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內部一片漆黑能源已經斷掉,機器人視野掃描過去,地麵散落著一米長寬銀白金屬薄片。


    瓷白的燈光重新照亮房間,房間內部可見的亂糟糟的,散落著滿地各種大小金屬板,或是丟棄在地麵的儀器。


    而靠近牆壁的貨架上早已堆滿各種顏色金屬板。


    “t3機器人聽從複製體調度,隨時會清掃實驗室。”


    “上次清掃時間日誌顯示在3小時前,製造的速度超乎想象嗎?”


    占據實驗室最中心的是一個直徑30米黑色圓柱,房間內的機器人時時刻刻將觀察數據上傳,它們邁過雜物包圍龐大的實驗儀器。


    圓柱的大門在羅祈遠程控製下緩緩打開露出內裏漆黑,實驗室內的光亮刺入從圓柱體內地麵,一地的銀色金屬板。


    圓柱體內光芒亮起,三台機器人邁步進入。


    可見圓柱內部房間四周立著8根4米高,黑色金屬的電場放射柱,房間內部還有著半車皮普通紅色沙土。


    但此刻這些沙土從沙櫃中漂浮而起,被看不見的能量體抽取,形成一條沙帶飄浮著進入扭曲的磁場中。


    在淡藍色光澤下閃耀下,細小的沙粒們竟然一點點組成一張金屬薄板,而地上全是這種金屬板!


    這就是物質重組!毫不誇張的說物質重組就是滿足星際文明基礎礦物質需求的方案!


    這也是星際文明一個標誌性技術!


    可控核聚變占其一,物質重組占其二!


    星際文明根本不需要所謂的采礦!隻需要占領足夠多的物質區域,不論這些物質是氣態還是液態或者是固態!


    能想象星際文明將一種物質完全轉化為另一種物質嗎?這樣的星空文明才叫做星際文明,而不是當著礦物寄生蟲一樣去采集其他星球的礦物質。


    “物質重組實驗】取得持續的突破。”


    機器人們遠離這團磁場,同時羅祈飛快的翻閱著大數據庫研究日誌。


    【第133天——實驗進行中


    物質重組這個概念被提出來後,伴隨著我對中級電磁力分支——可控磁場裝置研究深入取得一定成果。


    現實世界物質說到底無非就是各種不同的粒子,在力的作用下相互牽引,綜合組成不同的分子在宏觀世界表現出不同特性。


    在此提出物質公式也就是該物質,組成序列所需粒子。


    比如黃金所需要的粒子,鑽石所需要的粒子在微觀世界已經是一串串公式。


    而可控磁場負責幹擾分子內部原有的力,比如我需要鑽石,但手中隻有黃金,那就從黃金中抽取鑽石所需要的微觀粒子。


    再利用可控磁場重新對這些粒子按照物質公式排列,重新激活分子內組成粒子所需要的力,又由分子組成宏觀物質,而達成改變物質特性。


    但並不是所有粒子都有用,這隻是根據公式來選取特定所需的微粒子。


    還有一些不適合的微粒子被浪費掉。


    這些被浪費掉的粒子它們也是有用的,但隻是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再去將它們分裂成基本誇克,組成更基礎的微粒子。


    一個想法出現在我的腦子裏,腦子是個好東西,這比我在當人時好用得多。


    假設宇宙一開始就沒有物質特性之分,一開始就隻有一種原始物質。


    原始物質在無法計量的時間中,受各種力的影響而演變下來,最終形成不同特性的物質。


    那我們將會從上麵的假設中提出:將已有特性物質還原到最初始物質,然後在借助技術修改原始物質,那將會得到源源不斷想要的特性物質。


    我一定要嚐試一下!這完全符合橘星星際發展要領,用以更少的時間和能源,去獲取更多的資源。


    到時候我們就不再需要製造工廠,脫離數據結構體。


    將自身編輯成磁場的一部分,成為磁場生命,去扭曲現實。


    甚至將自己融入星球磁場,從而產生“磁場計算機”,借用星球磁場,撬動大規模的物質重組。】


    看完這個研究理論,羅祈又看著實驗的成品——那團不停重組沙礫的磁場。


    “你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羅祈翻看完研究日誌頓時覺得充滿著可能性,也充滿了未知的危險性。


    必須盡快查明這團磁場是否形成他口中的磁場生命體,這簡直是顛覆了人類已知觀念,除開碳基和矽基,羅祈也是第1次聽到磁場生命體。


    看看製造出的各種金屬物金銀銅鐵鎢鈦……


    這不就是他成功的最好的證明嗎?


    機器人盯著著那一團磁場,它還在運作製造金屬板。


    手持儀器上反饋著越來越低的能量度,它好像要死亡了,但它看起來並沒有太多的智慧,否則不至於一直對沙子耿耿於懷。


    羅祈放開權限他準備重啟電場裝置,機器人退出實驗室,負責隔離的大門關閉,封閉的空間中放射柱輻射出強大電場。


    那團透明物質仿佛得到補充,立刻大規模的吸入沙塵,就像是一場小旋風。


    它竟然同時製造著數百張金屬片,眨眼的功夫就將半數沙土消耗一空。


    這可和可控磁場不一樣,可控磁場是用裝置來改變磁場運行,從而達到塑造物質效果。


    就在羅祈通過圓柱體監控查看,發現這團磁場吞噬完沙子後停止下來。


    並沒有像想象中吞噬一切隻為形成金屬薄片,顯然這團磁場被植入了一定的程序。


    它被編程!它需要能源。


    它完全不需要借助物質儀器,就如同幽靈。


    但它似乎不具備意識。


    新的一車沙土剛從密封入口進入,就被這團磁場吸取重組成金屬片。


    30立方米的沙土,隻能形成1.3立方米的金屬片。


    機器人拿著金屬片去檢測,結果卻發現這是合金材料。


    裏麵糅合著各種金屬,分子按一定比例形成,硬度竟然達到18個金剛石硬度。


    “要是編程生產戰艦生產程序,那豈不是投入沙土,就能生產新的戰艦?”


    吸收轉化之間物質的重組密度被改變,同時會有一定的粒子浪費,但橘星上最不缺的不就是沙土嗎!


    接下來時間中羅祈持續對磁場進行檢測後,羅祈發現複製體確實沒了,它似乎並沒有將自己編入這團磁場中。


    但羅祈也無法找到188實驗操作複製體死亡證據,總之現有的手段觀測不到他。


    羅祈將案例傳遍,讓所有複製體不要太過於冒險,暫時關閉磁場生命體的研究。


    貿然塑造一種超出認識的生命體,一但失控很可能導致橘星從內部崩潰。


    但物質重組這個項目不能放棄,羅祈組建100個研究室加大力度繼續研究。


    期待著有朝一日橘星科技完全的改寫粒子特性。


    到時候也能將能量還原成物質。


    整個基地繼續運轉,更多的可控核電站建設,更多的研究中心搭建,更多的羅祈複製體出現。


    他們組建成一個超級科技帝國,一點點的改變著整顆橘星。


    而生產力建設上羅祈拿出了新的方案,再度升級飛行建設者到3.0版本。


    能源建設上可控核聚變產生的能量中,羅祈除開小型化可控核聚變和超能型核聚變,也計劃出新的能源分支,進行反物質生產剝離……


    數據世界中一個又一個假設理論更替,研究中心內一個又一個項目驗證失敗而終結,或者誕生更多分支。


    這一切存在目的都是為了探知宇宙的真理。


    而在太陽係之中,還有著一場注定的相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浪在宇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樹炒肉的施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樹炒肉的施令並收藏流浪在宇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