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伴真是憂國憂民呢。”崇禎道,“朕也是在思慮這件事,攘外必先安內,大清隻要履行了山海關條約,接下來這一段時間宜和不宜戰,朕需要時間重整大明河山。”


    崇禎說著站起來踱了幾步,


    “多鐸和阿濟格這兩個蠢才勇武有餘,謀略不足,隻顧打仗和搶劫了,早已經是孤軍深入,與後方斷了聯係。如果他們得到豪格與孝莊的指令,願意秋毫無犯的退出關外,看在他們替朕追殺流賊李自成這麽賣力的份上,朕可以放他們出關。但是他們要在這裏繼續用兵,朕是絕對不能容忍他們的。”


    王承恩道:“爺這樣做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如果多鐸和阿濟格不識時務,在我們的地盤上繼續胡作非為,殺了他們無可厚非。”


    接下來崇禎傳旨,命小將馬寶統領五千鐵騎作為先鋒,錦衣衛高手唐萬才和李幺娘為副將,協助馬寶帶領先鋒營,即日起啟程迴師京都。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崇禎給山海關和寧遠的兵將發過糧餉後,還有900多萬兩白銀和10萬擔糧食,這是崇禎的經濟命脈,當然都得帶上。


    護送糧草當然得是有能力的大將,兵荒馬亂的年代,遭遇了山野草寇,再把糧食和銀子搶走或者焚毀,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因此崇禎派出了精兵強將,讓天雄軍的舊部李猛負責押運糧餉,派出先天6層高手顧順義協助李猛。


    除了各營的夜不收之外,崇禎讓錦衣衛千戶楊萬裏帶100名錦衣衛,沿途負責收集傳遞各部消息,包括寧遠和山海關一帶,崇禎要及時掌握各路兵馬的消息。


    崇禎安排得天衣無縫,李猛和顧順義奉旨後就忙活開了。


    王承恩這個大內總管指揮著兵將,大小車輛滿滿的裝了好幾百輛,就緒之後,移交給二將,第二天天還未亮,李猛和顧順義這路人馬也啟程了。


    崇禎留下兩萬人馬鎮守山海關,交給大將劉重喜負責統領。


    有了前麵的寧遠防線,山海關這裏就等於築起了一道屏障,讓劉重喜帶領2萬兵馬守山海關綽綽有餘。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崇禎親自督率3萬人馬離開了山海關。


    算上馬寶的先鋒營和李猛、顧順義輜重糧草營,一共是4萬人馬,浩浩蕩蕩一路向西南方向,往大明京城而來。


    套了幾輛大車,淺月負責保護定王和永王兩個皇子坐上大車,另外崇禎的兩個秀女也坐車伺候,小太監隨行。


    隨行護駕了除了大內總管王承恩外,還有錦衣衛千戶韓印,先天高手李默然等一千名錦衣衛,是為天子親軍營。


    這三萬人馬在前麵開路的是大將呂鳴章,崇禎帶著宮女太監等車馬作為中軍走在中間。


    最後麵是大將馬興全的人馬,浩浩蕩蕩,官道上排成了長龍,一眼望不到邊……


    大部隊行軍當然不會走山野小道,要走官道。這就慢了,加上天氣炎熱,騎兵走上幾十裏路就要休息換馬,步兵全靠兩條腿來量。


    而且官道雖然寬一些卻不平坦,遠沒有後世的柏油路好走,高低起伏,坑坑窪窪,遇到山地和丘陵就更難走,第一天他們隻走出四十多裏便累成狗。


    因為天氣太熱,崇禎立即調整,早上早起趕路,中午及午後天最熱的時段休息,晚上加班趕路,深夜休息。


    這樣涼快的時候走幾個時辰,熱了休息幾個時辰,晚上也不影響睡覺,相對來說人馬不受罪,還能多走路,果然這樣一天能走70裏地。


    五日後,他們便到了玉田一帶,如此行軍再有三四天便可到達京城。


    這跟來的時候大不相同,崇禎離開京城是君臣喬裝改扮,四人晝夜兼程,走小道鑽山林,一天能走幾百裏,常常是路宿深林,還遇到了狼妖。


    崇禎迴想起來,覺得現在他們不像在行軍,倒像是遊山玩水。


    但即便是如此,不少兵將已經不堪重負了。


    這時,有夜不收和錦衣衛幾乎同時來報,馬寶的先鋒營在京畿一帶遭遇了韃子的人馬,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究竟怎麽迴事兒?”


    “迴爺的話,馬將軍的先鋒營,三日之前就到達了京畿一帶,吳三桂、多鐸和阿阿濟格並沒有攻取京城,而是追擊闖賊去了。馬將軍休整兵馬之後,剛要進京城,突然遭遇了韃子的小股部隊縱兵搶劫,馬將軍打算將對方吃掉,結果一場混戰,互有傷亡,不料韃子又來了援兵,馬將軍便陷入困境。”


    王承恩道:“果然不出爺所料,京城安然無恙,天佑大明,爺趕緊發救兵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武帝崇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到黃河不死心並收藏大明武帝崇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