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科舉的土壤 孫權的心思
開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愛死我了 作者:熏悟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子讓覺得我們現在是否要推行科舉呢?”
“主公,這有的變革需要雷厲風行,但有的變革需要水到渠成。現階段我們要做的是降低知識的門檻,提高黎民百姓的識字率,當有足夠多的百姓有上升的欲望之時,科舉考試自然就可以隨之誕生,至於現階段,當主公需要某些方麵的人才,也可以通過考試進行篩選,不過暫時不要把科舉當成唯一的上升渠道。”
這是張謙的答複。
其實無論是兩漢的察舉製,還是後來的科舉,選得都是有名望的人。
隻不過現在,有名望的多是世家大族出身;
而後世,一舉成名天下知,金榜題名者都不缺乏名望。
許多時候,被人認可是做成事情很大的一個基礎。
如果現在就選出一批考試考出來的人才,然後放到地方郡縣,此時的縣城大多在幾戶大姓手中,朝廷派出的人才是不被認可的。他們認可的是自己人,東縣的子弟去西縣,西縣的子弟去南縣,南縣的子弟去東縣,互相配合,彼此都能把耕種,收稅給做好。
你一個人書讀的再好,分考的再高,真當縣令的時候,縣裏的人都不配合?你總不能一個人把所有工作做好吧?
朝廷又不可能給每個縣令配五千大軍。
科舉需要土壤,讀書人多了,互相有了認可,通過科舉選拔的人才到了郡縣自然就有人配合。
後世,要是哪個當朝宰相不是科舉出身的,那基本就是文人口誅筆伐的對象。
“主公,聖賢有言,治大國如烹小鮮,子讓所言水到渠成之事,已經深有其中之妙了。”簡雍讚歎道。
法正也諫言道:“主公,子讓之言甚為有理,科舉之法不急在一時。曹魏治下,世家林立,加上先前曹操唯才是舉,權欲殺戮過甚,所以曹丕迫切與世家改善關係;但關中之地,人口已經遠遠比不上當初,主公與百姓之間並無隔閡,以主公仁義之名,大可緩緩為之。”
劉備點點頭,如果真要實行科舉之法,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學堂普及開來,然後降低基礎教育的費用,讓更多孩子能夠參與進來。
劉備這樣想著,突然發現,荊州好像已經在幹這些事情了。
劉備看了眼張謙,又想了想諸葛亮,臉上不由得嗬嗬一笑,自己真是瞎操心,吃橘子就完事了!
……
江東。
劉備等人外,同樣捧著九品中正製在研究的還有孫權。
論對人才的需求,現在的孫權還要大於劉備。
曆史上的這個時候,因為周瑜的過世,孫權已經將軍權逐漸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此時,即便周瑜已經鬆手,但是孫權在發布命令的時候,許多人還是希望周瑜來領導。
這就好像劉備要找諸葛亮辦事,結果諸葛亮一直說,要不你去找找子讓?他比較能行。
想要先前曹衝說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孫權內心久久難安。
不過想到周瑜對江東的忠心,還有多年對自己的照拂,孫權始終不能狠下心。
他決定去找周瑜好好談一談,或許讓他暫時性的離開江東也可以。
這時,呂壹突然來報。
“主公,周瑜離開柴桑參加了喬國公的壽宴,並且還特意見了公子孫紹,席間對其多有稱讚。”
喬國老的壽宴孫權是知道的,在母親的吩咐下,孫權還派人送來賀禮。
隻是一直在柴桑養病的周瑜突然離開是幹什麽?
還有呂蒙,為什麽此時沒有來報?
對於君王身邊的人才,才能隻是排在第二位的,排在首位的永遠是忠心。
論忠心,首先當然是要靠自家人。
可是曲沃代翼告訴世人,自家人很多時候更危險。
東漢外戚那麽猖獗,可是皇帝還是喜歡重用外戚,為什麽?
因為兄終弟及的觀念,兄弟才是最大的危險,外戚即便跋扈了一些,但篡權卻是難上加難。
孫紹作為孫策的長子,如果不是身逢亂世,他才是孫策最合適的繼承人,隻是當時的情況,孫策知道,立一個幼主,很可能孫家基業不保,所以才選擇了孫權。
孫權知道周瑜不會造反,真要造反,也未必能說服江東上下。
但是周瑜加孫紹,這就不一樣了,孫權一下子警惕了起來。
“馬上去查清楚,周瑜和孫紹說了些什麽,還見了哪些人,另外,凡是周瑜見過的人,都要給我盯緊了。”孫權麵色嚴肅的說道。
呂壹連忙答應,然後又愁眉苦臉的說道:“主公,可是這樣一來,這錢和人手都不夠啊!”
“你隻要給我辦好事就行了,錢我會撥給你的,但是你要是把事情給我辦砸了,你知道現在外麵有多少人想要你的小命的!”
“是是,小的一心為主公辦事,便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呂壹離開後,孫權找來了步騭,因為娶了步練師的原因,所以步騭也算是孫權可以信任的人。
加上先前派步騭震懾住了士爕,拿下了交趾,所以現在的步騭也算是江東舉足輕重的大臣。
孫權找到步騭,告訴他建業城需要重新布防,關鍵城門一定要換上可靠的人。
“主公是在擔心?”
“那劉備在潼關取得勝利,荊州關羽早就對江東虎視眈眈,我怕他趁機沿江而下!”孫權解釋道。
步騭點了點頭,又說道:“其實主公不必太擔心,曹操兵敗潼關,在我看來,更像是有意為之,其勢力損失並不大,劉備不會蠢到消滅曹丕之前,就對江東動手的。”
“言之有理,隻是我一直在為江東思考出路,江東偏居一隅,防守容易,出去困難,孫劉一旦分出勝負,我江東便危在旦夕。江東世家又多被名義金錢所迷惑,我是聚兵易,聚人心難啊!”
“主公是賢明果決之君,自接手江東以來,江東轉危為安,欣欣向榮,天下誰不敬佩?”
“子山,這裏隻有你我兩人,這樣的話就不要說了。外人眼中,我江東國險民附,可是身為人主,又豈能不知江東之弊呢?”
“在下一片肺腑之言罷了,主公三省吾身,居安思危,實在是讓人敬佩。不過主公,江東想要尋求發展,就必須讓曹劉之間勢如水火,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勸曹丕稱帝呢?”
勸曹丕稱帝?
孫權已經對曹操使用過這招了。
“主公,曹丕年少,威望不同於曹操,若是主公願以諸侯國的身份納貢,恐怕曹丕明知是計,也會甘然受之,到時候,劉備若是再徘徊止步不前,那恐怕就有違他皇叔的身份了!”
孫權雖然自認為是和曹操劉備一起玩的人,此時向一個兒輩稱臣,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不過想到忍得胯下辱,方為大丈夫,孫權也決定臥薪嚐膽一次。
……
(第六卷,梟雄歿結束。下一卷,天下歸!)
“主公,這有的變革需要雷厲風行,但有的變革需要水到渠成。現階段我們要做的是降低知識的門檻,提高黎民百姓的識字率,當有足夠多的百姓有上升的欲望之時,科舉考試自然就可以隨之誕生,至於現階段,當主公需要某些方麵的人才,也可以通過考試進行篩選,不過暫時不要把科舉當成唯一的上升渠道。”
這是張謙的答複。
其實無論是兩漢的察舉製,還是後來的科舉,選得都是有名望的人。
隻不過現在,有名望的多是世家大族出身;
而後世,一舉成名天下知,金榜題名者都不缺乏名望。
許多時候,被人認可是做成事情很大的一個基礎。
如果現在就選出一批考試考出來的人才,然後放到地方郡縣,此時的縣城大多在幾戶大姓手中,朝廷派出的人才是不被認可的。他們認可的是自己人,東縣的子弟去西縣,西縣的子弟去南縣,南縣的子弟去東縣,互相配合,彼此都能把耕種,收稅給做好。
你一個人書讀的再好,分考的再高,真當縣令的時候,縣裏的人都不配合?你總不能一個人把所有工作做好吧?
朝廷又不可能給每個縣令配五千大軍。
科舉需要土壤,讀書人多了,互相有了認可,通過科舉選拔的人才到了郡縣自然就有人配合。
後世,要是哪個當朝宰相不是科舉出身的,那基本就是文人口誅筆伐的對象。
“主公,聖賢有言,治大國如烹小鮮,子讓所言水到渠成之事,已經深有其中之妙了。”簡雍讚歎道。
法正也諫言道:“主公,子讓之言甚為有理,科舉之法不急在一時。曹魏治下,世家林立,加上先前曹操唯才是舉,權欲殺戮過甚,所以曹丕迫切與世家改善關係;但關中之地,人口已經遠遠比不上當初,主公與百姓之間並無隔閡,以主公仁義之名,大可緩緩為之。”
劉備點點頭,如果真要實行科舉之法,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學堂普及開來,然後降低基礎教育的費用,讓更多孩子能夠參與進來。
劉備這樣想著,突然發現,荊州好像已經在幹這些事情了。
劉備看了眼張謙,又想了想諸葛亮,臉上不由得嗬嗬一笑,自己真是瞎操心,吃橘子就完事了!
……
江東。
劉備等人外,同樣捧著九品中正製在研究的還有孫權。
論對人才的需求,現在的孫權還要大於劉備。
曆史上的這個時候,因為周瑜的過世,孫權已經將軍權逐漸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此時,即便周瑜已經鬆手,但是孫權在發布命令的時候,許多人還是希望周瑜來領導。
這就好像劉備要找諸葛亮辦事,結果諸葛亮一直說,要不你去找找子讓?他比較能行。
想要先前曹衝說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孫權內心久久難安。
不過想到周瑜對江東的忠心,還有多年對自己的照拂,孫權始終不能狠下心。
他決定去找周瑜好好談一談,或許讓他暫時性的離開江東也可以。
這時,呂壹突然來報。
“主公,周瑜離開柴桑參加了喬國公的壽宴,並且還特意見了公子孫紹,席間對其多有稱讚。”
喬國老的壽宴孫權是知道的,在母親的吩咐下,孫權還派人送來賀禮。
隻是一直在柴桑養病的周瑜突然離開是幹什麽?
還有呂蒙,為什麽此時沒有來報?
對於君王身邊的人才,才能隻是排在第二位的,排在首位的永遠是忠心。
論忠心,首先當然是要靠自家人。
可是曲沃代翼告訴世人,自家人很多時候更危險。
東漢外戚那麽猖獗,可是皇帝還是喜歡重用外戚,為什麽?
因為兄終弟及的觀念,兄弟才是最大的危險,外戚即便跋扈了一些,但篡權卻是難上加難。
孫紹作為孫策的長子,如果不是身逢亂世,他才是孫策最合適的繼承人,隻是當時的情況,孫策知道,立一個幼主,很可能孫家基業不保,所以才選擇了孫權。
孫權知道周瑜不會造反,真要造反,也未必能說服江東上下。
但是周瑜加孫紹,這就不一樣了,孫權一下子警惕了起來。
“馬上去查清楚,周瑜和孫紹說了些什麽,還見了哪些人,另外,凡是周瑜見過的人,都要給我盯緊了。”孫權麵色嚴肅的說道。
呂壹連忙答應,然後又愁眉苦臉的說道:“主公,可是這樣一來,這錢和人手都不夠啊!”
“你隻要給我辦好事就行了,錢我會撥給你的,但是你要是把事情給我辦砸了,你知道現在外麵有多少人想要你的小命的!”
“是是,小的一心為主公辦事,便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呂壹離開後,孫權找來了步騭,因為娶了步練師的原因,所以步騭也算是孫權可以信任的人。
加上先前派步騭震懾住了士爕,拿下了交趾,所以現在的步騭也算是江東舉足輕重的大臣。
孫權找到步騭,告訴他建業城需要重新布防,關鍵城門一定要換上可靠的人。
“主公是在擔心?”
“那劉備在潼關取得勝利,荊州關羽早就對江東虎視眈眈,我怕他趁機沿江而下!”孫權解釋道。
步騭點了點頭,又說道:“其實主公不必太擔心,曹操兵敗潼關,在我看來,更像是有意為之,其勢力損失並不大,劉備不會蠢到消滅曹丕之前,就對江東動手的。”
“言之有理,隻是我一直在為江東思考出路,江東偏居一隅,防守容易,出去困難,孫劉一旦分出勝負,我江東便危在旦夕。江東世家又多被名義金錢所迷惑,我是聚兵易,聚人心難啊!”
“主公是賢明果決之君,自接手江東以來,江東轉危為安,欣欣向榮,天下誰不敬佩?”
“子山,這裏隻有你我兩人,這樣的話就不要說了。外人眼中,我江東國險民附,可是身為人主,又豈能不知江東之弊呢?”
“在下一片肺腑之言罷了,主公三省吾身,居安思危,實在是讓人敬佩。不過主公,江東想要尋求發展,就必須讓曹劉之間勢如水火,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勸曹丕稱帝呢?”
勸曹丕稱帝?
孫權已經對曹操使用過這招了。
“主公,曹丕年少,威望不同於曹操,若是主公願以諸侯國的身份納貢,恐怕曹丕明知是計,也會甘然受之,到時候,劉備若是再徘徊止步不前,那恐怕就有違他皇叔的身份了!”
孫權雖然自認為是和曹操劉備一起玩的人,此時向一個兒輩稱臣,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不過想到忍得胯下辱,方為大丈夫,孫權也決定臥薪嚐膽一次。
……
(第六卷,梟雄歿結束。下一卷,天下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