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張謙談管理 新版將相和
開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愛死我了 作者:熏悟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聽說你以船隻老舊為借口,扣下了蔡儀?”徐庶問道。
“嘿嘿,那隻是借口,就算他們帶來的船隻都是新的,我也會隨便找個理由,扣下一個!”
“子讓是想讓蔡瑁投鼠忌器?”徐庶能明白張謙的想法,但是他本人比較好麵子,這種出爾反爾的事情他是做不出來的。
張謙點點頭,雖然說蔡瑁大概率不會動手,但是現在外麵百姓這麽多,稍微製造點混亂都夠他們喝一壺。
兩軍交戰,如果是正麵廝殺,不論雙方差距有多大,傷敵一千,幾乎都要自損八百。
但是事實上,除非雙方統帥都是頂級的情況,否則,進攻方士氣一上來,頹勢一方很快就潰散了,而潰散造成的散亂才是傷亡最慘重的……
還有就是,通過夜間偷襲,製造營嘯。
老兵們麵對營嘯都有一定的經驗,但是城外成群的百姓一旦麵對這種情況,可就不一定了。
萬一蔡瑁想搞點小動作,自己留下他一個兒子也能適當讓他收斂一點。
說完蔡瑁之子的事情之後,張謙主動聊起了管理百姓的事情。
“子讓是想用管理軍隊的方法來管理百姓?”
張謙搖搖頭,他雖然想,但是也知道這樣做不可能。
“我找文長商量了一下,他給我講了許多紮營的技巧。安全方麵我們倒是不用考慮,因為隻要曹軍追上,百姓肯定不能幸免,但是在幹淨方麵,我們需要盡可能減少疾病的發生。”
再和魏延手下的老兵交談一番之後。
張謙主要就記住兩點:駐紮一般要在向陽且地勢高處,以做到防潮通風;不要離水源太遠,這裏指得是活水,然後取水附近要派人駐守,防止有人在上遊隨意如廁。
許多百姓因為太累的原因基本上隨便找塊空地就一躺,看見有水也不管幹不幹淨,低頭就往肚子裏喝。
襄陽城外地勢平談,而且護城河水源充足,加上百姓也離家不久,所以疾病還少,如果繼續下去,恐怕爆發瘟疫隻是早晚的事情。
“你這五家一伍,十家一什太過強硬了,我的建議是,先找到老百姓中上了年紀的,那些家族人比較多的,讓他們內部劃分,零散人家先讓他們自行抱團,剩下的再由我們匹配。”
張謙連忙點頭,他有很多想法,但是許多想法過於理想化,所以他才在行事之前來找徐庶商量。
“還有,你讓兵卒前去指導,老百姓或有恐慌,最好的話不要披甲執銳。”
張謙知道徐庶的顧慮,這年頭文人罵起人來都粗魯不堪,更別說當兵的了,可能心平氣和的說話其偌大嗓門在老百姓眼裏都和訓人一樣。
更別說,老百姓對當兵的天生就有一種恐懼。
可是張謙要這些士兵放下甲胄,這也不太可能,你一邊要用他們,一邊又不信任他們,豈不是未得到老百姓的心,先寒了士兵的心?
“且容我再思考一番!”張謙對著徐庶說道。
如果任何事情上層吩咐下去,下麵的人就會無理由無條件的照辦,那麽對皇帝來說,天底下就沒有難事了。
先前自己還誇獎諸葛亮說: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天下難事,必做於易。
沒想到自己僅想做這樣一件小事就苦難重重。
張謙走出營帳不久,就看到鍾離琪帶著幾人匆匆走來。
“可是發生了什麽事?”張謙看幾人麵色不好,開口問道。
“我等特來向先生辭行!”鍾離琪等人拜倒在地,說道。
?
張謙:是我魅力太差還是你們太吃不了苦?這才一天,就要辭職?
“可是因為未獲得官職?又或者是與人發生了爭執?”張謙問道。
“都不是,先生,我們是因為仰慕先生的慷慨仗義所以才追隨先生的,所以並非在乎虛名,也不是受不了委屈,可是先前我等誤會了鄧旻,劉敏,並且在背後詆毀這二人,是故再無顏麵留在先生身邊,所以特來向先生辭行。”
“是鄧旻,劉敏二人迴來了?”張謙問道,臉色也不由得由憂轉喜。
“是鄧旻迴來了,他還帶迴來了一部分族人。”鍾離琪迴答道。
張謙明白了,原來鄧旻,劉敏兩人不是因為反悔逃跑了,而是各自約好迴鄉下召集族人去了。
“可是鄧旻知道了先前的事所以對爾等口出惡語?”張謙再問道,自己手下就這麽點人,怎麽還矛盾重重?
“沒有,隻是我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故再無顏麵留在先生身邊。”鍾離琪低下頭沉聲說道。
“你等何須如此!”張謙上前將眾人一一扶起,“諸位都是飽讀詩書之人,難道沒聽說過‘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嗎?”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的意思是說: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爾等既能知對錯,明得失,為何就不能心懷坦蕩的去向鄧旻道歉呢?諸位若是今日負氣離去,恐怕此事會永久成為大家心中的一根刺,日後再每當想起此事,諸位難道不會難過嗎?而那鄧旻知道諸位因他而離開,難道就不會怪罪自己嗎?”
張謙語重心長的勸解道。
同時,也慶幸自己當時沒有跟著他們指責鄧旻,劉敏二人。
果然,信任才是人與人打交道最好的名帖。
“諸位若是覺得我講的有道理,那便隨我同去,我為諸位解釋!”
……
鄧旻聽到眾人詆毀自己,本來也有些不悅,但是看到鍾離琪單膝跪倒在地,言辭誠懇,氣也消了大半。
他上前扶起鍾離琪,“也怪我和劉敏一時衝動,沒和諸位言語一聲,是我有錯在先,大家勿怪我才好!”
張謙適時上前抓住兩人的手說道:“兩位今日之舉,倒讓我想起了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
廉頗和藺相如都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大才,鍾離琪和鄧旻聽到張謙這麽比喻他們,都十分高興。
事後,鄧旻找到張謙說道:“我與先生僅一麵之緣,先生便能如此信我,旻今後自當為先生肝腦塗地,矢誌不渝!”
張謙:收獲小迷弟一枚!
“嘿嘿,那隻是借口,就算他們帶來的船隻都是新的,我也會隨便找個理由,扣下一個!”
“子讓是想讓蔡瑁投鼠忌器?”徐庶能明白張謙的想法,但是他本人比較好麵子,這種出爾反爾的事情他是做不出來的。
張謙點點頭,雖然說蔡瑁大概率不會動手,但是現在外麵百姓這麽多,稍微製造點混亂都夠他們喝一壺。
兩軍交戰,如果是正麵廝殺,不論雙方差距有多大,傷敵一千,幾乎都要自損八百。
但是事實上,除非雙方統帥都是頂級的情況,否則,進攻方士氣一上來,頹勢一方很快就潰散了,而潰散造成的散亂才是傷亡最慘重的……
還有就是,通過夜間偷襲,製造營嘯。
老兵們麵對營嘯都有一定的經驗,但是城外成群的百姓一旦麵對這種情況,可就不一定了。
萬一蔡瑁想搞點小動作,自己留下他一個兒子也能適當讓他收斂一點。
說完蔡瑁之子的事情之後,張謙主動聊起了管理百姓的事情。
“子讓是想用管理軍隊的方法來管理百姓?”
張謙搖搖頭,他雖然想,但是也知道這樣做不可能。
“我找文長商量了一下,他給我講了許多紮營的技巧。安全方麵我們倒是不用考慮,因為隻要曹軍追上,百姓肯定不能幸免,但是在幹淨方麵,我們需要盡可能減少疾病的發生。”
再和魏延手下的老兵交談一番之後。
張謙主要就記住兩點:駐紮一般要在向陽且地勢高處,以做到防潮通風;不要離水源太遠,這裏指得是活水,然後取水附近要派人駐守,防止有人在上遊隨意如廁。
許多百姓因為太累的原因基本上隨便找塊空地就一躺,看見有水也不管幹不幹淨,低頭就往肚子裏喝。
襄陽城外地勢平談,而且護城河水源充足,加上百姓也離家不久,所以疾病還少,如果繼續下去,恐怕爆發瘟疫隻是早晚的事情。
“你這五家一伍,十家一什太過強硬了,我的建議是,先找到老百姓中上了年紀的,那些家族人比較多的,讓他們內部劃分,零散人家先讓他們自行抱團,剩下的再由我們匹配。”
張謙連忙點頭,他有很多想法,但是許多想法過於理想化,所以他才在行事之前來找徐庶商量。
“還有,你讓兵卒前去指導,老百姓或有恐慌,最好的話不要披甲執銳。”
張謙知道徐庶的顧慮,這年頭文人罵起人來都粗魯不堪,更別說當兵的了,可能心平氣和的說話其偌大嗓門在老百姓眼裏都和訓人一樣。
更別說,老百姓對當兵的天生就有一種恐懼。
可是張謙要這些士兵放下甲胄,這也不太可能,你一邊要用他們,一邊又不信任他們,豈不是未得到老百姓的心,先寒了士兵的心?
“且容我再思考一番!”張謙對著徐庶說道。
如果任何事情上層吩咐下去,下麵的人就會無理由無條件的照辦,那麽對皇帝來說,天底下就沒有難事了。
先前自己還誇獎諸葛亮說: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天下難事,必做於易。
沒想到自己僅想做這樣一件小事就苦難重重。
張謙走出營帳不久,就看到鍾離琪帶著幾人匆匆走來。
“可是發生了什麽事?”張謙看幾人麵色不好,開口問道。
“我等特來向先生辭行!”鍾離琪等人拜倒在地,說道。
?
張謙:是我魅力太差還是你們太吃不了苦?這才一天,就要辭職?
“可是因為未獲得官職?又或者是與人發生了爭執?”張謙問道。
“都不是,先生,我們是因為仰慕先生的慷慨仗義所以才追隨先生的,所以並非在乎虛名,也不是受不了委屈,可是先前我等誤會了鄧旻,劉敏,並且在背後詆毀這二人,是故再無顏麵留在先生身邊,所以特來向先生辭行。”
“是鄧旻,劉敏二人迴來了?”張謙問道,臉色也不由得由憂轉喜。
“是鄧旻迴來了,他還帶迴來了一部分族人。”鍾離琪迴答道。
張謙明白了,原來鄧旻,劉敏兩人不是因為反悔逃跑了,而是各自約好迴鄉下召集族人去了。
“可是鄧旻知道了先前的事所以對爾等口出惡語?”張謙再問道,自己手下就這麽點人,怎麽還矛盾重重?
“沒有,隻是我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故再無顏麵留在先生身邊。”鍾離琪低下頭沉聲說道。
“你等何須如此!”張謙上前將眾人一一扶起,“諸位都是飽讀詩書之人,難道沒聽說過‘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嗎?”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的意思是說: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爾等既能知對錯,明得失,為何就不能心懷坦蕩的去向鄧旻道歉呢?諸位若是今日負氣離去,恐怕此事會永久成為大家心中的一根刺,日後再每當想起此事,諸位難道不會難過嗎?而那鄧旻知道諸位因他而離開,難道就不會怪罪自己嗎?”
張謙語重心長的勸解道。
同時,也慶幸自己當時沒有跟著他們指責鄧旻,劉敏二人。
果然,信任才是人與人打交道最好的名帖。
“諸位若是覺得我講的有道理,那便隨我同去,我為諸位解釋!”
……
鄧旻聽到眾人詆毀自己,本來也有些不悅,但是看到鍾離琪單膝跪倒在地,言辭誠懇,氣也消了大半。
他上前扶起鍾離琪,“也怪我和劉敏一時衝動,沒和諸位言語一聲,是我有錯在先,大家勿怪我才好!”
張謙適時上前抓住兩人的手說道:“兩位今日之舉,倒讓我想起了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
廉頗和藺相如都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大才,鍾離琪和鄧旻聽到張謙這麽比喻他們,都十分高興。
事後,鄧旻找到張謙說道:“我與先生僅一麵之緣,先生便能如此信我,旻今後自當為先生肝腦塗地,矢誌不渝!”
張謙:收獲小迷弟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