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儒家文化下的巨富
大明,山賊大將軍,兵聖大反賊 作者:溜溜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月下旬,朱鼎順已到烏嶺山。
張鳳儀趕在朝廷消息來臨之前,讓親衛把母親和哥哥接出來,一百人護送,裝作商隊去往宣府,然後出塞到遼東。
山西東南部的澤州、潞州、沁州,地形非常適合割據。
從外麵到這三個地方,必須得先上山後下山。從這三個州外出,同樣得上山下山。
典型的山頂平地,大盆地中的小盆地,一個套一個,每個縣都是個小盆地。
朱鼎順雖然在烏嶺山,卻在最北麵,這裏是荀子的故鄉、藺相如的棲身地。
周朝起,就有皇家貴族滅國後跑到山裏躲避,逃難貴族遺留的山廟村堡遺跡非常多,唐、金、遼,五代十國晉、梁、周、吳等都有。
不管有多大的名氣,十九世紀才建城立縣,方圓四五百裏,現在是原始森林。
地處平陽府、澤州、潞州、沁州,一府三州之間,浮山、嶽陽(注)、沁源、屯留、長子、高平、沁水七縣環抱,黃河支流沁河從深山中穿山而過。
山中隻有少量的獵戶和百姓,完全沒有士紳,府治屬於平陽府,縣治屬於嶽陽,卻沒有嚴格的劃分,官員根本不可能深入大山幾百裏,與東麵的三州陸路不通。
圖中的安澤,就是書裏說的大山原始森林,明朝時山西隻有東西兩條驛路,屬於中空地帶
朱鼎順在一處黃土坡上曬太陽,身後溝裏綿延二十裏的騎軍。
沒辦法,溝太窄,顯得很長。
順著山溝向西直衝,距離平陽府隻有百裏,距浮山五十裏,距嶽陽縣城也是百裏。
根本不怕有人發覺,可能百姓匯報知縣大老爺,說山裏有巨匪,他們也不會相信。
所以幹脆讓士兵們千人一隊,分開刨土,建了四個窯洞群。
不管怎麽發展,以後在這裏需要一隊人常駐,幹脆學學先輩,在這一片建另一個大湏。
若流賊不頂用,那就創造一個新的流賊頂在前麵。
至於糧草在哪裏,別急,馬上有吃不完的糧草。
秦孝明和海蘭珠有說有笑,從山脊線繞到中軍所在的陽坡,朱鼎順看到後麵親衛抬的東西,多少有點不適。
兩隻梅花鹿、一隻豹子、還有十來個人手裏提溜著貓豹、野雞、獾子…
打獵兩天,你們是真刑啊。
“夫君,想不到中原也有哈剌溫山的獵場,山裏的獵物真多,兩邊一堵,很容易獵到大獸,有十幾隻野豬沒帶迴來,士兵們平日可以充饑,半年就可以打通山路到潞州。”
“是啊夫君,烏雲一樣的野雞群,敞口銃換鐵砂,一槍下去能撿一片。”
哎,朱鼎順沒她們的興致,尤其是這種掃蕩式的打獵方式。
對親衛揮揮手,“以後不要獵貓豹,這玩意動作敏捷,比家貓大不了多少,全身沒有三兩肉,費盡心思抓來做啥,給我去煮鍋野雞肉。”
秦孝明嗬嗬坐到身邊,“貓豹毛皮好呀,妾身和蘭珠姐姐比賽箭法所獲,這山裏的油鬆高大,上好的木材。而且山果比任何地方都多,比我們石柱還多。
桃樹、果子、李子、杏樹、棗樹、糖梨、山楂、櫻桃、沙棘…實在想不到中原有這麽一個地方。
樹下一層一層腐爛的果肉,藥材比藥田長勢還好,老百姓靠山也能活,可惜他們不會販賣變現。”
海蘭珠還真沒秦孝明這見識,記憶中這裏是煤海吧?
轉瞬一想也正常,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地處氣候適宜地帶,是應該有無邊無際的山果。
秦孝明看他不開口,親昵著用肩膀碰一碰,“夫君在想什麽?”
“罐頭、藥材基地!山裏是不是有很多野猴子?”
“打獵又不會招惹猴子,它們都是一群一群的,聽到猴子叫聲我們就繞走了。什麽是罐頭?”
“沒什麽,看來這方圓五百裏,以後得好好經營,不能搞破壞。”
朱鼎順邊說邊迴到窯洞,簡易的門窗,簡易的緞布窗,這間是個作戰會議室,從桌邊拿起一封書信遞給後麵跟進來的秦孝明,
“你看看這個,有什麽想法。”
流賊準備進攻平陽府,整個山西,除了晉中,隻有平陽府能養活他們。
但平陽府富裕不在官府、不在士紳,僅僅在一戶人家。
這戶人家麵前,八大蝗商就是小螞蚱。
可以說,沒有這戶人家,就沒有宣大的邊貿。
亢家,遠超江南布商、鹽商、海商,但很多人不知道亢家有多富,官員和商場的人也很少提及。
因為亢家是典型的儒商,對本家、本縣、本地人非常好,做生意非常規矩,從運河到太原府,絕不前進一步,絕不搶合作者的生意空間。
亢家是做鹽和糧,但他家串聯業務的方式非常獨特,是通過當鋪來走商,導致外人以為平陽府有很多商號。
隻有商場的大戶,才知道他們交易的對象是亢家。
生意場的事,量大就變質了,亢家已經有實力控製晉陝兩省的鹽價和糧價,低價買進、高價售出。
隻不過亢家始終低調,也不與官場大佬綁定,一個恐怖的、暗處的商場巨擘。
亢家對本地人來說是個慈善家,家主像皇帝一樣,所有旁係子侄從小由家主教育長大,長大後都有分號,絕對忠誠下的商業帝國。
秦孝明翻到最後,看著李信查探到的實力,眼珠子都凸出來了。
現銀一千二百萬兩,十幾處糧倉各類糧食七十萬石,擁有土地百萬畝,護院和夥計七千多人,暗中精銳三千,刀口舔血的江湖人幾百。
眾人還不知道的是,這家人經曆了明朝、李自成的大順、清朝,幾經戰亂,完好無損。
到民國也沒有消失,隻不過四分五裂變成了很多人家,清末中原兩大超級巨富,南安北康,康就是改名換姓的亢氏。
到清末隻說白銀,七千萬兩現銀,不是富可敵國,是富已超國。
但他家四百年來,自始至終都沒有其餘晉商名氣大。
這就是儒家文化下的職業商人,財不外露是第一原則。
“夫…夫君,這是戶良紳?”
“良紳?這就是孝明的看法?不過若隻說臨汾縣,還的確是。亢家在平陽府臨汾縣很規矩,自己出資建橋修路、修水利,資助貧戶,給家裏套了一層民心鎧甲。
他家是做當鋪的,知道什麽叫當鋪嗎?欺壓良善、蝕骨吸血,一個能讓邊商和鹽商都尊敬的人家,靠一個良紳可以做到嗎?山西南部任何商號都活不下來,都被吃掉或擠垮了。”
張鳳儀趕在朝廷消息來臨之前,讓親衛把母親和哥哥接出來,一百人護送,裝作商隊去往宣府,然後出塞到遼東。
山西東南部的澤州、潞州、沁州,地形非常適合割據。
從外麵到這三個地方,必須得先上山後下山。從這三個州外出,同樣得上山下山。
典型的山頂平地,大盆地中的小盆地,一個套一個,每個縣都是個小盆地。
朱鼎順雖然在烏嶺山,卻在最北麵,這裏是荀子的故鄉、藺相如的棲身地。
周朝起,就有皇家貴族滅國後跑到山裏躲避,逃難貴族遺留的山廟村堡遺跡非常多,唐、金、遼,五代十國晉、梁、周、吳等都有。
不管有多大的名氣,十九世紀才建城立縣,方圓四五百裏,現在是原始森林。
地處平陽府、澤州、潞州、沁州,一府三州之間,浮山、嶽陽(注)、沁源、屯留、長子、高平、沁水七縣環抱,黃河支流沁河從深山中穿山而過。
山中隻有少量的獵戶和百姓,完全沒有士紳,府治屬於平陽府,縣治屬於嶽陽,卻沒有嚴格的劃分,官員根本不可能深入大山幾百裏,與東麵的三州陸路不通。
圖中的安澤,就是書裏說的大山原始森林,明朝時山西隻有東西兩條驛路,屬於中空地帶
朱鼎順在一處黃土坡上曬太陽,身後溝裏綿延二十裏的騎軍。
沒辦法,溝太窄,顯得很長。
順著山溝向西直衝,距離平陽府隻有百裏,距浮山五十裏,距嶽陽縣城也是百裏。
根本不怕有人發覺,可能百姓匯報知縣大老爺,說山裏有巨匪,他們也不會相信。
所以幹脆讓士兵們千人一隊,分開刨土,建了四個窯洞群。
不管怎麽發展,以後在這裏需要一隊人常駐,幹脆學學先輩,在這一片建另一個大湏。
若流賊不頂用,那就創造一個新的流賊頂在前麵。
至於糧草在哪裏,別急,馬上有吃不完的糧草。
秦孝明和海蘭珠有說有笑,從山脊線繞到中軍所在的陽坡,朱鼎順看到後麵親衛抬的東西,多少有點不適。
兩隻梅花鹿、一隻豹子、還有十來個人手裏提溜著貓豹、野雞、獾子…
打獵兩天,你們是真刑啊。
“夫君,想不到中原也有哈剌溫山的獵場,山裏的獵物真多,兩邊一堵,很容易獵到大獸,有十幾隻野豬沒帶迴來,士兵們平日可以充饑,半年就可以打通山路到潞州。”
“是啊夫君,烏雲一樣的野雞群,敞口銃換鐵砂,一槍下去能撿一片。”
哎,朱鼎順沒她們的興致,尤其是這種掃蕩式的打獵方式。
對親衛揮揮手,“以後不要獵貓豹,這玩意動作敏捷,比家貓大不了多少,全身沒有三兩肉,費盡心思抓來做啥,給我去煮鍋野雞肉。”
秦孝明嗬嗬坐到身邊,“貓豹毛皮好呀,妾身和蘭珠姐姐比賽箭法所獲,這山裏的油鬆高大,上好的木材。而且山果比任何地方都多,比我們石柱還多。
桃樹、果子、李子、杏樹、棗樹、糖梨、山楂、櫻桃、沙棘…實在想不到中原有這麽一個地方。
樹下一層一層腐爛的果肉,藥材比藥田長勢還好,老百姓靠山也能活,可惜他們不會販賣變現。”
海蘭珠還真沒秦孝明這見識,記憶中這裏是煤海吧?
轉瞬一想也正常,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地處氣候適宜地帶,是應該有無邊無際的山果。
秦孝明看他不開口,親昵著用肩膀碰一碰,“夫君在想什麽?”
“罐頭、藥材基地!山裏是不是有很多野猴子?”
“打獵又不會招惹猴子,它們都是一群一群的,聽到猴子叫聲我們就繞走了。什麽是罐頭?”
“沒什麽,看來這方圓五百裏,以後得好好經營,不能搞破壞。”
朱鼎順邊說邊迴到窯洞,簡易的門窗,簡易的緞布窗,這間是個作戰會議室,從桌邊拿起一封書信遞給後麵跟進來的秦孝明,
“你看看這個,有什麽想法。”
流賊準備進攻平陽府,整個山西,除了晉中,隻有平陽府能養活他們。
但平陽府富裕不在官府、不在士紳,僅僅在一戶人家。
這戶人家麵前,八大蝗商就是小螞蚱。
可以說,沒有這戶人家,就沒有宣大的邊貿。
亢家,遠超江南布商、鹽商、海商,但很多人不知道亢家有多富,官員和商場的人也很少提及。
因為亢家是典型的儒商,對本家、本縣、本地人非常好,做生意非常規矩,從運河到太原府,絕不前進一步,絕不搶合作者的生意空間。
亢家是做鹽和糧,但他家串聯業務的方式非常獨特,是通過當鋪來走商,導致外人以為平陽府有很多商號。
隻有商場的大戶,才知道他們交易的對象是亢家。
生意場的事,量大就變質了,亢家已經有實力控製晉陝兩省的鹽價和糧價,低價買進、高價售出。
隻不過亢家始終低調,也不與官場大佬綁定,一個恐怖的、暗處的商場巨擘。
亢家對本地人來說是個慈善家,家主像皇帝一樣,所有旁係子侄從小由家主教育長大,長大後都有分號,絕對忠誠下的商業帝國。
秦孝明翻到最後,看著李信查探到的實力,眼珠子都凸出來了。
現銀一千二百萬兩,十幾處糧倉各類糧食七十萬石,擁有土地百萬畝,護院和夥計七千多人,暗中精銳三千,刀口舔血的江湖人幾百。
眾人還不知道的是,這家人經曆了明朝、李自成的大順、清朝,幾經戰亂,完好無損。
到民國也沒有消失,隻不過四分五裂變成了很多人家,清末中原兩大超級巨富,南安北康,康就是改名換姓的亢氏。
到清末隻說白銀,七千萬兩現銀,不是富可敵國,是富已超國。
但他家四百年來,自始至終都沒有其餘晉商名氣大。
這就是儒家文化下的職業商人,財不外露是第一原則。
“夫…夫君,這是戶良紳?”
“良紳?這就是孝明的看法?不過若隻說臨汾縣,還的確是。亢家在平陽府臨汾縣很規矩,自己出資建橋修路、修水利,資助貧戶,給家裏套了一層民心鎧甲。
他家是做當鋪的,知道什麽叫當鋪嗎?欺壓良善、蝕骨吸血,一個能讓邊商和鹽商都尊敬的人家,靠一個良紳可以做到嗎?山西南部任何商號都活不下來,都被吃掉或擠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