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對武則天動手
綜武:開局練成移花接木 作者:懂生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且,王座之上畢竟是李氏的人,而且還是他的兒子,所以他也不得不暫時隱忍。
他知道自己不能失敗,所以每日苦練,一刻也不敢放鬆。
如果武曌有信心擊敗他,那麽李氏就真的完了!
李元嘉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道:“但是,但是我剛剛發出了密函,命令十八位王爺出征!”
李元霸眉頭一皺,道:“讓人去取這封信。”
李元嘉麵色難看,支支吾吾地說道:“這,這件事太緊急了,恐怕來不及了!”
李元霸神色一動,吩咐了一句:“馬上派人將消息傳迴去!而且,上一次的密函是何時發出的?”
“昨天中午。”李元嘉說道。
李元霸聞言,頓時大喝一聲:“昨天中午就把消息傳出去了,怎麽到了晚上,你還沒來?”
“你幹這麽大的事情,怎麽也不跟我打個招唿!”
李元嘉看到李元霸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頓時苦著一張臉,“都是這個說書人的錯,要不是他,我又怎麽會像曹操袁紹一樣,對武則天動手呢!”
而李元霸在聽完了李元嘉的講述之後,一張幹癟的麵容上,則是露出了一絲不解。
這與一個說書人何幹?
經過李元嘉一番說明,李元霸也得知,數日前,有一位說書人來到了神都,於醉仙居中講了一段《三國演義》。
在這本書中,隱晦地提到了董卓和漢室忠臣們的關係,以及十八個諸侯聯合起來,與董卓抗衡的壯舉。
也正因為如此,李元嘉也是一時興起,打算學著小說之中的曹操與袁紹的樣子,召集十八個來自四麵八方的“諸侯”一起,一起對付“武則天”!
原本,李元嘉還打算借著這次的事情,賺點名聲。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白癡,白癡!”
李元霸對著李元嘉破口大罵。
“那個講故事的人嘲諷我,我不僅沒有生氣,還給了他一些黃金和白銀,我想,我一定是在演戲吧?”
“武曌要用這種方式,來吸引你們這群白癡出來!”
“我還以為你會上當呢!”
李元嘉此時也意識到自己闖下大禍了,他苦苦哀求道:“三弟,還請您指點指點!”
李元霸麵色凝重,寒聲道:“馬上給我發一封書信,務必要讓所有的貴族都閉嘴,否則,一旦開戰,後果不堪設想!”
李元嘉連忙道:“屬下這就派人將消息傳出去!”
李元嘉來的時候興高采烈,走的時候卻是灰頭土臉。
李元霸在擂台上站了一會兒,對著身邊的人說道:“我聽說最近有個說書先生來到了神都。”
隨從解釋了一句:“這位說書先生叫林風,傳聞他在長安城斬殺過武氏一脈後,就逃到了這裏,在這裏做了一位說書先生。”
李元霸冷哼道:“此人的所有信息,我都要,你現在就給我給我調查清楚,入夜之後給我帶過來!”
“遵命!”
而在這些人離開之後,李元霸則是舉起了手中的一對“金錘”,猛地一揮!
………………
……豫州!
黃昏之時,豫州郡守‘越王’李貞接到了一封八百裏緊急送來的密函,這封密函是由韓國皇帝李元嘉親自送來。
李貞看到這封密信,眼睛一亮!
“董卓這是要借刀殺人嗎?要不要十八位王爺,一起對付董賊?”
“有意思,有意思!”
“我是李氏的男人,我是皇親國戚,怎麽能讓一個女人給我踩在腳下!”
“從今天開始,我李貞將率軍出征,與其餘十七位王爺聯手,剿滅烏合之眾,保衛李唐王朝的江山!”
想到這裏,李貞立刻高唿,招唿著自己的屬下。
今日晚上,他就要出征,誅殺武氏滿門,用武氏滿門的鮮血來祭旗!
………………
博州,一座巨大的城市。
而李衝,也接到了韓國皇帝李元嘉送來的一封緊急信件。
李衝看到這封密函上的內容,整個人都激動了起來。
這個世界,已經被武氏一脈折磨了很長一段時間。
他們李氏當然是最慘的一個。
他們是李唐江山的霸主,但現在,他們都要臣服在武侯的腳下,任由他宰割。
一直以來,他都在忍受著這樣的恥辱,但現在,他已經沒有必要忍受這樣的恥辱了!
“武則天篡位,與董賊何有區別?”
“武曌的刀是一把好刀,但我李衝的刀也是一把好刀!”
“今天,我們就舉起義旗,和諸位師兄師姐一起,鏟除叛徒,還大唐一個美好的未來!”
………………
天帝元年6月20日,傍晚時分。
豫州、博州,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兩州之內,但凡與武氏一脈有關者,都被斬盡了頭顱。
李衝是李衝,越王是義旗,聲勢浩大,聲勢浩大。
“清君側”的口號,迴蕩在兩州大地上,帶著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這才剛剛開始!
6月21日,天還沒亮。
上陽殿之內,吳炳盤膝而坐,靜靜修煉。
一陣輕輕的腳步聲,自大殿之外響起,並且由遠及近。
在他修煉的緊要關頭,唯一一個可以在不通知他的情況下靠近他的人,就是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走上前來,對著我說道:“陛下,我們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武曌慢條斯理的結束了修煉,輕聲道:“你說。”
上官婉兒迴道:“昨天晚上,博州的琅琊王和豫州的越的越王李貞同時發動叛亂。”
“根據我們的調查,兩天前的一天,韓王李元嘉一共給我們發了十八份緊急信件。”
“這兩份信件,分別是越王李貞與琅琊王李衝的信件。”
武曌聞言臉色有些古怪,他開口道:“十八份書信,看來李元嘉這是要勾結十八個王爺一起來對付我啊。”
上官婉兒麵露古怪之色,壓低聲音道:“昨天,韓王親自來了,還在那裏,聆聽了一個故事。”
當天,武曌、上官婉兒都在場。
林風講的是曹操送劍,講的是曹操迴鄉收攏鄉裏豪傑,和袁紹一起造反,還有十八個地方的諸侯,一起圍剿董家。
這件事發生在前兩日,韓王來信,豫王、琅琊王等人造反的消息便傳了出來。
他知道自己不能失敗,所以每日苦練,一刻也不敢放鬆。
如果武曌有信心擊敗他,那麽李氏就真的完了!
李元嘉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道:“但是,但是我剛剛發出了密函,命令十八位王爺出征!”
李元霸眉頭一皺,道:“讓人去取這封信。”
李元嘉麵色難看,支支吾吾地說道:“這,這件事太緊急了,恐怕來不及了!”
李元霸神色一動,吩咐了一句:“馬上派人將消息傳迴去!而且,上一次的密函是何時發出的?”
“昨天中午。”李元嘉說道。
李元霸聞言,頓時大喝一聲:“昨天中午就把消息傳出去了,怎麽到了晚上,你還沒來?”
“你幹這麽大的事情,怎麽也不跟我打個招唿!”
李元嘉看到李元霸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頓時苦著一張臉,“都是這個說書人的錯,要不是他,我又怎麽會像曹操袁紹一樣,對武則天動手呢!”
而李元霸在聽完了李元嘉的講述之後,一張幹癟的麵容上,則是露出了一絲不解。
這與一個說書人何幹?
經過李元嘉一番說明,李元霸也得知,數日前,有一位說書人來到了神都,於醉仙居中講了一段《三國演義》。
在這本書中,隱晦地提到了董卓和漢室忠臣們的關係,以及十八個諸侯聯合起來,與董卓抗衡的壯舉。
也正因為如此,李元嘉也是一時興起,打算學著小說之中的曹操與袁紹的樣子,召集十八個來自四麵八方的“諸侯”一起,一起對付“武則天”!
原本,李元嘉還打算借著這次的事情,賺點名聲。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白癡,白癡!”
李元霸對著李元嘉破口大罵。
“那個講故事的人嘲諷我,我不僅沒有生氣,還給了他一些黃金和白銀,我想,我一定是在演戲吧?”
“武曌要用這種方式,來吸引你們這群白癡出來!”
“我還以為你會上當呢!”
李元嘉此時也意識到自己闖下大禍了,他苦苦哀求道:“三弟,還請您指點指點!”
李元霸麵色凝重,寒聲道:“馬上給我發一封書信,務必要讓所有的貴族都閉嘴,否則,一旦開戰,後果不堪設想!”
李元嘉連忙道:“屬下這就派人將消息傳出去!”
李元嘉來的時候興高采烈,走的時候卻是灰頭土臉。
李元霸在擂台上站了一會兒,對著身邊的人說道:“我聽說最近有個說書先生來到了神都。”
隨從解釋了一句:“這位說書先生叫林風,傳聞他在長安城斬殺過武氏一脈後,就逃到了這裏,在這裏做了一位說書先生。”
李元霸冷哼道:“此人的所有信息,我都要,你現在就給我給我調查清楚,入夜之後給我帶過來!”
“遵命!”
而在這些人離開之後,李元霸則是舉起了手中的一對“金錘”,猛地一揮!
………………
……豫州!
黃昏之時,豫州郡守‘越王’李貞接到了一封八百裏緊急送來的密函,這封密函是由韓國皇帝李元嘉親自送來。
李貞看到這封密信,眼睛一亮!
“董卓這是要借刀殺人嗎?要不要十八位王爺,一起對付董賊?”
“有意思,有意思!”
“我是李氏的男人,我是皇親國戚,怎麽能讓一個女人給我踩在腳下!”
“從今天開始,我李貞將率軍出征,與其餘十七位王爺聯手,剿滅烏合之眾,保衛李唐王朝的江山!”
想到這裏,李貞立刻高唿,招唿著自己的屬下。
今日晚上,他就要出征,誅殺武氏滿門,用武氏滿門的鮮血來祭旗!
………………
博州,一座巨大的城市。
而李衝,也接到了韓國皇帝李元嘉送來的一封緊急信件。
李衝看到這封密函上的內容,整個人都激動了起來。
這個世界,已經被武氏一脈折磨了很長一段時間。
他們李氏當然是最慘的一個。
他們是李唐江山的霸主,但現在,他們都要臣服在武侯的腳下,任由他宰割。
一直以來,他都在忍受著這樣的恥辱,但現在,他已經沒有必要忍受這樣的恥辱了!
“武則天篡位,與董賊何有區別?”
“武曌的刀是一把好刀,但我李衝的刀也是一把好刀!”
“今天,我們就舉起義旗,和諸位師兄師姐一起,鏟除叛徒,還大唐一個美好的未來!”
………………
天帝元年6月20日,傍晚時分。
豫州、博州,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兩州之內,但凡與武氏一脈有關者,都被斬盡了頭顱。
李衝是李衝,越王是義旗,聲勢浩大,聲勢浩大。
“清君側”的口號,迴蕩在兩州大地上,帶著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這才剛剛開始!
6月21日,天還沒亮。
上陽殿之內,吳炳盤膝而坐,靜靜修煉。
一陣輕輕的腳步聲,自大殿之外響起,並且由遠及近。
在他修煉的緊要關頭,唯一一個可以在不通知他的情況下靠近他的人,就是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走上前來,對著我說道:“陛下,我們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武曌慢條斯理的結束了修煉,輕聲道:“你說。”
上官婉兒迴道:“昨天晚上,博州的琅琊王和豫州的越的越王李貞同時發動叛亂。”
“根據我們的調查,兩天前的一天,韓王李元嘉一共給我們發了十八份緊急信件。”
“這兩份信件,分別是越王李貞與琅琊王李衝的信件。”
武曌聞言臉色有些古怪,他開口道:“十八份書信,看來李元嘉這是要勾結十八個王爺一起來對付我啊。”
上官婉兒麵露古怪之色,壓低聲音道:“昨天,韓王親自來了,還在那裏,聆聽了一個故事。”
當天,武曌、上官婉兒都在場。
林風講的是曹操送劍,講的是曹操迴鄉收攏鄉裏豪傑,和袁紹一起造反,還有十八個地方的諸侯,一起圍剿董家。
這件事發生在前兩日,韓王來信,豫王、琅琊王等人造反的消息便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