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老太太也嗬嗬的笑了,從身後老媽媽手中拿過一個錦盒說道:“這是一對玉佩,孫媳婦兒進門都一樣的,這是你的。”
雲舒忙接過說道:“謝謝祖母疼愛。”
綠痕上前接過錦盒,汪正陽又帶著雲舒,轉身向大伯汪成功的妻子陳氏敬茶。
陳氏因為當年流言的事,對雲舒一直深深的忌諱。但這會兒人也進門,便強笑著說道:“正陽媳婦真是會說話,人也越長越漂亮,這是大伯母給的見麵禮。”
陳氏送的是一根通體翠綠的玉簪,雲舒笑著接過,連忙道謝。又和大哥汪正和的妻子陳氏,三弟汪正平的妻子杜氏見禮。
長房唯一沒婚嫁的幼子汪正恆,和汪家五姑娘汪麗,還有汪正和的長子,雲舒也給了見麵禮。
汪家長房子嗣多,嫡子三個,庶子兩個,還有五個姑娘。除了最小的庶女汪麗都已出嫁,隨夫家在任上,小時候雲舒拜年時都見過。但這次汪正陽大婚都隨了禮過來,但因路途遠,人沒迴來。
兩個庶子年紀小,也跟隨姨娘被汪成功帶在身邊,一直在任上。
這麽一對比,雲舒就知道了,為什麽汪老太太對田氏不滿了。大房子嗣多,二房隻一個,所以汪老太太所有的不滿都衝兒媳婦田氏來。
最小的汪麗倒是性格好,她是庶女,很會察言觀色,而且和雲舒一道玩過。這會兒很親切的挽著雲舒的胳膊說道:“以後我要叫你二嫂了。”
汪正陽在汪家排行第二。
雲舒也笑著說道:“那是當然,以後有空過來找我玩。”
汪麗高興的點點頭,在府裏,她沒有什麽玩伴,又因是庶女,出門的時候也少,這會兒雲舒邀請她自然高興。
這時,汪正陽對雲舒說道:“這是大伯的月姨娘和安姨娘。”
雲舒淡淡的叫了聲姨娘,便算是打過招唿了。
大伯母陳氏這時說道:“她倆怎麽說也是你大伯的屋裏人,也算是你的長輩。”
雲舒心想,這是嫌自己怠慢了,不過雲舒什麽都沒說,隻是臉上浮出淡淡的一抹嘲諷笑容。
陳氏瞬間變了臉色,忍不住就要再開口。
汪老太太這時說道:“行了,一家子都見過了,老二媳婦兒,擺飯吧。”
田氏也看出了不同,忙說道:“母親請。”忙扶著婆婆往飯廳去,陳氏隻得上前扶住另一邊。
後麵眾人跟上,丫鬟婆子早已把早飯擺好,眾人落座,男女分開屏風相隔。
汪正陽不放心的望了雲舒幾眼,被汪正和拉著到了一旁坐下,說道:“瞧你這點出息,沒人敢吃了你媳婦兒,這麽不放心幹嘛?”
汪正陽小聲嘀咕道,“我們家雲舒太老實,不看著點兒怎麽行?”
汪正和好笑的看了汪正陽一眼,這個弟弟什麽眼神,從哪看出弟妹老實了?
汪正平也好笑的看著二哥。
雲舒站在後麵,拿著公筷給汪老太太布菜,又給婆婆田氏舀了碗湯。田氏接過來,忙拉著雲舒的手,說道:“咱家沒那麽多規矩,那麽多丫頭婆子在,不用你伺候,快坐娘身邊一塊用飯。”
雲舒忙說道:“這哪成,媳婦兒還是服侍祖母和娘先用飯吧。”
田氏不依,拉著雲舒的手,仍然是讓雲舒坐下。雲舒偷偷望了一眼,站在大伯母陳氏身後服侍的大嫂陳氏和弟妹杜氏兩人,她有點不好意思自己先坐下。
這時,汪老太太說道:“你們都坐下,大家好好的吃頓飯,孝不孝順不在這上頭。”
汪老太太這話說的就很有意思了,田氏隻有汪正陽一個兒子,汪成業身邊隻有一個通房丫頭抬的妾室,且一直沒有生育過,這些年更是身邊一個人沒添。
所以二房子嗣少,汪老太太就認為這就是田氏最大的不孝。
而大房陳氏倒是子嗣多,但丈夫一直在外,她留在京城,所以抱怨極多。所以汪老太太認為陳氏不想留京服侍自己,隻想夫妻團圓,也是不孝。
陳氏和田氏妯娌倆極為尷尬,弄得雲舒這妯娌三個也沒法開口。
這時,汪正陽在旁邊大聲說道:“雲舒,那道鮮蝦燉豆腐,祖母愛吃,今天做的味道好,多給祖母舀點。”
雲舒連忙應到:“我知道了,我會服侍好祖母的,你好好吃你的飯吧,照顧好爹爹和兄弟們。”
雲舒拿起碗,又幫汪老太太舀了鮮蝦燉豆腐,“祖母,這道菜咱們汪府做的味道最好,我記得小時候跟二嬸迴來拜年時還吃過,祖母嚐嚐今天做的怎麽樣。”
汪老太太樂嗬嗬的接過來,說道:“你這小丫頭吃的倒記得牢,快坐下吃飯,折騰這一大清早了,咱們家也不講那些虛的,都坐下吃吧。”
雲舒和陳氏杜氏妯娌三個謝過汪老太太,才坐在下首一同用飯。
用完飯,大房的汪正恆說道:“祖母,我得先走了,我得把這兩天落下的功課補上。”
汪成業隨口問道:“現在學到哪兒了,學的怎麽樣?明年的考試有把握嗎?”
汪正恆一見二叔問話,忙答道:“前幾天先生講到中庸,剛學到一段什麽成還有什麽名的,我還沒背熟,正要迴書房去溫習。”
汪成業說道:“武功上你不行,所以就在科舉上多下點功夫,以後也好謀個出身。”大哥不在家,這小子也沒了約束,實在是沒什麽出挑的。
汪正陽說道:“書都背不會,明年你怎麽下場考試。”
陳氏便有些不愛聽了,說道:“他年紀又不大,慢慢背便是,再說就算正恆背出來,正陽你也不見得聽得懂。”
雲舒一聽,這是笑話汪正陽沒文化了。
雲舒也笑了笑,問道:“四弟學到中庸哪裏了。”
汪正恆說道:“剛背到什麽自誠明自明誠……。”隨後伸手抓了抓頭發,有點不好意思。
雲舒笑著說道:“是不是,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就見汪正恆連忙點頭,說道:“就是講到這兒了。”
雲舒接著說道:“這講的是,由於誠懇而明白事理,這叫做天性;由於明白事理而做到誠懇,這是教育的結果。真誠就會明白事理,能夠明白事理也就能夠做到真誠了。”
汪正恆佩服的說道:“二嫂好學問,不愧是南山居士的弟子。”
雲舒笑了笑沒說話,汪成業說道:“不懂別瞎說,你二嫂跟南山居士是學繪畫,又不是做學問。”
汪正恆一聽,臉又紅了。
雲舒忙接過說道:“謝謝祖母疼愛。”
綠痕上前接過錦盒,汪正陽又帶著雲舒,轉身向大伯汪成功的妻子陳氏敬茶。
陳氏因為當年流言的事,對雲舒一直深深的忌諱。但這會兒人也進門,便強笑著說道:“正陽媳婦真是會說話,人也越長越漂亮,這是大伯母給的見麵禮。”
陳氏送的是一根通體翠綠的玉簪,雲舒笑著接過,連忙道謝。又和大哥汪正和的妻子陳氏,三弟汪正平的妻子杜氏見禮。
長房唯一沒婚嫁的幼子汪正恆,和汪家五姑娘汪麗,還有汪正和的長子,雲舒也給了見麵禮。
汪家長房子嗣多,嫡子三個,庶子兩個,還有五個姑娘。除了最小的庶女汪麗都已出嫁,隨夫家在任上,小時候雲舒拜年時都見過。但這次汪正陽大婚都隨了禮過來,但因路途遠,人沒迴來。
兩個庶子年紀小,也跟隨姨娘被汪成功帶在身邊,一直在任上。
這麽一對比,雲舒就知道了,為什麽汪老太太對田氏不滿了。大房子嗣多,二房隻一個,所以汪老太太所有的不滿都衝兒媳婦田氏來。
最小的汪麗倒是性格好,她是庶女,很會察言觀色,而且和雲舒一道玩過。這會兒很親切的挽著雲舒的胳膊說道:“以後我要叫你二嫂了。”
汪正陽在汪家排行第二。
雲舒也笑著說道:“那是當然,以後有空過來找我玩。”
汪麗高興的點點頭,在府裏,她沒有什麽玩伴,又因是庶女,出門的時候也少,這會兒雲舒邀請她自然高興。
這時,汪正陽對雲舒說道:“這是大伯的月姨娘和安姨娘。”
雲舒淡淡的叫了聲姨娘,便算是打過招唿了。
大伯母陳氏這時說道:“她倆怎麽說也是你大伯的屋裏人,也算是你的長輩。”
雲舒心想,這是嫌自己怠慢了,不過雲舒什麽都沒說,隻是臉上浮出淡淡的一抹嘲諷笑容。
陳氏瞬間變了臉色,忍不住就要再開口。
汪老太太這時說道:“行了,一家子都見過了,老二媳婦兒,擺飯吧。”
田氏也看出了不同,忙說道:“母親請。”忙扶著婆婆往飯廳去,陳氏隻得上前扶住另一邊。
後麵眾人跟上,丫鬟婆子早已把早飯擺好,眾人落座,男女分開屏風相隔。
汪正陽不放心的望了雲舒幾眼,被汪正和拉著到了一旁坐下,說道:“瞧你這點出息,沒人敢吃了你媳婦兒,這麽不放心幹嘛?”
汪正陽小聲嘀咕道,“我們家雲舒太老實,不看著點兒怎麽行?”
汪正和好笑的看了汪正陽一眼,這個弟弟什麽眼神,從哪看出弟妹老實了?
汪正平也好笑的看著二哥。
雲舒站在後麵,拿著公筷給汪老太太布菜,又給婆婆田氏舀了碗湯。田氏接過來,忙拉著雲舒的手,說道:“咱家沒那麽多規矩,那麽多丫頭婆子在,不用你伺候,快坐娘身邊一塊用飯。”
雲舒忙說道:“這哪成,媳婦兒還是服侍祖母和娘先用飯吧。”
田氏不依,拉著雲舒的手,仍然是讓雲舒坐下。雲舒偷偷望了一眼,站在大伯母陳氏身後服侍的大嫂陳氏和弟妹杜氏兩人,她有點不好意思自己先坐下。
這時,汪老太太說道:“你們都坐下,大家好好的吃頓飯,孝不孝順不在這上頭。”
汪老太太這話說的就很有意思了,田氏隻有汪正陽一個兒子,汪成業身邊隻有一個通房丫頭抬的妾室,且一直沒有生育過,這些年更是身邊一個人沒添。
所以二房子嗣少,汪老太太就認為這就是田氏最大的不孝。
而大房陳氏倒是子嗣多,但丈夫一直在外,她留在京城,所以抱怨極多。所以汪老太太認為陳氏不想留京服侍自己,隻想夫妻團圓,也是不孝。
陳氏和田氏妯娌倆極為尷尬,弄得雲舒這妯娌三個也沒法開口。
這時,汪正陽在旁邊大聲說道:“雲舒,那道鮮蝦燉豆腐,祖母愛吃,今天做的味道好,多給祖母舀點。”
雲舒連忙應到:“我知道了,我會服侍好祖母的,你好好吃你的飯吧,照顧好爹爹和兄弟們。”
雲舒拿起碗,又幫汪老太太舀了鮮蝦燉豆腐,“祖母,這道菜咱們汪府做的味道最好,我記得小時候跟二嬸迴來拜年時還吃過,祖母嚐嚐今天做的怎麽樣。”
汪老太太樂嗬嗬的接過來,說道:“你這小丫頭吃的倒記得牢,快坐下吃飯,折騰這一大清早了,咱們家也不講那些虛的,都坐下吃吧。”
雲舒和陳氏杜氏妯娌三個謝過汪老太太,才坐在下首一同用飯。
用完飯,大房的汪正恆說道:“祖母,我得先走了,我得把這兩天落下的功課補上。”
汪成業隨口問道:“現在學到哪兒了,學的怎麽樣?明年的考試有把握嗎?”
汪正恆一見二叔問話,忙答道:“前幾天先生講到中庸,剛學到一段什麽成還有什麽名的,我還沒背熟,正要迴書房去溫習。”
汪成業說道:“武功上你不行,所以就在科舉上多下點功夫,以後也好謀個出身。”大哥不在家,這小子也沒了約束,實在是沒什麽出挑的。
汪正陽說道:“書都背不會,明年你怎麽下場考試。”
陳氏便有些不愛聽了,說道:“他年紀又不大,慢慢背便是,再說就算正恆背出來,正陽你也不見得聽得懂。”
雲舒一聽,這是笑話汪正陽沒文化了。
雲舒也笑了笑,問道:“四弟學到中庸哪裏了。”
汪正恆說道:“剛背到什麽自誠明自明誠……。”隨後伸手抓了抓頭發,有點不好意思。
雲舒笑著說道:“是不是,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就見汪正恆連忙點頭,說道:“就是講到這兒了。”
雲舒接著說道:“這講的是,由於誠懇而明白事理,這叫做天性;由於明白事理而做到誠懇,這是教育的結果。真誠就會明白事理,能夠明白事理也就能夠做到真誠了。”
汪正恆佩服的說道:“二嫂好學問,不愧是南山居士的弟子。”
雲舒笑了笑沒說話,汪成業說道:“不懂別瞎說,你二嫂跟南山居士是學繪畫,又不是做學問。”
汪正恆一聽,臉又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