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對於高二(1)班集體同學來說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神奇的女子。
場景一:
語文課上,她聲情並茂地講析著陶潛的《歸去來兮辭》。
“這首辭賦要求同學們深刻地體味詩人鄙棄官場,熱愛田園的……”
“叮咚……”悠揚的鈴聲前一秒飄蕩在校園,後一秒她就說:“下課。”隨即抱著教案施然離去,裸色長裙的裙幅在行走間輕揚,於轉角處迤邐而逝。
教室裏空氣突然安靜。眾同學停下手中正記著筆記的筆,抬頭望著空無一人的講台,心想,老師你好歹把這句話給說完。
場景二:
“轟——轟——”
機車發動機運轉的聲音打破了校園的寂靜,然而最招搖的還是那隨風飛舞的裙角,輕盈躍動的裙擺同線條粗狂的機車有種微妙的和諧感,詭異得相得益彰,它瞬間從你眼前越過,帶著火藥與清泉的激蕩,留下一群僵硬在原地的石像。
“剛才沒眼花?這是語文老師?”
厲害了我的老師!酷斃了!
場景三
此說法尚待商榷。
據說一中後街的青年酒吧“拾羽”有一位長相酷似語文老師的吧台工作人員。
至於為什麽是酷似,哪個偷跑去酒吧的學生乍然碰到老師的第一反應不是跑?能看到酷似的程度就不錯咯。
……
課間,就在大多數人在討論剛才飄然離去的語文老師時,林時雨和宋靖源這對新同桌開始了偽高冷學霸和真書呆學霸的日常對話。
宋靖源:“謝謝你昨天的生物筆記。”她雖然不愛笑,看起來不大好相處,但其實是個熱心的同桌!
林時雨:“不用謝,你推薦的參考書也很好用。”比他刷更多參考書,重奪第一!
宋靖源:“那我再給你推薦幾本。”她真的很好學,我要向她學習!
林時雨:“好的,謝謝!”這孩紙上道!
宋靖源:“沒關係,也謝謝你前天講得那道導數題,讓我受益良多。”
難題每天都有,參考書時時更新,於是乎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上演。
再於是乎,林時雨臀下的凳子突然移位,被踢出去三四厘米,兩人之間的對話也隨之打斷,林時雨和宋靖源對視一眼,兩雙眼睛直直地往後麵看。
嘰嘰歪歪,真煩;
磨磨唧唧,礙眼!
江隨打了個哈欠,繼續趴迴桌上睡,迷蒙的淚眼闔上,收起一閃而過的狡黠。
林時雨:這是腳好了?不枉她這些天端茶遞水,熱敷換藥,接下來她是不是該報仇咯?!
宋靖源:這是夢魘了?表哥看起來睡眠質量不好,接下來是不是該告訴姨媽帶表哥去醫院看看?!
再再於是乎,江隨喝了一星期江媽給他煮的愛心糙米薏仁湯,走了一星期的路往返學校與家——因為某人說小毛驢最近長身體,不能承擔兩個人的重量。
除了林時雨和宋靖源日常看似正常實則乏味的對話外,每天早上,關雅還要對她的新同桌進行日常抱怨。大致情形如下:
我不要和冉冬冬坐一起了,他居然愛吃香菜,他總是早上帶酸辣粉來,裏麵加了炒雞多香菜,難以忍受!對了,上次那個酸辣粉倒了,書遭殃的童鞋就是他!
我不要和冉冬冬坐一起了,他一個一百五十斤的男胖紙,居然愛吃零食,尤其是甜食,太沒有男子氣概了,難以忍受!然而她的真實想法是——尤其是他還每次都請我吃,我……拒絕不了誘惑,這才幾個星期,我的水桶腰呀~
我不要和冉冬冬坐一起了,他的字居然寫得如此潦草,老師們真辛苦,每天要批改這樣字跡不工整的作業,再和他坐下去我也會受影響的,難以忍受!雖然他的字被語文老師多次誇過好看,然而前提是,單個字的看,連一片就慘不忍睹了
所以,重頭戲來了,時雨,把你的作業本借我吧,他的實在看得心累
……
冉冬冬,一個愛吃愛笑的胖紙,與關雅是在高中認識的不同,林時雨從一年級開始就和他一個班,後來初中去了不同的學校,兜兜轉轉高中他們倆又聚在一起了,其實應該說是他們仨。還有江隨。
林時雨和冉冬冬的認識,與和關雅的有些驚人的相似,都來源於肉鬆。那時候林時雨也是個愛笑愛吃的微胖小女孩,當然,她愛吃的僅限於一切和肉鬆相關的食物。問吃貨的友誼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分享!再逐漸地演變為時不時地相約出門覓美食。
江隨和林時雨向來形影不離,於是鐵三角組成。他們的分工從來都很明確,林時雨負責帶著冉冬冬吃,江隨負責帶著冉冬冬鍛煉減肥,而冉冬冬就負責吃和減肥,雖然減肥貌似不是那麽地成功,因為他的體重增長一直處於進行時。
十月在這樣的簡單的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過去。
十一月來臨,它的第一天是周六,一個注定不平凡的下午。
彼時的他們是年輕的,哪怕再成熟,也仍隻是待在象牙塔的陰涼下,絲毫不知烈焰已將陰涼邊緣的土地逐漸侵蝕,燃燒為灰燼……
------題外話------
這章有點淩亂,是為了下一章鋪墊,有些事得臨時交代下,但願bug不要有!
對了,糙米薏仁湯對夢魘沒有治療效果,《甄嬛傳》估計是為了情節設計這樣說的,不過女孩紙吃了還是不錯噠
小劇場
小江隨:胖丫頭現在都不理我了,她認識了新朋友,一個叫冉冬冬的小胖子
於是,小江隨故意扯小時雨的辮子,搶她的橡皮擦,還偷偷藏起她的早餐,想引起她的注意。
冉冬冬:時雨,你沒吃早餐?我這裏有好吃的肉鬆蛋糕,你快來!
小江隨:一年級的他似乎學會了一句高深的俗語——偷雞不成蝕把米。
多年後,林時雨對江隨說,你小時候其實真的挺討厭的(雖然現在也沒好到哪裏去→_→),老喜歡扯我頭發,可惜我當時不知道有“絕交”這個詞。
江隨,卒。
場景一:
語文課上,她聲情並茂地講析著陶潛的《歸去來兮辭》。
“這首辭賦要求同學們深刻地體味詩人鄙棄官場,熱愛田園的……”
“叮咚……”悠揚的鈴聲前一秒飄蕩在校園,後一秒她就說:“下課。”隨即抱著教案施然離去,裸色長裙的裙幅在行走間輕揚,於轉角處迤邐而逝。
教室裏空氣突然安靜。眾同學停下手中正記著筆記的筆,抬頭望著空無一人的講台,心想,老師你好歹把這句話給說完。
場景二:
“轟——轟——”
機車發動機運轉的聲音打破了校園的寂靜,然而最招搖的還是那隨風飛舞的裙角,輕盈躍動的裙擺同線條粗狂的機車有種微妙的和諧感,詭異得相得益彰,它瞬間從你眼前越過,帶著火藥與清泉的激蕩,留下一群僵硬在原地的石像。
“剛才沒眼花?這是語文老師?”
厲害了我的老師!酷斃了!
場景三
此說法尚待商榷。
據說一中後街的青年酒吧“拾羽”有一位長相酷似語文老師的吧台工作人員。
至於為什麽是酷似,哪個偷跑去酒吧的學生乍然碰到老師的第一反應不是跑?能看到酷似的程度就不錯咯。
……
課間,就在大多數人在討論剛才飄然離去的語文老師時,林時雨和宋靖源這對新同桌開始了偽高冷學霸和真書呆學霸的日常對話。
宋靖源:“謝謝你昨天的生物筆記。”她雖然不愛笑,看起來不大好相處,但其實是個熱心的同桌!
林時雨:“不用謝,你推薦的參考書也很好用。”比他刷更多參考書,重奪第一!
宋靖源:“那我再給你推薦幾本。”她真的很好學,我要向她學習!
林時雨:“好的,謝謝!”這孩紙上道!
宋靖源:“沒關係,也謝謝你前天講得那道導數題,讓我受益良多。”
難題每天都有,參考書時時更新,於是乎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上演。
再於是乎,林時雨臀下的凳子突然移位,被踢出去三四厘米,兩人之間的對話也隨之打斷,林時雨和宋靖源對視一眼,兩雙眼睛直直地往後麵看。
嘰嘰歪歪,真煩;
磨磨唧唧,礙眼!
江隨打了個哈欠,繼續趴迴桌上睡,迷蒙的淚眼闔上,收起一閃而過的狡黠。
林時雨:這是腳好了?不枉她這些天端茶遞水,熱敷換藥,接下來她是不是該報仇咯?!
宋靖源:這是夢魘了?表哥看起來睡眠質量不好,接下來是不是該告訴姨媽帶表哥去醫院看看?!
再再於是乎,江隨喝了一星期江媽給他煮的愛心糙米薏仁湯,走了一星期的路往返學校與家——因為某人說小毛驢最近長身體,不能承擔兩個人的重量。
除了林時雨和宋靖源日常看似正常實則乏味的對話外,每天早上,關雅還要對她的新同桌進行日常抱怨。大致情形如下:
我不要和冉冬冬坐一起了,他居然愛吃香菜,他總是早上帶酸辣粉來,裏麵加了炒雞多香菜,難以忍受!對了,上次那個酸辣粉倒了,書遭殃的童鞋就是他!
我不要和冉冬冬坐一起了,他一個一百五十斤的男胖紙,居然愛吃零食,尤其是甜食,太沒有男子氣概了,難以忍受!然而她的真實想法是——尤其是他還每次都請我吃,我……拒絕不了誘惑,這才幾個星期,我的水桶腰呀~
我不要和冉冬冬坐一起了,他的字居然寫得如此潦草,老師們真辛苦,每天要批改這樣字跡不工整的作業,再和他坐下去我也會受影響的,難以忍受!雖然他的字被語文老師多次誇過好看,然而前提是,單個字的看,連一片就慘不忍睹了
所以,重頭戲來了,時雨,把你的作業本借我吧,他的實在看得心累
……
冉冬冬,一個愛吃愛笑的胖紙,與關雅是在高中認識的不同,林時雨從一年級開始就和他一個班,後來初中去了不同的學校,兜兜轉轉高中他們倆又聚在一起了,其實應該說是他們仨。還有江隨。
林時雨和冉冬冬的認識,與和關雅的有些驚人的相似,都來源於肉鬆。那時候林時雨也是個愛笑愛吃的微胖小女孩,當然,她愛吃的僅限於一切和肉鬆相關的食物。問吃貨的友誼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分享!再逐漸地演變為時不時地相約出門覓美食。
江隨和林時雨向來形影不離,於是鐵三角組成。他們的分工從來都很明確,林時雨負責帶著冉冬冬吃,江隨負責帶著冉冬冬鍛煉減肥,而冉冬冬就負責吃和減肥,雖然減肥貌似不是那麽地成功,因為他的體重增長一直處於進行時。
十月在這樣的簡單的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過去。
十一月來臨,它的第一天是周六,一個注定不平凡的下午。
彼時的他們是年輕的,哪怕再成熟,也仍隻是待在象牙塔的陰涼下,絲毫不知烈焰已將陰涼邊緣的土地逐漸侵蝕,燃燒為灰燼……
------題外話------
這章有點淩亂,是為了下一章鋪墊,有些事得臨時交代下,但願bug不要有!
對了,糙米薏仁湯對夢魘沒有治療效果,《甄嬛傳》估計是為了情節設計這樣說的,不過女孩紙吃了還是不錯噠
小劇場
小江隨:胖丫頭現在都不理我了,她認識了新朋友,一個叫冉冬冬的小胖子
於是,小江隨故意扯小時雨的辮子,搶她的橡皮擦,還偷偷藏起她的早餐,想引起她的注意。
冉冬冬:時雨,你沒吃早餐?我這裏有好吃的肉鬆蛋糕,你快來!
小江隨:一年級的他似乎學會了一句高深的俗語——偷雞不成蝕把米。
多年後,林時雨對江隨說,你小時候其實真的挺討厭的(雖然現在也沒好到哪裏去→_→),老喜歡扯我頭發,可惜我當時不知道有“絕交”這個詞。
江隨,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