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件拍品:明景泰青花八寶蓮紋大盤,底價20萬。”
終於出現了一件瓷器。
之前的器物,王景行都拿不準真假,更判斷不了年代,雖然章洪文都說是真的,但王景行不了解他的水平,一直不敢出手。
如今瓷器出來,王景行終於可以作出判斷了。
可20萬是什麽意思?
怎麽可能這麽便宜?
王景行上台仔細觀看,青花八寶蓮紋大盤口徑約30多厘米,敞口,淺壁,圈足,通體繪青花蓮瓣紋,內外壁均繪8朵蓮花,修胎規整,紋飾繁密。
最讓人震驚的是,足底中央青花雙圈內赫然印有“景泰年製”四個蒼勁有力的青花楷書落款。
明宣德之後近30年間,大明朝國勢傾頹、內憂外患,動蕩不安。
正統十四年,瓦剌發兵攻明,明英宗受宦官王振蠱惑禦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大敗被俘。
明朝群臣擁立英宗之弟朱祁鈺為帝,年號景泰。
沒想到後來瓦剌居然無條件將英宗放迴,以太上皇的名義被朱祁鈺軟禁在南宮。
景泰八年春,景泰帝病重,明代將領石亨、左副都禦史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複位,改元天順。
一直以來就沒有明確紀年款的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瓷器問世,因此,這三朝被中外史學界稱為明代瓷器史上的“空白期”。
不少史學家由此認定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沒有精品瓷器。
但金屬胎掐絲琺琅器這種超級費工的重器在景泰年間都能大放異彩,瓷器又怎麽會突然沒落?
王景行一直覺得,並不是明代空窗期沒有精品瓷器。
隻是由於連年戰亂和改朝換代等原因,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生產的精品瓷器要比永樂、宣德時期大為減少,而且多數沒有落款而已。
前段時間一直在看書,王景行在《明英宗實錄》中看到有瓷都禦器廠燒造瓷器的記錄。
禦器廠並未停止生產,隻是這三朝禁止窯場燒造官樣瓷器於各處貨賣或饋送官員,違者處以極刑。
因此,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的官窯精品瓷大概率隻是專供皇室,並沒有外流,然後基本都被損毀了。
李金鼎問章洪文:“老章,您怎麽看?”
章洪文仔細觀看了一圈,猶豫了一會,說道:“青花發色清晰,色澤濃重偏灰,釉麵泛青,並有明顯的開片紋,確實有景泰青花的特征。”
“但瓷胎比正常的景泰瓷更為潔白細膩,而且做工精細,關鍵是景泰瓷器從來沒有出現過底款的,這明顯違反常識。”
王景行仔細看了看,瓷盤施釉較厚,釉麵下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氣泡。
這些氣泡有的單擺,有的一串,相互之間距離稀疏,分布自然,氣泡幾乎都已出現色變,有的破裂之後隻留下了模糊的痕跡。
根據死亡氣泡判斷,這確實是明中期的瓷器。
“21萬。”良久,才有人舉牌。
“22萬。”
這種拍賣會的拍品往往真假參雜,幾件真品中夾雜一件贗品。
這件瓷器太不尋常,眾人心中都不認為是真的。
叫價也隻是一萬一萬的加,加到35萬就加不動了。
這可是個大漏,見沒人加價,王景行舉牌。
“36萬,36萬還有誰要加價的嗎?難得一見的明景泰青花大盤。”主持人問答。
“好的,恭喜這位先生。”
王景行以36萬的價格拿下瓷盤。
王景行到台旁邊刷卡付錢,拍賣方從台上取過瓷盤,用紙盒包裝好交給王景行。
大概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交易完成概不負責的意思。
接下去的拍賣品,基本都是金器和玉器,王景行並不感興趣。
倒是李金鼎又拍下一件很少見的雙聯式玉璧,為黃白色青玉,由兩形製相同的玉璧外切相連組成,相連處上下方均有透雕附設紋飾,飾卷雲紋,造型別致,器形獨特少見。
······
“最後一件拍品,明代陶俑一對,起拍價2萬元。”
這是全場起拍價最低的一件拍品。
王景行一看,是一對高約20公分的陶俑,製作精美,造型奇特,陶俑雙腳跪地,雙手過頭,舉著一個大扁圓盒。
隱約可見黑地繪紅白彩,可惜彩繪已經脫落。
王景行仔細一看,發現陶俑舉著的盒子居然是個圍棋盒子,透視進去,裏麵居然裝著圍棋。
隻是可能由於泥漿糊住,或者太不起眼,沒人發現圓盒的蓋子是可以撬開的。
現場一片寂靜,甚至都沒人上台去看。
這種明代陪葬陶俑讓人感覺不太吉利,也沒有唐三彩那麽受人追捧,市場價並不高。
“製作精美的明代陶俑,隻要2萬元。”主持人雖然極力吆喝,但始終沒有舉牌。
王景行猜測,如果是沐璘的圍棋,那肯定不是凡品,舉牌叫道:“2萬。”
順利成交。
拍賣會結束,已經到了晚飯時間。
李金鼎帶著王景行吃春城特色菜。
順便把李金鼎喝倒。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直奔機場,各自上了迴程的飛機。
迴到白鷺家中,王景行迫不及待地把兩個陶俑取出,放入水池清洗浸泡。
找來美工刀,用刀片沿著圓盒的蓋子輕輕劃一圈,用力一撬,便把蓋子撬起來。
裏麵是一盒黑色棋子。
另外一盒打開,是白色棋子,都沾著灰塵和泥土。
王景行把兩盒棋子倒入水池中,拿毛巾逐個擦洗。
把洗好的棋子擺在桌上,棋子正麵微凸,底麵扁平,弧線自然,色澤柔和,細膩玉潤,微微散發著熒光,宛如天然玉石琢磨而成。
王景行拿起幾顆仔細欣賞,棋子入手溫潤,堅而不脆,沉而不滑,白子潔白如玉,晶瑩可愛,對著陽光散發出淡淡的彩色光芒,黑子烏黑透碧,潤而發光,對著陽光散發出一層碧綠的光環,非常漂亮。
王景行數了一遍,白子180個,黑子181個,完美的一幅棋子。
王景行斷定,這肯定是一幅極為珍貴的古代永昌棋子。
滇南永昌有一千兩百年以上的圍棋生產曆史,始於唐代,盛於明清,曆史悠久。
以永昌特有的南紅瑪瑙、黃龍玉、翡翠和琥珀等天然原料,采用保密配方和絕技熔煉、傳統手工點“丹”而成。
所產棋子質堅色潤,細膩如玉,冬暖夏涼、雋永神韻,是古往今來舉世公認的棋中聖品。
由於“永子”原料珍貴,工藝獨特,產量極為有限,堪稱國寶,世人冠以“永昌之棋”“永昌棋”和“永子”,自古以來就有“永昌之棋甲天下”的說法。
可惜古代永子製作技藝早已失傳,王景行的這副至少是明代以前的棋子,可謂絕世國寶。
終於出現了一件瓷器。
之前的器物,王景行都拿不準真假,更判斷不了年代,雖然章洪文都說是真的,但王景行不了解他的水平,一直不敢出手。
如今瓷器出來,王景行終於可以作出判斷了。
可20萬是什麽意思?
怎麽可能這麽便宜?
王景行上台仔細觀看,青花八寶蓮紋大盤口徑約30多厘米,敞口,淺壁,圈足,通體繪青花蓮瓣紋,內外壁均繪8朵蓮花,修胎規整,紋飾繁密。
最讓人震驚的是,足底中央青花雙圈內赫然印有“景泰年製”四個蒼勁有力的青花楷書落款。
明宣德之後近30年間,大明朝國勢傾頹、內憂外患,動蕩不安。
正統十四年,瓦剌發兵攻明,明英宗受宦官王振蠱惑禦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大敗被俘。
明朝群臣擁立英宗之弟朱祁鈺為帝,年號景泰。
沒想到後來瓦剌居然無條件將英宗放迴,以太上皇的名義被朱祁鈺軟禁在南宮。
景泰八年春,景泰帝病重,明代將領石亨、左副都禦史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複位,改元天順。
一直以來就沒有明確紀年款的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瓷器問世,因此,這三朝被中外史學界稱為明代瓷器史上的“空白期”。
不少史學家由此認定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沒有精品瓷器。
但金屬胎掐絲琺琅器這種超級費工的重器在景泰年間都能大放異彩,瓷器又怎麽會突然沒落?
王景行一直覺得,並不是明代空窗期沒有精品瓷器。
隻是由於連年戰亂和改朝換代等原因,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生產的精品瓷器要比永樂、宣德時期大為減少,而且多數沒有落款而已。
前段時間一直在看書,王景行在《明英宗實錄》中看到有瓷都禦器廠燒造瓷器的記錄。
禦器廠並未停止生產,隻是這三朝禁止窯場燒造官樣瓷器於各處貨賣或饋送官員,違者處以極刑。
因此,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的官窯精品瓷大概率隻是專供皇室,並沒有外流,然後基本都被損毀了。
李金鼎問章洪文:“老章,您怎麽看?”
章洪文仔細觀看了一圈,猶豫了一會,說道:“青花發色清晰,色澤濃重偏灰,釉麵泛青,並有明顯的開片紋,確實有景泰青花的特征。”
“但瓷胎比正常的景泰瓷更為潔白細膩,而且做工精細,關鍵是景泰瓷器從來沒有出現過底款的,這明顯違反常識。”
王景行仔細看了看,瓷盤施釉較厚,釉麵下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氣泡。
這些氣泡有的單擺,有的一串,相互之間距離稀疏,分布自然,氣泡幾乎都已出現色變,有的破裂之後隻留下了模糊的痕跡。
根據死亡氣泡判斷,這確實是明中期的瓷器。
“21萬。”良久,才有人舉牌。
“22萬。”
這種拍賣會的拍品往往真假參雜,幾件真品中夾雜一件贗品。
這件瓷器太不尋常,眾人心中都不認為是真的。
叫價也隻是一萬一萬的加,加到35萬就加不動了。
這可是個大漏,見沒人加價,王景行舉牌。
“36萬,36萬還有誰要加價的嗎?難得一見的明景泰青花大盤。”主持人問答。
“好的,恭喜這位先生。”
王景行以36萬的價格拿下瓷盤。
王景行到台旁邊刷卡付錢,拍賣方從台上取過瓷盤,用紙盒包裝好交給王景行。
大概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交易完成概不負責的意思。
接下去的拍賣品,基本都是金器和玉器,王景行並不感興趣。
倒是李金鼎又拍下一件很少見的雙聯式玉璧,為黃白色青玉,由兩形製相同的玉璧外切相連組成,相連處上下方均有透雕附設紋飾,飾卷雲紋,造型別致,器形獨特少見。
······
“最後一件拍品,明代陶俑一對,起拍價2萬元。”
這是全場起拍價最低的一件拍品。
王景行一看,是一對高約20公分的陶俑,製作精美,造型奇特,陶俑雙腳跪地,雙手過頭,舉著一個大扁圓盒。
隱約可見黑地繪紅白彩,可惜彩繪已經脫落。
王景行仔細一看,發現陶俑舉著的盒子居然是個圍棋盒子,透視進去,裏麵居然裝著圍棋。
隻是可能由於泥漿糊住,或者太不起眼,沒人發現圓盒的蓋子是可以撬開的。
現場一片寂靜,甚至都沒人上台去看。
這種明代陪葬陶俑讓人感覺不太吉利,也沒有唐三彩那麽受人追捧,市場價並不高。
“製作精美的明代陶俑,隻要2萬元。”主持人雖然極力吆喝,但始終沒有舉牌。
王景行猜測,如果是沐璘的圍棋,那肯定不是凡品,舉牌叫道:“2萬。”
順利成交。
拍賣會結束,已經到了晚飯時間。
李金鼎帶著王景行吃春城特色菜。
順便把李金鼎喝倒。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直奔機場,各自上了迴程的飛機。
迴到白鷺家中,王景行迫不及待地把兩個陶俑取出,放入水池清洗浸泡。
找來美工刀,用刀片沿著圓盒的蓋子輕輕劃一圈,用力一撬,便把蓋子撬起來。
裏麵是一盒黑色棋子。
另外一盒打開,是白色棋子,都沾著灰塵和泥土。
王景行把兩盒棋子倒入水池中,拿毛巾逐個擦洗。
把洗好的棋子擺在桌上,棋子正麵微凸,底麵扁平,弧線自然,色澤柔和,細膩玉潤,微微散發著熒光,宛如天然玉石琢磨而成。
王景行拿起幾顆仔細欣賞,棋子入手溫潤,堅而不脆,沉而不滑,白子潔白如玉,晶瑩可愛,對著陽光散發出淡淡的彩色光芒,黑子烏黑透碧,潤而發光,對著陽光散發出一層碧綠的光環,非常漂亮。
王景行數了一遍,白子180個,黑子181個,完美的一幅棋子。
王景行斷定,這肯定是一幅極為珍貴的古代永昌棋子。
滇南永昌有一千兩百年以上的圍棋生產曆史,始於唐代,盛於明清,曆史悠久。
以永昌特有的南紅瑪瑙、黃龍玉、翡翠和琥珀等天然原料,采用保密配方和絕技熔煉、傳統手工點“丹”而成。
所產棋子質堅色潤,細膩如玉,冬暖夏涼、雋永神韻,是古往今來舉世公認的棋中聖品。
由於“永子”原料珍貴,工藝獨特,產量極為有限,堪稱國寶,世人冠以“永昌之棋”“永昌棋”和“永子”,自古以來就有“永昌之棋甲天下”的說法。
可惜古代永子製作技藝早已失傳,王景行的這副至少是明代以前的棋子,可謂絕世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