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個人,明知道崔書寧不樂意還死皮賴臉的往上帖,桑珠也能同仇敵愾,厭煩噁心的要命,但是這個違背崔書寧意願窮追不捨的人是沈硯……
桑珠就說不出什麽來了。
沈硯等於也是她看著長大的,知根知底,真的就跟自家的孩子一樣親切。
還是那句話,如果換個人,他去給別家的姑娘獻殷勤卻屢次遭拒,桑珠也得義憤填膺的罵那家姑娘眼瞎沒品位。
但是現在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能怎麽樣?
反正問題的癥結就在崔書寧那,他不樂意接受沈硯,那就誰也別瞎蹦躂,沒用,最後能走多遠,成不成的,全看沈硯自己的造化。
這會兒年都過完了,崔書寧趕路也不著急,一行人走走停停的又磨嘰了十餘日才總算抵京。
這一走數年,再迴來竟也有種物是人非的滄桑感了。
崔書寧仍是帶著沈硯迴暢園,這幾年他們不在,家裏倒是一切如故,留守在家的那批下人還算盡職,日常灑掃整理不懈怠,園子裏的一切都未顯出老舊來,唯一不同的是那一批丫鬟十來個人,其中一半都嫁了人,有兩個孩子已經可以滿地跑了。
這事兒是崔書寧走前交代他們的,由於這些人簽的都是死契,沒她這個主子點頭,她們婚嫁是不能自主的,崔書寧當時也不確定自己這一趟出去多久才迴,那些姑娘裏麵大的當時就十五六了,雖然在她看來再等十年也不晚,但畢竟大時代的價值觀裏不能接受,所以她臨走就撂下話了,滿了十六的她們願意嫁就自己尋了人家嫁了。
不過這園子裏的人都知道自家主子家規嚴,又有點疑心病,不簽死契的下人她不敢用,為了繼續在暢園呆下去,他們婚嫁倒是很自覺,多數選的內部消化。
這麽一來……
留守在家的護衛和小廝好幾個都娶上媳婦了,王勇那幾個跟著崔書寧出去闖蕩的迴來看得眼熱,一片哀嚎聲。
歐陽簡瞧著他們插科打諢的瞎胡鬧,忍不住暗搓搓的偷窺自家少主,果然看見沈硯的臉色很不好,他於是確定
要不是為了強撐麵子,現在想和王勇他們一起跳腳大罵,哭慘咒罵老天不公的頭一個一定是他們家少主。
論及娶媳婦一事,誰能比他家少主更慘更坎坷啊?
崔書寧長途跋涉迴來,暫時需要調整狀態,之後就打算先在家裏窩一陣,不過她主要是為著敬武長公主迴來的,所以迴來之後是第一時間叫人去打聽敬武長公主方麵的動靜。
這會兒離著餘太後出事都一年多了,京城裏有關那件事的風聲早就過去,很少被提及。
而敬武長公主那裏,這一年都老老實實的呆在皇陵,銷聲匿跡,似乎你不主動去提,都很少會有人記得皇陵那裏還住著一位長公主在替先太後守靈的。
桑珠出去打聽,確實也打聽不出什麽太內幕的消息,崔書寧就打算著稍後得挑個日子過去皇陵走一趟。
但是她不想做的太迫切,以免引起朝中皇帝和餘家人的注意,所以暫時也沒太著急安排這事兒,就先安頓了自己和家裏。
然後崔家這次倒是耳聰目明,她抵京的次日一早家裏崔航就叫人送了帖子過來,說是叫她和沈硯晚上迴家吃個團圓飯,為他姐弟二人接風。
這幾年崔書寧不在京城,但是和崔航之間是保持著不鹹不淡的書信往來的。
崔航人在官場,能適當給她透露一些消息,即便她人不在中樞,但有些事情還是要了解了才有備無患。
而每年年關她也叫人寄信順便送些外麵的特產年貨迴來,她答應給族裏辦族學,她離京前族學已經落成,而每年五十兩銀子的活動經費也照給。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距離產生美吧,反正她不在京城這段時間,少了衝突,雖然不怎麽熱絡,這個崔家對她來說還是勉強能算個娘家的。
崔航特意備宴給她接風,崔書寧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也不算為難的就答應了。
至於沈硯
他和崔家從一開始就沒關係,不管她和他之間怎麽樣,哪怕她現在不想養他了也沒必要讓崔家人知道並且進來摻和,所以就還是掩飾太平的把他也帶著去了。
去崔家的路上沈硯主動上了她的馬車,崔書寧不太高興,皺了眉頭正猶豫著要不要讓他下去,沈硯卻突然問道:「你是想知道敬武長公主的近況是嗎?」
崔書寧的注意力瞬間被轉移,收攝心神:「怎麽?」
「年前那會兒知道你打算借著年關迴來,我提前安排人迴來盯著打探消息了。」沈硯道,語氣平靜而淡漠。
崔書寧確實沒想到他會為了她要迴京就事先在這種事上都做了準備了,一時微愣。
沈硯道:「她可能確實如你所想,並沒有打算就此沉寂下來,我打聽到的消息是……這一年多裏,雖然餘家的人明裏暗裏接近她想要套近乎,但一律被她拒了,她其實暗中卻聯絡到了寡居的裕太妃,並且與她暗中多有往來。」
裕太妃?和崔艦一起在北境戰事中殉國了的裕親王家裏留下的那個缺德正妃?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
第211章 三姨丈啊
沈硯沒往細處說,崔書寧也沒多問。
由於他們是卡著點出門的,這樣就免了和崔家那些人尬坐尬聊,所以過去的時候天色已暮,幾乎是卡著點兒在飯點之前到的。
</br>
桑珠就說不出什麽來了。
沈硯等於也是她看著長大的,知根知底,真的就跟自家的孩子一樣親切。
還是那句話,如果換個人,他去給別家的姑娘獻殷勤卻屢次遭拒,桑珠也得義憤填膺的罵那家姑娘眼瞎沒品位。
但是現在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能怎麽樣?
反正問題的癥結就在崔書寧那,他不樂意接受沈硯,那就誰也別瞎蹦躂,沒用,最後能走多遠,成不成的,全看沈硯自己的造化。
這會兒年都過完了,崔書寧趕路也不著急,一行人走走停停的又磨嘰了十餘日才總算抵京。
這一走數年,再迴來竟也有種物是人非的滄桑感了。
崔書寧仍是帶著沈硯迴暢園,這幾年他們不在,家裏倒是一切如故,留守在家的那批下人還算盡職,日常灑掃整理不懈怠,園子裏的一切都未顯出老舊來,唯一不同的是那一批丫鬟十來個人,其中一半都嫁了人,有兩個孩子已經可以滿地跑了。
這事兒是崔書寧走前交代他們的,由於這些人簽的都是死契,沒她這個主子點頭,她們婚嫁是不能自主的,崔書寧當時也不確定自己這一趟出去多久才迴,那些姑娘裏麵大的當時就十五六了,雖然在她看來再等十年也不晚,但畢竟大時代的價值觀裏不能接受,所以她臨走就撂下話了,滿了十六的她們願意嫁就自己尋了人家嫁了。
不過這園子裏的人都知道自家主子家規嚴,又有點疑心病,不簽死契的下人她不敢用,為了繼續在暢園呆下去,他們婚嫁倒是很自覺,多數選的內部消化。
這麽一來……
留守在家的護衛和小廝好幾個都娶上媳婦了,王勇那幾個跟著崔書寧出去闖蕩的迴來看得眼熱,一片哀嚎聲。
歐陽簡瞧著他們插科打諢的瞎胡鬧,忍不住暗搓搓的偷窺自家少主,果然看見沈硯的臉色很不好,他於是確定
要不是為了強撐麵子,現在想和王勇他們一起跳腳大罵,哭慘咒罵老天不公的頭一個一定是他們家少主。
論及娶媳婦一事,誰能比他家少主更慘更坎坷啊?
崔書寧長途跋涉迴來,暫時需要調整狀態,之後就打算先在家裏窩一陣,不過她主要是為著敬武長公主迴來的,所以迴來之後是第一時間叫人去打聽敬武長公主方麵的動靜。
這會兒離著餘太後出事都一年多了,京城裏有關那件事的風聲早就過去,很少被提及。
而敬武長公主那裏,這一年都老老實實的呆在皇陵,銷聲匿跡,似乎你不主動去提,都很少會有人記得皇陵那裏還住著一位長公主在替先太後守靈的。
桑珠出去打聽,確實也打聽不出什麽太內幕的消息,崔書寧就打算著稍後得挑個日子過去皇陵走一趟。
但是她不想做的太迫切,以免引起朝中皇帝和餘家人的注意,所以暫時也沒太著急安排這事兒,就先安頓了自己和家裏。
然後崔家這次倒是耳聰目明,她抵京的次日一早家裏崔航就叫人送了帖子過來,說是叫她和沈硯晚上迴家吃個團圓飯,為他姐弟二人接風。
這幾年崔書寧不在京城,但是和崔航之間是保持著不鹹不淡的書信往來的。
崔航人在官場,能適當給她透露一些消息,即便她人不在中樞,但有些事情還是要了解了才有備無患。
而每年年關她也叫人寄信順便送些外麵的特產年貨迴來,她答應給族裏辦族學,她離京前族學已經落成,而每年五十兩銀子的活動經費也照給。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距離產生美吧,反正她不在京城這段時間,少了衝突,雖然不怎麽熱絡,這個崔家對她來說還是勉強能算個娘家的。
崔航特意備宴給她接風,崔書寧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也不算為難的就答應了。
至於沈硯
他和崔家從一開始就沒關係,不管她和他之間怎麽樣,哪怕她現在不想養他了也沒必要讓崔家人知道並且進來摻和,所以就還是掩飾太平的把他也帶著去了。
去崔家的路上沈硯主動上了她的馬車,崔書寧不太高興,皺了眉頭正猶豫著要不要讓他下去,沈硯卻突然問道:「你是想知道敬武長公主的近況是嗎?」
崔書寧的注意力瞬間被轉移,收攝心神:「怎麽?」
「年前那會兒知道你打算借著年關迴來,我提前安排人迴來盯著打探消息了。」沈硯道,語氣平靜而淡漠。
崔書寧確實沒想到他會為了她要迴京就事先在這種事上都做了準備了,一時微愣。
沈硯道:「她可能確實如你所想,並沒有打算就此沉寂下來,我打聽到的消息是……這一年多裏,雖然餘家的人明裏暗裏接近她想要套近乎,但一律被她拒了,她其實暗中卻聯絡到了寡居的裕太妃,並且與她暗中多有往來。」
裕太妃?和崔艦一起在北境戰事中殉國了的裕親王家裏留下的那個缺德正妃?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
第211章 三姨丈啊
沈硯沒往細處說,崔書寧也沒多問。
由於他們是卡著點出門的,這樣就免了和崔家那些人尬坐尬聊,所以過去的時候天色已暮,幾乎是卡著點兒在飯點之前到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