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這一次迴到成都皇宮,前後住了不到半個月,便帶著王承恩和七個錦衣衛美女從成都飛到了重慶。
留下了錦衣衛貼身侍衛高手顧順義幫助大將楊展、王祥等將駐守重慶,並負責保護皇宮的安全。
此時的顧順義傷勢早已康複,化血掌的毒已經被崇禎給解了。
不隻是顧順義的傷好了,大將李占春,曹勳的傷也都康複了。
4員大將加上武林高手顧順義領旨後,帶著5萬大軍,絲毫不敢懈怠。
此時的黃德功並不在重慶,重慶的文武官員有四川督師王應熊,和參政劉麟長,守城的帶兵主將翁之琪。
這一幫文臣武將,聽說皇上到了,趕緊出城跪迎聖駕。
當看到這次皇上輕車減從,沒有大批護駕的錦衣衛,隻有他們君臣九個人,這些文武覺得皇上不愧是大明武帝了。
真有武林中人的性格,出遠門就帶這幾個人隨行護駕。而且他們幾個連馬都沒騎,就出現在城門前。
更給這些文武官員一種武林高手來無蹤去無影的感覺。
把崇禎君臣接入城中,總督王應熊傳令,把重慶府最豪華的總督衙門給崇禎騰出來了,作為崇禎臨時下榻的皇宮行轅,收拾的幹幹淨淨,並派出幾千軍隊,日夜守護,是為皇宮禁地。
崇禎這次來重慶,在路上看夠了風景,如今到了城中,也覺得重慶跟成都不同,重慶是山城又是霧城,現在正值秋末冬初。
氣溫已經降低了很多,特別是早上和晚上,能夠感覺到冬天的寒意。
崇禎傳旨,讓王總督和這位劉參政張羅著為重慶一帶的軍隊換裝。
當崇禎得知黃德功領著20萬軍隊正在習水一帶追殲李定國和孫可望他們的人馬時,崇禎立即命王承恩帶著錦衣衛飛馬傳旨給黃德功。
當黃德功接到旨意以後有點發懵。
因為崇禎的這道旨意是暫時停止剿賊,讓他們占據城鎮,隻要這些流賊不來攻擊他們,便可相安無事,隻需盯緊這些流賊的動向即可。
皇上剿賊都剿了十幾年了,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是大明的悍匪,雖然現在張獻忠死了,但是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這些人實力強悍,還有十幾萬人馬,不乘機剿滅,難道讓他們做大繼續危害大明嗎?
這不應該是崇禎爺的作風啊。
“公公,皇上究竟是何用意?”黃德功禁不住問王承恩。
崇禎這次派王承恩親自來傳旨,就是為黃德功解惑來了。
因為崇禎知道,黃德功雖然忠於朝廷,但此人有點野性,黃闖子的綽號可不是白得的。害怕黃得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王承恩大白臉上煞有介事道:“皇爺的意思是讓將軍看一場好戲,現在張獻忠死了,大西軍群龍無首,皇上說了,獻賊這4個幹兒子尿不到一個壺裏,他們很快就會內訌,先不用去打他們,讓他們不戰自亂。”
黃德功聽的如墜入雲中霧中,不戰自亂?這可能嗎?這些流賊不會狗急跳牆,不會瘋狂報複嗎?
王承恩親自來傳旨,他隻好遵旨。然後下令20萬軍隊分成了5部分,分別進駐遵義、貴陽等附近的州縣,開始轉攻為守,並同時獲得補給,休整兵馬。
明軍暫時放鬆了對這大西軍殘餘的圍剿,並派出大量的斥候,盯緊他們的動靜。
王承恩在黃得功的軍中呆了一日,告訴黃德功崇禎在成都一帶的輝煌戰果,黃得功非常高興,衝北而拜,皇上神人也,真是天佑大明。
王承恩迴重慶都交旨……
在定番州,即後世的貴州省惠水縣一帶的山林中,李定國和孫可望的人馬會合了,雙方兵力加在一塊兒,超過了11萬人馬。
當然孫可望、劉文秀和艾能奇他們三王隻帶來了3萬多人,李定國的部眾成為了主力。
大西軍的四王現在聚齊了。
李定國驚聞張獻忠死在了鳳凰山,痛不欲生。手下大將白文選和高文貴也哭了,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馮雙禮,王尚禮,王先璧,王複臣,以及左丞相汪兆麟等陪著他們一起哭。
好半天他們才止住悲聲。
畢竟人死不能複生,隻哭也不是辦法,下一步他們必須得商定何去何從。
十幾萬軍隊,大方案必須得定下來,現在他們是群龍無首。也沒有個明確的目標,張獻忠突然駕崩,對他們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現在隻能是四王議事,其他的大將像什麽白文選、馮雙禮,王尚禮,王複臣,王先璧,包括左丞相汪兆麟在內,也沒有資格發言。
他們隻能在這靜靜的聽著,四王坐在正位上開始商議正事兒。
一說到正事上,孫可望立馬就以平東王自居,仍然像張獻忠在的時候那樣,他要節製其他三王,發號施令,頤指氣使。
李定國一看,孫可望這樣子就有一些煩。但是為了顧全大局,李定國忍住了,在這裏耐著性子聽孫可望之言。
“各位兄弟,父皇雖然不在了,我們一定要繼承父皇的遺誌,為他老人家報仇,與大明朝死戰到底,與吳三桂誓不兩立。”
孫可望說到這裏,看向劉文秀和艾能奇,這兩個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但是孫可望再看向李定國,李定國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孫可望心中就生起了一種無名的怒火,父皇在的時候你就處處不服,現在你還是這種德性,本王豈能容你?
“二弟,你怎麽不說話,莫非愚兄說的不對嗎?”孫可望表麵上擠出了一絲笑容,對李定國到。
“大哥,你是平東王,地位都在我們三兄弟之上,但是今天這件事,恕小弟不能苟同。”李定國說著對孫可望抱了抱拳。
“哦?二弟,愚兄願聞其詳。”
“繼承父皇遺誌,為父皇報仇,這絕對沒錯,但是父皇是死在吳三桂之手,更具體的說是死在奸賊劉進忠之手,而不是死在大明之手,因此在下認為我們一定要認清仇人,對大明朝應該重新再認識,尤其是我們現在的處境舉步維艱,不可樹敵過多。”
李定國剛說到這裏,孫可望的臉就沉下來了,臉上的笑容一點也沒了。
“老二,你這話什麽意思?莫非要投降大明不成!”
留下了錦衣衛貼身侍衛高手顧順義幫助大將楊展、王祥等將駐守重慶,並負責保護皇宮的安全。
此時的顧順義傷勢早已康複,化血掌的毒已經被崇禎給解了。
不隻是顧順義的傷好了,大將李占春,曹勳的傷也都康複了。
4員大將加上武林高手顧順義領旨後,帶著5萬大軍,絲毫不敢懈怠。
此時的黃德功並不在重慶,重慶的文武官員有四川督師王應熊,和參政劉麟長,守城的帶兵主將翁之琪。
這一幫文臣武將,聽說皇上到了,趕緊出城跪迎聖駕。
當看到這次皇上輕車減從,沒有大批護駕的錦衣衛,隻有他們君臣九個人,這些文武覺得皇上不愧是大明武帝了。
真有武林中人的性格,出遠門就帶這幾個人隨行護駕。而且他們幾個連馬都沒騎,就出現在城門前。
更給這些文武官員一種武林高手來無蹤去無影的感覺。
把崇禎君臣接入城中,總督王應熊傳令,把重慶府最豪華的總督衙門給崇禎騰出來了,作為崇禎臨時下榻的皇宮行轅,收拾的幹幹淨淨,並派出幾千軍隊,日夜守護,是為皇宮禁地。
崇禎這次來重慶,在路上看夠了風景,如今到了城中,也覺得重慶跟成都不同,重慶是山城又是霧城,現在正值秋末冬初。
氣溫已經降低了很多,特別是早上和晚上,能夠感覺到冬天的寒意。
崇禎傳旨,讓王總督和這位劉參政張羅著為重慶一帶的軍隊換裝。
當崇禎得知黃德功領著20萬軍隊正在習水一帶追殲李定國和孫可望他們的人馬時,崇禎立即命王承恩帶著錦衣衛飛馬傳旨給黃德功。
當黃德功接到旨意以後有點發懵。
因為崇禎的這道旨意是暫時停止剿賊,讓他們占據城鎮,隻要這些流賊不來攻擊他們,便可相安無事,隻需盯緊這些流賊的動向即可。
皇上剿賊都剿了十幾年了,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是大明的悍匪,雖然現在張獻忠死了,但是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這些人實力強悍,還有十幾萬人馬,不乘機剿滅,難道讓他們做大繼續危害大明嗎?
這不應該是崇禎爺的作風啊。
“公公,皇上究竟是何用意?”黃德功禁不住問王承恩。
崇禎這次派王承恩親自來傳旨,就是為黃德功解惑來了。
因為崇禎知道,黃德功雖然忠於朝廷,但此人有點野性,黃闖子的綽號可不是白得的。害怕黃得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王承恩大白臉上煞有介事道:“皇爺的意思是讓將軍看一場好戲,現在張獻忠死了,大西軍群龍無首,皇上說了,獻賊這4個幹兒子尿不到一個壺裏,他們很快就會內訌,先不用去打他們,讓他們不戰自亂。”
黃德功聽的如墜入雲中霧中,不戰自亂?這可能嗎?這些流賊不會狗急跳牆,不會瘋狂報複嗎?
王承恩親自來傳旨,他隻好遵旨。然後下令20萬軍隊分成了5部分,分別進駐遵義、貴陽等附近的州縣,開始轉攻為守,並同時獲得補給,休整兵馬。
明軍暫時放鬆了對這大西軍殘餘的圍剿,並派出大量的斥候,盯緊他們的動靜。
王承恩在黃得功的軍中呆了一日,告訴黃德功崇禎在成都一帶的輝煌戰果,黃得功非常高興,衝北而拜,皇上神人也,真是天佑大明。
王承恩迴重慶都交旨……
在定番州,即後世的貴州省惠水縣一帶的山林中,李定國和孫可望的人馬會合了,雙方兵力加在一塊兒,超過了11萬人馬。
當然孫可望、劉文秀和艾能奇他們三王隻帶來了3萬多人,李定國的部眾成為了主力。
大西軍的四王現在聚齊了。
李定國驚聞張獻忠死在了鳳凰山,痛不欲生。手下大將白文選和高文貴也哭了,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馮雙禮,王尚禮,王先璧,王複臣,以及左丞相汪兆麟等陪著他們一起哭。
好半天他們才止住悲聲。
畢竟人死不能複生,隻哭也不是辦法,下一步他們必須得商定何去何從。
十幾萬軍隊,大方案必須得定下來,現在他們是群龍無首。也沒有個明確的目標,張獻忠突然駕崩,對他們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現在隻能是四王議事,其他的大將像什麽白文選、馮雙禮,王尚禮,王複臣,王先璧,包括左丞相汪兆麟在內,也沒有資格發言。
他們隻能在這靜靜的聽著,四王坐在正位上開始商議正事兒。
一說到正事上,孫可望立馬就以平東王自居,仍然像張獻忠在的時候那樣,他要節製其他三王,發號施令,頤指氣使。
李定國一看,孫可望這樣子就有一些煩。但是為了顧全大局,李定國忍住了,在這裏耐著性子聽孫可望之言。
“各位兄弟,父皇雖然不在了,我們一定要繼承父皇的遺誌,為他老人家報仇,與大明朝死戰到底,與吳三桂誓不兩立。”
孫可望說到這裏,看向劉文秀和艾能奇,這兩個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但是孫可望再看向李定國,李定國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孫可望心中就生起了一種無名的怒火,父皇在的時候你就處處不服,現在你還是這種德性,本王豈能容你?
“二弟,你怎麽不說話,莫非愚兄說的不對嗎?”孫可望表麵上擠出了一絲笑容,對李定國到。
“大哥,你是平東王,地位都在我們三兄弟之上,但是今天這件事,恕小弟不能苟同。”李定國說著對孫可望抱了抱拳。
“哦?二弟,愚兄願聞其詳。”
“繼承父皇遺誌,為父皇報仇,這絕對沒錯,但是父皇是死在吳三桂之手,更具體的說是死在奸賊劉進忠之手,而不是死在大明之手,因此在下認為我們一定要認清仇人,對大明朝應該重新再認識,尤其是我們現在的處境舉步維艱,不可樹敵過多。”
李定國剛說到這裏,孫可望的臉就沉下來了,臉上的笑容一點也沒了。
“老二,你這話什麽意思?莫非要投降大明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