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裏,甘武親自到一線參與指揮救災,與百姓們一起恢複重建。當百姓們得知這位欽差大人竟然就是錦衣衛的指揮使時,心中對錦衣衛那份厭惡頓時減少了不少,甘武無意間給錦衣衛做了一迴宣傳大使。


    如今大量糧田被毀,百姓們急需下半年的糧食。想到這,甘武給南京發了一封六百裏加急,請求朝廷撥糧。


    朱棣收到甘武的奏報後,第一時間召來解縉等內閣成員以及戶部官員商量對策。


    朱棣問道:“國庫還有多少存糧?”


    戶部右侍郎劉觀稟道:“皇上,如今戶部存糧還有五百萬石。”


    朱棣一聽隻剩五百萬石了,心想:“我怎麽這麽窮啊!”


    你也不想想當年你發動“靖難之變”把國庫都打光了,再加上支援北方重建,又花了那麽多錢糧,能不窮嗎?


    這五百萬石肯定是不能動了,畢竟大明的官員們也要吃飯,到時候朝廷發不出俸祿,那可是要出亂子的。


    如今山東大旱,國庫糧倉的糧食都調撥給山東了,至於福建隻能另想辦法了。


    經過商量,朱棣最終采納了內閣首輔解縉的提議:“朝廷下一道聖旨,命柱國公在福州成立一個福建水災賑災籌糧衙門,把這個籌糧的任務攤派給浙江布政使司和江西布政使司,讓其各籌糧五十萬石。”


    五日後,甘武收到朱棣的聖旨,聖旨上寫道:“著錦衣衛指揮使甘武在福州設立福建水災賑災籌糧衙門,專理賑災籌糧事物。命錦衣衛指揮使甘武任總督辦,福建承宣左布政使高昌吉為副總督辦!”


    甘武接到聖旨後,第一時間派出兩名校尉將聖旨內容傳達給浙江和江西兩地布政使,並就地督其捐糧。


    在錦衣衛的監督之下,這兩地隻僅僅用了二十日就各捐夠了五十萬石糧食。


    永樂二年八月初五,這天正好是甘武二十九歲生辰,可此時的甘武忙得早已忘了今天的日子,他前天向福建都指揮使司借調了一千兵士,此刻他正帶領這些人在清理河道。


    正午時分,福建參政高磊前來報告:“欽差大人,浙江、江西兩省的籌糧到了。”


    “哦?這麽快啊!”甘武笑著道。


    高磊道:“啟奏欽差大人,左布政使大人將這些糧食安置在官府糧倉之中,等候欽差大人調撥糧食,然後運送各災區賑濟災民。”


    福州府城西有一座官倉,有廒房五十座,儲間兩百間,此時士兵們正源源不斷的將糧食拉往裏麵。


    甘武迴到布政使司衙門後,與高昌吉、崔榷二人商量了一下賑災糧的分派,最終決定以人頭分配,每人一月二鬥的標準發放。


    看到百姓們不用再為糧食而擔憂,被洪水衝掉的房屋也在慢慢重建,甘武這趟差事也算完成了,至少百姓們不用再流離失所。


    與此同時,京城一封急遞信件同時送到甘武手裏,當驛員將信件送到欽差衙門時,甘武還納悶:“難道是皇上要召我迴去?”


    不過當他看到信封上的署名時,臉上的疑惑變成了驚喜,原來這是嬌妻張芯寫給自己的。


    “喂,豬你什麽時候迴來呀?過幾天就是你生辰了,你不是說好隻去一個月的嗎?……”


    看到妻子的信,甘武才發覺今天是自己生日,看著妻子信中那一連串的靈魂拷問,他隻能苦笑著摸了摸頭,他多想此刻能有個手機跟妻子打個視頻就好了。張芯的生辰就比甘武晚三天,看來今年是不能陪妻子過生日了。


    雖然甘武暫時迴不去,但是朱棣與徐皇後可沒忘了張芯這位誥命夫人,朱棣命能工巧匠將那對鹿角打造成了一個精美華麗的飾品,並禦賜黃金一百兩,皇後則賜了一串羽海珍珠和一副涵毓玲瓏鐲,朱棣還特意讓送禮的人告訴張芯那鹿角是甘武親手為她獵的。


    而甘武這邊忙完公事後,他開始著手調查朱棣交代的私事,因為他也想弄清楚朱允炆出了南京後,到底去了哪?有沒有按自己的話去了四川。當年甘武讓朱允炆去四川的原因是因為明朝四川少數民族眾多,大多是當地土司執政,中央對那裏控製較弱,便於他隱姓埋名。


    甘武以“排查隱患”為由留在福建,他獨自一人深入鄉間,寺廟,以及一些偏僻的山區。


    因為洪武爺在位期間製定了嚴格並且完善的戶籍黃冊製度,大明每戶每丁都要登記造冊,而朱允炆肯定是沒有戶籍證明的,所以他連做普通老百姓的資格都沒有,再說他也不會幹農活,也更不可能經商,因為他不敢拋頭露麵。排除這些可能性後,能收留朱允炆的隻有一個地方,那就是寺廟,因為寺廟是不需要這些的,所謂:“佛度有緣人,眾生皆平等。”


    苗輒雖不懂甘武留下來的原因,但他明白皇上肯定交待有很重要的事,而且是自己不能知道的事情,否則這趟福建之行也用不著甘武親自跑一趟。


    甘武命苗輒帶人前往下麵各個知縣檢查河道治理以及城內排水等情況,發現不作為的官員,一律緝拿,而甘武則突然消失在了眾人的視野之中。


    十五天後,福寧府一個叫寧德的小縣城來了一個麵相陌生的青年人,他的打扮很普通,一襲布衣,但他牽著的馬卻是馬中上品,那馬揚著高傲頭顱,抖動著優美的鬃毛,眼神裏滿是桀驁與不馴。一路走來,許多愛馬之士紛紛投來羨慕的眼光,有膽大者見青年穿著一般,以為這青年是家道中落的公子哥,便上前表示自己願意出高價買下這匹好馬。青年隻是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缺錢。


    這十五天來甘武走遍了福州、建寧、福寧三府三十六座寺廟,五座與世隔絕的山區,為了不暴露自己的行蹤,他每晚都寄宿鄉野民居,可惜十五天下來都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眼前的這個雲山寺是寧德有名的寺廟,如果還沒有,甘武就準備迴京複命了。


    找不到朱允炆對甘武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朱允炆安全,甘武就安全。如果真找到朱允炆,甘武不可能帶他迴去見朱棣的,到時候甘武恐怕隻能做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了。


    雲山寺裏,此刻所有的和尚都聚集在練功場上,來上香的百姓都被方丈給勸迴了,甘武隨便編了一個搜查欽犯的理由,命方丈集合所有僧人,連閉關的幾個長老都被請了出來。因為甘武亮出了錦衣衛校尉的令牌,雖然隻是一個普通校尉的令牌,卻足以讓這個小寺上下惶恐不安。


    甘武仔仔細細上上下下尋了一遍,沒有任何發現,隻好打道迴府。


    出了寺廟,甘武抬頭看向那蔚藍的天空,喃喃道:“但願你永遠不要被我找到,好好躲起來,過一個清淨日子吧!”


    迴到福州欽差行轅,苗輒將這些天調查的結果向甘武做了匯報,共緝拿了八名失職人員。這其中有一個通判,兩個州判,兩個縣丞,三個主簿。


    帶著他們的罪狀,甘武一行踏上了歸程,臨行的那一天,除了福州的官員們前來相送以外,城中的百姓也紛紛自發前來送行,這在之前的錦衣衛曆史上是從來沒有的事。這次他們沒有再喬裝打扮,而是光明正大的穿著官服走官道迴了南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我遇見六百年前的自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旺仔不迷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旺仔不迷路並收藏當我遇見六百年前的自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