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元在旁邊看著完全沒脾氣的自己家少主,由衷的各種感慨……
這特喵的真是一物降一物,早在今天之前誰能想到他家少主會被人治成這樣?這還是他家少主麽?簡直就是直接換了個人好麽?
食盒裏的東西沈硯自然也是沒胃口吃的,小元更不敢動,最後是常先生沒臉沒皮,打著不能浪費的幌子拿去吃了。
沈硯失戀失到沒脾氣,自然也沒精神管他。
崔書寧並沒有再急著趕沈硯主僕離開,隻是人前人後都刻意的保持距離,不跟他當麵吵架甩臉色,隻把他當成隱形人,我行我素的完全不理他了。
接下來她拿出三天時間讓徐先生和李成興他們重新合算整理帳目,考察土地質量並且重新劃分田地。
把招規矩辦事保質保量交了糧食的農戶分出來,又把裏麵做了些手腳,雖然給是數量夠了,但卻拿陳糧或者篩選了當季糧食裏的劣質品充數的也單獨挑出來,最後把那些私吞的人的帳目單獨整理,再放下話去叫這些人第四天到莊子來當麵解除契約。
她事情處理的不緊不慢,毫不急切。
得到消息之後,當天夜裏那些人免不了又聚在一起商量了一番對策,但是因為這位女東家過來之後的行事作風實在是太溫和了,又有她免除去年災區佃戶納糧份額的先例,一群人認定了她是虛張聲勢嚇唬人的,隻要他們團結一致,就一定能讓她妥協,畢竟加起來一共也就三十來戶人家是如數上交了糧食的,如果剩下的全部解除合約,這也就意味著她在這裏起碼六七成的土地來年無人耕種,是要荒廢的。
這些人擰成一股繩,崔書寧叫了他們巳時一起過來,他們倒是普遍來得早了個把時辰,不過莊子沒開門,他們也進不去,一直等到了時辰,裏麵才開了門。
算是挑頭人之一的老者被迫站出來交涉:「昨兒個莊子上傳信說是叫咱們過來說解除租賃契約的事,咱們沒太明白是怎麽迴事。之前東家就放話懷疑咱們私藏了糧食,可是東家,您是貴人,您沒種過地您不知道這裏麵的門道。這田地是有優劣之分的,有些土地肥沃,糧食自然就長得好,有些貧瘠的,出產折半甚至隻有好地的兩三成都正常。並非我們偷懶懈怠,確實是靠天吃飯,分到手的田地不爭氣……」
崔書寧把當初他們簽訂的契約直接拍在了桌子上:「機會我給過你們了,今天叫你們過來不是聽你們狡辯的。土地是有優劣,我又不是沒仔細看過自己買的這片田地是什麽品相。正常來說今年這光景,一畝地的產出該在兩石半左右。」
有人想要辯解,她直接沒給對方開口的機會,又把一打厚厚的帳冊拍在了桌子上:「這個你們不用否認,我這裏既有今年正常給我交糧的農戶的帳目作比對,也搜集了過去五年你們種的這些田產每年的糧食產量作比對。你們可以強辯說我手上帳冊作偽,但歷年朝廷征賦稅的記錄本地的郡府衙門乃至於京城裏的戶部都有卷宗存檔。咱們去年立約之初我就有在契約上寫明,你們種我的地就要守我的規矩,如若不然,我即可單方麵解除契約。現在白紙黑字都在這裏放著,痛快點就敢作敢當,重新出來立字據咱們解除契約,你們若有不服……那也沒關係,咱們可以去上公堂,請當地的父母官大人給斷個清楚明白。」
她這一番話不徐不疾的,卻擲地有聲。
一群人越是聽到後麵越是傻眼。
他們隻以為自己人多勢眾,大家眾口鑠金,咬死了就是這些田地產量低,崔書寧一個外鄉人,還是女眷,胳膊拗不過大腿,她能怎麽樣,是真沒有人想過居然還可以根據每年繳納賦稅的份額去查到往年這些田地的收成如何。
上公堂,他們是萬萬不肯的。
且不說官司能不能贏,在場的都是一般的鄉民,在出這檔子事之前,誰不是老實本分的好名聲,一旦鬧上公堂,他們這兩個村子的名聲就臭了。
在這個古代,不比門一關就連對門鄰居都不認識的公寓樓社會,人與人之間都是要來往的,名聲很重要。如果一個人被冠上奸猾之名,那他就算賣東西也沒人敢買,不像網絡發達的時代,披個馬甲又是一條好漢,他們是會直接威脅到生計的。
這時候就已經有人開始惶恐後悔了。
可是藏了的糧食交出來,那又就等於是徹底承認了他們貪圖別人的東西做了虧心事。
他們姑且還在舉棋不定的做思想鬥爭,崔書寧卻壓根沒準備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她端起茶碗往椅背上一靠,順帶著給莊頭那些人使了個眼色:「把準備好的解約文書拿出來,叫到名字的叫他們交出原來的契約,在新的文書上畫押。」
莊頭答應一聲,徐先生和李成興也分別到位。
他們開始喊人重新簽訂文書的時候,人群瞬間就騷亂起來,被叫到名字的人下意識的往人群裏縮,怎麽都不肯站出來。
這些人莊頭和莊子上幫傭的佃戶都是認識的,莊頭遞了個眼神詢問要不要把人揪出來強行畫押。
這時候始作俑者的吳大勇終於熬不住,站出來,其實還很足:「東家,您這三百畝地已經在這裏了,給旁人留條活路就是給您自己留活路,這些地就隻有我們兩個村子的人能給您種,您可想清楚了,今兒個您跟這裏的人全部毀了約,這些地就要荒在這了。」
</br>
這特喵的真是一物降一物,早在今天之前誰能想到他家少主會被人治成這樣?這還是他家少主麽?簡直就是直接換了個人好麽?
食盒裏的東西沈硯自然也是沒胃口吃的,小元更不敢動,最後是常先生沒臉沒皮,打著不能浪費的幌子拿去吃了。
沈硯失戀失到沒脾氣,自然也沒精神管他。
崔書寧並沒有再急著趕沈硯主僕離開,隻是人前人後都刻意的保持距離,不跟他當麵吵架甩臉色,隻把他當成隱形人,我行我素的完全不理他了。
接下來她拿出三天時間讓徐先生和李成興他們重新合算整理帳目,考察土地質量並且重新劃分田地。
把招規矩辦事保質保量交了糧食的農戶分出來,又把裏麵做了些手腳,雖然給是數量夠了,但卻拿陳糧或者篩選了當季糧食裏的劣質品充數的也單獨挑出來,最後把那些私吞的人的帳目單獨整理,再放下話去叫這些人第四天到莊子來當麵解除契約。
她事情處理的不緊不慢,毫不急切。
得到消息之後,當天夜裏那些人免不了又聚在一起商量了一番對策,但是因為這位女東家過來之後的行事作風實在是太溫和了,又有她免除去年災區佃戶納糧份額的先例,一群人認定了她是虛張聲勢嚇唬人的,隻要他們團結一致,就一定能讓她妥協,畢竟加起來一共也就三十來戶人家是如數上交了糧食的,如果剩下的全部解除合約,這也就意味著她在這裏起碼六七成的土地來年無人耕種,是要荒廢的。
這些人擰成一股繩,崔書寧叫了他們巳時一起過來,他們倒是普遍來得早了個把時辰,不過莊子沒開門,他們也進不去,一直等到了時辰,裏麵才開了門。
算是挑頭人之一的老者被迫站出來交涉:「昨兒個莊子上傳信說是叫咱們過來說解除租賃契約的事,咱們沒太明白是怎麽迴事。之前東家就放話懷疑咱們私藏了糧食,可是東家,您是貴人,您沒種過地您不知道這裏麵的門道。這田地是有優劣之分的,有些土地肥沃,糧食自然就長得好,有些貧瘠的,出產折半甚至隻有好地的兩三成都正常。並非我們偷懶懈怠,確實是靠天吃飯,分到手的田地不爭氣……」
崔書寧把當初他們簽訂的契約直接拍在了桌子上:「機會我給過你們了,今天叫你們過來不是聽你們狡辯的。土地是有優劣,我又不是沒仔細看過自己買的這片田地是什麽品相。正常來說今年這光景,一畝地的產出該在兩石半左右。」
有人想要辯解,她直接沒給對方開口的機會,又把一打厚厚的帳冊拍在了桌子上:「這個你們不用否認,我這裏既有今年正常給我交糧的農戶的帳目作比對,也搜集了過去五年你們種的這些田產每年的糧食產量作比對。你們可以強辯說我手上帳冊作偽,但歷年朝廷征賦稅的記錄本地的郡府衙門乃至於京城裏的戶部都有卷宗存檔。咱們去年立約之初我就有在契約上寫明,你們種我的地就要守我的規矩,如若不然,我即可單方麵解除契約。現在白紙黑字都在這裏放著,痛快點就敢作敢當,重新出來立字據咱們解除契約,你們若有不服……那也沒關係,咱們可以去上公堂,請當地的父母官大人給斷個清楚明白。」
她這一番話不徐不疾的,卻擲地有聲。
一群人越是聽到後麵越是傻眼。
他們隻以為自己人多勢眾,大家眾口鑠金,咬死了就是這些田地產量低,崔書寧一個外鄉人,還是女眷,胳膊拗不過大腿,她能怎麽樣,是真沒有人想過居然還可以根據每年繳納賦稅的份額去查到往年這些田地的收成如何。
上公堂,他們是萬萬不肯的。
且不說官司能不能贏,在場的都是一般的鄉民,在出這檔子事之前,誰不是老實本分的好名聲,一旦鬧上公堂,他們這兩個村子的名聲就臭了。
在這個古代,不比門一關就連對門鄰居都不認識的公寓樓社會,人與人之間都是要來往的,名聲很重要。如果一個人被冠上奸猾之名,那他就算賣東西也沒人敢買,不像網絡發達的時代,披個馬甲又是一條好漢,他們是會直接威脅到生計的。
這時候就已經有人開始惶恐後悔了。
可是藏了的糧食交出來,那又就等於是徹底承認了他們貪圖別人的東西做了虧心事。
他們姑且還在舉棋不定的做思想鬥爭,崔書寧卻壓根沒準備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她端起茶碗往椅背上一靠,順帶著給莊頭那些人使了個眼色:「把準備好的解約文書拿出來,叫到名字的叫他們交出原來的契約,在新的文書上畫押。」
莊頭答應一聲,徐先生和李成興也分別到位。
他們開始喊人重新簽訂文書的時候,人群瞬間就騷亂起來,被叫到名字的人下意識的往人群裏縮,怎麽都不肯站出來。
這些人莊頭和莊子上幫傭的佃戶都是認識的,莊頭遞了個眼神詢問要不要把人揪出來強行畫押。
這時候始作俑者的吳大勇終於熬不住,站出來,其實還很足:「東家,您這三百畝地已經在這裏了,給旁人留條活路就是給您自己留活路,這些地就隻有我們兩個村子的人能給您種,您可想清楚了,今兒個您跟這裏的人全部毀了約,這些地就要荒在這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