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後,莫蘭便計劃去哪些景點。
晚上,莫家老兩口迴來聽說後,很支持莫蘭帶凡三到周邊遊玩,隻是叮囑他們開車注意安全。
離莫家最近的景點,當然是迎江寺。
迎江寺,整座寺院建築在長江岸邊的高地上,殿堂巍峨,十裏開外就能看到。
它上接九華山,下臨匡廬,北攘天柱,南臨長江,可謂得天地之靈氣,占人文之輝光。
寺廟大門口,右邊牆壁上:“佛日增輝,法輪常轉”;左邊牆壁上:“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大門兩邊各置鐵錨一個,重約3噸,這是該寺有別於其他寺廟的獨特之處。
據民間傳說,安慶地形如船,塔為桅杆,若不以錨鎮固,安慶城將隨江東去,故而設之。
說到寺裏的振風塔,也有不少傳說。
據說,安慶地形像船,可惜的是缺少風帆。因此,當地文風雖濃,卻沒有出過狀元。於是,風水先生建議,在迎江寺修建一座振風塔。
於是,有鄉紳帶頭募捐,最後建成了這座高達七層的佛塔。
自從建了振風塔,安慶文風鼎盛,出了7個狀元,更湧現了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等文學名家,開創了主盟清代文壇200餘年的桐城派。
這種民間傳說無法考證,但凡三知道,民國初年的財政總長兼實業巨子周學熙,曾經在這裏留下一段真實故事。
周學熙是江對麵池州人。
一次,他乘船去武漢,船過安慶。這時,他想起篤信佛教的老母親囑托,便信步上岸,一路尋訪到迎江寺,進去上香。
當時的住持是月霞大師,他知道周家是大香客,因此,便熱情招待,盛情留餐。周學熙無法推辭,隻得入席就座。
兩人很是投緣,飯後,借著興奮勁,他們登上振風塔,極目遠望無限江山。
兩人談興正濃,忘記了時間。不料,遠處客輪,汽笛長鳴,已經離港。
月霞大師勸慰道,船既離岸,說明你們緣分到此,不必惋惜,明天再走不遲。
周學熙站在塔上,眺望晚霞中西去的客船,無可奈何,當晚就在寺中住下。
第二天上午,周學熙尚未動身,就有電報發了過來。那艘客輪,當夜在九江附近觸礁沉沒,船上乘客幾乎全部遇難。
得知消息,周學熙驚出一身冷汗,知道是方丈救了自己一命。自此,他對迎江寺與振風塔,多了一份感激。
後來,這位商業巨子返鄉,感念當年恩德,帶頭出資,對迎江寺進行了大修。
這件事,莫蘭竟然從未聽說過。
她不清楚,三哥怎麽知道這麽多本地人都不知道的事。
凡三笑著說:“多讀書而已。”
惹得這小妞直翻白眼。
當地最有名景區,自然是天柱山。
但隆冬季節,山上沒有什麽玩頭,凡三便開車帶著莫蘭去了懷寧,拜訪兩位名人故居。
安慶當地,影響了現當代中國國運走勢的人有兩個,一個是中共創始人陳獨秀,另一個是兩彈元勳鄧稼先。
這兩人都是安慶下麵懷寧人。
“一枝獨秀開正豔,捐介狂傲眾人羨。政治潦倒心失意,才華鋒芒實難掩。”
有人這樣描述陳獨秀的一生。
這個安慶人,在政局混亂的時代,卻生就一副不會鑽營的傲骨和思想先進的才骨。這也許決定了他未來在文化思想界的巨大成就和最終在政治上的鬱鬱不得誌。
單純從社會影響看,陳獨秀的人生,在1927年前,是一條蓬勃發展的上升通道,1919、1921是重要節點;
1927年,他離開了中共總書記職位,從此,人生步入下降通道。
因此,這個懷寧人的命運曲線,顯然是一個倒v圖形。這是股市裏一種比較惡劣的走勢,確實令人可惜,引人深思。
鄧稼先是中國原子彈試爆方案的主要設計者,兩彈研發試驗總指揮。
不過,陳獨秀青少年時期,生於斯長於斯,鄧稼先則是生於安慶,長於京城。
一個為民啟蒙,一個為國鑄盾,他們都是中華文明進程中彪炳千秋的偉人。
這些人,莫蘭也都知道,但遠沒有凡三了解的多。
她更沒想到,這兩人都是海歸,一個東渡日本5次,一個留學美國2年。
從曆史上看,明清以來,安慶影響最大的,還是桐城派文人集團及“清真雅正”的文風。時人曾感歎:”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
對當代學子而言,有關安慶,印象最深的文章,除了方苞《獄中雜記》裏揭露的大牢黑幕,另一個恐怕就是《孔雀東南飛》裏,小吏焦仲卿與村姑劉蘭芝的愛情悲劇。
劉與焦的故事,發生在安慶下麵的潛江縣河灣村焦家畈。
劉蘭芝故裏在懷寧縣小市鎮劉家山,位於焦家畈東南麵。兩家相隔不過六七華裏,中間有一條皖河。
凡三是半個文藝青年,《孔雀東南飛》的故事,他上小學就知道。
當時,他以為這事發生在江南,沒想到,竟然是離老家不遠的潛山。這次過來,他自然要實地過去看一眼。
焦家畈沃野阡陌,據說春天菜花飄香,風光很美。但隆冬季節,田野裏卻是一片蕭索。
田畈中間,原先有一株蓬蓬勃勃的千年古楊樹,樹心的空間可容納1張桌子和4條凳子,足見樹之大。
相傳,這就是當年焦仲“自掛東南枝”的那棵庭中樹。
可惜,1961年第一次包田到戶時,為了多一把糧食收成,當地人四處開荒,把這株古樹砍掉了。
不然,這株大樹,現在可能成為孔雀東南飛景點的核心標誌。
千年之後,焦家畈已找不到一戶焦姓人家,早期的焦家莊園也早已蕩然無存。
離焦家畈不遠處有座古橋,名叫韓家大石橋。這座橋是焦家畈到懷寧小市鎮的必經之路。
睹物思人,凡三不由聯想:“當年劉蘭芝迴娘家,是不是曾在這座橋上歇腳?”
莫蘭倒是知道這個故事,但這小妞顯然沒有三哥那麽多愁善感。
上千年過去,物是人非,她心裏隻有馮素珍的機智勇敢,無從體會劉蘭芝的那種痛苦無奈。
宜城是水陸要津,皖江文化發源地,近代工業興起早,當地經濟發達程度與人文素質,遠遠超出當時社會平均水平。
目前的省會廬州,當初遠遠不及宜城,恐怕給對方拔鞋人家都嫌棄。
不然,你就很難理解,黃梅戲為何萌芽於鄂省黃梅,卻光大於皖省宜城;就像京劇起源於徽州,卻揚名於京都一樣。
“為什麽?”
莫蘭有些困惑。
“無他,當地有錢人更多而已!”
凡三笑道。
見莫蘭還不明白,他便解釋道:當地經濟發達,有錢有閑的人多,票友圈也更大。如果沒有觀眾,沒有票房,那是不可能養得起戲班,捧得出名角的。
隻是,皖省省會後來從宜城遷到廬州,兩者的地位便顛倒了。
北盛南衰,宜城現在除了黃梅戲,已幾乎沒有哪樣能與廬州相比了。所謂滄海桑田,大概也不過如此。
這番訪古,讓莫蘭意識到,凡三知道的東西真多。
她覺得,三哥就像一本厚書,自己不過是剛剛打開,裏麵還有很多內容沒讀。
晚上,莫家老兩口迴來聽說後,很支持莫蘭帶凡三到周邊遊玩,隻是叮囑他們開車注意安全。
離莫家最近的景點,當然是迎江寺。
迎江寺,整座寺院建築在長江岸邊的高地上,殿堂巍峨,十裏開外就能看到。
它上接九華山,下臨匡廬,北攘天柱,南臨長江,可謂得天地之靈氣,占人文之輝光。
寺廟大門口,右邊牆壁上:“佛日增輝,法輪常轉”;左邊牆壁上:“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大門兩邊各置鐵錨一個,重約3噸,這是該寺有別於其他寺廟的獨特之處。
據民間傳說,安慶地形如船,塔為桅杆,若不以錨鎮固,安慶城將隨江東去,故而設之。
說到寺裏的振風塔,也有不少傳說。
據說,安慶地形像船,可惜的是缺少風帆。因此,當地文風雖濃,卻沒有出過狀元。於是,風水先生建議,在迎江寺修建一座振風塔。
於是,有鄉紳帶頭募捐,最後建成了這座高達七層的佛塔。
自從建了振風塔,安慶文風鼎盛,出了7個狀元,更湧現了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等文學名家,開創了主盟清代文壇200餘年的桐城派。
這種民間傳說無法考證,但凡三知道,民國初年的財政總長兼實業巨子周學熙,曾經在這裏留下一段真實故事。
周學熙是江對麵池州人。
一次,他乘船去武漢,船過安慶。這時,他想起篤信佛教的老母親囑托,便信步上岸,一路尋訪到迎江寺,進去上香。
當時的住持是月霞大師,他知道周家是大香客,因此,便熱情招待,盛情留餐。周學熙無法推辭,隻得入席就座。
兩人很是投緣,飯後,借著興奮勁,他們登上振風塔,極目遠望無限江山。
兩人談興正濃,忘記了時間。不料,遠處客輪,汽笛長鳴,已經離港。
月霞大師勸慰道,船既離岸,說明你們緣分到此,不必惋惜,明天再走不遲。
周學熙站在塔上,眺望晚霞中西去的客船,無可奈何,當晚就在寺中住下。
第二天上午,周學熙尚未動身,就有電報發了過來。那艘客輪,當夜在九江附近觸礁沉沒,船上乘客幾乎全部遇難。
得知消息,周學熙驚出一身冷汗,知道是方丈救了自己一命。自此,他對迎江寺與振風塔,多了一份感激。
後來,這位商業巨子返鄉,感念當年恩德,帶頭出資,對迎江寺進行了大修。
這件事,莫蘭竟然從未聽說過。
她不清楚,三哥怎麽知道這麽多本地人都不知道的事。
凡三笑著說:“多讀書而已。”
惹得這小妞直翻白眼。
當地最有名景區,自然是天柱山。
但隆冬季節,山上沒有什麽玩頭,凡三便開車帶著莫蘭去了懷寧,拜訪兩位名人故居。
安慶當地,影響了現當代中國國運走勢的人有兩個,一個是中共創始人陳獨秀,另一個是兩彈元勳鄧稼先。
這兩人都是安慶下麵懷寧人。
“一枝獨秀開正豔,捐介狂傲眾人羨。政治潦倒心失意,才華鋒芒實難掩。”
有人這樣描述陳獨秀的一生。
這個安慶人,在政局混亂的時代,卻生就一副不會鑽營的傲骨和思想先進的才骨。這也許決定了他未來在文化思想界的巨大成就和最終在政治上的鬱鬱不得誌。
單純從社會影響看,陳獨秀的人生,在1927年前,是一條蓬勃發展的上升通道,1919、1921是重要節點;
1927年,他離開了中共總書記職位,從此,人生步入下降通道。
因此,這個懷寧人的命運曲線,顯然是一個倒v圖形。這是股市裏一種比較惡劣的走勢,確實令人可惜,引人深思。
鄧稼先是中國原子彈試爆方案的主要設計者,兩彈研發試驗總指揮。
不過,陳獨秀青少年時期,生於斯長於斯,鄧稼先則是生於安慶,長於京城。
一個為民啟蒙,一個為國鑄盾,他們都是中華文明進程中彪炳千秋的偉人。
這些人,莫蘭也都知道,但遠沒有凡三了解的多。
她更沒想到,這兩人都是海歸,一個東渡日本5次,一個留學美國2年。
從曆史上看,明清以來,安慶影響最大的,還是桐城派文人集團及“清真雅正”的文風。時人曾感歎:”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
對當代學子而言,有關安慶,印象最深的文章,除了方苞《獄中雜記》裏揭露的大牢黑幕,另一個恐怕就是《孔雀東南飛》裏,小吏焦仲卿與村姑劉蘭芝的愛情悲劇。
劉與焦的故事,發生在安慶下麵的潛江縣河灣村焦家畈。
劉蘭芝故裏在懷寧縣小市鎮劉家山,位於焦家畈東南麵。兩家相隔不過六七華裏,中間有一條皖河。
凡三是半個文藝青年,《孔雀東南飛》的故事,他上小學就知道。
當時,他以為這事發生在江南,沒想到,竟然是離老家不遠的潛山。這次過來,他自然要實地過去看一眼。
焦家畈沃野阡陌,據說春天菜花飄香,風光很美。但隆冬季節,田野裏卻是一片蕭索。
田畈中間,原先有一株蓬蓬勃勃的千年古楊樹,樹心的空間可容納1張桌子和4條凳子,足見樹之大。
相傳,這就是當年焦仲“自掛東南枝”的那棵庭中樹。
可惜,1961年第一次包田到戶時,為了多一把糧食收成,當地人四處開荒,把這株古樹砍掉了。
不然,這株大樹,現在可能成為孔雀東南飛景點的核心標誌。
千年之後,焦家畈已找不到一戶焦姓人家,早期的焦家莊園也早已蕩然無存。
離焦家畈不遠處有座古橋,名叫韓家大石橋。這座橋是焦家畈到懷寧小市鎮的必經之路。
睹物思人,凡三不由聯想:“當年劉蘭芝迴娘家,是不是曾在這座橋上歇腳?”
莫蘭倒是知道這個故事,但這小妞顯然沒有三哥那麽多愁善感。
上千年過去,物是人非,她心裏隻有馮素珍的機智勇敢,無從體會劉蘭芝的那種痛苦無奈。
宜城是水陸要津,皖江文化發源地,近代工業興起早,當地經濟發達程度與人文素質,遠遠超出當時社會平均水平。
目前的省會廬州,當初遠遠不及宜城,恐怕給對方拔鞋人家都嫌棄。
不然,你就很難理解,黃梅戲為何萌芽於鄂省黃梅,卻光大於皖省宜城;就像京劇起源於徽州,卻揚名於京都一樣。
“為什麽?”
莫蘭有些困惑。
“無他,當地有錢人更多而已!”
凡三笑道。
見莫蘭還不明白,他便解釋道:當地經濟發達,有錢有閑的人多,票友圈也更大。如果沒有觀眾,沒有票房,那是不可能養得起戲班,捧得出名角的。
隻是,皖省省會後來從宜城遷到廬州,兩者的地位便顛倒了。
北盛南衰,宜城現在除了黃梅戲,已幾乎沒有哪樣能與廬州相比了。所謂滄海桑田,大概也不過如此。
這番訪古,讓莫蘭意識到,凡三知道的東西真多。
她覺得,三哥就像一本厚書,自己不過是剛剛打開,裏麵還有很多內容沒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