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雪中送炭
最強武裝:我在列強世界殺瘋了 作者:暮葉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隆京——某私人豪華會所。
“真是有趣的很啊。”
“沒想到一夜之間東川鬧出這麽大的笑話。”
“這兩個悍匪到底是什麽來頭?”
“兩個人竟然把剛剛大出風頭的東川省廳給弄了個灰頭土臉。”
“而且,這事還偏偏出在這個節骨眼上。”
“高正平的任命還沒宣布,方稟文的副省督也沒有落實。”
“被這兩位這麽一鬧騰。”
“高正平這次能不能把“副”字給去掉,還真不一定。”
“高正平的“副”字去不掉,那方稟文想要上前再進一步自然也就沒戲了。”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本來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就差會上宣布正式的任命了。”
“卻在這個臨門一腳的緊要關頭被兩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毛賊給攪了局。”
“這下子,東川的格局可能又要變了。”
“現在,整個東川最頭痛的肯定就是高正平了。”
“殿下,我們要不要出手幫襯一下高正平?”
“畢竟,高正平如果順利在東川站住腳的話,對殿下的布局還是非常有利的..................”
“這倒是。”
一個年紀大概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一邊品著手中的限量款紅酒一邊觀看著電視上最新的新聞播報。
“現如今的東川可算是徹底火了。”
“一打開電視,所有的新聞頻道基本上都是東川的新聞。”
“如果我們現在出手拉一把高正平,讓他如期平穩過渡的話。”
“我們這就屬於是雪中送炭。”
“本殿下不喜歡做錦上添花的事。”
“這錦上添花永遠比不上雪中送炭。”
“高正平這個事,確實是我們布局東川的大好契機。”
“不過,先不要著急。”
“現在這件事情才剛剛開始發酵。”
“東川的人事會不會因為這件事產生變動還沒有最終的定論。”
“先靜觀其變,想辦法從吏部那裏探探消息。”
“如果確定吏部那邊真的有改變東川人事的打算。”
“那我們就有的玩了................”
年輕人搖晃著手中的酒杯,緩聲言道:“東川的這個事情發生的時間節點未免也太巧合了。”
“天知道——這裏麵到底藏著什麽隱秘。”
“我好像已經聞到了一股子陰謀的味道。”
“殿下,您是懷疑東川的這個事是有人為了給高正平使絆子而設的局?”
“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畢竟,這個事情發生的時間點也太巧合了。”
“如果不是有人故意給高正平使絆子的話。”
“那高正平的點子也太背了點。”
“眼看著就要“修成正果”了,卻冷不丁的來了個這個事。”
“這下子好了——別說再進一步了。”
“要是這件事情處理不好的話,高正平的仕途可能就要到此為止了。”
“你想想——自從父皇推行新政以來,朝廷什麽時候丟過這麽大的臉!”
“高正平他們代表的可是大新朝廷。”
“朝廷向兩個毛賊低頭認慫。”
“不管出於什麽原因,這種事情就算朝廷忍得了,父皇也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好在高正平他們緊接著又扳迴一局,把宋、袁二人給按了。”
“否則的話,高正平和整個東川省府都得跟著倒大黴...............”
“兩件事——想辦法查探清楚朝廷對東川省府的人事安排。”
“另外,要好好關注一下宋、袁案的最近進展和內幕。”
“我總覺得東川的這個案子很可能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
“我那個好大哥突然被父皇外派研學。”
“但是,咱們的人卻一直沒有查到太子殿下的行蹤。”
“天知道太子是不是真的被外派研學了。”
“殿下是懷疑——太子是被陛下派了秘差?”
“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父皇可是一直不遺餘力的在為太子增加曆練的機會。”
“父皇推行新政一舉創建了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
“我們大新能夠征服萬國一統天下,靠的就是一個銳意進取!”
“在儲君的問題上,父皇卻還搞立嫡立長那一套。”
“這與咱們大新朝的新國策明顯就是相悖的!”
“同樣是父皇的骨血,憑什麽他比我們早出生個兩三年這天下就注定是他的!”
說到這裏,年輕人那俊朗的臉龐瞬間變得猙獰。
一種抑製不住的不服與不甘溢於言表...................
“大新的儲君應該是有能者居之。”
“而不是看年齡的長幼!”
“立嫡立長本就是糟糠之製。”
“為大新萬世基業計,儲君之位自然是要擇優而錄才是對江山社稷最負責人的做法。”
“父皇在儲君之製上的錯誤,理應得到糾正!”
“太子隻是一個書呆子而已。”
“把這麽大的江山社稷交到他手裏,他能不能守得住這份基業還是兩說呢!”
“別人爭不爭我不管。”
“這儲君之位,我高低也要爭上一爭!”
“要是連爭都不爭,我就枉為大新皇子!”
“老二、老三與太子同年,就差一兩個月而已。”
“他們一起長大,早就認了命。”
“為了討父皇歡心,他們早就習慣了為太子當綠葉的角色。”
“主打一個兄親弟和、無為不爭!”
“老四倒是灑脫,從小到大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怎麽高興怎麽來。”
“他一心想的隻是做個閑散親王而已。”
“老二、老三是不是真的對儲君之位那麽看得開,這個還真不好說。”
“但老四對儲君之位那是真的是沒有任何野望。”
“四哥天生就不是操心的命,就算給他皇位他也不會接。”
“至於老六,那就更不必多言了。”
“如果不是父皇對皇子的教育抓的足夠嚴。”
“這小子指不定會惹出多少荒唐事呢。”
“妥妥的紈絝子弟。”
“老七和老八一個兩歲一個三歲。”
“老九就更不用說了,才剛剛滿了周歲。”
“父皇已經有了退位之意。”
“等他們成了年,說不定父皇早就退位了..................”
“總有一天..............”
“我會讓父皇和天下人都看到。”
“最適合承繼大新皇位的非大新第五子莫屬。”
“也隻有我周瞻信才有能力維係好父皇辛辛苦苦打下來的這片大好基業!”
“真是有趣的很啊。”
“沒想到一夜之間東川鬧出這麽大的笑話。”
“這兩個悍匪到底是什麽來頭?”
“兩個人竟然把剛剛大出風頭的東川省廳給弄了個灰頭土臉。”
“而且,這事還偏偏出在這個節骨眼上。”
“高正平的任命還沒宣布,方稟文的副省督也沒有落實。”
“被這兩位這麽一鬧騰。”
“高正平這次能不能把“副”字給去掉,還真不一定。”
“高正平的“副”字去不掉,那方稟文想要上前再進一步自然也就沒戲了。”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本來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就差會上宣布正式的任命了。”
“卻在這個臨門一腳的緊要關頭被兩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毛賊給攪了局。”
“這下子,東川的格局可能又要變了。”
“現在,整個東川最頭痛的肯定就是高正平了。”
“殿下,我們要不要出手幫襯一下高正平?”
“畢竟,高正平如果順利在東川站住腳的話,對殿下的布局還是非常有利的..................”
“這倒是。”
一個年紀大概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一邊品著手中的限量款紅酒一邊觀看著電視上最新的新聞播報。
“現如今的東川可算是徹底火了。”
“一打開電視,所有的新聞頻道基本上都是東川的新聞。”
“如果我們現在出手拉一把高正平,讓他如期平穩過渡的話。”
“我們這就屬於是雪中送炭。”
“本殿下不喜歡做錦上添花的事。”
“這錦上添花永遠比不上雪中送炭。”
“高正平這個事,確實是我們布局東川的大好契機。”
“不過,先不要著急。”
“現在這件事情才剛剛開始發酵。”
“東川的人事會不會因為這件事產生變動還沒有最終的定論。”
“先靜觀其變,想辦法從吏部那裏探探消息。”
“如果確定吏部那邊真的有改變東川人事的打算。”
“那我們就有的玩了................”
年輕人搖晃著手中的酒杯,緩聲言道:“東川的這個事情發生的時間節點未免也太巧合了。”
“天知道——這裏麵到底藏著什麽隱秘。”
“我好像已經聞到了一股子陰謀的味道。”
“殿下,您是懷疑東川的這個事是有人為了給高正平使絆子而設的局?”
“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畢竟,這個事情發生的時間點也太巧合了。”
“如果不是有人故意給高正平使絆子的話。”
“那高正平的點子也太背了點。”
“眼看著就要“修成正果”了,卻冷不丁的來了個這個事。”
“這下子好了——別說再進一步了。”
“要是這件事情處理不好的話,高正平的仕途可能就要到此為止了。”
“你想想——自從父皇推行新政以來,朝廷什麽時候丟過這麽大的臉!”
“高正平他們代表的可是大新朝廷。”
“朝廷向兩個毛賊低頭認慫。”
“不管出於什麽原因,這種事情就算朝廷忍得了,父皇也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好在高正平他們緊接著又扳迴一局,把宋、袁二人給按了。”
“否則的話,高正平和整個東川省府都得跟著倒大黴...............”
“兩件事——想辦法查探清楚朝廷對東川省府的人事安排。”
“另外,要好好關注一下宋、袁案的最近進展和內幕。”
“我總覺得東川的這個案子很可能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
“我那個好大哥突然被父皇外派研學。”
“但是,咱們的人卻一直沒有查到太子殿下的行蹤。”
“天知道太子是不是真的被外派研學了。”
“殿下是懷疑——太子是被陛下派了秘差?”
“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父皇可是一直不遺餘力的在為太子增加曆練的機會。”
“父皇推行新政一舉創建了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
“我們大新能夠征服萬國一統天下,靠的就是一個銳意進取!”
“在儲君的問題上,父皇卻還搞立嫡立長那一套。”
“這與咱們大新朝的新國策明顯就是相悖的!”
“同樣是父皇的骨血,憑什麽他比我們早出生個兩三年這天下就注定是他的!”
說到這裏,年輕人那俊朗的臉龐瞬間變得猙獰。
一種抑製不住的不服與不甘溢於言表...................
“大新的儲君應該是有能者居之。”
“而不是看年齡的長幼!”
“立嫡立長本就是糟糠之製。”
“為大新萬世基業計,儲君之位自然是要擇優而錄才是對江山社稷最負責人的做法。”
“父皇在儲君之製上的錯誤,理應得到糾正!”
“太子隻是一個書呆子而已。”
“把這麽大的江山社稷交到他手裏,他能不能守得住這份基業還是兩說呢!”
“別人爭不爭我不管。”
“這儲君之位,我高低也要爭上一爭!”
“要是連爭都不爭,我就枉為大新皇子!”
“老二、老三與太子同年,就差一兩個月而已。”
“他們一起長大,早就認了命。”
“為了討父皇歡心,他們早就習慣了為太子當綠葉的角色。”
“主打一個兄親弟和、無為不爭!”
“老四倒是灑脫,從小到大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怎麽高興怎麽來。”
“他一心想的隻是做個閑散親王而已。”
“老二、老三是不是真的對儲君之位那麽看得開,這個還真不好說。”
“但老四對儲君之位那是真的是沒有任何野望。”
“四哥天生就不是操心的命,就算給他皇位他也不會接。”
“至於老六,那就更不必多言了。”
“如果不是父皇對皇子的教育抓的足夠嚴。”
“這小子指不定會惹出多少荒唐事呢。”
“妥妥的紈絝子弟。”
“老七和老八一個兩歲一個三歲。”
“老九就更不用說了,才剛剛滿了周歲。”
“父皇已經有了退位之意。”
“等他們成了年,說不定父皇早就退位了..................”
“總有一天..............”
“我會讓父皇和天下人都看到。”
“最適合承繼大新皇位的非大新第五子莫屬。”
“也隻有我周瞻信才有能力維係好父皇辛辛苦苦打下來的這片大好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