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化肥在南熙國內普及,各種農作物產量大幅度提高;而韓飛雲在玻璃和陶瓷上賺了很多錢,拍賣會都開了好幾次了,再加上布匹的販賣,南熙國的國庫漸漸充盈了起來,就建議皇帝凱璣免除農民賦稅,農民固定上交的糧食國家也通過錢幣購買。
而趙丹青則在全麵備戰中,修鐵路,造火車,各種槍械大炮……
就這樣又過了差不多半年,趙丹青找來陸勇和韓飛雲,說可以反侵略了。
陸勇曾經也問過趙丹青,我們都可以修仙了,為什麽還要過於幹涉世俗的事情,直接找個宗門修煉不好嗎。
而趙丹青給他的迴答是:我們現在能加入的宗門隻有越溪宗一個,但是越溪宗卻僅僅隻是控製著三個如此貧瘠的世俗國家,說明實力並不強,加入進去也學不到多麽高深的功法,所以在這之前我們要先打造一個穩固的大後方,不僅保護了我們南熙國也為將來留一些後手。
然後陸勇就沒有多問了。
趙丹青讓陸勇和火刀、銀槍先一起從天水郡南下進攻虎君國,等火刀銀槍適應了現代化戰爭以後,就各自帶兵訓練和征戰。
韓飛雲看著陸勇可以拿著槍炮去打仗,而且是完全沒有危險的仗,特別羨慕,隻恨當時投胎為什麽沒有投到將軍府。
可是他沒有想過,在趙丹青沒來之前,陸勇在前線打仗,心裏也是慌得一批,就怕哪天為國捐軀了。
捐軀也就捐軀了,身為優秀特種兵,熟悉各種槍械以及作戰戰術的他手裏卻沒有一把槍,就那樣被敵人亂刀活活砍死,多多少少還是會有點憋屈。
讓陸勇來指揮現代化作戰部隊去打“原始人”,他雖然有些不忍,但是真正到了戰場也不會手下留情。
而且趙丹青也對他說過,我們的目的是摧毀敵方政權,而不是屠殺敵方軍民,隻要敵人願意投降,就放他們一條生路,反正以後都是自己人。
當陸勇三兄弟帶著部隊來到天水郡城池,沒有上前叫陣,而是直接架炮,然後調整方向和角度,一輪齊響後,天水郡的城牆上傳來密密麻麻的爆炸聲,而天水郡的士兵都還沒有看見“敵人”在哪裏。
天水郡城牆上的將領紛紛大喊著:“敵襲!隱蔽!敵襲!隱蔽!”
可是敵人在哪裏,而士兵們在光光的城牆上又去哪裏隱蔽,在炮彈麵前,女牆根本不管用,一下就炸垮了,天水郡可沒有水泥,城牆都是石塊加泥和草堆砌而成,幾輪轟炸後城牆就倒了。
城牆倒了,天水郡的守軍也不敢出來和南熙軍作戰,而是躲巷子裏,準備下一輪的巷戰。
可手持ak47的南熙軍會害怕手持砍刀長槍的虎君軍嗎,當然是不怕的,他們隻怕子彈浪費太多,出發前陸勇可是嚴厲的警告過他們,子彈省著點用,盡量點射打頭!
這樣一邊倒得屠殺並沒有持續太久,敵方將領自知無能越維反抗,很果斷的帶領剩下士兵投降了。
而戰勝的南熙軍也沒有燒殺搶掠,他們的軍糧可是白麵饅頭或者是大白米做的飯,肉是趙王用秘製調料製成的豬肉幹,濃香可口,哪裏看得上天水城百姓吃的那些小粟米,青白小菜。
天水郡居民看見南熙國軍隊沒有在城裏實施“光政策”,對南熙軍又高看了幾分,甚至很難提起很大的恨意,畢竟攻城略地、保家衛國是軍人的天職。
可如果天水郡居民知道了南熙軍不劫掠的內心實際想法,怨恨可能會增添些許!
至於女人!
陸老大說過:女人!隻會影響我們拔槍的速度!
南熙軍部隊在天水郡稍作休整就繼續往虎君國內部進發了,至於天水郡的後續管理則由隨行文官去治理安排,同時配合南熙鐵路司修建天水郡的鐵路。
陸勇和火刀銀槍帶著隊伍繼續高歌猛進,以全麵橫掃的姿態拿下虎君國平川、陳楚二郡,直麵虎君國都——景陽城!
一個國家最密集的軍事布防自然是國都,一來是皇城禁衛軍和大量府城軍、治安隊;二來是隨著天水郡迅速告破,讓虎君國基本放棄了平川郡和陳楚郡的防守,調集二郡布防部隊迴國都組成最後最堅硬的一道防線,如果這樣的一道防線都告破的話,平川郡和陳楚郡就算多防守了幾日也起不了什麽作用。
而且在南熙軍長途跋涉趕過來時,還可以連橫其他國家對南熙軍進行聯合防禦打擊,畢竟是唇亡齒寒的結果大梁國和鹿原國都能想到,但是不願看到,至少現目前還是在虎君國的領土上開辟戰場,派兵出去不但不用軍餉錢糧,還能賺一筆。
而萬一成功阻止了南熙國的進攻,也相當於變相的保衛了自己的國土,就算最後實在抵擋不住,還可以提前撤退到邊界繼續守衛本國領土,何樂而不為。
當陸勇打下陳楚郡後,給趙丹青飛鴿傳書,問詢後續進攻計劃,抑或是撤退,步步為營,建設好天水、平川和陳楚三郡再進行下一次進攻。
3天後,陸勇得到趙丹青的迴信:暫留陳楚,等待物資;訓練斥候,備戰景陽!
就這樣陸勇在陳楚城外軍營,一邊訓練斥候,一邊等待物資。
這個時代作戰也有斥候的雛形,但那隻是片麵的,膚淺的進行一些巡邏、警戒任務。
但是陸勇訓練的是勘察地形、測繪地圖、觀察水源,打探情報,聯合通訊等等,可惜對講機趙丹青還沒有做出來,他隻得訓練手語,讓斥候之間通過手語和望遠鏡溝通(一組斥候兩人,一人演示手語,另一人拿望遠鏡觀察另一組斥候手語。開始傳訊手語式——觀察對方迴應——觀察到對方迴應手語——手語傳訊——結束傳訊手語式——觀察對方迴應——對方迴應收到——傳話結束)。
又是過去5日後,趙丹青為陸勇準備的物資順利送到了軍營,陸勇帶人對照趙丹青中文寫的物資清單,清點物資。
清點過程中陸勇被著實嚇了一大跳射程32.7公裏的加農炮340門,炮彈36萬枚;ak47步槍支,配備彈藥430萬發;狙擊槍1萬支,彈藥80萬發;地雷、手榴彈、手雷若幹……;糧食肉類就近補給——用金幣買!加上上次攻城剩下的,加農炮一共1280門,炮彈86萬枚;ak47步槍11萬支,步槍彈藥1184萬發;狙擊槍3.5萬支,彈藥220萬發;地雷48萬、手榴彈62萬、手雷74萬!
陸勇帶領著20萬軍隊趕往景陽城時,奇威國、鹿原國和虎君國三國250萬聯軍組成的超級聯盟已經等著陸勇了。
兩國聯軍到達景陽城沒有入城參與皇城布防,而是和150萬虎君軍,加上兩國各自的50萬軍隊,迎著南熙軍進攻景陽城的路線進軍,試圖在半路阻殺南熙軍,而皇城4城門則讓70萬虎君軍自己防守。
陸勇從前方斥候得到三國聯軍向他這邊行軍的消息。
拿下陳楚郡時,就已經派出士兵去打探陳楚郡到景陽城的行軍信息和景陽城的布防信息了,愁眉深鎖。
炮彈是威力大射程遠,但是那是在攻城戰敵人都在城牆上和城牆後發揮作用最大,但是如果是平地或者陣地戰,敵方用人命來填,那麽己方炮彈消耗數量會嚴重增加,而且對敵人的殺傷力反而還小了。
如果打陣地防禦戰,敵方不進攻,而是長線包圍,切斷後路,對於客場作戰的南熙軍來說也不是什麽好事情。
而虎君國與南熙國交戰日久,哪怕是大炮研發出來以後也隻發生了兩次大規模戰役,雖然都以大敗告終,但是大炮的威能與缺陷虎君國還是摸得七七八八的。
這次防守戰又有齊威、鹿原兩國協同作戰,虎君國當然要把這重要情報分享給齊威、鹿原兩國,因為他知道如果他虎君國在這次防守戰中稍微顯出頹勢,齊威鹿原兩國一定會第一時間撤退跑路,所以擺在虎君國麵前的隻有兩條路,一條是頑固防守住南熙軍的猛烈進攻,直到敵方無力進攻,選擇撤退;二是強勢出擊,直接擊潰遠征而來的南熙軍,那麽南熙軍的攻勢自然瓦解。
南熙軍這邊不止陸勇發現了虎君國的斷後包圍意圖,火刀銀槍兩兄弟也從斥候那裏傳迴來的消息裏知道了,紛紛詢問陸勇應該怎麽打這場仗。
陸勇無奈的搖搖頭,隨後從盔甲內最裏層的一件衣服口袋裏掏出皺巴巴的一封信,火刀銀槍側身看過去,封麵什麽都沒有寫,拆開信封,裏麵的信紙上的文字跡火刀銀槍見都沒有見過,更別說看懂寫的什麽了。
紙上赫然是用毛筆寫的中文:“……當你陷入敵方圍而不攻,你進他退的境地,你就置之死地而後生,二成步兵在前開路,八成步兵殿後,快速進攻皇城,皇城一破,齊威鹿原兩國自然就會退兵防守自家國門,另外你們三兄弟的私人物資馬車上有一個熱氣球,如果事不可為就撤退迴來……“
這是趙丹青寫給他的信,在陳楚郡等待物資的時候,和物資一起送來的,而陸勇已經習慣每天都看幾次趙丹青給他寫的信,這會讓他心裏感到無比的踏實和有信心。
收好信件,陸勇又接著用望遠鏡觀察敵方城牆的距離還有包抄部隊的動向。
其實在陸勇看來虎君國企圖繞後來前後夾擊包圍他們,確實是對炮兵團最大的考驗,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爭。
很快陸勇下令:2萬騎兵手持ak和斥候1營前方開路,在距離敵方北麵城牆大約25公裏處尋找適宜高地,等待炮兵團;騎兵團後是工兵團,負責修橋鋪路,保證炮兵和輜重部隊能全速前進;斥候2營3營側翼偵察警戒;炮兵團和輜重部隊居中;剩下2萬5步兵以及5千工兵負責斷後和埋地雷。
當前鋒2千騎兵到達距景陽城大約25公裏處,尋找到一處高地時就原地等待炮兵到來,而斥候營則留下一個班在高地處拿著望遠鏡四麵警戒,其餘士兵則原路分散返迴,通知炮兵、輜重部隊高地的位置和行軍路況,在炮兵趕路過去的過程中再次帶路偵察。
當炮兵部隊正全速趕往指定高地時,前鋒騎兵和斥候營又前進5公裏防禦敵人正麵衝鋒,同時在炮兵團進攻敵方城池時,第一時間衝進敵方城池,大開殺戒製造混亂,最好能直搗黃龍,抓到虎君皇帝。
可虎君國、齊威國和鹿原國三國將領也不是傻子,在南熙炮兵團還沒有走到高地時,三方總計80萬繞後部隊,分三個方向朝南熙軍後方開始發起衝鋒。
陸勇收到訊息,卻依然指揮著炮兵團全速前進,而讓大哥火刀去後方指揮斷後部隊拒敵。
前方炮兵團還沒有開始進攻虎君城牆,後方三國軍隊已經衝向工兵隊布置的地雷陣了。
三國軍隊明白如果讓前方的南熙國炮兵團開始遠程攻城,虎君國的城牆是萬萬守不住的,現在隻有華山一條路,衝垮南熙軍地雷防線和步兵防線,直達炮兵團高地,在炮兵團還沒有攻下北城門前,將南熙炮兵團斬於馬下。
騎兵衝擊地雷陣自然是殘酷的,大量的地雷配合趙丹青研製的高爆炸藥,對三國騎兵造成了巨大阻礙,騎兵到是沒有什麽損失,但是戰馬卻是損失慘重,加上前方戰鬥一觸即發,繞後部隊衝上炮兵團的高地實在是刻不容緩!
地雷陣中大量戰馬被炸得斷肢橫飛、血肉模糊,引起了戰馬大規模的恐慌和混亂,但是三國騎兵對此卻不管不顧,依舊狠狠揮鞭,鞭撻著戰馬繼續前行。
三國將領好似商量好的一般,哪怕這些優良戰馬一匹也不剩的全部折損在這裏,也依舊讓騎兵在前方開路,步兵跑步前進跟在騎兵跑過的路線,以最快的速度,盡可能小的損失闖過地雷陣。
三國內也有些將領,在見識到地雷的厲害以後,尤其看到重金培養的戰馬和騎兵折損在這地雷陣中,心疼不已。
紛紛向將軍或者元帥“獻策”道:“我們可以抓一些牛羊,或者虎君國百姓先從這地雷陣中趟過去,我們的騎兵和步兵跟在牛羊或者百姓身後,這樣可以大大的降低戰馬和騎兵的損失,還可以……”
而三方將軍或者元帥還沒有聽完他們的“策略”就直接叫侍衛把獻策的人拉出去砍了,然後繼續安排騎兵衝鋒地雷陣!
南熙國工兵掩埋的地雷陣很快就被三國騎兵以不記損失的巨大代價衝破了,而剩下斷後的南熙國步兵,麵對三國如狼似虎的接近80萬兵馬一點也不慫,反而火刀還指揮著2萬5步兵和5千工兵向著三國80萬聯軍反向進攻。
斷後的3萬步兵工兵心裏也明白,此刻不是南熙國國家和人民拋棄了他們,而是國家和人民此刻需要他們,哪怕他們是在入侵他國。
如果他們現在逃跑,放任這80萬兵馬衝過去,那麽前方的炮兵團將不複存在,而這次太子和趙王大舉的南征行動將徹底失敗,而他們也將在敵人的追殺下,客死他鄉。
而且在敵人繳獲南熙國的槍和大炮後,炮口將對準熙和城牆,子彈將穿過南熙人民胸膛!所以我們能退能逃嗎?!不能,不光不能退不能逃,還要反向衝鋒,將敵人攔截在更遠的位置,給前方炮兵團爭取進攻時間!
而趙丹青則在全麵備戰中,修鐵路,造火車,各種槍械大炮……
就這樣又過了差不多半年,趙丹青找來陸勇和韓飛雲,說可以反侵略了。
陸勇曾經也問過趙丹青,我們都可以修仙了,為什麽還要過於幹涉世俗的事情,直接找個宗門修煉不好嗎。
而趙丹青給他的迴答是:我們現在能加入的宗門隻有越溪宗一個,但是越溪宗卻僅僅隻是控製著三個如此貧瘠的世俗國家,說明實力並不強,加入進去也學不到多麽高深的功法,所以在這之前我們要先打造一個穩固的大後方,不僅保護了我們南熙國也為將來留一些後手。
然後陸勇就沒有多問了。
趙丹青讓陸勇和火刀、銀槍先一起從天水郡南下進攻虎君國,等火刀銀槍適應了現代化戰爭以後,就各自帶兵訓練和征戰。
韓飛雲看著陸勇可以拿著槍炮去打仗,而且是完全沒有危險的仗,特別羨慕,隻恨當時投胎為什麽沒有投到將軍府。
可是他沒有想過,在趙丹青沒來之前,陸勇在前線打仗,心裏也是慌得一批,就怕哪天為國捐軀了。
捐軀也就捐軀了,身為優秀特種兵,熟悉各種槍械以及作戰戰術的他手裏卻沒有一把槍,就那樣被敵人亂刀活活砍死,多多少少還是會有點憋屈。
讓陸勇來指揮現代化作戰部隊去打“原始人”,他雖然有些不忍,但是真正到了戰場也不會手下留情。
而且趙丹青也對他說過,我們的目的是摧毀敵方政權,而不是屠殺敵方軍民,隻要敵人願意投降,就放他們一條生路,反正以後都是自己人。
當陸勇三兄弟帶著部隊來到天水郡城池,沒有上前叫陣,而是直接架炮,然後調整方向和角度,一輪齊響後,天水郡的城牆上傳來密密麻麻的爆炸聲,而天水郡的士兵都還沒有看見“敵人”在哪裏。
天水郡城牆上的將領紛紛大喊著:“敵襲!隱蔽!敵襲!隱蔽!”
可是敵人在哪裏,而士兵們在光光的城牆上又去哪裏隱蔽,在炮彈麵前,女牆根本不管用,一下就炸垮了,天水郡可沒有水泥,城牆都是石塊加泥和草堆砌而成,幾輪轟炸後城牆就倒了。
城牆倒了,天水郡的守軍也不敢出來和南熙軍作戰,而是躲巷子裏,準備下一輪的巷戰。
可手持ak47的南熙軍會害怕手持砍刀長槍的虎君軍嗎,當然是不怕的,他們隻怕子彈浪費太多,出發前陸勇可是嚴厲的警告過他們,子彈省著點用,盡量點射打頭!
這樣一邊倒得屠殺並沒有持續太久,敵方將領自知無能越維反抗,很果斷的帶領剩下士兵投降了。
而戰勝的南熙軍也沒有燒殺搶掠,他們的軍糧可是白麵饅頭或者是大白米做的飯,肉是趙王用秘製調料製成的豬肉幹,濃香可口,哪裏看得上天水城百姓吃的那些小粟米,青白小菜。
天水郡居民看見南熙國軍隊沒有在城裏實施“光政策”,對南熙軍又高看了幾分,甚至很難提起很大的恨意,畢竟攻城略地、保家衛國是軍人的天職。
可如果天水郡居民知道了南熙軍不劫掠的內心實際想法,怨恨可能會增添些許!
至於女人!
陸老大說過:女人!隻會影響我們拔槍的速度!
南熙軍部隊在天水郡稍作休整就繼續往虎君國內部進發了,至於天水郡的後續管理則由隨行文官去治理安排,同時配合南熙鐵路司修建天水郡的鐵路。
陸勇和火刀銀槍帶著隊伍繼續高歌猛進,以全麵橫掃的姿態拿下虎君國平川、陳楚二郡,直麵虎君國都——景陽城!
一個國家最密集的軍事布防自然是國都,一來是皇城禁衛軍和大量府城軍、治安隊;二來是隨著天水郡迅速告破,讓虎君國基本放棄了平川郡和陳楚郡的防守,調集二郡布防部隊迴國都組成最後最堅硬的一道防線,如果這樣的一道防線都告破的話,平川郡和陳楚郡就算多防守了幾日也起不了什麽作用。
而且在南熙軍長途跋涉趕過來時,還可以連橫其他國家對南熙軍進行聯合防禦打擊,畢竟是唇亡齒寒的結果大梁國和鹿原國都能想到,但是不願看到,至少現目前還是在虎君國的領土上開辟戰場,派兵出去不但不用軍餉錢糧,還能賺一筆。
而萬一成功阻止了南熙國的進攻,也相當於變相的保衛了自己的國土,就算最後實在抵擋不住,還可以提前撤退到邊界繼續守衛本國領土,何樂而不為。
當陸勇打下陳楚郡後,給趙丹青飛鴿傳書,問詢後續進攻計劃,抑或是撤退,步步為營,建設好天水、平川和陳楚三郡再進行下一次進攻。
3天後,陸勇得到趙丹青的迴信:暫留陳楚,等待物資;訓練斥候,備戰景陽!
就這樣陸勇在陳楚城外軍營,一邊訓練斥候,一邊等待物資。
這個時代作戰也有斥候的雛形,但那隻是片麵的,膚淺的進行一些巡邏、警戒任務。
但是陸勇訓練的是勘察地形、測繪地圖、觀察水源,打探情報,聯合通訊等等,可惜對講機趙丹青還沒有做出來,他隻得訓練手語,讓斥候之間通過手語和望遠鏡溝通(一組斥候兩人,一人演示手語,另一人拿望遠鏡觀察另一組斥候手語。開始傳訊手語式——觀察對方迴應——觀察到對方迴應手語——手語傳訊——結束傳訊手語式——觀察對方迴應——對方迴應收到——傳話結束)。
又是過去5日後,趙丹青為陸勇準備的物資順利送到了軍營,陸勇帶人對照趙丹青中文寫的物資清單,清點物資。
清點過程中陸勇被著實嚇了一大跳射程32.7公裏的加農炮340門,炮彈36萬枚;ak47步槍支,配備彈藥430萬發;狙擊槍1萬支,彈藥80萬發;地雷、手榴彈、手雷若幹……;糧食肉類就近補給——用金幣買!加上上次攻城剩下的,加農炮一共1280門,炮彈86萬枚;ak47步槍11萬支,步槍彈藥1184萬發;狙擊槍3.5萬支,彈藥220萬發;地雷48萬、手榴彈62萬、手雷74萬!
陸勇帶領著20萬軍隊趕往景陽城時,奇威國、鹿原國和虎君國三國250萬聯軍組成的超級聯盟已經等著陸勇了。
兩國聯軍到達景陽城沒有入城參與皇城布防,而是和150萬虎君軍,加上兩國各自的50萬軍隊,迎著南熙軍進攻景陽城的路線進軍,試圖在半路阻殺南熙軍,而皇城4城門則讓70萬虎君軍自己防守。
陸勇從前方斥候得到三國聯軍向他這邊行軍的消息。
拿下陳楚郡時,就已經派出士兵去打探陳楚郡到景陽城的行軍信息和景陽城的布防信息了,愁眉深鎖。
炮彈是威力大射程遠,但是那是在攻城戰敵人都在城牆上和城牆後發揮作用最大,但是如果是平地或者陣地戰,敵方用人命來填,那麽己方炮彈消耗數量會嚴重增加,而且對敵人的殺傷力反而還小了。
如果打陣地防禦戰,敵方不進攻,而是長線包圍,切斷後路,對於客場作戰的南熙軍來說也不是什麽好事情。
而虎君國與南熙國交戰日久,哪怕是大炮研發出來以後也隻發生了兩次大規模戰役,雖然都以大敗告終,但是大炮的威能與缺陷虎君國還是摸得七七八八的。
這次防守戰又有齊威、鹿原兩國協同作戰,虎君國當然要把這重要情報分享給齊威、鹿原兩國,因為他知道如果他虎君國在這次防守戰中稍微顯出頹勢,齊威鹿原兩國一定會第一時間撤退跑路,所以擺在虎君國麵前的隻有兩條路,一條是頑固防守住南熙軍的猛烈進攻,直到敵方無力進攻,選擇撤退;二是強勢出擊,直接擊潰遠征而來的南熙軍,那麽南熙軍的攻勢自然瓦解。
南熙軍這邊不止陸勇發現了虎君國的斷後包圍意圖,火刀銀槍兩兄弟也從斥候那裏傳迴來的消息裏知道了,紛紛詢問陸勇應該怎麽打這場仗。
陸勇無奈的搖搖頭,隨後從盔甲內最裏層的一件衣服口袋裏掏出皺巴巴的一封信,火刀銀槍側身看過去,封麵什麽都沒有寫,拆開信封,裏麵的信紙上的文字跡火刀銀槍見都沒有見過,更別說看懂寫的什麽了。
紙上赫然是用毛筆寫的中文:“……當你陷入敵方圍而不攻,你進他退的境地,你就置之死地而後生,二成步兵在前開路,八成步兵殿後,快速進攻皇城,皇城一破,齊威鹿原兩國自然就會退兵防守自家國門,另外你們三兄弟的私人物資馬車上有一個熱氣球,如果事不可為就撤退迴來……“
這是趙丹青寫給他的信,在陳楚郡等待物資的時候,和物資一起送來的,而陸勇已經習慣每天都看幾次趙丹青給他寫的信,這會讓他心裏感到無比的踏實和有信心。
收好信件,陸勇又接著用望遠鏡觀察敵方城牆的距離還有包抄部隊的動向。
其實在陸勇看來虎君國企圖繞後來前後夾擊包圍他們,確實是對炮兵團最大的考驗,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爭。
很快陸勇下令:2萬騎兵手持ak和斥候1營前方開路,在距離敵方北麵城牆大約25公裏處尋找適宜高地,等待炮兵團;騎兵團後是工兵團,負責修橋鋪路,保證炮兵和輜重部隊能全速前進;斥候2營3營側翼偵察警戒;炮兵團和輜重部隊居中;剩下2萬5步兵以及5千工兵負責斷後和埋地雷。
當前鋒2千騎兵到達距景陽城大約25公裏處,尋找到一處高地時就原地等待炮兵到來,而斥候營則留下一個班在高地處拿著望遠鏡四麵警戒,其餘士兵則原路分散返迴,通知炮兵、輜重部隊高地的位置和行軍路況,在炮兵趕路過去的過程中再次帶路偵察。
當炮兵部隊正全速趕往指定高地時,前鋒騎兵和斥候營又前進5公裏防禦敵人正麵衝鋒,同時在炮兵團進攻敵方城池時,第一時間衝進敵方城池,大開殺戒製造混亂,最好能直搗黃龍,抓到虎君皇帝。
可虎君國、齊威國和鹿原國三國將領也不是傻子,在南熙炮兵團還沒有走到高地時,三方總計80萬繞後部隊,分三個方向朝南熙軍後方開始發起衝鋒。
陸勇收到訊息,卻依然指揮著炮兵團全速前進,而讓大哥火刀去後方指揮斷後部隊拒敵。
前方炮兵團還沒有開始進攻虎君城牆,後方三國軍隊已經衝向工兵隊布置的地雷陣了。
三國軍隊明白如果讓前方的南熙國炮兵團開始遠程攻城,虎君國的城牆是萬萬守不住的,現在隻有華山一條路,衝垮南熙軍地雷防線和步兵防線,直達炮兵團高地,在炮兵團還沒有攻下北城門前,將南熙炮兵團斬於馬下。
騎兵衝擊地雷陣自然是殘酷的,大量的地雷配合趙丹青研製的高爆炸藥,對三國騎兵造成了巨大阻礙,騎兵到是沒有什麽損失,但是戰馬卻是損失慘重,加上前方戰鬥一觸即發,繞後部隊衝上炮兵團的高地實在是刻不容緩!
地雷陣中大量戰馬被炸得斷肢橫飛、血肉模糊,引起了戰馬大規模的恐慌和混亂,但是三國騎兵對此卻不管不顧,依舊狠狠揮鞭,鞭撻著戰馬繼續前行。
三國將領好似商量好的一般,哪怕這些優良戰馬一匹也不剩的全部折損在這裏,也依舊讓騎兵在前方開路,步兵跑步前進跟在騎兵跑過的路線,以最快的速度,盡可能小的損失闖過地雷陣。
三國內也有些將領,在見識到地雷的厲害以後,尤其看到重金培養的戰馬和騎兵折損在這地雷陣中,心疼不已。
紛紛向將軍或者元帥“獻策”道:“我們可以抓一些牛羊,或者虎君國百姓先從這地雷陣中趟過去,我們的騎兵和步兵跟在牛羊或者百姓身後,這樣可以大大的降低戰馬和騎兵的損失,還可以……”
而三方將軍或者元帥還沒有聽完他們的“策略”就直接叫侍衛把獻策的人拉出去砍了,然後繼續安排騎兵衝鋒地雷陣!
南熙國工兵掩埋的地雷陣很快就被三國騎兵以不記損失的巨大代價衝破了,而剩下斷後的南熙國步兵,麵對三國如狼似虎的接近80萬兵馬一點也不慫,反而火刀還指揮著2萬5步兵和5千工兵向著三國80萬聯軍反向進攻。
斷後的3萬步兵工兵心裏也明白,此刻不是南熙國國家和人民拋棄了他們,而是國家和人民此刻需要他們,哪怕他們是在入侵他國。
如果他們現在逃跑,放任這80萬兵馬衝過去,那麽前方的炮兵團將不複存在,而這次太子和趙王大舉的南征行動將徹底失敗,而他們也將在敵人的追殺下,客死他鄉。
而且在敵人繳獲南熙國的槍和大炮後,炮口將對準熙和城牆,子彈將穿過南熙人民胸膛!所以我們能退能逃嗎?!不能,不光不能退不能逃,還要反向衝鋒,將敵人攔截在更遠的位置,給前方炮兵團爭取進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