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為國為民,皇叔第一
大明,山賊大將軍,兵聖大反賊 作者:溜溜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營的人馬走了,朱鼎順又招了兩萬人,等於還是十五萬人。
稷國公一晚上就把所有人都劃分了。
不管主官是誰,下麵的士兵得分好,遼西還有五萬屯兵呢,一人十兩銀子,迴家去吧。
什麽屯兵、戰兵、邊兵、營兵,一律取消。
全部打亂重新編製,反正是老子發餉。
軍師旅團營連排班。
十人一班、三班一排、三排一連。
一連百人,營配炮兵連,一營五百人。
一團兩千人,配後勤輜重營。
一旅七千人,一師兩旅一萬五千人、一軍兩師三萬人。
解難營分散到全軍擔任基層武官,與韃靼人買馬,全軍騾馬化。
解難營改稱民軍,分為近衛軍和第一到第四軍。
稷國公親領近衛軍,一到四軍分別為趙率教、毛文龍、虎子、胖熊。
那兩個不會來領軍,毛文龍主管練兵,趙率教也不會放出去,朱鼎順成立的大將軍府,兩人是副帥,趙率教領全軍的後勤事務。
也就是說,師長才是實際最高主官,還沒有到軍長做實職的地步。
師長一年一輪,副職是下一級編製的正職,也就十個師長,除了解難營這七人,加上滿桂、祖大壽、劉愛塔。
為何沒有參謀,明年他們就懂了。
鼎一會收攏九千活門步槍,替換曹變蛟到南洋,以後一年一輪,都得給老子做陸戰隊去。
至於水師,也是同樣的編製,一艘船上至少有百名水手,聽起來人不少,其實戰鬥的人並不多。
朱鼎順給他們定的軍餉差點讓所有人跪下,士兵三兩,戰時五兩,逐級翻倍,到軍長八千兩。
對比文官當然太多,但他們沒機會貪墨。
大將軍令,沒有戰時軍法一說,平日也行軍法,意味著絕對的紀律約束。
每年一千多萬兩白銀軍餉,誰聽著都得呆滯半天,朱鼎順哈哈大樂,一千萬兩算個屁,還沒有軍械開支呢。
又不是非得發銀子,千萬隻代表一個數字,不代表得花那麽多銀子。
海貿、邊貿由自己壟斷,銀子多的自己都發愁了,轉一圈還在自己手裏,鑄幣又缺少大義,商稅左手倒右手,暫時也收不成。
先練兵、屯軍械吧,全軍普裝至少得三年時間。
東寨的煉鐵軍械作坊人員正往遼東趕,還有停產的時間差。
遼東以後有巡撫,但也就是個名義,實際軍政肯定在威遠大將軍府。
大建設搞起!
皇帝駕崩的時候,十月二十二,朱鼎順已經完成新的調整。
不管在朝廷哪邊是什麽官,在這裏不準提、不準稱唿,要不就迴朝去,文官則要麽到將軍府做後勤,要麽去屯田,或者隨京營滾蛋。
水師留下三百艘接應鼎一的人馬即可,他們得轉移家眷、移民。鄭芝龍本人得去朝鮮住一段時間,他還得做倭國和朝鮮的海貿呢。
京城一堆廉價布,到天津衛裝船,南洋直接換銀子去吧。
事情很多,大方向不會錯,更不會賠,慢慢來吧。
鬆山堡,西歸的京營今日再次補充糧草。
草料自己去搬,白花花的大米讓宋裕本和一群朝臣很吃驚。
四天前在戰場,還以為是朱鼎順故意挑出來的精糧。
立營後派張世澤去問情況,不一會就迴來了,裏麵有五百解難營守衛,這樣的米大約占一半,恰好鬆山堡全部是。
朝臣羨慕不已,這米放京城,必定會賣到一石二兩六錢,賣到草原,也許價值五兩。
稷國公這生意做的,令人眼神發紫,偏偏他還不賣,真是氣人。
十月二十三,繼續西進,兵部在山海關還有屯糧,足夠他們迴京了,所以走的也不快。
朝臣甚至有心思到海岸和邊牆的村莊看看。
這才幾天時間,遼西突然就炊煙嫋嫋了。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解難營以人頭發米,一人半石,屯兵則遣返發兩石。
省吃儉用,家家都能熬到明年秋季,稷國公還免除三年稅賦,鼓勵開荒,開多少都屬於自己,依舊不會收稅。
遼西四十萬百姓啊,稷國公真是大氣魄,頓時扔出去至少三十萬石米。
難怪突然充滿人間氣息。
京營的腳步越來越輕鬆,朝臣卻越來越沉重。
這樣會把北直隸、晉陝魯豫的百姓吸引向關外。
皇帝已經說了封王、節製關外,朝廷得想其他辦法,否則大明百姓以後一南一北聚集,中原鏤空就成了笑話。
十月二十四,還沒到寧遠,後麵追來一隊解難營士兵,令大興伯中軍稍等半日。
兩個時辰後,二百多輛爬犁追上來,張之音從最前的爬犁跳下來,後麵護衛的千餘人跪拜後轟隆離開,隻剩下趕爬犁的人。
“父親大人、殿下、表哥,夫君收攏了東虜昂貴的山貨,迴去送給各府和禁宮一半,還有一半京城兜售打開銷路。”
幾人哭笑不得,稷國公這做生意的腦子轉的比開槍殺人還快。
“皇嬸不再留幾日?皇叔身邊現在隻有韃靼和女真妾室吧?”
張之音笑著搖搖頭,“他到廣寧去了,捎帶送我到錦州,他準備把察哈爾的戰神矛遷徙到大都舊地,那裏距離北寨很近,東西南北的韃靼人都能照顧到。”
信王眼神一亮,“皇叔準備聯絡瓦剌,用兵羅刹?”
“這是陛下的口諭,他得準備,先派出使者。”
信王脫口而出,“為國為民,皇叔天下第一。”
大軍再次上路,英國公嫌棄騎馬太累,跑到了女兒的爬犁上,這裏果然舒服很多,都不影響睡覺。
隻有父女倆,可以說真話了。
“老夫真不想迴去,但陛下快不行了,京城的勳貴定然一盤散沙,老夫不主持,就便宜了別人。遼東完全不像大戰的樣子,遼西的安逸突然賽江南,解難三五年不會動吧?”
“夫君已當著所有人的麵確定女兒的地位,她們都無法撼動。至於時間問題,女兒不關心,也就沒問。”
“大明朝的文官,出鎮和當朝完全是兩個樣子。孫承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迂腐剛直,但大節不虧。袁可立過年肯定辭官,小心周延儒,老夫看他與信王很合得來。”
張之音差點笑出聲,微微搖頭道,“管他呢,大明朝堂的權爭夫君沒興趣。他說等天下人看到新世界,女兒就是百姓心中的皇後。”
稷國公一晚上就把所有人都劃分了。
不管主官是誰,下麵的士兵得分好,遼西還有五萬屯兵呢,一人十兩銀子,迴家去吧。
什麽屯兵、戰兵、邊兵、營兵,一律取消。
全部打亂重新編製,反正是老子發餉。
軍師旅團營連排班。
十人一班、三班一排、三排一連。
一連百人,營配炮兵連,一營五百人。
一團兩千人,配後勤輜重營。
一旅七千人,一師兩旅一萬五千人、一軍兩師三萬人。
解難營分散到全軍擔任基層武官,與韃靼人買馬,全軍騾馬化。
解難營改稱民軍,分為近衛軍和第一到第四軍。
稷國公親領近衛軍,一到四軍分別為趙率教、毛文龍、虎子、胖熊。
那兩個不會來領軍,毛文龍主管練兵,趙率教也不會放出去,朱鼎順成立的大將軍府,兩人是副帥,趙率教領全軍的後勤事務。
也就是說,師長才是實際最高主官,還沒有到軍長做實職的地步。
師長一年一輪,副職是下一級編製的正職,也就十個師長,除了解難營這七人,加上滿桂、祖大壽、劉愛塔。
為何沒有參謀,明年他們就懂了。
鼎一會收攏九千活門步槍,替換曹變蛟到南洋,以後一年一輪,都得給老子做陸戰隊去。
至於水師,也是同樣的編製,一艘船上至少有百名水手,聽起來人不少,其實戰鬥的人並不多。
朱鼎順給他們定的軍餉差點讓所有人跪下,士兵三兩,戰時五兩,逐級翻倍,到軍長八千兩。
對比文官當然太多,但他們沒機會貪墨。
大將軍令,沒有戰時軍法一說,平日也行軍法,意味著絕對的紀律約束。
每年一千多萬兩白銀軍餉,誰聽著都得呆滯半天,朱鼎順哈哈大樂,一千萬兩算個屁,還沒有軍械開支呢。
又不是非得發銀子,千萬隻代表一個數字,不代表得花那麽多銀子。
海貿、邊貿由自己壟斷,銀子多的自己都發愁了,轉一圈還在自己手裏,鑄幣又缺少大義,商稅左手倒右手,暫時也收不成。
先練兵、屯軍械吧,全軍普裝至少得三年時間。
東寨的煉鐵軍械作坊人員正往遼東趕,還有停產的時間差。
遼東以後有巡撫,但也就是個名義,實際軍政肯定在威遠大將軍府。
大建設搞起!
皇帝駕崩的時候,十月二十二,朱鼎順已經完成新的調整。
不管在朝廷哪邊是什麽官,在這裏不準提、不準稱唿,要不就迴朝去,文官則要麽到將軍府做後勤,要麽去屯田,或者隨京營滾蛋。
水師留下三百艘接應鼎一的人馬即可,他們得轉移家眷、移民。鄭芝龍本人得去朝鮮住一段時間,他還得做倭國和朝鮮的海貿呢。
京城一堆廉價布,到天津衛裝船,南洋直接換銀子去吧。
事情很多,大方向不會錯,更不會賠,慢慢來吧。
鬆山堡,西歸的京營今日再次補充糧草。
草料自己去搬,白花花的大米讓宋裕本和一群朝臣很吃驚。
四天前在戰場,還以為是朱鼎順故意挑出來的精糧。
立營後派張世澤去問情況,不一會就迴來了,裏麵有五百解難營守衛,這樣的米大約占一半,恰好鬆山堡全部是。
朝臣羨慕不已,這米放京城,必定會賣到一石二兩六錢,賣到草原,也許價值五兩。
稷國公這生意做的,令人眼神發紫,偏偏他還不賣,真是氣人。
十月二十三,繼續西進,兵部在山海關還有屯糧,足夠他們迴京了,所以走的也不快。
朝臣甚至有心思到海岸和邊牆的村莊看看。
這才幾天時間,遼西突然就炊煙嫋嫋了。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解難營以人頭發米,一人半石,屯兵則遣返發兩石。
省吃儉用,家家都能熬到明年秋季,稷國公還免除三年稅賦,鼓勵開荒,開多少都屬於自己,依舊不會收稅。
遼西四十萬百姓啊,稷國公真是大氣魄,頓時扔出去至少三十萬石米。
難怪突然充滿人間氣息。
京營的腳步越來越輕鬆,朝臣卻越來越沉重。
這樣會把北直隸、晉陝魯豫的百姓吸引向關外。
皇帝已經說了封王、節製關外,朝廷得想其他辦法,否則大明百姓以後一南一北聚集,中原鏤空就成了笑話。
十月二十四,還沒到寧遠,後麵追來一隊解難營士兵,令大興伯中軍稍等半日。
兩個時辰後,二百多輛爬犁追上來,張之音從最前的爬犁跳下來,後麵護衛的千餘人跪拜後轟隆離開,隻剩下趕爬犁的人。
“父親大人、殿下、表哥,夫君收攏了東虜昂貴的山貨,迴去送給各府和禁宮一半,還有一半京城兜售打開銷路。”
幾人哭笑不得,稷國公這做生意的腦子轉的比開槍殺人還快。
“皇嬸不再留幾日?皇叔身邊現在隻有韃靼和女真妾室吧?”
張之音笑著搖搖頭,“他到廣寧去了,捎帶送我到錦州,他準備把察哈爾的戰神矛遷徙到大都舊地,那裏距離北寨很近,東西南北的韃靼人都能照顧到。”
信王眼神一亮,“皇叔準備聯絡瓦剌,用兵羅刹?”
“這是陛下的口諭,他得準備,先派出使者。”
信王脫口而出,“為國為民,皇叔天下第一。”
大軍再次上路,英國公嫌棄騎馬太累,跑到了女兒的爬犁上,這裏果然舒服很多,都不影響睡覺。
隻有父女倆,可以說真話了。
“老夫真不想迴去,但陛下快不行了,京城的勳貴定然一盤散沙,老夫不主持,就便宜了別人。遼東完全不像大戰的樣子,遼西的安逸突然賽江南,解難三五年不會動吧?”
“夫君已當著所有人的麵確定女兒的地位,她們都無法撼動。至於時間問題,女兒不關心,也就沒問。”
“大明朝的文官,出鎮和當朝完全是兩個樣子。孫承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迂腐剛直,但大節不虧。袁可立過年肯定辭官,小心周延儒,老夫看他與信王很合得來。”
張之音差點笑出聲,微微搖頭道,“管他呢,大明朝堂的權爭夫君沒興趣。他說等天下人看到新世界,女兒就是百姓心中的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