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璃冥思苦想,在這材料缺乏的時代。還真想不出有什麽好東西可以送的,不外乎就是買些金銀首飾、織錦衣料之類的東西。


    可是這些東西任薑氏早就準備了許多了,壓根不需要她來費心思想婉春還需要些什麽。可若是什麽都不送的話,任薑氏那邊隻怕也是不好過關的。


    董璃迴了屋子,就在想這個問題。倒是小秋有些不以為然,道:「小姐何苦去想那麽多呢,我看老夫人準備的也差不多了,估計稀奇玩意兒是甭想找到的,能送的也就是金銀首飾、衣料之類的。婉春的嫁衣也準備的差不多了,不如過兩日請她一起出去挑挑?」


    董璃想了想,也覺得隻能這樣了,至於這件事情所花費的銀子問題,自然是要任海報銷的,她可是一窮二白,拿不出多少銀子來的。


    如此過了兩日,董璃跟婉春提議出去買些東西,婉春竟也是欣然答應的。當然在前一日的晚間,董璃就跟任海知會過這件事情了,任海當然是很高興董璃有此表現的,畢竟不管怎麽樣,他雖然不能納了婉春。但到底是當妹妹看得,自然是希望董璃心裏能放開點,不要去在意一些沒必要的事情。


    燕秀就留在家裏幫著婉春再準備一些東西,連帶著小秋,就一行三人去了市集,車夫就被留在了街口候著。


    婉春倒也沒挑些什麽東西,隻是意思了一下,選了些布料,以及平常的金手鐲之類的。因為花的不是自己的錢,董璃也樂得當個好人,便鼓嗦婉春多挑幾件。


    等到了下晚時分,一行人才收拾了準備迴去。


    任府也開始喜氣洋洋的籌備起來,因為任薑氏的重視,府裏到處掛了不少紅綢,甚至每個人這個月都得了一些賞銀,府裏每個人的臉上便更多了幾分喜氣。


    到了成親那一日,任薑氏倒也配合得很,表現得比徐媽那個親娘還捨不得。董璃不禁暗自嘀咕了起來,難道真是因為自己沒有女兒,所以對婉春特別的寵愛?


    董璃也隻是見過宋溪成幾次麵,這日他坐在高頭大馬上,一身大紅衣著,倒是耀眼喜氣的緊,身後跟著的是吹鑼打鼓的樂隊,在隨後的就是八抬大轎了。


    熱熱鬧鬧的將婉春嫁了出去之後,任薑氏吩咐為了讓府裏的人都能感受到喜氣,所以晚宴還是要好好準備一下的。


    又過了三日。到了婉春迴門的日子,任府再次歡慶了一迴,董璃乘機注意了一下,倒是聽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原來婉春平日行事就是有些不妥,甚是不得人心,大家開心的也不過是以後終於不用再受她的氣了,日子倒是要過得舒心不少。


    對此,董璃隻能表示無語了,府裏的人大多都是對婉春頗有微詞的,但這卻是絲毫不影響婉春在任薑氏心目中的重要性的,用一句不適時宜的話來形容,就叫情人眼裏出西施,既然任薑氏喜歡婉春,那是怎麽樣在她眼裏都是好的。


    這件事也就是在董璃腦裏翻騰了兩下,就被她給扔一邊去了。畢竟婉春現在已經嫁出去了,任薑氏對她怎樣,現在也是跟她沒關係了,以後過日子的不還是現在留在任府的這些人。


    如此過了幾日,任府卻是發生了一件不甚惹人注意的事情,就是阿五離開了任府。


    阿五本就是徐伯收留在任府的,並沒有跟任府簽什麽契約。就算他哪天離開任府了,任府的任何人也是不能說些什麽的,所以他的離開倒也沒有引起什麽風波。


    董璃也是後來忽然發現,好幾日沒有見到阿五了,這才奇怪的問了小秋。小秋隨後說了阿五離了任府了,至於他到底去了哪兒,卻也是沒人知道的。


    董璃猜測阿五是跟徐伯親近的,估計走之前隻是跟徐伯打了個招唿。況他平日裏跟其他人交流的也不算多,默默離開倒也符合他的行事風格。


    但董璃忽然想起薛盈的小姑姑來,那個跟她同樣隻有幾麵之緣的女子,倒是讓董璃隱約的有些好感,總覺得能安心待在書鋪的女子都是溫柔婉約的居多,況任宇總是在她耳邊。說薛盈的小姑姑是多麽多麽的會講書,董璃想不對那樣的女子好奇那倒是奇怪了。


    基於前世養成的八卦精神,董璃忍不住懷疑阿五跟薛靜姍相互之間到底有沒有好感呢?


    可是照古人的思維,哪怕是有好感,也是不會說出來的吧。況且阿五沒爹沒娘的,估計他是怎麽都不會主動跟薛家提親的。再者就算他有那個膽量,薛家怕是也不會答應的,怎麽著薛家也是個有頭有臉的人家,就薛靜姍這麽一個小女兒,哪怕不指望她嫁給有多好的人家,但至少也不能太次了。


    董璃忍不住又嘆了口氣,隻能說時代不一樣,人的想法才會因此不一樣的,假若那二人真的是有好感的話,薛靜姍可能會不計較阿五的境況,但婚事畢竟還是要父母同意的。偏阿五又是那種有點誌氣的人,自己若是沒有資本的話。也是不會跟薛靜姍說些什麽的。


    大概這個時代的很多有情人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不能在一起的吧,然後再依父母之命隨便找個人過了一生。


    這樣一想,董璃忽然又覺得其實自己是有點幸運的,起碼她在任海心目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婉春嫁人以後,任薑氏的情緒很是低沉了一陣子,作為兒媳婦,董璃也不好就這麽在旁邊看著,正乘著秋時,剛好又要到秋收時節了,往日這個時候任薑氏是都要到大廟裏去燒香的。


    乘著這日天高氣爽,董璃便收拾了一番,跟任薑氏一起前去位於城外十幾裏處的一座香火鼎盛的大廟燒香去,剛好也乘著這個時候散散心。


    大廟位於半山腰上,山雖不高,但爬上去還是頗費力氣的。本來是可以讓馬車直接上去的,但也不知道是廟裏的和尚,還是所謂的善男信女想出的餿主意,說什麽徒步上山,才更能顯示出誠意。


    任薑氏便讓馬車在身後跟著,自己則緩步在前麵走著,董璃年輕,自然是不怕這點勞累的,倒是任薑氏年紀不小了。讓董璃不免擔心她,爬到大廟的時候,還有沒有力氣拜佛呢。


    董璃自然是不能光在一旁走著的,她本來準備扶著任薑氏上山的,但被任薑氏拒絕了。可是等到走了近一半的路程,董璃再次提出扶著任薑氏的時候,任薑氏隻是不作聲的將半邊重量靠在了董璃身上,倒是沒有再死撐麵子。


    董璃暗自憋笑著,卻是不敢拿言語去刺激任薑氏的。


    大約今天也是個黃道吉日,去大廟燒香的人也是很多的,不過像董璃她們這樣。有馬車跟在後麵的卻也是少數。


    董璃去燒香,小秋自然也是跟在後麵一起去的,至於婉婷跟燕秀燕娟也是緊隨其後的。至於燒香的一應用具都是在馬車上擱著的。


    燒香對於董璃來說不過是平常人求個心理安慰而已,世上哪裏真的有神佛來保佑你啊。


    但任薑氏卻是篤信得很,離大廟尚遠的時候,歇息了一會兒,隨後也不要董璃的攙扶了,一個人精神抖擻的三步一拜的往廟裏走去,簡直與剛才三步一歇的費力情景判若兩人。


    環視了一下身周的各色善男信女,董璃無奈的也跟在了任薑氏的身後,假裝虔誠的往大廟行去。


    大廟內香菸繚繞,梵唱聲直達雲霄,各座大殿內都坐著菩薩,董璃跟著任薑氏一座大殿一座大殿的拜過去,隻轉得暈頭轉向。除了常見的觀世音、佛祖,那菩薩她認識的還真沒幾個。


    但此時也不管她認得不認得了,都隻管先去拜上一拜,雖然她心裏是覺得有事求菩薩是沒什麽可行性的,但是無奈任薑氏喜歡呀,她也隻能跟著去了。


    等到董璃一路拜的眼都花了,腳也酸了,暈頭轉向的時候,任薑氏才算是完成了此次的拜佛大業,心滿意足的去了大廟後麵的廂房。


    廂房內大廟的住持已經候在了那兒,當然能讓住持親自接待的,除了任薑氏較為虔誠外,不外乎是因為任府捐的香火錢更多而已。


    董璃自是跟在任薑氏後麵的,一起聆聽了住持對於禪宗的一番講解,反正是任薑氏跟住持聊的是很是莊重,但到了董璃眼裏,卻隻覺得在玩文字遊戲,繞過來繞過去的怎麽都搞不明白,到了最後,索性就在那兒發起呆來。


    任薑氏大約是忙於求教,並沒有在意董璃的一舉一動,過了有半個時辰,任薑氏此次的行程才算是結束。


    出了大廟以後。董璃心裏琢磨著任薑氏這幾日因為婉春出嫁的事情,情緒一直不甚開心,便提議乘著這好時候,在這郊外散散心。


    任薑氏也正有此意,恰董璃提了出來,心裏便覺得這丫頭還是考慮周到的。


    一行人便又在外麵玩了一起,其實也就是董璃陪著任薑氏在外麵的野草地上溜了幾圈,二人吹著微風,倒是感覺愜意得很。任薑氏自是又隨口問了一些任宇最近學習的問題,董璃瞄了瞄任薑氏的臉色,不動聲色的把自己的想法講了出來。


    小孩子正是各種觀念成長的關鍵時候,這時候尤其不能寵著他,事情該怎麽辦就怎麽辦,不能寵壞了,將來擔不了家業。


    大約真的是此次散心不錯,任薑氏並沒有對董璃的話質疑什麽,相反在某些地方還點頭贊同了一下。


    一直到晚間,一行人才迴府。以前的這個日子任薑氏都是會去大廟的,所以府裏的人對於她們的遲歸自是沒什麽奇怪的,就連任海和任江也是比平常晚了許久才迴府。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小媳婦當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裳並收藏穿越小媳婦當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