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各方麵的壓力,朱棣立太子的事一拖再拖,永樂二年四月十七,朱棣在文華殿詢問內閣六人組的意見,解縉、楊榮等六人均站在朱高熾一邊。這和朱棣心中的人選相差太大,朱棣便又一次隻好將此事擱置了下來。


    永樂二年九月十八日晚,高陽郡王朱高煦叩響了柱國公府的大門。


    甘武對朱高煦的到來略顯驚訝。


    甘武拱手道:“郡王爺您這是?”


    朱高煦笑道:“武叔,您可別和我這般客氣,小侄許久不見您,近來甚是想念。”


    甘武心裏嗬嗬一聲,“你想個錘子,我才不信你小子無事會來找我。”


    夜色下,甘武微微一笑:“郡王爺請。”


    來到正廳,甘武便打發走周圍伺候的下人,朱高煦見廳內隻剩二人,便說出自己此次親自登門的目的。


    朱高煦問道:“武叔您覺得我們兄弟三人當中誰最適合做太子?父皇更看好誰呢?”


    甘武對這個朱高煦無語的很,皇子私會大臣可是朝中大忌,曆朝曆代為此掉頭可不少,難道這家夥從來不看書的麽?


    “郡王爺,你可知道我錦衣衛隻忠於皇上一人?”甘武反問道。


    朱高煦聽罷,不以為然,接著問道:“這我知道,可武叔不打算為將來考慮考慮嗎?”


    “將來,將來那是皇上考慮的事,我隻想做好臣子的本分。”


    “如果皇上在立太子這件事上征詢武叔你的意見,武叔你會向皇上推薦我嗎?”


    甘武一直在試圖迴避這個問題,可朱高煦卻鐵了心似的一定要問出個結果。他見甘武不說話,隻是低頭玩弄著手中的珠子,以為甘武是在衡量自己與其他兩兄弟的實力,於是朱高煦向甘武露出自己的底牌——大明武將集團。


    對於朱高煦背後的支持力量,甘武是知道的,畢竟靖難之役的四年裏,朱高煦與他們生活在同一戰線上,經曆了九死一生。那些武將除了對朱高煦有戰火中培養出來的感情以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朱高煦將來能順利繼位,那他們就會有擁立之功,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自然少不了。


    而甘武心中不看好朱高煦的原因除了朱高煦的那陰險、狡詐、跋扈的性格外,還有就是這家夥就是一個妥妥的魯莽武夫。讓他當一個將領還行,可如果要讓他治理國家,百姓們恐怕再也沒有安生日子過了,因為朱高煦比朱棣還要癡迷戰場。


    “天色已晚,郡王爺還是早些迴去吧!”甘武下了逐客令。


    朱高煦此行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心中忿忿不平的離開了。


    朱高熾離開後,甘武的夫人張芯後堂走了出來。


    “甘郎,這立儲的事你心中到底支持誰呢?總不能兩邊都不支持吧?”張芯摟著甘武柔聲問道。


    甘武道:“我支不支持都不重要,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皇上應該會立世子為太子。”


    “看樣子你是支持世子咯!可我聽說皇上好像更中意老二。”張芯的眼神裏露出一絲擔憂,立儲之爭就像一場賭博,如果你支持的人不是最終的勝利者,將來等那人繼位,輕則罷官奪爵,重則恐怕人頭落地。


    甘武起身拉著妻子向房間走去,一邊安慰道:“朝堂上的事,我自有分寸,放心吧!”


    兩天後,朱棣召見了甘武。


    朱棣開門見山的問道:“為何其他武將都舉薦立高煦為太子,而你卻支持高熾呢?”


    “難怪前晚朱高煦會主動登門找我,看來他是得知了朱棣要立太子的消息。”甘武暗自思忖。


    甘武迴道:“雖然高陽郡王傳承了皇上您的勇猛,可卻沒有皇上您的治國才能。相反世子殿下雖不善弓馬,但在處理政務上卻是一把好手,這從他鎮守北平時就可以看出來,世子殿下將大軍的錢糧、衣物、兵器等都通通督辦的很好,讓前線戰士少了後顧之憂,此乃另兩位皇子所不及。”


    朱棣點了點頭,示意甘武繼續說下去。


    甘武接著又道:“世子殿下仁厚,與文官們多有來往,這打天下需要武將,可治天下卻需要這些文人。世子殿下有文臣的擁戴,想必將來在治理國家大事上會容易不少。”


    朱棣沒有說話,似乎這個理由並不足以打動他。做為一個馬上天子,他怎麽會喜歡上一個看起來柔弱不堪的繼承人呢?況且這個繼承人又胖又矮還不帥,一點也沒有自己的風采。


    甘武見狀便搬出了最後殺手鐧。


    “皇上可還記得自己還有一個好聖孫?”


    聽見甘武如此一問,朱棣臉上終於有了一絲觸動。


    朱棣道:“你是說瞻基?”


    甘武點點頭,表示就是他。


    朱瞻基是朱棣的長孫,雖然此時才五歲,但長得卻是很標致,他不但喜歡弓馬,而且已經能念誦四書五經了。


    朱棣沉思了一會……


    “解縉也說過和你一樣的話,他還給朕算了一卦,說瞻基繼位能保大明三代昌盛。”


    解縉居然還會算卦?這倒讓甘武挺意外的,甘武隻知道自從姚廣孝來南京後,解縉便時常跑到姚廣孝在南京的棲身之所積翠庵找他,至於解縉都請教了什麽,姚廣孝又對他說了什麽,甘武卻是無從得知。畢竟在姚廣孝麵前,錦衣衛的探子也不敢做的太過分。


    不過照後來的曆史發展來看,解縉這算卦的技術連街上那些隻會坑蒙拐騙的江湖術士都不如。甘武無法改變曆史,也不想再試圖去改變什麽。因為他無法預測如果讓朱高煦當上皇帝,大明的國運會不會連兩百年都沒有。


    “順天命,盡人事。”就是如今甘武內心的真實想法。


    “據臣手下探子上報,自永樂元年五月起,解學士曾私下多次前往積翠庵拜訪道衍大師。想必解學士定得了道衍大師的真傳,臣雖不了解謝學士的占卜之術,但臣相信道衍大師。”甘武很明顯的在提示朱棣,姚廣孝也是支持立朱高熾的。


    朱棣可以不相信任何人的話,但卻不能不相信那姚廣孝的話。從洪武十五年始,這二十二年裏,姚廣孝帶給了朱棣太多意外的驚喜,可以說沒有姚廣孝,就沒有後來起兵的朱棣。


    永樂二年九月二十五日早朝,朱棣頒布詔書,昭告天下,冊立世子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就藩雲南。封朱高燧為趙王,就藩河南彰德府。


    至此,儲位之爭暫時告一段落。


    朱高熾開啟了他長達二十年的監國太子生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我遇見六百年前的自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旺仔不迷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旺仔不迷路並收藏當我遇見六百年前的自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