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可別省著。我瞧著筐子裏的土豆還能吃一陣子,趕一會兒我再去後山挖點野菜,少不得也能頂幾頓。」崔玉強笑著寬慰李氏,然後招手讓虎子把碗遞過來,自個則一邊兒抱著三妮,一邊兒把碗裏的金疙瘩扒拉到虎子碗裏。「虎子這會兒正是長個的時候,可不敢餓狠了。我飯量一直不大,也吃不了這麽些個……」
看著虎子眼裏突然迸發的亮光跟臉上的糾結,崔玉心裏忍不住憐惜起來。隻是一碗苞米粥,清清淡淡的,也能讓他那麽滿足。想想前世,多少孩子買了吃食,吃不完就隨手丟了。
以前也聽姥姥說過她們那個年代,給地主家煮肉,地主家丟了的骨頭都會被撿迴去,然後大人會把上麵沒撕趕緊的肉星星一點點的攢下來給孩子吃。
原來也沒有多深的體會,最多就是感慨一下舊時代人們的困苦。卻不想來了這裏,才切身體會到糧食的珍貴。要是在前世,別說是苞米粥了,就算是白饅頭,掉了隻怕也會被丟掉。
用筷子把手裏的土豆夾爛,然後一點點的喂給三妮,瞧著她抱著筷子吃的香甜的模樣,崔玉差點心疼壞了。看來,自個還得趕緊想辦法掙些錢銀才好,最起碼一日兩餐得吃飽了。還有,茅草屋的房地也要修繕一下,不然天兒再冷一些,一屋子大小都受不住。
「娘,我吃飽了,我去撿柴禾。」虎子抱著碗幾口喝完了粥,最後還意猶未盡的舔了舔碗邊上落下的粥渣渣,這才蹦跳著要往外走。
現在都秋天了,得早點準備好過冬的柴禾。娘親能砍些大的,姐姐身子不好不能去,三妮太小,餘下能幹活兒的也就他了。雖然很想去村裏跟別的小孩玩,可到底還是忍住了。
見虎子提了繩子要出去,崔玉趕緊出聲叫住他。
「待會兒我跟娘出門,家裏就三妮一個,你就在家帶三妮玩會兒吧。」崔玉的話自然是沒說盡,八歲的孩子身子骨還沒長全乎,如果被壓到了抻著了,往後一輩子可就落下根了。
再者,既然認命的要在這裏生活了,她總歸得想法子掙錢。要掙錢,自然不能整日裏憋在屋裏。不都說山裏有寶麽?沒準,她也能挖到什麽野參或者茯苓呢。
還別說,崔玉真是認識些常見的草藥,倒不是因為跟她的專業有關。而是她爺爺曾是村裏的中醫,當時家裏也窮過,為了積累藥材,可不得自個上山挖草藥?所以她雖然不會看病診脈,但也認識些野生的草藥植物。
「玉娘,你病剛好,還是在家帶三妮吧。我跟虎子出去就行了。」李氏聽崔玉說要去後山,趕緊勸說。雖然現在家裏緊張,但也不能再把玉娘累出個好歹,不然以後去下邊見了她爹,可怎麽交代啊。要知道,畢竟是第一個孩子,崔大郎看著大閨女,可比眼珠子還寶貝呢。
想要出去瞅瞅能不能有別的生計,崔玉自然不能明說,於是開口道:「沒事兒,我就跟在娘後頭,順帶著挖點野菜,也不累。」
說起野菜,李氏也不再言語了,家裏眼看就要斷糧了。今年,可是連菜地都沒種,別說青菜豆角了,就連過冬的白菜蘿卜,都沒地兒呢。而且虎子這些日子,也的確是累的不輕。
正在這個時候,就聽見外頭有人在喊李氏了。聽聲音,像是個中年婦人。李氏也顧不得跟崔玉說話了,趕緊起來迎了出去。
「王嫂子,您怎麽來了,趕緊進屋去歇會兒。」
村裏人早起飯都晚,這個時候過來正趕上飯點,按理說少不得請人進去喝碗粥。但李氏卻知道,自家鍋裏已經沒物件了,說出來也是平白讓人笑話。所以麵上不禁有些尷尬,訕笑著把人迎進屋子裏。
王嫂子其實是村裏赤腳大夫王大爺的媳婦,往日裏村裏都喚一聲老嫂子的鄭氏。比李氏長幾歲,所以就應下著嫂子的稱唿了。她見李氏出來,笑著說:「也沒事兒,這不今早兒媳婦蒸了兩鍋幹糧,我想著玉娘身子不好,底下還有倆小的也真是吃東西的時候,所以給你送來幾個先吃兩頓。」
崔玉抱著三妮掀開破布門簾出來,叫了一聲王大娘,就不說話了。雖然在現代時候,她也在山裏住過幾年,可到底還是習慣了水泥鋼筋的單元樓,鄰裏間十幾年不說話的日子。突然碰上淳樸熱心的村民,她多多少少的有些不自在。
「真是菩薩保佑,玉娘瞧著精神了不少啊。」一邊說,鄭氏就把胳膊上挎著的荊條籃子放下裏,把裏麵的一盤子幹糧跟四五個雞蛋拿出來。「這幾個雞蛋是我前些日子攢下的,我那敗興兒媳婦不知道,你迴頭給孩子們潑著喝了。」
說完,還憐憫的上前抱了抱三妮。哄著她甜甜的叫了幾聲大娘,這才放手。
「嫂子,這可使不得,你好不容易攢點雞蛋,哪能給我們啊。」李氏也知道東西不多,但卻是極金貴的,隻怕王家那幾個孫子也不是日日能吃得上的。再者,王家那四個兒媳婦,哪個是省油的燈?要是知道了,指不定怎麽在家裏鬧騰呢,所以她趕緊往迴推了推。
更何況,自打她男人死了,家裏斷了進項。偏生那時候,她剛生了三妮不久,整日裏哭哭啼啼也吃不上東西,可不就沒了奶水?要不是王大夫跟鄭氏時常照顧著,還在孩子餓的快沒氣兒的時候送來一些麵糊糊,隻怕三妮也熬不到現在。
說起來,村裏陳婆婆一家跟王家,對她們的恩情當真是大。可以說救了命,也不為過的。
現在玉娘身子骨好起來了,她也能勉強砍一些柴禾,怎麽還能總讓人家接濟?四下鄰居,誰家也不富裕的。
「你可別推辭了,再說別的嫂子可就不愛聽了。就算你能餓著,那孩子也受不住啊,再說了,我可是為了玉娘、虎子跟三妮呢。」鄭氏麵上帶笑,其實心裏也是有盤算的。他家兒子是沒福氣娶玉娘過門了,但她可還有個孫女一個小孫子呢。那年紀,堪堪跟虎子、三妮能配得上。
村裏人家,娶媳婦嫁閨女,都是老人的一樁心事。眼下這一家,在她眼皮子底下過活的,也算是知根知底,不怕以後攪合的家宅不寧的。
「別的我還真拿不出什麽來,先挨過這幾頓吧。」
說完,她才伸手摸了摸崔玉幹癟的細胳膊,又是心疼又是小心的問了幾句話。無非就是身子可大好了,要多歇著,有什麽事兒就去村裏招唿一聲。
其實鄭氏的這番心疼,可不止是因為玉娘這閨女生病的事兒,更是因著之前傳出來,說趙家那邊壞了心思要悔親的事兒。這事兒雖然還沒發生,可卻被村裏人傳的神神叨叨,連帶著玉娘八字兒硬,趙家漢子命裏克妻的話都出來了。
人雲亦雲的,到現在也沒個準當。不過眼看著崔家出了孝期,趙家大老那事兒也過了三年了。怎麽就到這會兒,還沒托人來說道?
要說崔家玉娘,可也算得上十裏八村的好閨女了,人長的俊俏還能操持家務。可偏偏農家媳婦,要的不僅是長的俏就行,最重要的還是能下地幹活,好生養。
看著虎子眼裏突然迸發的亮光跟臉上的糾結,崔玉心裏忍不住憐惜起來。隻是一碗苞米粥,清清淡淡的,也能讓他那麽滿足。想想前世,多少孩子買了吃食,吃不完就隨手丟了。
以前也聽姥姥說過她們那個年代,給地主家煮肉,地主家丟了的骨頭都會被撿迴去,然後大人會把上麵沒撕趕緊的肉星星一點點的攢下來給孩子吃。
原來也沒有多深的體會,最多就是感慨一下舊時代人們的困苦。卻不想來了這裏,才切身體會到糧食的珍貴。要是在前世,別說是苞米粥了,就算是白饅頭,掉了隻怕也會被丟掉。
用筷子把手裏的土豆夾爛,然後一點點的喂給三妮,瞧著她抱著筷子吃的香甜的模樣,崔玉差點心疼壞了。看來,自個還得趕緊想辦法掙些錢銀才好,最起碼一日兩餐得吃飽了。還有,茅草屋的房地也要修繕一下,不然天兒再冷一些,一屋子大小都受不住。
「娘,我吃飽了,我去撿柴禾。」虎子抱著碗幾口喝完了粥,最後還意猶未盡的舔了舔碗邊上落下的粥渣渣,這才蹦跳著要往外走。
現在都秋天了,得早點準備好過冬的柴禾。娘親能砍些大的,姐姐身子不好不能去,三妮太小,餘下能幹活兒的也就他了。雖然很想去村裏跟別的小孩玩,可到底還是忍住了。
見虎子提了繩子要出去,崔玉趕緊出聲叫住他。
「待會兒我跟娘出門,家裏就三妮一個,你就在家帶三妮玩會兒吧。」崔玉的話自然是沒說盡,八歲的孩子身子骨還沒長全乎,如果被壓到了抻著了,往後一輩子可就落下根了。
再者,既然認命的要在這裏生活了,她總歸得想法子掙錢。要掙錢,自然不能整日裏憋在屋裏。不都說山裏有寶麽?沒準,她也能挖到什麽野參或者茯苓呢。
還別說,崔玉真是認識些常見的草藥,倒不是因為跟她的專業有關。而是她爺爺曾是村裏的中醫,當時家裏也窮過,為了積累藥材,可不得自個上山挖草藥?所以她雖然不會看病診脈,但也認識些野生的草藥植物。
「玉娘,你病剛好,還是在家帶三妮吧。我跟虎子出去就行了。」李氏聽崔玉說要去後山,趕緊勸說。雖然現在家裏緊張,但也不能再把玉娘累出個好歹,不然以後去下邊見了她爹,可怎麽交代啊。要知道,畢竟是第一個孩子,崔大郎看著大閨女,可比眼珠子還寶貝呢。
想要出去瞅瞅能不能有別的生計,崔玉自然不能明說,於是開口道:「沒事兒,我就跟在娘後頭,順帶著挖點野菜,也不累。」
說起野菜,李氏也不再言語了,家裏眼看就要斷糧了。今年,可是連菜地都沒種,別說青菜豆角了,就連過冬的白菜蘿卜,都沒地兒呢。而且虎子這些日子,也的確是累的不輕。
正在這個時候,就聽見外頭有人在喊李氏了。聽聲音,像是個中年婦人。李氏也顧不得跟崔玉說話了,趕緊起來迎了出去。
「王嫂子,您怎麽來了,趕緊進屋去歇會兒。」
村裏人早起飯都晚,這個時候過來正趕上飯點,按理說少不得請人進去喝碗粥。但李氏卻知道,自家鍋裏已經沒物件了,說出來也是平白讓人笑話。所以麵上不禁有些尷尬,訕笑著把人迎進屋子裏。
王嫂子其實是村裏赤腳大夫王大爺的媳婦,往日裏村裏都喚一聲老嫂子的鄭氏。比李氏長幾歲,所以就應下著嫂子的稱唿了。她見李氏出來,笑著說:「也沒事兒,這不今早兒媳婦蒸了兩鍋幹糧,我想著玉娘身子不好,底下還有倆小的也真是吃東西的時候,所以給你送來幾個先吃兩頓。」
崔玉抱著三妮掀開破布門簾出來,叫了一聲王大娘,就不說話了。雖然在現代時候,她也在山裏住過幾年,可到底還是習慣了水泥鋼筋的單元樓,鄰裏間十幾年不說話的日子。突然碰上淳樸熱心的村民,她多多少少的有些不自在。
「真是菩薩保佑,玉娘瞧著精神了不少啊。」一邊說,鄭氏就把胳膊上挎著的荊條籃子放下裏,把裏麵的一盤子幹糧跟四五個雞蛋拿出來。「這幾個雞蛋是我前些日子攢下的,我那敗興兒媳婦不知道,你迴頭給孩子們潑著喝了。」
說完,還憐憫的上前抱了抱三妮。哄著她甜甜的叫了幾聲大娘,這才放手。
「嫂子,這可使不得,你好不容易攢點雞蛋,哪能給我們啊。」李氏也知道東西不多,但卻是極金貴的,隻怕王家那幾個孫子也不是日日能吃得上的。再者,王家那四個兒媳婦,哪個是省油的燈?要是知道了,指不定怎麽在家裏鬧騰呢,所以她趕緊往迴推了推。
更何況,自打她男人死了,家裏斷了進項。偏生那時候,她剛生了三妮不久,整日裏哭哭啼啼也吃不上東西,可不就沒了奶水?要不是王大夫跟鄭氏時常照顧著,還在孩子餓的快沒氣兒的時候送來一些麵糊糊,隻怕三妮也熬不到現在。
說起來,村裏陳婆婆一家跟王家,對她們的恩情當真是大。可以說救了命,也不為過的。
現在玉娘身子骨好起來了,她也能勉強砍一些柴禾,怎麽還能總讓人家接濟?四下鄰居,誰家也不富裕的。
「你可別推辭了,再說別的嫂子可就不愛聽了。就算你能餓著,那孩子也受不住啊,再說了,我可是為了玉娘、虎子跟三妮呢。」鄭氏麵上帶笑,其實心裏也是有盤算的。他家兒子是沒福氣娶玉娘過門了,但她可還有個孫女一個小孫子呢。那年紀,堪堪跟虎子、三妮能配得上。
村裏人家,娶媳婦嫁閨女,都是老人的一樁心事。眼下這一家,在她眼皮子底下過活的,也算是知根知底,不怕以後攪合的家宅不寧的。
「別的我還真拿不出什麽來,先挨過這幾頓吧。」
說完,她才伸手摸了摸崔玉幹癟的細胳膊,又是心疼又是小心的問了幾句話。無非就是身子可大好了,要多歇著,有什麽事兒就去村裏招唿一聲。
其實鄭氏的這番心疼,可不止是因為玉娘這閨女生病的事兒,更是因著之前傳出來,說趙家那邊壞了心思要悔親的事兒。這事兒雖然還沒發生,可卻被村裏人傳的神神叨叨,連帶著玉娘八字兒硬,趙家漢子命裏克妻的話都出來了。
人雲亦雲的,到現在也沒個準當。不過眼看著崔家出了孝期,趙家大老那事兒也過了三年了。怎麽就到這會兒,還沒托人來說道?
要說崔家玉娘,可也算得上十裏八村的好閨女了,人長的俊俏還能操持家務。可偏偏農家媳婦,要的不僅是長的俏就行,最重要的還是能下地幹活,好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