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媽媽看著宋氏蹙著眉,躺在軟榻上,又灌了一個湯婆子給放在腹部。
一直到吃過晚飯,雲舒才給朗哥送迴來,見宋氏還是那樣,一點都提不起精神來。
雲舒悄悄拉過武媽媽,“還是悄悄的請一大夫進來吧,別是小毛病,拖成大的,那可就麻煩了。”
武媽媽也知道宋氏忌諱正月請大夫,猶豫著,雲舒又說道:“不管什麽時候,都沒身體重要,媽媽別想那麽多了。”
武媽媽看了一眼,眉頭還皺在一起的夫人,決定明天一早就出去找大夫。
等大夫到了門口,宋氏看了武媽媽一眼,“請大夫進來。”
既然大夫都來了,那就瞧瞧吧。
大夫診完脈麵色很是凝重,說道:“請夫人換隻手再診一次。”
武媽媽見大夫這麽鄭重,連忙嚇得趕緊問道:“大夫,我家夫人沒事吧?”
宋氏瞧著大夫的神色,也眼巴巴的看著他。
大夫診了會兒,沉思一下,最後說道:“夫人,您這好像是喜脈,但是日子太短,為保險起見,我還是請一個擅長婦科的大夫重診一遍吧。”
武媽媽連忙問,“大夫,我家夫人,是喜脈。”
大夫搖搖頭,“是喜脈但不穩,夫人前些日子可是動了胎氣,見了紅。”
宋氏忽然想到,三天前月事剛完,如果說是懷孕,那就不是來的月事,而是流產的先兆。
難怪這一次這麽少?
宋氏連忙問道:“大夫,可是不妥的,您就直說吧。”
生下朗哥三年了,一直沒有再受孕,現在好不容易又懷上,可大夫的表情不對勁,可千萬別出什麽差錯。
大夫連忙說道:“夫人也不用太擔心,擅長婦科的大夫,會仔細給你診一下,現在月份還小,調理好身子,孩子應該沒問題。”
這種事大夫可不敢把話說滿了,隻建議再找大夫細看。
宋氏連忙讓武媽媽報到了老夫人那,老夫人聽說後極為高興。剛過完年,家裏又要添丁,立即從宮中請來一個善婦科的大夫,再次給宋氏診脈。
大夫診完後說道:“還好,日子淺,隻是年前後勞累過度,所以胎兒不穩,有流產的征兆。我開一道方子,大夫人先吃兩天,應該問題不大。”
開完方子大夫又囑咐道:“最好先別操勞,飲食格外要注意。”並把一些忌諱說給了武媽媽聽。
第二天這個好消息,府裏的人就都知道了,老夫人叫汪氏從年後接著管家,讓宋氏好好養胎,姐妹幾個從旁協助。
宋氏很痛快的就和汪氏交接完,現在什麽都沒有自己養胎重要。
雲舒拉著朗哥的手到宋氏床前。
朗哥先撲到床前,說道:“母親,我小弟弟在哪,祖母都跟我說了,我可以帶他玩了。”
宋氏噗呲笑了出來,“再過一年,你就是哥哥了,到時候由你帶弟弟玩兒,現在還不能著急,知道嗎。”
朗哥不懂,武媽媽端來熱茶遞給雲舒,笑著說道:“小少爺,有新鮮的肉幹,吃不吃,媽媽帶你去。”
有吃的朗哥就忘了小弟弟,跟武媽媽下去了,武媽媽走前還感激的衝雲舒點點頭。
對於雲舒,宋氏也是很感激的,大夫也跟她說了,若是再耽誤兩天,孩子十有八九就保不住了。
“多虧了你這孩子,這一段時間一忙,我都沒往這上麵想,要不是你再三催武媽媽找大夫,我可就後悔死了。”
按說宋氏懷過一胎,不至於如此大意。主要是因為年前見紅,她以為是來月事,所以便沒有往這上麵想。
所以現在送氏一想就感到後怕。
雲舒笑眯眯的說道:“瞧母親說的,看母親你那樣難受,我也擔心。這也說明我這小弟弟是個福大命大的,母親,你就寬心好了。”
宋氏摸著自己的小腹,一臉柔和的說道:“借雲舒吉言了,每迴你說的都特準。我還想著把上次你送我的童子圖再掛上,在屋裏煩悶時看看。”
雲舒知道宋氏的意思,“這有什麽,母親這兩天好好養著,過兩天我再給你送一幅新的,上次那幅是畫給朗哥的。”
怕打擾宋氏休息,雲舒隻坐了一會兒就走了,走時還特意告訴朗哥兒,下午沒事時去找自己玩,不要纏著母親鬧。
因為上午要學習管家沒有時間,隻能下午幫著看朗哥兒。
國公爺知道後也是非常高興,他隻有朗哥一個嫡子,這胎再是兒子,那就真是太好了。
晚間,國公爺還特地和老夫人商量,讓伺候雲潔的老嬤嬤每隔一天給宋氏做一次藥膳。
現在伺候雲姐的老嬤嬤是範嬤嬤推薦來的,一直在雲潔身邊伺候,為了子嗣,老夫人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雲潔也賞了老嬤嬤不少東西,輕聲說道:“母親這胎懷的不易,有勞嬤嬤這段時間用點心。”
老嬤嬤聽後滿意的點點頭,這才是真正的大家作風。雲潔和雲舒在這方麵做的,確實讓人挑不出錯來
因宋氏這胎懷的不易,而且雲舒上午還要和汪氏學著管家,所以一個正月都沒有再出去和小姐妹玩耍。
將近五六天後,大夫再次上門給診完脈,這次笑著說道:“夫人養的很好,不過,為了預防萬一,這往後還是得要精心一些。”
就這樣,老夫人要求宋氏臥床三個月,先別出門,連早晚的請安都免了。
就算老夫人不說,宋氏也不會拿自個的孩子開玩笑。
有了大夫的話,宋氏一顆心才算落地,季東元也每天都會到床前噓寒問暖,關心備至。
這讓玉姨娘更加難受,她原有一女兒,因宋氏懷胎,思慮過多,早產後到底沒能活下來,從那後就再沒懷過身孕,可宋氏又懷上了。
剩下的兩個姨娘也同樣。
季東元知道朗哥每天都會被雲舒帶走,不讓他鬧宋氏,還賞了雲舒幾匹布料幾件首飾,還有一張五百兩的銀票。
因為季東元也聽說過雲舒每次到書局買字帖,還有繪畫資料,都是季修寧付的銀子,就連二弟也給雲舒買過資料。
所以他就想直接給銀子,自己想買什麽,省的讓別人付賬,而且他也知道雲舒在學習上花費不少。
這個決定雲舒十分高興接受了,給銀子比什麽都實惠。
一直到吃過晚飯,雲舒才給朗哥送迴來,見宋氏還是那樣,一點都提不起精神來。
雲舒悄悄拉過武媽媽,“還是悄悄的請一大夫進來吧,別是小毛病,拖成大的,那可就麻煩了。”
武媽媽也知道宋氏忌諱正月請大夫,猶豫著,雲舒又說道:“不管什麽時候,都沒身體重要,媽媽別想那麽多了。”
武媽媽看了一眼,眉頭還皺在一起的夫人,決定明天一早就出去找大夫。
等大夫到了門口,宋氏看了武媽媽一眼,“請大夫進來。”
既然大夫都來了,那就瞧瞧吧。
大夫診完脈麵色很是凝重,說道:“請夫人換隻手再診一次。”
武媽媽見大夫這麽鄭重,連忙嚇得趕緊問道:“大夫,我家夫人沒事吧?”
宋氏瞧著大夫的神色,也眼巴巴的看著他。
大夫診了會兒,沉思一下,最後說道:“夫人,您這好像是喜脈,但是日子太短,為保險起見,我還是請一個擅長婦科的大夫重診一遍吧。”
武媽媽連忙問,“大夫,我家夫人,是喜脈。”
大夫搖搖頭,“是喜脈但不穩,夫人前些日子可是動了胎氣,見了紅。”
宋氏忽然想到,三天前月事剛完,如果說是懷孕,那就不是來的月事,而是流產的先兆。
難怪這一次這麽少?
宋氏連忙問道:“大夫,可是不妥的,您就直說吧。”
生下朗哥三年了,一直沒有再受孕,現在好不容易又懷上,可大夫的表情不對勁,可千萬別出什麽差錯。
大夫連忙說道:“夫人也不用太擔心,擅長婦科的大夫,會仔細給你診一下,現在月份還小,調理好身子,孩子應該沒問題。”
這種事大夫可不敢把話說滿了,隻建議再找大夫細看。
宋氏連忙讓武媽媽報到了老夫人那,老夫人聽說後極為高興。剛過完年,家裏又要添丁,立即從宮中請來一個善婦科的大夫,再次給宋氏診脈。
大夫診完後說道:“還好,日子淺,隻是年前後勞累過度,所以胎兒不穩,有流產的征兆。我開一道方子,大夫人先吃兩天,應該問題不大。”
開完方子大夫又囑咐道:“最好先別操勞,飲食格外要注意。”並把一些忌諱說給了武媽媽聽。
第二天這個好消息,府裏的人就都知道了,老夫人叫汪氏從年後接著管家,讓宋氏好好養胎,姐妹幾個從旁協助。
宋氏很痛快的就和汪氏交接完,現在什麽都沒有自己養胎重要。
雲舒拉著朗哥的手到宋氏床前。
朗哥先撲到床前,說道:“母親,我小弟弟在哪,祖母都跟我說了,我可以帶他玩了。”
宋氏噗呲笑了出來,“再過一年,你就是哥哥了,到時候由你帶弟弟玩兒,現在還不能著急,知道嗎。”
朗哥不懂,武媽媽端來熱茶遞給雲舒,笑著說道:“小少爺,有新鮮的肉幹,吃不吃,媽媽帶你去。”
有吃的朗哥就忘了小弟弟,跟武媽媽下去了,武媽媽走前還感激的衝雲舒點點頭。
對於雲舒,宋氏也是很感激的,大夫也跟她說了,若是再耽誤兩天,孩子十有八九就保不住了。
“多虧了你這孩子,這一段時間一忙,我都沒往這上麵想,要不是你再三催武媽媽找大夫,我可就後悔死了。”
按說宋氏懷過一胎,不至於如此大意。主要是因為年前見紅,她以為是來月事,所以便沒有往這上麵想。
所以現在送氏一想就感到後怕。
雲舒笑眯眯的說道:“瞧母親說的,看母親你那樣難受,我也擔心。這也說明我這小弟弟是個福大命大的,母親,你就寬心好了。”
宋氏摸著自己的小腹,一臉柔和的說道:“借雲舒吉言了,每迴你說的都特準。我還想著把上次你送我的童子圖再掛上,在屋裏煩悶時看看。”
雲舒知道宋氏的意思,“這有什麽,母親這兩天好好養著,過兩天我再給你送一幅新的,上次那幅是畫給朗哥的。”
怕打擾宋氏休息,雲舒隻坐了一會兒就走了,走時還特意告訴朗哥兒,下午沒事時去找自己玩,不要纏著母親鬧。
因為上午要學習管家沒有時間,隻能下午幫著看朗哥兒。
國公爺知道後也是非常高興,他隻有朗哥一個嫡子,這胎再是兒子,那就真是太好了。
晚間,國公爺還特地和老夫人商量,讓伺候雲潔的老嬤嬤每隔一天給宋氏做一次藥膳。
現在伺候雲姐的老嬤嬤是範嬤嬤推薦來的,一直在雲潔身邊伺候,為了子嗣,老夫人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雲潔也賞了老嬤嬤不少東西,輕聲說道:“母親這胎懷的不易,有勞嬤嬤這段時間用點心。”
老嬤嬤聽後滿意的點點頭,這才是真正的大家作風。雲潔和雲舒在這方麵做的,確實讓人挑不出錯來
因宋氏這胎懷的不易,而且雲舒上午還要和汪氏學著管家,所以一個正月都沒有再出去和小姐妹玩耍。
將近五六天後,大夫再次上門給診完脈,這次笑著說道:“夫人養的很好,不過,為了預防萬一,這往後還是得要精心一些。”
就這樣,老夫人要求宋氏臥床三個月,先別出門,連早晚的請安都免了。
就算老夫人不說,宋氏也不會拿自個的孩子開玩笑。
有了大夫的話,宋氏一顆心才算落地,季東元也每天都會到床前噓寒問暖,關心備至。
這讓玉姨娘更加難受,她原有一女兒,因宋氏懷胎,思慮過多,早產後到底沒能活下來,從那後就再沒懷過身孕,可宋氏又懷上了。
剩下的兩個姨娘也同樣。
季東元知道朗哥每天都會被雲舒帶走,不讓他鬧宋氏,還賞了雲舒幾匹布料幾件首飾,還有一張五百兩的銀票。
因為季東元也聽說過雲舒每次到書局買字帖,還有繪畫資料,都是季修寧付的銀子,就連二弟也給雲舒買過資料。
所以他就想直接給銀子,自己想買什麽,省的讓別人付賬,而且他也知道雲舒在學習上花費不少。
這個決定雲舒十分高興接受了,給銀子比什麽都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