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處置,從他的立場上算是萬全了。
一來他沒有因為捕風捉影的罪名而趕盡殺絕,世人總不好指責他六親不認,而她處置長公主雖無實證,但是有人控告,便不算沒有來由,與此同時也算是能給趙雪明一個交代了。
管公公依言去擬了聖旨,卻是等到又隔了兩日,大理寺和宗室那邊對裕太妃的處置下來之後才頒的聖旨。
因為年關在即,這些糟心事就處置的很是迅速,蕭翊派去林州城查封長公主府的人趕著年底迴來復命,除了大摞的帳本和一些大件的古董器物,以及宮裏當初禦賜給她的有標記的嫁妝之外,居然現銀寥寥沒有幾兩。
當天趙雪明正跪在禦書房的暖閣裏懇求蕭翊準他跟隨蕭雅同去行宮別館,蕭翊拿了帳本翻看覺得很是奇怪,就隨口問他:「不說當初宮裏給她陪嫁了多少,就這些年她手底下那些鋪麵生意也都該有不菲的進帳,這丫頭就是再敗家……她能燒了銀子玩兒麽?」
趙雪明麵有鬱色,卻是低眉順眼的跪著,聞言苦澀一笑:「陛下知道的,長……微臣的妻子出身皇室,自幼便視錢財為無物,這些身外之物她向來懶得操心,所以庫中現銀都被臣調用出去周轉生意了。」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
第267章 情之一事
趙雪明的生意做的大,崔書寧拿了十萬兩銀子在手都覺得壓手,有種坐擁金山的小家子氣,但是長公主那些家底對趙雪明而言就實在不算什麽了。
十萬兩現銀,投入他的生意裏,可能連個響兒都聽不到。
而且這些年,他又的確是掏心掏肺的對長公主好,長公主日常的一應花費但凡是他能注意到的總不會叫她自己去煩心。
如此一來
她說長公主不在意身外之物,反正她又什麽也不缺,蕭翊再聯繫自己這個妹妹高傲慣了的做派想想,說她不管銀子的確毫不奇怪。
而趙雪明既然管了她的所有花銷,她的那些嫁妝銀子放著沒什麽用,被他挪去用一下想來她也是懶得管的。
趙雪明的神色如常。
蕭翊看了他一眼,也實在是有先入為主的印象也不覺得趙雪明有蒙他的必要,對他的話就順理成章的信了。
趙雪明道:「迴頭微臣迴去調一下帳本,算算一共從她的私庫裏取用了多少,會代她如數上繳朝廷的。」
蕭翊看他這樣,就頗有幾分一言難盡了。
當初他讓趙雪明娶蕭雅,不過就是順手做了個局,是真的完全沒有想到趙雪明會陷進去。
「算了。」他擺擺手,合了帳本,「就當是她這些件花銷出去了,你與朕之間計較這些作甚?就不必麻煩了。」
趙雪明抿抿唇。
皇帝的國庫確實也不差長公主這點兒銀子丟進去打水漂。
事實上他本身並沒有想要背叛蕭翊的意圖,可是餘太後薨逝之後他就知道自己以後再也攔不住也護不住他那妻子半分了,他但凡是想多保她性命一時,就隻能追隨,盡全力替她清除後患。
年初那會兒崔書寧去皇陵拜見,她拿走長公主親筆書信和私印的事長公主雖然當時沒跟他說,可是待到崔書寧兩人下山之後她卻對他坦誠了。
但是她就隻說了一句話:「崔氏要繼續置辦田產,手上銀子不夠使,來管本宮借,本宮將私印給她了,叫她自去林州找趙管事他們提去。」
崔書寧一個婦道人家,不愁吃不愁穿的,她置辦那麽多田地做什麽?
何況之前她手上已經買了那麽多了,她想好好經營的話,那些足夠她折騰了,再多了
那女人置辦農莊本來就讓利給農戶比較多了,不好好打算經營的話,忙活一年也不可能有多少進帳,現在她還要再擴大規模?
要知道,攤子一大,各種疏漏和紕漏就容易多,而且她這還是遍布全國各地的分散置辦田產,不像是別的生意可以收攏一條線死死的抓在手裏把控。
很顯然,崔書寧都開始借銀子搞這個了,就說明她已經不單純是為了盈利。
不為盈利,又下這麽大的本錢和心血,成天東奔西走她能是為什麽?
趙雪明雖然已經退出官場多年,但他作為定國公府的掌舵之人,政治眼光和長遠判斷還都是相對敏銳的,結合崔書寧往年的行事,以及她和沈硯的關係想想,他依稀就能猜出那女人在打算和圖謀什麽了。
雖然,就那會兒的大形勢他是覺得無論是崔書寧還是沈硯都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崔書寧的所作所為在他看來雖然無異於過家家酒,但既然敬武長公主已經先斬後奏的把銀子借出去了,他唯一能做的也就隻能是替對方善後,所以當即安排人做了假帳,把長公主庫裏「無故消失」的那批銀兩編排好了去處,以防萬一。
再到後來,沈硯和崔書寧相繼離京之後,他夫妻二人根據現有的線索大概推斷出了沈硯的真實身份。
他其實不是沒有想過,要麽以合作的名義把沈硯誘捕,交給蕭翊,以此換他們夫妻倆一個餘生安穩的。
可是
他隻求歲月靜好,長公主卻誌不在此。
他就算自作主張那麽做了,敬武長公主也沒心思跟他好好過日子的,甚至於再牽累了崔書寧身死,她與他之間的心結也隻會越積越深。
所以,後來在長公主要求他去想辦法聯絡沈硯時,他就派人去了。
</br>
一來他沒有因為捕風捉影的罪名而趕盡殺絕,世人總不好指責他六親不認,而她處置長公主雖無實證,但是有人控告,便不算沒有來由,與此同時也算是能給趙雪明一個交代了。
管公公依言去擬了聖旨,卻是等到又隔了兩日,大理寺和宗室那邊對裕太妃的處置下來之後才頒的聖旨。
因為年關在即,這些糟心事就處置的很是迅速,蕭翊派去林州城查封長公主府的人趕著年底迴來復命,除了大摞的帳本和一些大件的古董器物,以及宮裏當初禦賜給她的有標記的嫁妝之外,居然現銀寥寥沒有幾兩。
當天趙雪明正跪在禦書房的暖閣裏懇求蕭翊準他跟隨蕭雅同去行宮別館,蕭翊拿了帳本翻看覺得很是奇怪,就隨口問他:「不說當初宮裏給她陪嫁了多少,就這些年她手底下那些鋪麵生意也都該有不菲的進帳,這丫頭就是再敗家……她能燒了銀子玩兒麽?」
趙雪明麵有鬱色,卻是低眉順眼的跪著,聞言苦澀一笑:「陛下知道的,長……微臣的妻子出身皇室,自幼便視錢財為無物,這些身外之物她向來懶得操心,所以庫中現銀都被臣調用出去周轉生意了。」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
第267章 情之一事
趙雪明的生意做的大,崔書寧拿了十萬兩銀子在手都覺得壓手,有種坐擁金山的小家子氣,但是長公主那些家底對趙雪明而言就實在不算什麽了。
十萬兩現銀,投入他的生意裏,可能連個響兒都聽不到。
而且這些年,他又的確是掏心掏肺的對長公主好,長公主日常的一應花費但凡是他能注意到的總不會叫她自己去煩心。
如此一來
她說長公主不在意身外之物,反正她又什麽也不缺,蕭翊再聯繫自己這個妹妹高傲慣了的做派想想,說她不管銀子的確毫不奇怪。
而趙雪明既然管了她的所有花銷,她的那些嫁妝銀子放著沒什麽用,被他挪去用一下想來她也是懶得管的。
趙雪明的神色如常。
蕭翊看了他一眼,也實在是有先入為主的印象也不覺得趙雪明有蒙他的必要,對他的話就順理成章的信了。
趙雪明道:「迴頭微臣迴去調一下帳本,算算一共從她的私庫裏取用了多少,會代她如數上繳朝廷的。」
蕭翊看他這樣,就頗有幾分一言難盡了。
當初他讓趙雪明娶蕭雅,不過就是順手做了個局,是真的完全沒有想到趙雪明會陷進去。
「算了。」他擺擺手,合了帳本,「就當是她這些件花銷出去了,你與朕之間計較這些作甚?就不必麻煩了。」
趙雪明抿抿唇。
皇帝的國庫確實也不差長公主這點兒銀子丟進去打水漂。
事實上他本身並沒有想要背叛蕭翊的意圖,可是餘太後薨逝之後他就知道自己以後再也攔不住也護不住他那妻子半分了,他但凡是想多保她性命一時,就隻能追隨,盡全力替她清除後患。
年初那會兒崔書寧去皇陵拜見,她拿走長公主親筆書信和私印的事長公主雖然當時沒跟他說,可是待到崔書寧兩人下山之後她卻對他坦誠了。
但是她就隻說了一句話:「崔氏要繼續置辦田產,手上銀子不夠使,來管本宮借,本宮將私印給她了,叫她自去林州找趙管事他們提去。」
崔書寧一個婦道人家,不愁吃不愁穿的,她置辦那麽多田地做什麽?
何況之前她手上已經買了那麽多了,她想好好經營的話,那些足夠她折騰了,再多了
那女人置辦農莊本來就讓利給農戶比較多了,不好好打算經營的話,忙活一年也不可能有多少進帳,現在她還要再擴大規模?
要知道,攤子一大,各種疏漏和紕漏就容易多,而且她這還是遍布全國各地的分散置辦田產,不像是別的生意可以收攏一條線死死的抓在手裏把控。
很顯然,崔書寧都開始借銀子搞這個了,就說明她已經不單純是為了盈利。
不為盈利,又下這麽大的本錢和心血,成天東奔西走她能是為什麽?
趙雪明雖然已經退出官場多年,但他作為定國公府的掌舵之人,政治眼光和長遠判斷還都是相對敏銳的,結合崔書寧往年的行事,以及她和沈硯的關係想想,他依稀就能猜出那女人在打算和圖謀什麽了。
雖然,就那會兒的大形勢他是覺得無論是崔書寧還是沈硯都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崔書寧的所作所為在他看來雖然無異於過家家酒,但既然敬武長公主已經先斬後奏的把銀子借出去了,他唯一能做的也就隻能是替對方善後,所以當即安排人做了假帳,把長公主庫裏「無故消失」的那批銀兩編排好了去處,以防萬一。
再到後來,沈硯和崔書寧相繼離京之後,他夫妻二人根據現有的線索大概推斷出了沈硯的真實身份。
他其實不是沒有想過,要麽以合作的名義把沈硯誘捕,交給蕭翊,以此換他們夫妻倆一個餘生安穩的。
可是
他隻求歲月靜好,長公主卻誌不在此。
他就算自作主張那麽做了,敬武長公主也沒心思跟他好好過日子的,甚至於再牽累了崔書寧身死,她與他之間的心結也隻會越積越深。
所以,後來在長公主要求他去想辦法聯絡沈硯時,他就派人去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