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清華大學體育館大門一大早學生會幹事就在開始引導陸續而來的記者和攝影師們進入昨天晚上就布置好的會場,學校保安維持著現場的秩序。


    等安排完所有已經預約好的全部記者,學生會就邀請學校領導和這次的主角劉佳佳和趙丹青來到會場。


    不過為了現場能保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學生會沒有允許所有學生們進入,隻是每個學院每個係派出幾名代表,代表學生對趙丹青和劉佳佳提出一些提問,或者說增加見識吧。


    其實劉佳佳和趙丹青以及學校領導也是早早的來了的,隻是呆在一旁說著話,聊聊天。


    那個時候也有記者過來打算開始采訪,但是為了避免現場混亂,學生會幹事都解釋說等下一起接受訪問比較好。


    差不多9點20多的時候記者們已經全部被安排到對應單位的座位上,學校領導和劉佳佳母子就一起走上臨時搭架的台子上,準備接受記者們的訪問。


    首先學校校長先說了一些開場白,無非就是歡迎媒體記者朋友們的到訪之類的,記者們也是先說了一陣客氣話,然後就開始了正題。


    記者1:請問劉教授,您是什麽時候發現趙丹青同學有這個音樂創作天賦的?


    劉佳佳知道小丹青比較喜歡安靜,不想被太多外界因素幹擾,也不想讓外界知道他太過天才,所以迴答道:“一兩歲吧,那個時候我們教他說話,教他念詩他就是陰陽怪氣的念的,後麵學了鋼琴以後才像唱歌一樣唱的,後來覺得還挺好聽的就讓他自己記錄下來了。”


    記者2:請問劉教授你們是怎麽教育孩子的,怎麽3歲多就高考滿分,考取大學了,而一般的3歲孩子還在讀幼兒園呢。


    劉佳佳:小丹青應該是記性比較好吧,我們教的字啊,英語單詞之類的很快就記住了,認識字以後也不愛出去和別的小朋友玩就在家裏自己看書,我們下班以後也會教一些,加上本來就比較聰明,不知不覺就學到了高中的課程,然後我們就抱著試試的態度送他去念高中了,我們也沒有想到能考到這麽好的成績。


    記者3:劉教授,我看趙丹青同學現在坐在台上椅子上又不哭又不鬧,和一般的小孩子完全是兩個樣子,他平時也是這樣子嗎


    劉佳佳:他從小就有點自閉,很少和陌生人接觸,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給他買了很多小玩具啊,帶他去遊樂園,但是在家裏還經常和我們說話,一旦到了陌生人很多的地方,我們和他說話,他都不怎麽理我們,要麽發呆,要麽拿著手機玩遊戲。


    趙丹青聽著母親這樣說自己,有些疑惑的看著她,劉佳佳輕輕的用手掐著趙丹青的大腿(為了能隨時提醒趙丹青,劉佳佳是抱著趙丹青和自己一起坐在一張椅子上的)。


    劉佳佳不知道今天的記者會提出一些什麽問題,所以沒有辦法提前和趙丹青溝通,隻是說了讓他盡量低調,盡量表現得和一般小孩子差不多,這樣才會顯得合情合理。


    趙丹青自然知道自己要和劉佳佳“串供”,但是沒有想到是這樣子,趙丹青是很聰明但是人心人性這方麵比起劉佳佳自然還是差遠了。


    不過趙丹青也明白母親這樣說是為了自己好,讓他們不要過分的關注自己的天賦問題,同時也表明自己是一個小天才沒有錯,但是也有其他方麵小毛病。


    然後劉佳佳又接著說道:我們其實也挺擔心他這個問題的,還帶他去找了心理醫生,醫生也說這是典型的兒童自閉症,也許大一點的時候會好一點,但是無法預測什麽時候能好。


    記者3:我聽說患有自閉症的小孩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吵鬧等等,小趙丹青也會嗎?


    劉佳佳:會啊,比如不喜歡的衣服不穿啊,生氣的時候不吃飯,有時候也摔東西!好了,我們可以不聊這個話題了嗎,他聽著別人這樣說他,他會很生氣的,等下場麵如果失控了就不好了。


    劉佳佳見已經成功轉移了一部分注意力變適時打住了,免得媒體把趙丹青說成是一個極端分子,那樣反而不美了。


    記者4:那麽劉教授,請問趙丹青同學除了網絡上發布的16首歌還有寫其他歌嗎,另外我們也是一家實力比較不錯的音樂傳媒公司,我們可以和您進行一些合作嗎,比如購買一部分歌曲的版權?


    劉佳佳:對,他還作了其他幾首,至於版權……,趙丹青這時不著痕跡的點了點頭,因為他隻想歌曲能發布出去,掙不掙錢倒無所謂,給誰發也無所謂。


    劉佳佳看到兒子點頭便接著說道:歌曲版權可以賣的,以後我們可以找個時間進一步商議。


    記者5:劉教授您好,我是xx電視台的記者,我們可以邀請您和趙丹青同學到我們電視台作一個專訪嗎,或者去你們家也行,最好是能去你們家,我們想了解一下小趙丹青的家庭教育方式,我想這也是廣大觀眾希望看見的。


    劉佳佳:這個恐怕不太方便,因為小丹青目前主要是以學習為主,大學的課程和學習內容比較多,耽誤了的話以後很難再趕上,你們也知道他畢竟是年齡太小,很多知識都無法像班上其他同學那樣容易去理解和掌握,還好我還能利用周末的時間給他補補課,才能勉強跟上同學們的進度。所以我們恐怕抽不出時間去錄製節目了。


    看台上幾個醫學院的學生聽著劉佳佳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心裏悲唿:“劉教授,你這樣說話,你的良心不會痛嗎,大師兄在班級裏那是神一般的存在,哪個同學題不會做了或者課本裏不懂的地方不是先在網上查資料,網上查不到就發微信問大師兄,他哪裏是跟不上我們的進度,是我們跟不上他的進度啊!”


    不過心裏再怎麽想也不敢去拆劉佳佳的台,眼下明顯是劉佳佳不願意去電視台找的借口而已。


    想到這裏又是一陣悲唿:劉教授那可是上電視啊,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出名的機會啊,您就這樣給拒絕了?就算大師兄要學習,但是以大師兄的天賦耽誤一兩天隨隨便便就補上來了,格局小了啊!


    記者們根本不知道那些學生的心聲,然後采訪又接著進行。


    記者6:劉教授,我想采訪一下小丹青,問他幾個問題可以嗎?


    劉佳佳:可以,但是最好別問太尖銳的問題,孩子太小,我不想讓他承受太大的心理壓力,希望你們配合。


    記者6:當然不會,我們是專業的!趙丹青小朋友,姐姐問你:你覺得你從小就看書學習,你快樂嗎?還有你有玩的好的鄰居小夥伴嗎?還有你除了看書唱歌平時還有什麽愛好嗎?


    趙丹青“有些緊張”的看著劉佳佳,畢竟劉佳佳開始一個“自閉症”已經給他安排好了人設,自然要配合她表演。


    劉佳佳這時在話筒前,溫柔的對趙丹青說道:“小丹青,你就當在家裏和媽媽說話一樣,迴答姐姐的問題就好了,你看那個姐姐多漂亮,你不想和她說說話嗎?”


    這時趙丹青才“猶猶豫豫”慢吞吞的低著頭說道:“喜歡看書,學習很快樂;很少和鄰居小朋友玩;除了看書還喜歡打遊戲,但是媽媽就讓我玩一小會兒。”


    記者聽著趙丹青的迴答還沒有什麽想法,但是看台上的同學又驚呆了:大師兄,你認真的嗎,以前我們一起軍訓的時候我們那麽多人拉你一起打遊戲,你就是不肯玩,當時劉老師可不在啊,你現在又這樣說,合適嗎?


    記者7:趙丹青同學,我特別喜歡聽你的那首《蜀道難》和《將進酒》,我想問問你,你在創作這些歌曲的時候最長的花了多少時間,最短的用了多少時間,然後又是什麽原因讓你想到去創作這樣的歌曲?


    趙丹青還是低著頭玩著自己的手指,慢慢的說道:“有的幾天,有的幾個小時。原因是這樣背詩速度快。”


    記者7:那你以後還會創作其他類型的歌嗎


    趙丹青:不知道


    ……


    就這樣現場的記者提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又采訪了學校的領導以及在場的學生代表。


    當然主要是采訪趙丹青的同學,這些在劉佳佳手下混的,自然隻能順著劉佳佳的劇本去迴答問題。


    台上劉佳佳時不時的咳嗽聲猶如一把把懸在他們脖子上的利刃,讓他們承受著比課堂上迴答劉佳佳的問題時更大的壓力,紛紛後悔,早知道就不來湊這個熱鬧了,以後在網上看采訪視頻不挺好的嗎?何必冒這樣九死一生的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丹青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川味小龍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川味小龍蝦並收藏山河丹青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