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過分熱情的裏正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作者:大酒壇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泰鎮距離縣城不算近,完成登記入冊後,要立即開始趕路。
清點人數時,關鬆注意到隊伍裏還多出一個人,問過後才知道是越州人士。
朝廷已經劃定了受災州縣,隻有戶籍在規定範圍內,才能被認可為災民,以免有人渾水摸魚。
不過白氏隻是一名年僅十三歲的孤女,既不上族譜又不分地。關鬆倒也能做主讓她更改戶籍,隻是需要落到一戶人家裏。
“嫣兒姐姐,你要落到我家來嘛?”程小棠一臉期待地看著白嫣。
進了程家門,就不用擔心人跑掉了。
剛下船,白嫣就想道別,被程小棠當機立斷地抱住大腿挽留。
程家人在船上一直受白嫣照顧,自然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她一個孤女,在大冷天獨自返迴越州。
能順利跳出豐源縣的火坑,白嫣已經感激不盡,不願再惹人嫌棄。
最後還是程小棠想到白嫣會說吳越語,拜托她當翻譯,才讓白嫣覺得自己能幫上忙,並非累贅。
作為交換,程家人安定下來後,會陪白嫣迴去越州看一趟。
被程小棠眼巴巴地看著,白嫣不忍心讓孩子失望,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迴絕。
“棠寶,嫣兒姐姐也有自己的家人,不能勉強哦。”謝玲花抱起女兒,解圍道,“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程小棠遺憾地點頭,“好叭。”
她就是知道白嫣沒有真正的家人,隻剩陌生的族親,才提出讓她留在程家的。不過娘說的也對,凡事不能勉強。
稍作休整後,所有人幹勁十足地向著武泰鎮出發。
心情飛揚,腳步輕快,要不是人力有限,恨不得扛起板車用跑的。
關鬆就是關淩村人,由他帶隊再合適不過。不僅熟悉路途,還能給眾人介紹下武泰鎮和關淩村的風土人情。
武泰鎮依山傍水,乃當朝胡大學士胡伯庸的祖籍所在,學風濃厚。
鎮中心是同名的武泰村,足有二百七十多戶,人數超過一千五。其中胡氏宗族一家獨大,曆代裏正都出自胡氏,族中子弟非常團結。
武泰村近三年陸續接收數批小規模的難民,還在與當地人融合中,因此不在何主薄給出的選擇內。
而關淩村一共有一百一十三戶,六百餘人。
村名的來源也很簡單,就是取自關氏和淩氏兩大族的合稱。
關氏一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根基深厚,姻親遍布整個錢塘縣;
淩氏一族則在前朝戰亂時期,從中原地帶遷過來的,據說是祖上出過三朝元老的名門之後。
不過時移世遷,如今都是地裏刨食的莊稼人,相處很融洽。
除此之外,還有零星幾戶其他姓氏的,基本也都跟這兩大氏族有親戚關係。
“官爺,可是有什麽要交代的?”
程大牛見關鬆有意無意往自家看,主動問道。
“也沒什麽,我就是對常寧城那些亂軍有些好奇。”關鬆狀似無意地笑道,“也不知是什麽樣的兇徒,竟能破城劫掠。”
流水的縣令,鐵打的小吏。
程大牛與村長,不對,現在應該改口叫族長了,都有心跟未來的鄉親打好關係。
因此對於關鬆的打探,程大牛也挑著能透露的部分迴答。
雙方相談甚歡,各有收獲。
其他人一邊聽著,一邊觀察沿途的田地河流。冬天的田裏還是光禿禿一片,山上卻有花開的正燦爛,透著蓬勃絢麗的生機。
聽關鬆介紹那是茶花,眾人又有了新的憧憬。
茶葉在北方是大戶人家的專屬,普通百姓很少會買來喝。如今看到漫山遍野都是茶樹,越發感受到錢塘縣的富貴。
要是能種上幾棵茶樹,豈不是能體會到財主老爺的快樂。
老程家最擅長種地的程二牛按捺不住,走到半路就挖了一塊土,細細地摩挲著。
“二叔,這土好嘛?”程小棠有樣學樣,也抓了一把土。
她沒有種地的經驗,隻覺得濕潤度不錯。剛用係統裏的植物試過,絕大多數都是能直接投放的狀態。
程二牛對小侄女露出笑容,“很好。明年二叔就可以種糧食給棠寶吃了。”
“棠寶喜歡吃白麵還是大米呀?”程天壽如今不用再背鍋,蹦躂著撿到一顆漂亮的鵝卵石,立即拿給妹妹獻寶。
“都喜歡!”程小棠笑眼彎彎,“以後大家都能吃飽飯啦。”
程老太想到未來安定的日子,也是眉眼舒展,臉上的皺紋都淡了不少。
緊趕慢趕,終於在日落之前趕到了武泰鎮。
武泰鎮的裏正也是胡氏一族的現任族長,年過花甲仍舊精神矍鑠,遠遠就帶領著兩個兒子和長孫前來迎接。
胡裏正在縣衙有人脈,一早得知這批災民不同尋常,是得了朝廷嘉獎的義士。
“胡裏正,這是朝廷的文書,您收好。”關鬆上前拱手行禮,“主薄大人交代了,由您來安置。”
“多謝主薄大人信任,老夫必定盡心竭力。”胡裏正也客氣地迴禮。
因為榆林村人的特殊情況,何主薄劃定了每人分的土地和房屋範圍。不過落實到具體細節,還是要更了解當地情況的裏正來處理。
程小棠注意到關鬆與胡裏正低語了幾句,對方看過來的神色又和善了幾分。
“今日天色已晚,不宜趕路。”胡裏正盛情邀請道,“諸位不嫌棄的話,不如到我胡氏祠堂住上一晚?”
“嫣兒姐姐,裏正爺爺在說什麽呀?”程小棠跟白嫣咬耳朵。
關鬆的官話她還能聽懂大半,這位胡裏正的話,她連蒙帶猜隻能聽出個邀請的意思。
其他人也是一臉茫然,這說的啥呀?
白嫣見狀,盡量字正腔圓地用官話翻譯了大概的意思。
剛卸任的村長這才明白過來,連忙謝道:“多謝裏正老爺的美意,祠堂乃是重地,我等不敢叨擾。”
程大牛也跟著推辭:“我們在外麵住慣了,這天氣也不冷,將就一晚沒事的。”
他能看出胡裏正的交好之意,就怕他是誤會了什麽。
榆林村人是再普通不過的泥腿子,可沒什麽能讓大學士的族人惦記的。
清點人數時,關鬆注意到隊伍裏還多出一個人,問過後才知道是越州人士。
朝廷已經劃定了受災州縣,隻有戶籍在規定範圍內,才能被認可為災民,以免有人渾水摸魚。
不過白氏隻是一名年僅十三歲的孤女,既不上族譜又不分地。關鬆倒也能做主讓她更改戶籍,隻是需要落到一戶人家裏。
“嫣兒姐姐,你要落到我家來嘛?”程小棠一臉期待地看著白嫣。
進了程家門,就不用擔心人跑掉了。
剛下船,白嫣就想道別,被程小棠當機立斷地抱住大腿挽留。
程家人在船上一直受白嫣照顧,自然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她一個孤女,在大冷天獨自返迴越州。
能順利跳出豐源縣的火坑,白嫣已經感激不盡,不願再惹人嫌棄。
最後還是程小棠想到白嫣會說吳越語,拜托她當翻譯,才讓白嫣覺得自己能幫上忙,並非累贅。
作為交換,程家人安定下來後,會陪白嫣迴去越州看一趟。
被程小棠眼巴巴地看著,白嫣不忍心讓孩子失望,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迴絕。
“棠寶,嫣兒姐姐也有自己的家人,不能勉強哦。”謝玲花抱起女兒,解圍道,“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程小棠遺憾地點頭,“好叭。”
她就是知道白嫣沒有真正的家人,隻剩陌生的族親,才提出讓她留在程家的。不過娘說的也對,凡事不能勉強。
稍作休整後,所有人幹勁十足地向著武泰鎮出發。
心情飛揚,腳步輕快,要不是人力有限,恨不得扛起板車用跑的。
關鬆就是關淩村人,由他帶隊再合適不過。不僅熟悉路途,還能給眾人介紹下武泰鎮和關淩村的風土人情。
武泰鎮依山傍水,乃當朝胡大學士胡伯庸的祖籍所在,學風濃厚。
鎮中心是同名的武泰村,足有二百七十多戶,人數超過一千五。其中胡氏宗族一家獨大,曆代裏正都出自胡氏,族中子弟非常團結。
武泰村近三年陸續接收數批小規模的難民,還在與當地人融合中,因此不在何主薄給出的選擇內。
而關淩村一共有一百一十三戶,六百餘人。
村名的來源也很簡單,就是取自關氏和淩氏兩大族的合稱。
關氏一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根基深厚,姻親遍布整個錢塘縣;
淩氏一族則在前朝戰亂時期,從中原地帶遷過來的,據說是祖上出過三朝元老的名門之後。
不過時移世遷,如今都是地裏刨食的莊稼人,相處很融洽。
除此之外,還有零星幾戶其他姓氏的,基本也都跟這兩大氏族有親戚關係。
“官爺,可是有什麽要交代的?”
程大牛見關鬆有意無意往自家看,主動問道。
“也沒什麽,我就是對常寧城那些亂軍有些好奇。”關鬆狀似無意地笑道,“也不知是什麽樣的兇徒,竟能破城劫掠。”
流水的縣令,鐵打的小吏。
程大牛與村長,不對,現在應該改口叫族長了,都有心跟未來的鄉親打好關係。
因此對於關鬆的打探,程大牛也挑著能透露的部分迴答。
雙方相談甚歡,各有收獲。
其他人一邊聽著,一邊觀察沿途的田地河流。冬天的田裏還是光禿禿一片,山上卻有花開的正燦爛,透著蓬勃絢麗的生機。
聽關鬆介紹那是茶花,眾人又有了新的憧憬。
茶葉在北方是大戶人家的專屬,普通百姓很少會買來喝。如今看到漫山遍野都是茶樹,越發感受到錢塘縣的富貴。
要是能種上幾棵茶樹,豈不是能體會到財主老爺的快樂。
老程家最擅長種地的程二牛按捺不住,走到半路就挖了一塊土,細細地摩挲著。
“二叔,這土好嘛?”程小棠有樣學樣,也抓了一把土。
她沒有種地的經驗,隻覺得濕潤度不錯。剛用係統裏的植物試過,絕大多數都是能直接投放的狀態。
程二牛對小侄女露出笑容,“很好。明年二叔就可以種糧食給棠寶吃了。”
“棠寶喜歡吃白麵還是大米呀?”程天壽如今不用再背鍋,蹦躂著撿到一顆漂亮的鵝卵石,立即拿給妹妹獻寶。
“都喜歡!”程小棠笑眼彎彎,“以後大家都能吃飽飯啦。”
程老太想到未來安定的日子,也是眉眼舒展,臉上的皺紋都淡了不少。
緊趕慢趕,終於在日落之前趕到了武泰鎮。
武泰鎮的裏正也是胡氏一族的現任族長,年過花甲仍舊精神矍鑠,遠遠就帶領著兩個兒子和長孫前來迎接。
胡裏正在縣衙有人脈,一早得知這批災民不同尋常,是得了朝廷嘉獎的義士。
“胡裏正,這是朝廷的文書,您收好。”關鬆上前拱手行禮,“主薄大人交代了,由您來安置。”
“多謝主薄大人信任,老夫必定盡心竭力。”胡裏正也客氣地迴禮。
因為榆林村人的特殊情況,何主薄劃定了每人分的土地和房屋範圍。不過落實到具體細節,還是要更了解當地情況的裏正來處理。
程小棠注意到關鬆與胡裏正低語了幾句,對方看過來的神色又和善了幾分。
“今日天色已晚,不宜趕路。”胡裏正盛情邀請道,“諸位不嫌棄的話,不如到我胡氏祠堂住上一晚?”
“嫣兒姐姐,裏正爺爺在說什麽呀?”程小棠跟白嫣咬耳朵。
關鬆的官話她還能聽懂大半,這位胡裏正的話,她連蒙帶猜隻能聽出個邀請的意思。
其他人也是一臉茫然,這說的啥呀?
白嫣見狀,盡量字正腔圓地用官話翻譯了大概的意思。
剛卸任的村長這才明白過來,連忙謝道:“多謝裏正老爺的美意,祠堂乃是重地,我等不敢叨擾。”
程大牛也跟著推辭:“我們在外麵住慣了,這天氣也不冷,將就一晚沒事的。”
他能看出胡裏正的交好之意,就怕他是誤會了什麽。
榆林村人是再普通不過的泥腿子,可沒什麽能讓大學士的族人惦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