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也有內幕消息,說他倆成親之初說好了將來要生了孩子的話,會給一個來姓崔,將來留在崔家替崔家二房延續香火,現在崔書寧這中了大獎,一胎生倆,偏還性別不同是一兒一女,倆人為了這倆孩子到底該跟誰姓鬧翻了,兩不相讓的爭執之下崔書寧就自己卷了孩子跑迴京城了。
崔家給出的說辭是成親,既然不是正兒八經的入贅……
按照這時候男尊女卑的大環境,這裏就怎麽看都是崔書寧無理取鬧了。
畢竟孩子隨父姓是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大傳統,大規矩,就哪怕是倆人曾經有言在先了,現在既然生了倆,崔書寧一定要一個跟她姓,那她小相公最多就是讓步給她個女孩兒吧?
雖然崔書寧明著對外什麽也沒說過或者澄清,她也還沒去衙門給倆孩子正式上戶籍,但是
人前人後的她管她這倆孩子叫崔小寧和崔小硯!
這不明擺著沒事找事兒麽?
於是自她迴京之後外麵就已經繪聲繪色的給她這家務事斷了無數次官司,現在就一致認定確實是她為了搶孩子在無理取鬧。
所以
現在沈硯不肯妥協,躲在外麵跟她耗著不迴京也成了眾所周知的正當理由。
這種女人,你就得晾著她,一次妥協她後麵必定蹬鼻子上臉,男人哪還有什麽家庭地位,這是原則問題,不能讓的!
總之這女人自始至終都挺能折騰事兒的,一次兩次大家都看她的笑話,甚至因為這女人離經叛道的沒規矩還盼著她能吃點教訓倒倒黴,現在一次兩次三次的……
次數多了,大家習以為常,反而沒那心思去盼著她是好或者壞,就單純當茶餘飯後的談資了,說著消遣消遣也就完了。
本來就是嘛,你在旁邊指指點點看她的笑話看的熱血沸騰,她卻是一副冷眼旁觀的架勢,你再嘲笑她,她那心就是寬的沒邊兒了,半點不受刺激不受打擊的,長此以往你要再跟她較真那你反而就成了被她戲耍的猴兒了。
何必呢?!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單就崔書寧迴京那陣子所引發的熱議,顧溫在京為官,自然不可能過濾掉她的有關消息。
她有時候也帶孩子上街或者迴娘家,顧溫也有遇到過一兩次,一開始覺得這是他嫡長兄的嫡妻,現在嫁了別人還兒女雙全孩子都有了,那感覺總有種說不出來的別扭,但是見過兩次之後也就釋懷,可以泰然處之了。
「貿然登門打擾,實在是抱歉。」他起身作揖,側目一看賀蘭青還愣在那裏,正目不轉睛的盯著崔書寧懷裏的孩子看,倒是頗有幾分不解:「我一直以為你會知道消息的,所以就沒同你說過。」
崔書寧和沈硯在恆遠郡那段日子是住在杭家的,那一個多月的相處下來,他們和杭家兄妹關係處的不錯,按理說就算他們後來沒再去過北境,也該互相偶有點書信往來什麽的吧?
這是正常邏輯和人之常情。
崔書寧是沒和賀蘭青兄妹之間再通過消息,但是沈硯這兩年人就在北邊,他和杭家兄妹的接觸肯定少不了,她之所以沒捎信也沒捎東西過去是因為知道沒這個必要。
但是,顧溫不清楚這其中的貓膩和牽扯。
她單手抱著兒子走進來,因為這屋子裏沒地龍,就沒脫大氅,也就把孩子裹在衣服裏麵保暖,一邊麵色如常隨口解釋了句:「是我疏忽了,忙著帶孩子就什麽也顧不上了,也沒特意去信告訴你們。」
他順勢拍拍兒子的屁股,指引他:「這個是賀蘭姑姑,叫姑姑。」
她要是跟賀蘭青論姐妹做手帕交處理,就該讓兒子喊姨母,顯然她這是從沈硯那頭兒論的,畢竟杭家兄妹和他的關係更鐵。
好在這種細微之處的差別,顧溫一個外人沒得察覺和深究。
崔小硯眨巴著一雙大眼睛倒確實是新奇的盯著賀蘭青看了好幾眼,之後卻沒吭聲,害羞的一扭頭,一腦袋紮到娘親的頸邊去把小臉兒藏起來了,同時死死的摟住了脖子。
崔書寧心裏直翻白眼。
她這兒子就是個奇葩,平時在家裏作天作地又上天入地的,誰也管不住他,但卻不知道哪兒來的小心眼兒,好像有被迫害妄想症似的,警惕性超級高的,隻要是見了陌生人,那才是叫一個靦腆扭捏,不讓沾也不讓碰,不知道他在家裏那個霸王做派的人乍一看還真會以為就是個羞羞的內向的文靜男孩子呢。
賀蘭青那裏愣半晌,倒不是因為崔書寧沒有特意寫信告訴她生孩子的事,而是沈硯就在北境,這兩年和他們兄妹來往極為頻繁,她可不覺得沈硯要和崔書寧有了孩子會有瞞著他們兄妹不顯擺的必要,就很顯然
那小子壓根就不知道自己已經當爹的這迴事吧。
崔書寧沒告訴他?怕他惦念他們母子進而分心?
想想也是,現在是什麽情形,沈硯在北境舉兵公然和大周的朝廷挑釁,崔書寧母子卻居然膽子大到公然在這帝京的京城裏招搖過市?
雖說大隱隱於市,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可是作為知情人她都立時要為崔書寧捏一把冷汗的。
她這膽子也未免太大了。
當然,她既當場領會了崔書寧藏著的貓膩和意圖,也不會在顧溫麵前拆對方的台,連忙收攝心神,調整心態又再微笑起來:「你也是的,這麽大的事怎麽也該告訴我們一聲,我這貿貿然的登門也沒給孩子準備個見麵禮,怪失禮的。」
</br>
崔家給出的說辭是成親,既然不是正兒八經的入贅……
按照這時候男尊女卑的大環境,這裏就怎麽看都是崔書寧無理取鬧了。
畢竟孩子隨父姓是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大傳統,大規矩,就哪怕是倆人曾經有言在先了,現在既然生了倆,崔書寧一定要一個跟她姓,那她小相公最多就是讓步給她個女孩兒吧?
雖然崔書寧明著對外什麽也沒說過或者澄清,她也還沒去衙門給倆孩子正式上戶籍,但是
人前人後的她管她這倆孩子叫崔小寧和崔小硯!
這不明擺著沒事找事兒麽?
於是自她迴京之後外麵就已經繪聲繪色的給她這家務事斷了無數次官司,現在就一致認定確實是她為了搶孩子在無理取鬧。
所以
現在沈硯不肯妥協,躲在外麵跟她耗著不迴京也成了眾所周知的正當理由。
這種女人,你就得晾著她,一次妥協她後麵必定蹬鼻子上臉,男人哪還有什麽家庭地位,這是原則問題,不能讓的!
總之這女人自始至終都挺能折騰事兒的,一次兩次大家都看她的笑話,甚至因為這女人離經叛道的沒規矩還盼著她能吃點教訓倒倒黴,現在一次兩次三次的……
次數多了,大家習以為常,反而沒那心思去盼著她是好或者壞,就單純當茶餘飯後的談資了,說著消遣消遣也就完了。
本來就是嘛,你在旁邊指指點點看她的笑話看的熱血沸騰,她卻是一副冷眼旁觀的架勢,你再嘲笑她,她那心就是寬的沒邊兒了,半點不受刺激不受打擊的,長此以往你要再跟她較真那你反而就成了被她戲耍的猴兒了。
何必呢?!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單就崔書寧迴京那陣子所引發的熱議,顧溫在京為官,自然不可能過濾掉她的有關消息。
她有時候也帶孩子上街或者迴娘家,顧溫也有遇到過一兩次,一開始覺得這是他嫡長兄的嫡妻,現在嫁了別人還兒女雙全孩子都有了,那感覺總有種說不出來的別扭,但是見過兩次之後也就釋懷,可以泰然處之了。
「貿然登門打擾,實在是抱歉。」他起身作揖,側目一看賀蘭青還愣在那裏,正目不轉睛的盯著崔書寧懷裏的孩子看,倒是頗有幾分不解:「我一直以為你會知道消息的,所以就沒同你說過。」
崔書寧和沈硯在恆遠郡那段日子是住在杭家的,那一個多月的相處下來,他們和杭家兄妹關係處的不錯,按理說就算他們後來沒再去過北境,也該互相偶有點書信往來什麽的吧?
這是正常邏輯和人之常情。
崔書寧是沒和賀蘭青兄妹之間再通過消息,但是沈硯這兩年人就在北邊,他和杭家兄妹的接觸肯定少不了,她之所以沒捎信也沒捎東西過去是因為知道沒這個必要。
但是,顧溫不清楚這其中的貓膩和牽扯。
她單手抱著兒子走進來,因為這屋子裏沒地龍,就沒脫大氅,也就把孩子裹在衣服裏麵保暖,一邊麵色如常隨口解釋了句:「是我疏忽了,忙著帶孩子就什麽也顧不上了,也沒特意去信告訴你們。」
他順勢拍拍兒子的屁股,指引他:「這個是賀蘭姑姑,叫姑姑。」
她要是跟賀蘭青論姐妹做手帕交處理,就該讓兒子喊姨母,顯然她這是從沈硯那頭兒論的,畢竟杭家兄妹和他的關係更鐵。
好在這種細微之處的差別,顧溫一個外人沒得察覺和深究。
崔小硯眨巴著一雙大眼睛倒確實是新奇的盯著賀蘭青看了好幾眼,之後卻沒吭聲,害羞的一扭頭,一腦袋紮到娘親的頸邊去把小臉兒藏起來了,同時死死的摟住了脖子。
崔書寧心裏直翻白眼。
她這兒子就是個奇葩,平時在家裏作天作地又上天入地的,誰也管不住他,但卻不知道哪兒來的小心眼兒,好像有被迫害妄想症似的,警惕性超級高的,隻要是見了陌生人,那才是叫一個靦腆扭捏,不讓沾也不讓碰,不知道他在家裏那個霸王做派的人乍一看還真會以為就是個羞羞的內向的文靜男孩子呢。
賀蘭青那裏愣半晌,倒不是因為崔書寧沒有特意寫信告訴她生孩子的事,而是沈硯就在北境,這兩年和他們兄妹來往極為頻繁,她可不覺得沈硯要和崔書寧有了孩子會有瞞著他們兄妹不顯擺的必要,就很顯然
那小子壓根就不知道自己已經當爹的這迴事吧。
崔書寧沒告訴他?怕他惦念他們母子進而分心?
想想也是,現在是什麽情形,沈硯在北境舉兵公然和大周的朝廷挑釁,崔書寧母子卻居然膽子大到公然在這帝京的京城裏招搖過市?
雖說大隱隱於市,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可是作為知情人她都立時要為崔書寧捏一把冷汗的。
她這膽子也未免太大了。
當然,她既當場領會了崔書寧藏著的貓膩和意圖,也不會在顧溫麵前拆對方的台,連忙收攝心神,調整心態又再微笑起來:「你也是的,這麽大的事怎麽也該告訴我們一聲,我這貿貿然的登門也沒給孩子準備個見麵禮,怪失禮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