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太子殿下今天追妻火葬場了嗎 作者:卿雲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後看雲昭,“在山上是不是遇到一個宋姑娘?”
“母後知道這人?”
皇後輕笑,手裏轉著串珠,“外頭有些流言,還是宋府裏傳出來的,說是宋家大姑娘在山上與外男接觸,清白已失。”
蕭長胤去萬佛寺那趟,並未攔著。
這流言一傳,眾人便自動對號入座,將奪了宋家大姑娘清白的外男,對號成太子。
雖然眾人都覺得不可能,畢竟蘭京裏想進東宮的貌美姑娘,就跟割不完的韭菜一樣,一茬接著一茬。
流言傳著傳著,就成了宋家大姑娘傾國傾城,當屬天下第一美人,這才使得太子為她傾心。
甚至為了這第一美人,成了急色之人。
雲昭聽到這些話,都有些無奈的撫額,宋府肯定沒這膽子這麽說,隻是也沒想到流言朝著不可控製的方向發展罷了。
見皇後蹙眉,雲昭便說,“我見過那位宋姑娘,母後不用為她憂心,翻不起風浪的。”
宋府。
宋夫人冷著臉,怒斥道,“跪下。”
宋清溪腿傷還沒養好,就被左右兩個粗壯的嬤嬤壓著跪下。
她痛的悶哼一聲,眼淚立刻就流了下來。
宋夫人恨得要死,“這流言怎麽傳出來的?你一個沒出閣的姑娘,還要不要臉麵了?”
宋清溪咬牙,“女兒剛從鄉下迴來。”
她的意思是,她剛從鄉下迴來,哪裏的人手做這等事。
宋夫人卻想起這個女兒從鄉下迴來,全然不似蘭京的貴女,什麽都不會,就連走路都不穩重。
“怎麽?你是在埋怨母親了?”宋夫人眼神微閃,當年將這個女兒扔到鄉下,是她的主意。
宋清雪在旁邊小聲勸著宋夫人,她來其實是想火上澆油的,不過沒想到壓根不需要她出手。
“你以為你巴上了太子?就了不得了?”宋夫人越想越氣。
聽到這宋清雪也不樂意了,她原先放出去的,明明是宋清溪和一個身份卑賤的野男人私會。
那可是太子殿下,宋清溪怎麽配?
宋清溪苦笑,解釋說,“母親,我與太子殿下並無關係。”
宋夫人哪裏信,想讓嬤嬤教訓打她的臉,但話在嗓子眼又給咽下去了。
這個女兒她不喜歡,但要是真的能因此而進東宮,那可是一件大事。
她擺了擺手,讓嬤嬤將人帶迴院子。
宋清溪遠遠的聽見,自己的母親還在怒罵著她,她垂著眼,掩去其中的冷意。
她沒想這麽做的。
宋清雪這個蠢貨,竟然想要放出流言毀掉她的名聲。
宋清雪也不想想,她也是宋家的女兒,她的名聲要是壞了,宋家其他的女兒名聲還能好嗎?
不過這樣也好,她順勢動了點手腳。
就是……
宋清溪想起山上時的光景,眉頭緊皺起來。
沒過兩天,就有不少夫人來宋府,說是來看望宋夫人,其實是想看看這個能讓太子心動的女子是誰。
嫉妒有,好奇也有。
瞧見宋清溪在丫鬟的攙扶下,一步一步走過來,眾人仔細看了看,眼裏盡是失望。
她們還真的以為,是外麵傳的天下第一美人。
這般姿色,怎麽就入的太子的眼裏了。
宋清溪不動聲色,心裏竟隱隱有些雀躍。
這麽些日子過去了,流言都沒被澄清,是不是太子殿下心裏也……
寧遠伯夫人顧陳氏也在其中,她冷眼看著,也沒覺得這姑娘比她女兒好多少。
全身上下看過去,挑不出一個優點。
生得好?這蘭京最不缺的就是顏色好的姑娘。
哪是為什麽?才情?顧陳氏皺眉,她記得這姑娘是從鄉下接迴來的,比才情還能比得上蘭京的貴女們嗎?
顧陳氏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原因。
到底是不甘心,臨走還說了句,“宋夫人真是好本事,養了這麽個女兒,竟連太子殿下都傾慕於她。”
眾人一聽,臉色頓時就變了。
說到底,隻不過是流言,哪怕可能是真的,但隻要正主一日沒承認,那就隻是流言。
私下裏說說倒無所謂,可放到明麵上說,便不妥當了。
宋淩打著馬過來,見門口烏丫丫一堆馬車,不由得問,“府上誰來了?”
門口小廝也不記得誰和誰進去了,隻能說,“來了不少夫人。”
宋淩就沒在意,進府後直奔書房。
不過沒看幾本書,就拿著兩柄流星錘準備練一會。
約莫兩個時辰,門口來人了,是樊舟派來的人。
宋淩納悶的摸著腦門,跟著過去。
樊舟臉上都是青紫,在府裏喝了一下午的茶水,見宋淩過來,便很是不耐煩。
“宋淩,你家裏的事到底怎麽處理的?”
宋淩沒聽懂,“樊將軍,屬下家中何事?”
樊舟想翻白眼了,合著外麵鬧那麽大,他還不知道家裏什麽事情?
他說了個日期,“那天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去萬佛寺上香,你女兒也在山上。”
“傷了腿,太子妃就讓僧人給她治療腿傷。”
“現在怎麽傳的太子傾慕你女兒,奪了你女兒的清白呢?”
樊舟心說,要是太子有這本事,龍椅上坐得的那位就得先樂死。
然後大掌一揮,往東宮塞數不盡的女人。
流言飄這麽多天,龍椅上那位都沒有動靜,顯然也是不相信。
宋淩本來臉色就黑,這迴聽完又顯得青灰,總是瞧著難看的很。
樊舟摸著下巴上的胡子,“我說,不會是你故意的吧?想叫女兒進東宮?”
宋淩連忙否認,“怎麽可能,屬下不敢。”
樊舟眯著眼,也不知究竟是信還是不信,隻看了宋淩半晌,“諒你也沒這個膽子。”
樊舟看著人離開,搓了把臉,他這管的也太多了。
領兵打仗不說,還得管殿下的後院事。
他明天見到殿下得說一聲,加錢。
皇帝這邊,確實早就聽到了流言,不過他沒當迴事,也不相信。
其實如果流言是真的,他說不定還會高興點。
但要是真的,那也就不是他認識的兒子了。
他低頭看著下首幾個兒子,心裏煩躁的很,就拿還在芳華殿吃奶糕的蕭言棣說事,“你們這幫蠢貨,還不如一一聰明。”
“母後知道這人?”
皇後輕笑,手裏轉著串珠,“外頭有些流言,還是宋府裏傳出來的,說是宋家大姑娘在山上與外男接觸,清白已失。”
蕭長胤去萬佛寺那趟,並未攔著。
這流言一傳,眾人便自動對號入座,將奪了宋家大姑娘清白的外男,對號成太子。
雖然眾人都覺得不可能,畢竟蘭京裏想進東宮的貌美姑娘,就跟割不完的韭菜一樣,一茬接著一茬。
流言傳著傳著,就成了宋家大姑娘傾國傾城,當屬天下第一美人,這才使得太子為她傾心。
甚至為了這第一美人,成了急色之人。
雲昭聽到這些話,都有些無奈的撫額,宋府肯定沒這膽子這麽說,隻是也沒想到流言朝著不可控製的方向發展罷了。
見皇後蹙眉,雲昭便說,“我見過那位宋姑娘,母後不用為她憂心,翻不起風浪的。”
宋府。
宋夫人冷著臉,怒斥道,“跪下。”
宋清溪腿傷還沒養好,就被左右兩個粗壯的嬤嬤壓著跪下。
她痛的悶哼一聲,眼淚立刻就流了下來。
宋夫人恨得要死,“這流言怎麽傳出來的?你一個沒出閣的姑娘,還要不要臉麵了?”
宋清溪咬牙,“女兒剛從鄉下迴來。”
她的意思是,她剛從鄉下迴來,哪裏的人手做這等事。
宋夫人卻想起這個女兒從鄉下迴來,全然不似蘭京的貴女,什麽都不會,就連走路都不穩重。
“怎麽?你是在埋怨母親了?”宋夫人眼神微閃,當年將這個女兒扔到鄉下,是她的主意。
宋清雪在旁邊小聲勸著宋夫人,她來其實是想火上澆油的,不過沒想到壓根不需要她出手。
“你以為你巴上了太子?就了不得了?”宋夫人越想越氣。
聽到這宋清雪也不樂意了,她原先放出去的,明明是宋清溪和一個身份卑賤的野男人私會。
那可是太子殿下,宋清溪怎麽配?
宋清溪苦笑,解釋說,“母親,我與太子殿下並無關係。”
宋夫人哪裏信,想讓嬤嬤教訓打她的臉,但話在嗓子眼又給咽下去了。
這個女兒她不喜歡,但要是真的能因此而進東宮,那可是一件大事。
她擺了擺手,讓嬤嬤將人帶迴院子。
宋清溪遠遠的聽見,自己的母親還在怒罵著她,她垂著眼,掩去其中的冷意。
她沒想這麽做的。
宋清雪這個蠢貨,竟然想要放出流言毀掉她的名聲。
宋清雪也不想想,她也是宋家的女兒,她的名聲要是壞了,宋家其他的女兒名聲還能好嗎?
不過這樣也好,她順勢動了點手腳。
就是……
宋清溪想起山上時的光景,眉頭緊皺起來。
沒過兩天,就有不少夫人來宋府,說是來看望宋夫人,其實是想看看這個能讓太子心動的女子是誰。
嫉妒有,好奇也有。
瞧見宋清溪在丫鬟的攙扶下,一步一步走過來,眾人仔細看了看,眼裏盡是失望。
她們還真的以為,是外麵傳的天下第一美人。
這般姿色,怎麽就入的太子的眼裏了。
宋清溪不動聲色,心裏竟隱隱有些雀躍。
這麽些日子過去了,流言都沒被澄清,是不是太子殿下心裏也……
寧遠伯夫人顧陳氏也在其中,她冷眼看著,也沒覺得這姑娘比她女兒好多少。
全身上下看過去,挑不出一個優點。
生得好?這蘭京最不缺的就是顏色好的姑娘。
哪是為什麽?才情?顧陳氏皺眉,她記得這姑娘是從鄉下接迴來的,比才情還能比得上蘭京的貴女們嗎?
顧陳氏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原因。
到底是不甘心,臨走還說了句,“宋夫人真是好本事,養了這麽個女兒,竟連太子殿下都傾慕於她。”
眾人一聽,臉色頓時就變了。
說到底,隻不過是流言,哪怕可能是真的,但隻要正主一日沒承認,那就隻是流言。
私下裏說說倒無所謂,可放到明麵上說,便不妥當了。
宋淩打著馬過來,見門口烏丫丫一堆馬車,不由得問,“府上誰來了?”
門口小廝也不記得誰和誰進去了,隻能說,“來了不少夫人。”
宋淩就沒在意,進府後直奔書房。
不過沒看幾本書,就拿著兩柄流星錘準備練一會。
約莫兩個時辰,門口來人了,是樊舟派來的人。
宋淩納悶的摸著腦門,跟著過去。
樊舟臉上都是青紫,在府裏喝了一下午的茶水,見宋淩過來,便很是不耐煩。
“宋淩,你家裏的事到底怎麽處理的?”
宋淩沒聽懂,“樊將軍,屬下家中何事?”
樊舟想翻白眼了,合著外麵鬧那麽大,他還不知道家裏什麽事情?
他說了個日期,“那天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去萬佛寺上香,你女兒也在山上。”
“傷了腿,太子妃就讓僧人給她治療腿傷。”
“現在怎麽傳的太子傾慕你女兒,奪了你女兒的清白呢?”
樊舟心說,要是太子有這本事,龍椅上坐得的那位就得先樂死。
然後大掌一揮,往東宮塞數不盡的女人。
流言飄這麽多天,龍椅上那位都沒有動靜,顯然也是不相信。
宋淩本來臉色就黑,這迴聽完又顯得青灰,總是瞧著難看的很。
樊舟摸著下巴上的胡子,“我說,不會是你故意的吧?想叫女兒進東宮?”
宋淩連忙否認,“怎麽可能,屬下不敢。”
樊舟眯著眼,也不知究竟是信還是不信,隻看了宋淩半晌,“諒你也沒這個膽子。”
樊舟看著人離開,搓了把臉,他這管的也太多了。
領兵打仗不說,還得管殿下的後院事。
他明天見到殿下得說一聲,加錢。
皇帝這邊,確實早就聽到了流言,不過他沒當迴事,也不相信。
其實如果流言是真的,他說不定還會高興點。
但要是真的,那也就不是他認識的兒子了。
他低頭看著下首幾個兒子,心裏煩躁的很,就拿還在芳華殿吃奶糕的蕭言棣說事,“你們這幫蠢貨,還不如一一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