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元年六月,甘武從京城出發巡視北部邊防。他第一站要去的就是宣府,因為宣府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第一道防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當年朱瞻基也是看出了此地重要的地理環境,於是宣德五年在此單獨設立了一個都司統禦兵事。


    而此時的甘浩勇正好就任萬全都司都指揮使,甘武此行可能也帶有一絲私心吧!當年甘武離開時,甘浩勇高還不及腰,如今卻都已經是鎮守一方的大將了。


    萬全都司的存在尤為重要,因為其所轄的十一衛加七個千戶所,構成了一個以北京為軸心的扇形防禦地帶,形成了一個縱深梯次配置的防禦體係。


    萬全都司的存在就是為了拱衛京師,防止北邊的遊牧民族南下。


    六月初七,甘武帶著一隊親兵來到大同,鎮守大同的總兵、右都督譚廣與都指揮使甘浩勇及眾武將出城迎接。


    多年未見,甘浩勇早已曆練成了能鎮守一方的大將,這也是自甘武迴來後,父子二人的第一次見麵。


    甘浩勇見到闊別二十餘年未見的父親,心中自是激動,他三步並作兩步朝父親跑去,隻為為父親牽馬。


    “父王,孩兒天天盼著您呢。”快四十歲的甘浩勇笑的像個孩子。


    甘武翻身下馬對甘浩勇上下打量了一番,而後拍了拍甘浩勇的肩膀,滿意的讚許道:“你如今的成就令為父很欣慰,沒有丟我甘家列祖列宗的臉。”


    甘浩勇因常年駐守邊塞,惡劣的環境讓他看起來更顯滄桑。作為父親,甘武的心裏也有些心疼。


    甘武在譚廣、甘浩勇的陪同下,巡視了宣府周邊衛所的駐守情況。


    三天下來,甘武巡視了新開口堡至羊房堡及小白陽堡一帶防線,共檢查了四衛兩所的練兵、軍備以及屯田情況。


    第三天中午,甘武一行在龍門衛歇腳,這一路視察下來,甘武發現戍邊士兵們的日常任務分配極不合理。如今正值收割小麥的季節,可甘武發現還有許多明明已經開墾出的荒地都長滿了雜草,而種植的耕地不足三分之二,這令甘武很是不解。


    甘武讓人叫來指揮使,責問道:“你們所種的糧食夠你們自足嗎?”


    指揮使道:“如今尚能自足。”


    當甘武向甘浩勇問及為何現在並無戰事,而守城和屯種的士兵比例卻不按朝廷的規章製度來時。(朝廷規定戍邊衛所,在無外敵侵擾的情況下,士兵的分配應當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種,若有敵人侵擾,則是四分守城,六分屯種。)


    甘浩勇是這麽迴答的:兀良哈得知宣宗崩逝後,曾兩次派兵跨過外長城在野狐嶺至張家口堡一帶襲擾我大明邊境。他們雖隻是試探,但孩兒與譚總兵不敢大意。而且還有情報顯示,最近西邊的瓦剌部也不老實,這次兀良哈的行動可能就是瓦剌在背後支持的。鑒於此等情況,孩兒與譚總兵才命各衛所士卒五分守城,五分屯種。畢竟我們身負拱衛京師的重任,實不敢大意輕敵。


    甘浩勇的迴答讓甘武很滿意,他笑著將手裏的饃饃遞給甘浩勇,“你身為一方邊疆大吏,責任重大,要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日常飲食一定要按時吃。”


    甘浩勇接過父親遞過來的饃饃,笑的像個孩子,因為他很久很久沒有體會過被父親認可的感覺了,那感覺甚至比皇上封自己一個爵位還讓人欣喜。


    迴到宣府,甘武隨即便向朝廷上了一份奏章,奏請皇上下詔再移一部分內地百姓前往宣府,以彌補邊疆地區耕地無人耕種的尷尬局麵,軍屯乃是一個強軍的有力措施,如果鎮守邊疆的士兵不能解決溫飽問題,那麽戰鬥力勢必會大大削弱。


    在迴京的前一晚,甘武在行營裏與甘浩勇拉扯著家常。這一刻他們不再是上下級關係,而是一對普普通通的父子。


    甘浩勇駐守宣府,有時一年迴不了一次京城,心中對家裏甚是牽掛。


    甘武告訴他家裏一切都好,小孫子現在也差不多五尺高了。


    甘浩勇笑笑:“這小子長得真快,我離家時他才比我腰間這刀高一點。”


    接著甘武又說起張芯逼自己納妾的事,本以為兒子會因此抱怨自己,可沒想到當甘浩勇聽後,卻是哈哈笑道:“父王,實不相瞞,孩子在這也納有一妾。”


    “嗯?”甘武略顯詫異,“我怎麽不知道?”


    甘浩勇連忙解釋道:“孩兒可沒有私自納妾,這都是先奏請過皇上,得到皇上同意的。”


    而甘浩勇似乎並沒有看出父親詫異的原因。


    隻見甘武接著問道:“青蓮(甘浩勇原配夫人)同意嗎?”


    甘浩勇道:“她向來不反對我的做的決定。”


    甘武輕歎一聲,又問:“你和這個是怎麽認識的?”


    甘浩勇道:“那是宣德八年,孩兒迴京省親路過昌平城時,路過一餛飩攤,正巧肚子有點餓,於是便點了一碗餛飩。她當時站在街對麵一直看著我,我看她衣衫單薄破舊,臉色憔悴,猜想她可能許久沒吃東西了,於是我招招手將她叫了過來,並讓老板給她下了一碗餛飩。她當時真是餓壞了,連吃了三碗才停下來。吃完後,她非要跟著我,說要跟我當侍女伺候我。我給了她些銀子讓她迴家去好好過日子,可她說她家裏已經沒人了,求我收留她。我見她可憐,一時動了惻隱之心,準備將她帶迴府裏給她一個安頓的地方。”


    聽得有些不耐煩的甘武打斷道:“你就是這麽安頓的?”


    見父親有些生氣,甘浩勇趕忙辯解道:“爹,你可別誤會啊!孩兒可沒有趁人之危。當時我見天色漸晚,於是便在城裏找了個酒樓開了兩間房住了下來。那晚她貼心的給我打來洗腳水,推開門的那一刻,我驚呆了,沒想到她梳洗之後竟長得如此標致。我一時有些動心,她也正好對我有意,所有後來就……”


    甘武聞罷,心下尋思這不就是貪圖美色而起意嗎?正欲抬手給他一耳光時,轉念又想事情已然過去許久,揚起的手便慢慢垂落了下來。


    “明早我迴京之前,帶來給我看看。”


    甘浩勇還想解釋什麽,還沒等他開口,就聽到來自父親的逐客令。


    “滾蛋”


    甘浩勇隻得悻悻的離開了。


    隻是甘浩勇並未理解父親為何生氣,現如今朝中哪個官員沒有納妾,這又不是犯了什麽錯,再說了自己又沒有強迫對方。


    第二天,甘浩勇早早就帶著小妾竹氏來給甘武請安。


    甘武還沒氣消了,對兒子自是沒有好臉色。


    竹氏向甘武行了跪拜之禮,而後將事先備好的茶水恭敬地奉至甘武麵前,其舉手投足,皆盡顯兒媳之禮數。


    竹氏的明理使得原本怒氣衝衝的甘武火氣消弭了不少。他接過竹氏奉上的茶,端詳著這個兒媳婦,確實儀態端莊,容貌出眾。然而,他身為公公,必須維護正室的威儀。


    甘武喝完茶,對一旁的甘浩勇囑咐道:“下次迴京,你倆一起迴去。”


    甘武話中之意不言而喻,既然是光明正大的納妾,就別藏著掖著。


    最後在臨行前,甘武在甘浩勇耳邊輕聲說了一句:“家裏的也別冷落了。”


    甘浩勇點頭應承道:“孩兒明白。”


    甘浩勇佇立在官道旁,目送父親的身影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盡頭,方才帶著竹氏不舍地轉身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我遇見六百年前的自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旺仔不迷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旺仔不迷路並收藏當我遇見六百年前的自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