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不去俞洲府
逃難路上的鹹魚農女被團寵了 作者:落落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有可能攜帶疫病的,全部不能和大家有接觸。
眾人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顧向晚和張友生他們一直反複提及,讓眾人心裏也不由沉重,提高了警惕性。
見氣氛低迷,顧向晚便打算說件好事讓大家高興高興。
朝廷派下援兵了,雖說他們不一定去俞洲府接受救助,但這好歹說明朝廷知道了這幾座府城受了難,知道百姓們正在受苦。
有了援兵,局勢會逐漸重新迴到安穩,疫情會有專門的大夫研究控製,也就意味著,他們的逃荒路結束了!
沒有了隨處可見的難民,沒有了危機四伏的環境,他們趕起路來將會平安許多!
不出顧向晚所料,一聽這個消息,隊伍裏眾人皆是驚喜萬分,平靜瞬間被打破,逐漸到喜極而泣。
沒想到盼了這麽多天的援兵,這下終於到了!
這一路死了那麽多的人,每一天他們都在提心吊膽,每一天都迷茫接下來該怎麽辦,他們就好像掰著手指頭過日子,能活一天算一天,每分每秒都在節約,節約,生怕沒吃沒喝,以前怕沒錢,可現在有錢都沒地方去買吃喝!
逃荒的日子,孤單又絕望,折磨身體更折磨心靈,簡直不是人受的,每分每秒他們都想迴到以前的生活,現在這個機會終於要來了。
“老天開眼,老天開眼啊!”
村長忽然跪到了地上,卻沒有人去扶起他來,反而越來越多的人跟著跪下,最後就連孩子都跪下了。
每個人都好像劫後餘生,趴在地上痛哭著。
這短短一月光陰,所經曆的卻比他們幾十年來的還要豐富,還要危險,稍有差池,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一路上看到的屍體比半輩子看的還多,老實本分那麽多年,連傷人都不曾有過,卻因為逃荒手染鮮血,變得麻木不仁。
沒有看到希望的時候,每個人都神經緊繃,盼望著繼續走下去能看到出路。
可現在希望終於來到了他們的麵前,神經一鬆,他們卻控製不住情緒了,多日來的冤屈、恐懼、思念等等,全都在這一瞬間湧現,讓人除了大哭,別的什麽都不想做。
一時間全場站立的隻剩顧向晚、張友生和江離,其他人全都哭成了一團,如今在場的人,有誰沒失去親人朋友呢?一直堅持不去想,是因為自己都還沒安全,可不代表他們心裏不難過。
現在被氛圍影響,心中的感傷不由自主就流露了出來。
眨了眨有些酸澀的眼睛,顧向晚吸了吸鼻子,差點也想哭了。
乍一看她好像家人全在身邊,幸福如初,可事實上她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現代呢。
她隻是因為迴不去,才每天強迫自己不想這些,因為想了也沒用。
多等了一會,見眾人哭聲減小,顧向晚才清了清嗓,揚聲道:“好了,大家先停一停,今天除了是要告訴你們這個消息之外,還有就是想問問你們的意向如何,想不想去俞洲府接受救助。”
這話一出,人們本就降低的哭聲瞬間戛然而止,紛紛看向了顧向晚。
現在有關救援的消息對他們來說就是最重要的,自然最為在意。
隻是這話是什麽意思?為什麽說想與不想?
迎著眾人疑惑的視線,顧向晚繼續道:“我就直接把我們的分析說與你們聽吧,若是去俞洲府,好處就是有官兵會在城門口布施吃的喝的,會把大夥妥善安排到新的地方重新落戶,成為本地人,會讓大家夥盡快安定下來,重新迴到平靜的生活。”
這是去尋找大家的路上,她和張友生討論的。
當然,他們也不了解,全憑猜測。
這些猜測卻讓眾人不由心裏升起了美好的期待。
都是普通老百姓,誰不盼望早日迴歸平靜,每天種種地幹幹活,安穩度過餘生。
隻是顧向晚接下來的話,又把他們的期待給打破了。
“而壞處,就是難民紮堆,短時間內肯定處理不過來,在城門口住個十天半個月都有可能!這麽長的時間,極有可能染上病!而且咱們大夥也都知道,難民裏麵有敵國的細作!他們肯定不會讓難民被順順利利安置好,估計得從中作梗,稍有不慎,極有可能被殃及!”
這些話並不是空穴來風瞎胡說,大家都知道是事實,顧向晚沒有任何誇張。
也正因為是事實,才讓人們剛剛騰起來的心一下子掉在了地上,變得灰撲撲的。
“那可怎麽辦?我們不能過去啊,過去豈不是送死嗎?”
人群中有人憂慮地說道。
“而且沒有哪裏可以一下子容納下咱們百十號人吧?我反正不要和友生侄子還有阿離侄子分開!”
又有人腦子轉的快,立刻就想到了這一點,頓時越來越多人附和。
“我也不想和大家分開,咱們都在一起這麽久了,分開了指定不適應。”
“而且這人生地不熟的,外來戶定然受欺負,咱們不能分開啊,在一塊兒才能互相作為依靠。”
“說得對!不能分開,咱們不管是逃荒,還是以後享福,都得在一塊兒才行!”
“我們張家村是一個大家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一起,怎麽可以分開?”
人們七嘴八舌,討論什麽的都有,但每個人的說法都是堅定不分開,哪怕去不了俞洲府。
村長有些緊張地看向了沒有說話的張友生:“友生啊,你們家不會想過去俞洲府吧?”
“哦,我們的意思也和大家一樣,既然現在過去既不安全又可能將咱們分開,那咱們就不過去了!”
張友生說著扭頭向著張馬氏等人問道:“爹,娘,二弟三弟,你們說是吧?”
張祥生和張浩生兩兄弟忙點頭,張馬氏在一旁笑的與有榮焉,張根則揮了揮手,“你做主就好。”
點了點頭,村長便知道他們家的意思了。
所有人都一致決定,不去俞洲府。
這個結果在顧向晚和張友生的意料之內,沒什麽好詫異的,不過緊接著眾人心裏又有了個問題。
不去俞洲府之後,應該怎麽辦呢?他們要去哪裏?難道還是得繼續居無定所?
眾人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顧向晚和張友生他們一直反複提及,讓眾人心裏也不由沉重,提高了警惕性。
見氣氛低迷,顧向晚便打算說件好事讓大家高興高興。
朝廷派下援兵了,雖說他們不一定去俞洲府接受救助,但這好歹說明朝廷知道了這幾座府城受了難,知道百姓們正在受苦。
有了援兵,局勢會逐漸重新迴到安穩,疫情會有專門的大夫研究控製,也就意味著,他們的逃荒路結束了!
沒有了隨處可見的難民,沒有了危機四伏的環境,他們趕起路來將會平安許多!
不出顧向晚所料,一聽這個消息,隊伍裏眾人皆是驚喜萬分,平靜瞬間被打破,逐漸到喜極而泣。
沒想到盼了這麽多天的援兵,這下終於到了!
這一路死了那麽多的人,每一天他們都在提心吊膽,每一天都迷茫接下來該怎麽辦,他們就好像掰著手指頭過日子,能活一天算一天,每分每秒都在節約,節約,生怕沒吃沒喝,以前怕沒錢,可現在有錢都沒地方去買吃喝!
逃荒的日子,孤單又絕望,折磨身體更折磨心靈,簡直不是人受的,每分每秒他們都想迴到以前的生活,現在這個機會終於要來了。
“老天開眼,老天開眼啊!”
村長忽然跪到了地上,卻沒有人去扶起他來,反而越來越多的人跟著跪下,最後就連孩子都跪下了。
每個人都好像劫後餘生,趴在地上痛哭著。
這短短一月光陰,所經曆的卻比他們幾十年來的還要豐富,還要危險,稍有差池,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一路上看到的屍體比半輩子看的還多,老實本分那麽多年,連傷人都不曾有過,卻因為逃荒手染鮮血,變得麻木不仁。
沒有看到希望的時候,每個人都神經緊繃,盼望著繼續走下去能看到出路。
可現在希望終於來到了他們的麵前,神經一鬆,他們卻控製不住情緒了,多日來的冤屈、恐懼、思念等等,全都在這一瞬間湧現,讓人除了大哭,別的什麽都不想做。
一時間全場站立的隻剩顧向晚、張友生和江離,其他人全都哭成了一團,如今在場的人,有誰沒失去親人朋友呢?一直堅持不去想,是因為自己都還沒安全,可不代表他們心裏不難過。
現在被氛圍影響,心中的感傷不由自主就流露了出來。
眨了眨有些酸澀的眼睛,顧向晚吸了吸鼻子,差點也想哭了。
乍一看她好像家人全在身邊,幸福如初,可事實上她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現代呢。
她隻是因為迴不去,才每天強迫自己不想這些,因為想了也沒用。
多等了一會,見眾人哭聲減小,顧向晚才清了清嗓,揚聲道:“好了,大家先停一停,今天除了是要告訴你們這個消息之外,還有就是想問問你們的意向如何,想不想去俞洲府接受救助。”
這話一出,人們本就降低的哭聲瞬間戛然而止,紛紛看向了顧向晚。
現在有關救援的消息對他們來說就是最重要的,自然最為在意。
隻是這話是什麽意思?為什麽說想與不想?
迎著眾人疑惑的視線,顧向晚繼續道:“我就直接把我們的分析說與你們聽吧,若是去俞洲府,好處就是有官兵會在城門口布施吃的喝的,會把大夥妥善安排到新的地方重新落戶,成為本地人,會讓大家夥盡快安定下來,重新迴到平靜的生活。”
這是去尋找大家的路上,她和張友生討論的。
當然,他們也不了解,全憑猜測。
這些猜測卻讓眾人不由心裏升起了美好的期待。
都是普通老百姓,誰不盼望早日迴歸平靜,每天種種地幹幹活,安穩度過餘生。
隻是顧向晚接下來的話,又把他們的期待給打破了。
“而壞處,就是難民紮堆,短時間內肯定處理不過來,在城門口住個十天半個月都有可能!這麽長的時間,極有可能染上病!而且咱們大夥也都知道,難民裏麵有敵國的細作!他們肯定不會讓難民被順順利利安置好,估計得從中作梗,稍有不慎,極有可能被殃及!”
這些話並不是空穴來風瞎胡說,大家都知道是事實,顧向晚沒有任何誇張。
也正因為是事實,才讓人們剛剛騰起來的心一下子掉在了地上,變得灰撲撲的。
“那可怎麽辦?我們不能過去啊,過去豈不是送死嗎?”
人群中有人憂慮地說道。
“而且沒有哪裏可以一下子容納下咱們百十號人吧?我反正不要和友生侄子還有阿離侄子分開!”
又有人腦子轉的快,立刻就想到了這一點,頓時越來越多人附和。
“我也不想和大家分開,咱們都在一起這麽久了,分開了指定不適應。”
“而且這人生地不熟的,外來戶定然受欺負,咱們不能分開啊,在一塊兒才能互相作為依靠。”
“說得對!不能分開,咱們不管是逃荒,還是以後享福,都得在一塊兒才行!”
“我們張家村是一個大家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一起,怎麽可以分開?”
人們七嘴八舌,討論什麽的都有,但每個人的說法都是堅定不分開,哪怕去不了俞洲府。
村長有些緊張地看向了沒有說話的張友生:“友生啊,你們家不會想過去俞洲府吧?”
“哦,我們的意思也和大家一樣,既然現在過去既不安全又可能將咱們分開,那咱們就不過去了!”
張友生說著扭頭向著張馬氏等人問道:“爹,娘,二弟三弟,你們說是吧?”
張祥生和張浩生兩兄弟忙點頭,張馬氏在一旁笑的與有榮焉,張根則揮了揮手,“你做主就好。”
點了點頭,村長便知道他們家的意思了。
所有人都一致決定,不去俞洲府。
這個結果在顧向晚和張友生的意料之內,沒什麽好詫異的,不過緊接著眾人心裏又有了個問題。
不去俞洲府之後,應該怎麽辦呢?他們要去哪裏?難道還是得繼續居無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