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舊時堂前雁[雙重生] 作者:早睡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起身後,她甚至毫無波瀾地縮在塌上讀起了史書。
這些時日下來,王蒨讀了亦有不少內容,借著阿姐的隨筆,勉強能通讀八成,隻是那些史料沉重之餘,對她並無實際幫助,王蒨本就不是讀書的料,從前在太學中隻能算中庸,這會兒也弄不明白,讀這些東西有用嗎?
如若沒用,為何千古文人都以讀史為第一要事?
王蒨抱著滿腹疑問,將書讀過大半,到了辰時,喬杏與霖兒帶著衣裳進來,幫她上妝更衣。
今日是祭天之典,身為公主,王蒨自然也要露麵。如此莊重的典禮,宮中的嬪妃與官員本就要盛裝相待,更不提今年因講經的緣故,大典於午間大肆操辦,□□之下,各方百姓都注視著朝中眾人。
霖兒替王蒨一件件穿上繁複的衣裳,戴上及膝的鳴玉環佩,又披上外衫。走動時,環佩叮噹作響,左右各有高低不同的清朗之音,王蒨許久不曾有這樣的陣仗,一番妝點後已覺著疲累。
喬杏給她上的妝與以往無二,雪白的臉,艷紅的唇,又掃了一大片胭色,幾乎看不出妝容下的麵容究竟是何模樣,王蒨對著鏡子左看右看,點了點頭。
沒有人認識她最好不過。
點完妝,她又叫來了桐葉。
若非王蒨端坐在公主府,身邊還有喬杏和霖兒,幾乎連桐葉都認不出眼前之人是三公主,直到王蒨說話,她才敢迴過神來。
「桐葉,你今日不用跟著本宮,出府玩兒去吧。」王蒨坐在鏡前道。
桐葉不解其意:「公主是想……」
王蒨柔柔地笑了聲:「今日的大典有阿姐一手操辦,若有人問起,你就說一嘴吧。」
哪裏還能繼續問下去,桐葉連忙會意,眨著大眼退出門外。
……
王蒨到大典時,城樓下已圍滿了人。
如今南北兩地都盛行佛家,聽得廣竹高僧的名諱,不少人都前來聽經,一時之間城門下可謂水泄不通。
王蒨下轎時,也詫異地往上瞥了一眼,除了父王與兩位姐姐,她隱約能瞧見僧人翻飛的僧袍,已有些褪了顏色,修修補補,看起來十分清苦。
待她上了樓台,見了廣竹高僧的正臉,更是愈發地欽佩。
高僧年約四十,鬍鬚卻已斑白,腰背弓著,瘦的皮包骨,傳聞廣竹主持堅持苦修,如今看來並不作假,無怪乎如此多的百姓都要聽他講經。
王蒨與眾人打了照麵,默默退到角落裏,與二姐站在一塊兒。
王翊最恨這些場麵,這迴找不到藉口推脫,才不情不願地梳洗打扮,像木偶一樣站在城樓上,神魂早已不知遊離到何處。
三姐妹中唯有王楚碧遊刃有餘,她今日將烏黑的發盤起,金飾鑲入,眉眼昳麗,即便一言不發,站在皇帝身邊依舊足夠惹眼。
禮官念完祝詞,該由皇帝祭酒拜天,桐葉混在人群裏,聽到有人說起大公主。
她想起三公主的吩咐,連忙道:「你們不知道呀?大典是晉寧公主與朝廷的人一起布置的!廣竹住持也是她請來的呢!」
這些人多為其他鄉郡來的普通百姓,對洛陽內、以及宮中的大小事不大知之甚少,有一人問道:「小孩兒,你別騙我們,公主怎麽會幹涉這些事?」
桐葉停了嘴,生怕自己說得太多顯得奇怪,卻另有一洛陽百姓迴他:「有何不妥?公主都隨朝聽政啦!」
百姓並不懂隨朝聽政與執政有多大出入,光是「朝」與「政」,在他們眼中就足夠有威嚴,這個消息很快就七嘴八舌地傳到了外鄉的耳中。
王蒨看在眼裏,略微放心地收迴眼。
光孝帝站在城門上,看著下頭的諸人一臉憧憬,心中有幾分自滿,可當他說完祝詞,就漸漸感到不耐煩,想要迴宮了。
日頭這麽大,曬得他渾身發熱,胸悶氣短,身邊也沒有美人作伴,下頭的子民們也一個個像蠢的,皇帝左顧右盼,揮手叫來了祭酒官,讓他代為操持下去,自己則往城門下走。
王楚碧對此情景毫不意外,卻還是追上幾步:「父王,大典還未結束……」
「哎呀——」皇帝擦了擦汗,「朕日理萬機,哪有時間忙這些?你去看著吧,朕迴宮批閱奏摺去。」
宮中哪有什麽奏摺給他批閱?王楚碧掩好唇邊的笑意,恭恭敬敬地行了禮:「兒臣恭送父王。」
皇帝坐上轎子,走遠了。王楚碧站直身子,提著裙角上樓,她這身宮裝十分繁重,走得過快,環佩之聲就不好聽,一步步都要仔細著些。
江善不知何時走過來,他停在他身邊,替她捧起裙麵,二人甚至連對視的眼神都沒有,一同遮在城門下的陰影中,厚實的城牆將他們與外麵的那些人暫且隔開。
「公主今日如願了。」江善沒頭沒尾地說了句。
王楚碧笑了,卻道:「如願?還早得很。」
江善與她一步步往上走過去,長街從來沒有如此漫長過,他恍惚道:「公主是如何說服廣竹和尚?」
「本宮答應助他遠渡,求取梵經。」
他意外:「竟沒有強逼麽?」
「逼迫沒有用,」王楚碧也不避諱,告訴他,「隻能轉而利誘了。」
江善與她終於走到城牆上,這場對話不明不白地開始,又不明不白地結束了,他目送她走到人群前,迎接眾人的注視,而他呢?他是見不得光的那一個。
</br>
這些時日下來,王蒨讀了亦有不少內容,借著阿姐的隨筆,勉強能通讀八成,隻是那些史料沉重之餘,對她並無實際幫助,王蒨本就不是讀書的料,從前在太學中隻能算中庸,這會兒也弄不明白,讀這些東西有用嗎?
如若沒用,為何千古文人都以讀史為第一要事?
王蒨抱著滿腹疑問,將書讀過大半,到了辰時,喬杏與霖兒帶著衣裳進來,幫她上妝更衣。
今日是祭天之典,身為公主,王蒨自然也要露麵。如此莊重的典禮,宮中的嬪妃與官員本就要盛裝相待,更不提今年因講經的緣故,大典於午間大肆操辦,□□之下,各方百姓都注視著朝中眾人。
霖兒替王蒨一件件穿上繁複的衣裳,戴上及膝的鳴玉環佩,又披上外衫。走動時,環佩叮噹作響,左右各有高低不同的清朗之音,王蒨許久不曾有這樣的陣仗,一番妝點後已覺著疲累。
喬杏給她上的妝與以往無二,雪白的臉,艷紅的唇,又掃了一大片胭色,幾乎看不出妝容下的麵容究竟是何模樣,王蒨對著鏡子左看右看,點了點頭。
沒有人認識她最好不過。
點完妝,她又叫來了桐葉。
若非王蒨端坐在公主府,身邊還有喬杏和霖兒,幾乎連桐葉都認不出眼前之人是三公主,直到王蒨說話,她才敢迴過神來。
「桐葉,你今日不用跟著本宮,出府玩兒去吧。」王蒨坐在鏡前道。
桐葉不解其意:「公主是想……」
王蒨柔柔地笑了聲:「今日的大典有阿姐一手操辦,若有人問起,你就說一嘴吧。」
哪裏還能繼續問下去,桐葉連忙會意,眨著大眼退出門外。
……
王蒨到大典時,城樓下已圍滿了人。
如今南北兩地都盛行佛家,聽得廣竹高僧的名諱,不少人都前來聽經,一時之間城門下可謂水泄不通。
王蒨下轎時,也詫異地往上瞥了一眼,除了父王與兩位姐姐,她隱約能瞧見僧人翻飛的僧袍,已有些褪了顏色,修修補補,看起來十分清苦。
待她上了樓台,見了廣竹高僧的正臉,更是愈發地欽佩。
高僧年約四十,鬍鬚卻已斑白,腰背弓著,瘦的皮包骨,傳聞廣竹主持堅持苦修,如今看來並不作假,無怪乎如此多的百姓都要聽他講經。
王蒨與眾人打了照麵,默默退到角落裏,與二姐站在一塊兒。
王翊最恨這些場麵,這迴找不到藉口推脫,才不情不願地梳洗打扮,像木偶一樣站在城樓上,神魂早已不知遊離到何處。
三姐妹中唯有王楚碧遊刃有餘,她今日將烏黑的發盤起,金飾鑲入,眉眼昳麗,即便一言不發,站在皇帝身邊依舊足夠惹眼。
禮官念完祝詞,該由皇帝祭酒拜天,桐葉混在人群裏,聽到有人說起大公主。
她想起三公主的吩咐,連忙道:「你們不知道呀?大典是晉寧公主與朝廷的人一起布置的!廣竹住持也是她請來的呢!」
這些人多為其他鄉郡來的普通百姓,對洛陽內、以及宮中的大小事不大知之甚少,有一人問道:「小孩兒,你別騙我們,公主怎麽會幹涉這些事?」
桐葉停了嘴,生怕自己說得太多顯得奇怪,卻另有一洛陽百姓迴他:「有何不妥?公主都隨朝聽政啦!」
百姓並不懂隨朝聽政與執政有多大出入,光是「朝」與「政」,在他們眼中就足夠有威嚴,這個消息很快就七嘴八舌地傳到了外鄉的耳中。
王蒨看在眼裏,略微放心地收迴眼。
光孝帝站在城門上,看著下頭的諸人一臉憧憬,心中有幾分自滿,可當他說完祝詞,就漸漸感到不耐煩,想要迴宮了。
日頭這麽大,曬得他渾身發熱,胸悶氣短,身邊也沒有美人作伴,下頭的子民們也一個個像蠢的,皇帝左顧右盼,揮手叫來了祭酒官,讓他代為操持下去,自己則往城門下走。
王楚碧對此情景毫不意外,卻還是追上幾步:「父王,大典還未結束……」
「哎呀——」皇帝擦了擦汗,「朕日理萬機,哪有時間忙這些?你去看著吧,朕迴宮批閱奏摺去。」
宮中哪有什麽奏摺給他批閱?王楚碧掩好唇邊的笑意,恭恭敬敬地行了禮:「兒臣恭送父王。」
皇帝坐上轎子,走遠了。王楚碧站直身子,提著裙角上樓,她這身宮裝十分繁重,走得過快,環佩之聲就不好聽,一步步都要仔細著些。
江善不知何時走過來,他停在他身邊,替她捧起裙麵,二人甚至連對視的眼神都沒有,一同遮在城門下的陰影中,厚實的城牆將他們與外麵的那些人暫且隔開。
「公主今日如願了。」江善沒頭沒尾地說了句。
王楚碧笑了,卻道:「如願?還早得很。」
江善與她一步步往上走過去,長街從來沒有如此漫長過,他恍惚道:「公主是如何說服廣竹和尚?」
「本宮答應助他遠渡,求取梵經。」
他意外:「竟沒有強逼麽?」
「逼迫沒有用,」王楚碧也不避諱,告訴他,「隻能轉而利誘了。」
江善與她終於走到城牆上,這場對話不明不白地開始,又不明不白地結束了,他目送她走到人群前,迎接眾人的注視,而他呢?他是見不得光的那一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