家和夏侯家投降的官員將領並不在少數,如果不妥善處理,恐怕會有新的衝突。”簡雍說道。
此時劉備麾下,投降的兩家將領,叫得上名號的有曹休、夏侯充,叫不上名號的有許多,而且還有被抓獲而未投降的,比如:樊城曹仁。
“憲和有何良策?”
“主公不如效仿高祖,賜他們劉姓。”
緊接著,張謙就聽簡雍說起了劉邦封項伯、項襄、項他,並賜劉姓的事情。
張謙原以為,自己提出用辯證法看待曹操是一創舉,但是沒想到,劉邦對待項羽,早就是這麽幹的。
相比後人對自己的政治敵人大為汙蔑,劉邦不僅沒有汙化項羽,甚至還善待了項羽的親屬。
這才叫胸懷廣闊!
劉邦能得天下, 可不是靠著一身流氓地痞匪氣。論包容之心,古代帝王難以出劉邦之右。
有劉邦珠玉在前,劉備自然樂意效仿,便答應了簡雍的提議。
於是乎,一件大事便在幾人談話間被輕鬆解決,隻是離開的時候,劉備單獨叫做了張謙。
張謙本以為是有什麽大事,結果劉備一開口:“子讓,我聽說翼德經常偷你酒喝?”
張謙點點頭。
“等翼德打完軻比能迴來,恐怕天下是沒有大的戰事了。我怕也攔不住他喝酒。這樣,為了防止翼德酒醉誤事,你把酒都送我這來。”
劉備啊劉備,你要不要說的這麽義正言辭,冠冕堂皇?
呸!
……
“子讓,不妨直言。”
“好!”張謙起身,對著眾人一禮,“曹賊全盛之時,占據整個北方。如今的漢室天下,當初不知有多少人曾為曹賊效力過。”
“河內司馬氏,弘農楊氏,清河崔氏,潁川荀氏,中原之地物阜民豐,人口也遠超荊益揚等地。真算起來,這天下從賊之人,竟是十有八九。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曹操的問題,那麽這些人身上就會帶上汙點。”
“秦末刑徒,十之有二,秦皇一死,萬民揭竿。如果我們不把中原百姓身上的汙點洗掉,那以後選賢任能,他們是不是天然就處於劣勢地位?而一旦他們因此受到排擠,積怨一長,這會不會成為漢室新的不穩定因素?”
張謙幾句話,就把對曹操的道德評判,上升到了國治民安上。
劉備其實也深有體會,因為不管他怎麽貶低曹操,都無法改變,他曾經也和曹操共事過。如果說曹操一開始就是奸賊,那他為什麽要和曹操一起攻打呂布呢?
因為呂布比曹操更惡?
簡雍因為長期負責采風,把民間的一些想法抱怨集中歸納,他也講起了一些自己最近了解的事情。那就是荊州、益州、甚至是揚州的士子此時此刻都有一種優越感,認為他們才是堅持漢治的忠臣,將來治理國家,必須多用南方的臣子。儼然忘了幾代之前,他們也是從北方遷過去的。
“曹賊暴虐,百姓自是無辜之人,他們長期為賊子所淩虐,此時又怎麽可以歧視他們呢?”劉備說道。
“主公所言極是。”張謙很是讚同,“不過,我們需要通過一件事來告訴世人主公的這個觀點,看法。”
“怎麽做?”劉備很關心。
“為曹操重新立墓!”張謙開口道,“就同我和關將軍商議的那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古人亦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何看待一個人需要從正反兩麵去看待,我謂之辯證。”
“前期的曹操破黃巾,伐董卓,滅袁術,功大於過;後期的曹操囚天子,虐萬民,過大於功。主公應當通告天下,廢除曹操一切王公爵名,剝奪其特權封地。因其早年有微功,可重新封賜一將軍名號。”
張謙的這個提議很符合劉備的利益。
因為曹操早年是好的,所以劉備才和曹操共事過;
後來發現曹操變壞了,所以劉備離開了曹操,並立誓滅曹。
這樣一來,劉備的人設就飽滿且完美了。
另外,為什麽北方有那麽多人效忠曹操?因為曹操早年是好的,可是後來變壞了,這些人一開始被曹操虛偽的忠義給騙了,後來?後來他們不就反應過來,開城門,迎皇叔了嗎?
肯定曹操早年的正義就是給這些世家子弟一個洗白的機會。
你要說他們其實隻是牆頭草,他們不配?
這不行,做人可以有潔癖,但天子不行,天子要有藏汙納垢之心。
不過現在的劉備手下人才濟濟,他們這些人可以當官為吏,卻注定走不到權力的中央。而且張謙諸葛亮都很年輕,等他們政治生涯結束,恐怕這些世家子弟早換了一批新生血液了。
“子讓之言有理!”劉備點點頭,隨即看向關羽,“雲長,既然你提到了昔日曹操的恩情,那此事便交給你去辦吧!”
“多謝兄長。”關羽很感激劉備給他報恩的機會。
張謙十分滿意,他又幫關羽了了一件心事。
這時,劉備又提問道,該如何處理曹丕?
如果是活著的,一定是千刀萬剮。
可是現在曹丕都死了,若非石灰醃著,屍體恐怕都臭了。
鞭屍雖然可以體現劉備的憤怒,可是在讀書人眼中,始終不是一件仁者可以做出的事。
“主公,先前子讓提議,鑄一尊曹丕的銅像,跪在天子墓前,以表示他不忠。如今也可以效仿,那曹操為啥由忠變奸,除了有賈詡華歆此等利欲之徒,便是因為有此逆子挑唆,我們可以再鑄一尊銅像,讓其跪於曹操麵前,以示其不孝。”諸葛亮說道。
“主公還可以為北伐以來死傷的將士百姓修一座公墓,鑄曹丕第三尊銅像,以示其不仁不義。”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這已經是對一個人最大的否認了。
雖然沒有鞭屍,但遠遠勝過鞭屍。
“好,如此方可泄我心頭之恨。”劉備說道。
這時,張謙再提到昔日投降的曹家夏侯家人員的安排。
“我聽憲和說,曹植在入城的時候被人打了?”劉備問道。
“是!”
“一會派人給他治傷。我雖然痛恨曹丕,但是我不會遷怒他人,曹植既然先前也為營救天子出過力,那就保留他的爵位,暫時留於內城之中。對了,先前那份《十大罪》既然是他所寫,那就讓他再寫兩篇指責曹丕不孝,和不仁義的文章。”
張謙不由得為曹植感到可憐,這劉家的飯不好吃啊。不過想到是讓他罵曹丕,張謙又覺得不給飯吃曹植也願意罵。
“主公,這曹家和夏侯家投降的官員將領並不在少數,如果不妥善處理,恐怕會有新的衝突。”簡雍說道。
此時劉備麾下,投降的兩家將領,叫得上名號的有曹休、夏侯充,叫不上名號的有許多,而且還有被抓獲而未投降的,比如:樊城曹仁。
“憲和有何良策?”
“主公不如效仿高祖,賜他們劉姓。”
緊接著,張謙就聽簡雍說起了劉邦封項伯、項襄、項他,並賜劉姓的事情。
張謙原以為,自己提出用辯證法看待曹操是一創舉,但是沒想到,劉邦對待項羽,早就是這麽幹的。
相比後人對自己的政治敵人大為汙蔑,劉邦不僅沒有汙化項羽,甚至還善待了項羽的親屬。
這才叫胸懷廣闊!
劉邦能得天下, 可不是靠著一身流氓地痞匪氣。論包容之心,古代帝王難以出劉邦之右。
有劉邦珠玉在前,劉備自然樂意效仿,便答應了簡雍的提議。
於是乎,一件大事便在幾人談話間被輕鬆解決,隻是離開的時候,劉備單獨叫做了張謙。
張謙本以為是有什麽大事,結果劉備一開口:“子讓,我聽說翼德經常偷你酒喝?”
張謙點點頭。
“等翼德打完軻比能迴來,恐怕天下是沒有大的戰事了。我怕也攔不住他喝酒。這樣,為了防止翼德酒醉誤事,你把酒都送我這來。”
劉備啊劉備,你要不要說的這麽義正言辭,冠冕堂皇?
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