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是人越老心性反而越像小孩,這群老爺子見到稀罕的寶貝仿佛就像見到久別的情人一樣開心,頻頻開懷大笑。
這讓王景行覺得這群老頭還挺好玩的。
見三足銅爐被大家一致認可,王景行拿出田黃印章,雙手放陳老桌前請陳老掌眼。
王景行對翡翠行業了解不少,知道玉不過手的道理,也聽說古玩圈講究瓷不過手。
反正不管什麽古玩,不過手終究是沒錯。
陳老看到印章,眼睛一亮,雙手從錦盒中拿起印章,反複觀看,嘴裏嘖嘖稱奇:“田黃凍石啊,小王,你稱過多少克嗎?”
王景行迴答:“126克。”
陳老感歎道:“黃金易求,田黃難得。凝如蜂蜜,潤澤無比,如此極品田黃凍石,現如今是可遇不可求了,126克,光材料如今就價值千萬。”
又將印章倒過來,仔細觀看後驚歎道:“雅宜山人,居然是王履吉的印章,太難得了。”
錢老聽了,迫不及待問道:“明代王寵的印章?”
陳老點點頭,說道:“明代著名書法家王寵,字履吉,號雅宜山人,就是咱們蘇省人。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鳥。與祝允明、文微明齊名,被譽為‘吳門三家’,這方田黃印章應該是就是王寵之物,極為難得。”
錢老急忙跑進收藏室取出一幅書軸攤開,征得王景行同意後,拿來印泥和宣紙,將印章鈐印在宣紙上。
一比對,哈哈大笑:“果然是這方,王履吉行草《致王守五劄》中的印章就是這方田黃印,一模一樣。哈哈,沒想到今天居然見到了,真是平生一大快事。”
明代著名的文學家、美術家和藏書家何良俊評其書:“衡山之後,書法當以王雅宜為第一。”
王寵的書法初學蔡羽,後學晉人,崇尚韻味,字形體勢舒朗,通清爽淡宕,格調蕭散,深得錢老喜愛。
眾人見狀,都爭相圍觀,不禁嘖嘖稱奇。
陳老感慨道:“這幅字和印章500年後再度相逢,乃是收藏界一大快事。”
錢老迫不及待問道:“不知王小弟舍不舍得割愛,這方田黃印章我可以出到1500萬的價格。”
古玩鑒賞交流會除了交流,藏家之間也經常有買賣或者互相交換的。
1500萬的價格算是很有誠意了,錢老再轉賣利潤也很薄了,估計也是真心喜愛。
“這個···”王景行一時沒反應過來。
一來沒想到這方印章價格這麽高。
二來也沒有考慮過是否要賣的問題。
董建川見王景行猶豫,以為他不想賣又不好意思拒絕,幫忙圓場到:“錢老,這方印章可是我小兄弟的心愛之物,我想要他都舍不得給呢,您就不要眼饞了。”
錢老連連歎息。
黑虎資本的李邦柱見狀,問道:“不知王小弟的康熙銅爐是否舍得割愛?”
李邦柱子是有名的愛收藏青銅器,早看上了王景行的精品康熙銅獸麵紋衝天耳龍紋三足爐。
搞風投的都是人精,見王景行才拒絕了錢老,馬上就提出購買意向。
王景行作為新人,在這種場合不太可能一再拒絕。
王景行正想著李邦柱磚硯中藏著的是什麽寶貝呢。
見李幫柱送上門來,自然也就不客氣:“我對李總的青花瓜瓞大盤很是喜歡,不如咱倆交換如何?”
李邦柱很是意外,青花瓜瓞大盤不會超過300萬。
王景行的康熙精品銅爐價值卻是至少300萬,遇到李邦柱這樣喜歡的,甚至可以出到400多萬的價格。
價值雖然差別不是很大,但明顯銅爐會更貴重一點。
李邦柱雖然很想要王景行的銅爐,但不好意思占便宜,說道:“這樣交換卻是讓王小弟吃虧了,我再補你差價?”
王景行擺擺手說道:“補差價就不必了,藏友直接交流說不上吃虧,如果李總覺得占便宜了,那就把這塊磚硯一並算進來給我吧。”
磚硯雖是清代古硯,卻是稍顯普通,古磚上沒有銘文,而且出處難考,市價最多也就值個十來萬
見王景行如此說,李邦柱倒是頗為躊躇,這明擺是占了便宜,在一幫老爺子麵前,搞不好要被誤會。
董建川見狀,說道:“老李,你不必多想,我這位老弟性格就是這樣,我這枚開貝版的袁大頭就是王老弟送給我的。他可不差錢,聽玉閣就是他的產業。”
前段時間的聽玉閣翡翠開展,全是高檔翡翠,而且又有買翡翠抽銀元的活動,在業內引起不小的轟動,算是一炮打響。
李邦柱的老婆也是有名的珠寶迷,對翡翠尤為喜愛,和董建川也是熟識的。
見過董建川從聽玉閣帶迴來的手鐲和無事牌後,第二天立馬就專程趕到鵬城。
可惜玻璃種手鐲已經售罄,便買了一個玻璃種的蛋麵戒指和一塊玻璃種的無事牌,也是非常喜歡。
聽董建川這麽說,眾人皆驚,小小年紀居然有如此成就,確實是人不可貌相。
李邦柱遞上名片,說道:“那我就交王老弟這個朋友了,青花盤加上磚硯換你的銅爐。”
拿起銅爐越看越喜歡,李邦柱說道:“今天中午我做東,大家移步吳王府。”
吳王府以經典淮揚菜所著稱,園林式的建築風格,有60餘間風格迥異的特色貴賓包房,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很有曆史感。
服務員全是身穿漢服的年輕女孩,真是蘭之猗猗,揚揚其香,悠悠古琴,濃濃漢風,是金陵最有名也是消費最貴的高端私人宴請會所。
淮揚菜是傳統四大菜係之一,原料多以水產為主,烹藝頂尖,刀功精細,講究火功,擅長燉、燜、煨、焐、蒸、燒、炒。
淮揚菜口味清鮮平和,鹹甜濃淡適中,風格雅麗,雅俗共賞而不失其大雅。
清燉蟹粉獅子頭、三套鴨、軟兜長魚、水晶肴肉、鬆鼠鱖魚、梁溪脆鱔等經典淮揚名菜讓王景行大飽口福。
董建川見王景行埋頭大吃,笑道:“還吃得習慣嗎?”
王景行大讚:“菜品精致,滋味醇和,特別是本色本味,鮮香無比。”
陳老點點頭,笑道:“淮揚菜講究時令新鮮,有醉蟹不看燈、風雞不過燈、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的說法。”
正說著,上了一道紅燒河豚,李邦柱轉到王景行麵前,說道:“這道紅燒河豚也是吳王府的招牌菜,王老弟嚐嚐。”
王景行還真沒有吃過河豚,雖然河豚劇毒,但既然能上餐桌,自然是可以放心吃的。
王景行也不客氣,夾了一條,吃了一口,味道鮮甜,魚肉肥嫩,湯汁濃醇,非常美味。
老爺子們喜歡喝黃酒,王景行現在的體質喝酒是千杯不醉,作為晚輩,非常豪氣地逐一敬過去,而且和老爺子們喝是主動三杯對一杯,贏得一致好評。
這讓王景行覺得這群老頭還挺好玩的。
見三足銅爐被大家一致認可,王景行拿出田黃印章,雙手放陳老桌前請陳老掌眼。
王景行對翡翠行業了解不少,知道玉不過手的道理,也聽說古玩圈講究瓷不過手。
反正不管什麽古玩,不過手終究是沒錯。
陳老看到印章,眼睛一亮,雙手從錦盒中拿起印章,反複觀看,嘴裏嘖嘖稱奇:“田黃凍石啊,小王,你稱過多少克嗎?”
王景行迴答:“126克。”
陳老感歎道:“黃金易求,田黃難得。凝如蜂蜜,潤澤無比,如此極品田黃凍石,現如今是可遇不可求了,126克,光材料如今就價值千萬。”
又將印章倒過來,仔細觀看後驚歎道:“雅宜山人,居然是王履吉的印章,太難得了。”
錢老聽了,迫不及待問道:“明代王寵的印章?”
陳老點點頭,說道:“明代著名書法家王寵,字履吉,號雅宜山人,就是咱們蘇省人。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鳥。與祝允明、文微明齊名,被譽為‘吳門三家’,這方田黃印章應該是就是王寵之物,極為難得。”
錢老急忙跑進收藏室取出一幅書軸攤開,征得王景行同意後,拿來印泥和宣紙,將印章鈐印在宣紙上。
一比對,哈哈大笑:“果然是這方,王履吉行草《致王守五劄》中的印章就是這方田黃印,一模一樣。哈哈,沒想到今天居然見到了,真是平生一大快事。”
明代著名的文學家、美術家和藏書家何良俊評其書:“衡山之後,書法當以王雅宜為第一。”
王寵的書法初學蔡羽,後學晉人,崇尚韻味,字形體勢舒朗,通清爽淡宕,格調蕭散,深得錢老喜愛。
眾人見狀,都爭相圍觀,不禁嘖嘖稱奇。
陳老感慨道:“這幅字和印章500年後再度相逢,乃是收藏界一大快事。”
錢老迫不及待問道:“不知王小弟舍不舍得割愛,這方田黃印章我可以出到1500萬的價格。”
古玩鑒賞交流會除了交流,藏家之間也經常有買賣或者互相交換的。
1500萬的價格算是很有誠意了,錢老再轉賣利潤也很薄了,估計也是真心喜愛。
“這個···”王景行一時沒反應過來。
一來沒想到這方印章價格這麽高。
二來也沒有考慮過是否要賣的問題。
董建川見王景行猶豫,以為他不想賣又不好意思拒絕,幫忙圓場到:“錢老,這方印章可是我小兄弟的心愛之物,我想要他都舍不得給呢,您就不要眼饞了。”
錢老連連歎息。
黑虎資本的李邦柱見狀,問道:“不知王小弟的康熙銅爐是否舍得割愛?”
李邦柱子是有名的愛收藏青銅器,早看上了王景行的精品康熙銅獸麵紋衝天耳龍紋三足爐。
搞風投的都是人精,見王景行才拒絕了錢老,馬上就提出購買意向。
王景行作為新人,在這種場合不太可能一再拒絕。
王景行正想著李邦柱磚硯中藏著的是什麽寶貝呢。
見李幫柱送上門來,自然也就不客氣:“我對李總的青花瓜瓞大盤很是喜歡,不如咱倆交換如何?”
李邦柱很是意外,青花瓜瓞大盤不會超過300萬。
王景行的康熙精品銅爐價值卻是至少300萬,遇到李邦柱這樣喜歡的,甚至可以出到400多萬的價格。
價值雖然差別不是很大,但明顯銅爐會更貴重一點。
李邦柱雖然很想要王景行的銅爐,但不好意思占便宜,說道:“這樣交換卻是讓王小弟吃虧了,我再補你差價?”
王景行擺擺手說道:“補差價就不必了,藏友直接交流說不上吃虧,如果李總覺得占便宜了,那就把這塊磚硯一並算進來給我吧。”
磚硯雖是清代古硯,卻是稍顯普通,古磚上沒有銘文,而且出處難考,市價最多也就值個十來萬
見王景行如此說,李邦柱倒是頗為躊躇,這明擺是占了便宜,在一幫老爺子麵前,搞不好要被誤會。
董建川見狀,說道:“老李,你不必多想,我這位老弟性格就是這樣,我這枚開貝版的袁大頭就是王老弟送給我的。他可不差錢,聽玉閣就是他的產業。”
前段時間的聽玉閣翡翠開展,全是高檔翡翠,而且又有買翡翠抽銀元的活動,在業內引起不小的轟動,算是一炮打響。
李邦柱的老婆也是有名的珠寶迷,對翡翠尤為喜愛,和董建川也是熟識的。
見過董建川從聽玉閣帶迴來的手鐲和無事牌後,第二天立馬就專程趕到鵬城。
可惜玻璃種手鐲已經售罄,便買了一個玻璃種的蛋麵戒指和一塊玻璃種的無事牌,也是非常喜歡。
聽董建川這麽說,眾人皆驚,小小年紀居然有如此成就,確實是人不可貌相。
李邦柱遞上名片,說道:“那我就交王老弟這個朋友了,青花盤加上磚硯換你的銅爐。”
拿起銅爐越看越喜歡,李邦柱說道:“今天中午我做東,大家移步吳王府。”
吳王府以經典淮揚菜所著稱,園林式的建築風格,有60餘間風格迥異的特色貴賓包房,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很有曆史感。
服務員全是身穿漢服的年輕女孩,真是蘭之猗猗,揚揚其香,悠悠古琴,濃濃漢風,是金陵最有名也是消費最貴的高端私人宴請會所。
淮揚菜是傳統四大菜係之一,原料多以水產為主,烹藝頂尖,刀功精細,講究火功,擅長燉、燜、煨、焐、蒸、燒、炒。
淮揚菜口味清鮮平和,鹹甜濃淡適中,風格雅麗,雅俗共賞而不失其大雅。
清燉蟹粉獅子頭、三套鴨、軟兜長魚、水晶肴肉、鬆鼠鱖魚、梁溪脆鱔等經典淮揚名菜讓王景行大飽口福。
董建川見王景行埋頭大吃,笑道:“還吃得習慣嗎?”
王景行大讚:“菜品精致,滋味醇和,特別是本色本味,鮮香無比。”
陳老點點頭,笑道:“淮揚菜講究時令新鮮,有醉蟹不看燈、風雞不過燈、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的說法。”
正說著,上了一道紅燒河豚,李邦柱轉到王景行麵前,說道:“這道紅燒河豚也是吳王府的招牌菜,王老弟嚐嚐。”
王景行還真沒有吃過河豚,雖然河豚劇毒,但既然能上餐桌,自然是可以放心吃的。
王景行也不客氣,夾了一條,吃了一口,味道鮮甜,魚肉肥嫩,湯汁濃醇,非常美味。
老爺子們喜歡喝黃酒,王景行現在的體質喝酒是千杯不醉,作為晚輩,非常豪氣地逐一敬過去,而且和老爺子們喝是主動三杯對一杯,贏得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