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郭愷之真的虎
大明,山賊大將軍,兵聖大反賊 作者:溜溜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之音不需要刻意經營侯府,她就是正妻。
朱鼎順還是覺得老婆在搞事情,因為太…怎麽說呢,太正常了,這與那個印象中的大小姐不太一樣。
他們是有戀愛史、同居史的人,與這個時代的夫妻經曆完全不一樣。
她與自己應該是商量著來,而不是聽自己的、聽兄弟們的,與她的脾氣完全不符。
除非她在做其他事。
但她做事必須經過兄弟們,顯然沒有,到底什麽事呢?
如果是傳承那點事,也太無聊了。
朱鼎順一邊想一邊甩甩頭到中院,讓人上菜,把那兩位請過來。
朱恭枵已經想通了,見麵就拿著一份奏折放到身前,“族叔,明日天下人都知道,我上奏折是被您逼的。”
“無所謂,一封奏折惡心三人,還能出口惡氣,爽!”
郭愷之等他倆說完才躬身,被朱鼎順直接打斷,“坐,不喝酒,吃飯吧。”
他倆哪能吃得下,朱鼎順餓了,自顧自喝了一碗粥,吃了兩張餅,不吃拉倒,收走。
抿著茶水喝了兩口,才對郭愷之道,“六年前我知道,郭大人是個典型的讀書人,合作了六年,玲兒還為我生了個女兒,郭大人還是典型的讀書人。不忘初心,可喜可賀。毫無長進,可悲可歎。”
郭愷之略微深吸一口氣,給自己打氣迴應道,“大將軍,大明朝不可能讓武將權傾朝野,您不能更進一步。”
“不錯,這是實話。我本來也沒想更進一步。”
“您是對朝堂沒有欲望,卻刨士子的根,刨聖人的根。”
朱鼎順把杯子放下,“郭大人,朱某也未忘初心,六年前就說過,如果我能,我就會養活更多人。”
郭愷之看一眼周王,似乎詢問他為什麽不離開。
朱恭枵給了個哭喪臉,當然是人家不讓離開。
朱鼎順看到他們的交流,拍拍肚子消食,“郭大人,徐希皋是逗你玩,你玩不起的,新任應天巡撫是郭大人的親家?這不就是我的親家嗎?”
郭愷之大驚,“大將軍,侯爵控製內閣,會讓大家都死無葬身之地。”
“哎呀,你說說你,靠老子進內閣,轉身就不認了,自古負心都是讀書郎。”
郭愷之懵逼,“……”
朱鼎順自顧自道,“忘根走不遠的,大同巡撫李老頭無法成為過度,那你郭大人就是過度,製衡都看不出來嗎?郭大人這輩子都沒有首輔的機會。”
“郭某早已明白,但郭家也不想卷進流血的是非之中。”
“你明白?那就得去死,明白還與徐希皋、徐弘基勾連燒我工坊?明白還與江南士紳勾連?”
“沒錯,因為大同侯的兄弟殺了郭某的兄弟好友,孫自如有什麽錯,好好的都禦史,說死就死了。”
兩人說出火氣了,朱鼎順突然伸手把他按桌子上,咬牙切齒道,“誰告訴你的?”
郭愷之側臉給按桌麵,還有點梗脖子的味道,“大將軍,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朱鼎順一下鬆開他,哈哈大笑,“原來是後知後覺,郭大人,你出局了,老子可不會接受你這蒼白狡辯,在我麵前偷換概念得重新投胎。先知後知的動機可是忠奸的區別。”
朱恭枵下意識往旁邊挪挪屁股,提心吊膽的怕大同侯又開打。
郭愷之麵如死灰,“郭某明日辭官。”
“去吧,看你能不能活著迴到應天府,看沒有我,兩位舅哥能不能守住郭家的家資。郭愷之,你是真傻缺啊,你的價值在於能對付我,失去這個價值,你就是個死人。”
朱鼎順說完對周王一揚下巴,“殿下說是不是?”
朱恭枵一個哆嗦,“族叔,郭大人是朱明忠臣。”
“說起這老子就來氣,陛下性情三番五次變幻,都是你這個蔫了吧唧的壞蛋影響。”
朱恭枵不敢當著郭愷之接茬,心念一轉,把奏折拿起來遞給郭愷之,“郭大人,您看看這個,聽說英國公對那個倭國王後感興趣,您上個奏折,讓英國公納德川和子。倭國國王德川秀忠一定非常高興。”
他說的太快,郭愷之一時沒繞過來,看完奏折猛得打了個冷顫。
“大…大將軍,這…這…”
“這就是勳貴,教你個乖,勳貴隻要不反,可以傻、可以癲、可以瘋,勳貴動起來的時候,文人就剩下一張嘴。就算你們嘴再硬,也是一盤菜,明天中午我要聽到消息,否則侯府就算想護你,也護不住,你已經被他們拋棄了,出京就得死。”
朱鼎順說完施施然到門口,迴頭看郭愷之還雷在原地,歎氣一聲,實在是孩她姥爺。
到身邊用力捶了一下胳膊,“郭大人,你是不是覺得朱三寨很守規矩?你是不是覺得士大夫才是定規矩的人?傻呀,太傻了。”
郭愷之猛得迴神,“不可能,內閣不可能是袁公一人,至少需要三股勢力,郭某是陛下的臣子。”
朱鼎順雙手一攤,“誰說你不是呢?那就好好做事,珍愛生命,遠離勳貴,遠離士紳。”
他還不如朱恭枵呢,朱鼎順走後,朱恭枵看郭愷之好半天還沒迴過神來,好言提醒道,“郭大人,族叔效忠的是朱明,他是唯一的太保,陛下會製衡大將軍,不會製衡太保。”
郭愷之慢慢抬頭,慢慢瞪眼,快把眼珠子掉出來,聲音打顫,“陛…陛…陛下…”
“沒有,你想遠了。本王不懂內閣的糾纏,但藩王和勳貴道理一樣,陛下朝政製衡大將軍,卻會支持族叔掌勳貴,而你顯然與勳貴攪和到一起了。
勳貴與皇權一體,他們都會支持陛下、支持太子,但又要爭個高低,唯一的太保啊,就是一場遊戲,反正是一個鍋裏搶。陛下也知道他們鬧歸鬧,不會明白著鬧大。
再說了,你看不出來,勳貴是在反對太保,在反對未來的族叔嗎,跟著瞎摻和什麽。
上個奏折,切割一下吧。在京城還敢腳踏兩隻船,郭大人真是虎,膽大如虎,哈哈。”
“周王殿下入京一年,竟然看懂這麽多事,下官佩服。這…這…英國公還不當場殺了老夫?”
朱恭枵頓時收起笑容,“我知道族叔為什麽生氣了,郭大人來侯府做什麽?還不是求庇護,你來都來了,還想又當又立?這不是賤嗎?”
郭愷之恍然大悟,文人的矯情影響了他,奏折雖然是他和周王所上,傻子也知道是大同侯在惡心人,是個正常人就知道大同侯在護著他倆。
換句話說,他做‘家臣’的目的達到了,還通過周王向皇帝展示了自己的忠心。
原來這麽簡單。
朱鼎順還是覺得老婆在搞事情,因為太…怎麽說呢,太正常了,這與那個印象中的大小姐不太一樣。
他們是有戀愛史、同居史的人,與這個時代的夫妻經曆完全不一樣。
她與自己應該是商量著來,而不是聽自己的、聽兄弟們的,與她的脾氣完全不符。
除非她在做其他事。
但她做事必須經過兄弟們,顯然沒有,到底什麽事呢?
如果是傳承那點事,也太無聊了。
朱鼎順一邊想一邊甩甩頭到中院,讓人上菜,把那兩位請過來。
朱恭枵已經想通了,見麵就拿著一份奏折放到身前,“族叔,明日天下人都知道,我上奏折是被您逼的。”
“無所謂,一封奏折惡心三人,還能出口惡氣,爽!”
郭愷之等他倆說完才躬身,被朱鼎順直接打斷,“坐,不喝酒,吃飯吧。”
他倆哪能吃得下,朱鼎順餓了,自顧自喝了一碗粥,吃了兩張餅,不吃拉倒,收走。
抿著茶水喝了兩口,才對郭愷之道,“六年前我知道,郭大人是個典型的讀書人,合作了六年,玲兒還為我生了個女兒,郭大人還是典型的讀書人。不忘初心,可喜可賀。毫無長進,可悲可歎。”
郭愷之略微深吸一口氣,給自己打氣迴應道,“大將軍,大明朝不可能讓武將權傾朝野,您不能更進一步。”
“不錯,這是實話。我本來也沒想更進一步。”
“您是對朝堂沒有欲望,卻刨士子的根,刨聖人的根。”
朱鼎順把杯子放下,“郭大人,朱某也未忘初心,六年前就說過,如果我能,我就會養活更多人。”
郭愷之看一眼周王,似乎詢問他為什麽不離開。
朱恭枵給了個哭喪臉,當然是人家不讓離開。
朱鼎順看到他們的交流,拍拍肚子消食,“郭大人,徐希皋是逗你玩,你玩不起的,新任應天巡撫是郭大人的親家?這不就是我的親家嗎?”
郭愷之大驚,“大將軍,侯爵控製內閣,會讓大家都死無葬身之地。”
“哎呀,你說說你,靠老子進內閣,轉身就不認了,自古負心都是讀書郎。”
郭愷之懵逼,“……”
朱鼎順自顧自道,“忘根走不遠的,大同巡撫李老頭無法成為過度,那你郭大人就是過度,製衡都看不出來嗎?郭大人這輩子都沒有首輔的機會。”
“郭某早已明白,但郭家也不想卷進流血的是非之中。”
“你明白?那就得去死,明白還與徐希皋、徐弘基勾連燒我工坊?明白還與江南士紳勾連?”
“沒錯,因為大同侯的兄弟殺了郭某的兄弟好友,孫自如有什麽錯,好好的都禦史,說死就死了。”
兩人說出火氣了,朱鼎順突然伸手把他按桌子上,咬牙切齒道,“誰告訴你的?”
郭愷之側臉給按桌麵,還有點梗脖子的味道,“大將軍,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朱鼎順一下鬆開他,哈哈大笑,“原來是後知後覺,郭大人,你出局了,老子可不會接受你這蒼白狡辯,在我麵前偷換概念得重新投胎。先知後知的動機可是忠奸的區別。”
朱恭枵下意識往旁邊挪挪屁股,提心吊膽的怕大同侯又開打。
郭愷之麵如死灰,“郭某明日辭官。”
“去吧,看你能不能活著迴到應天府,看沒有我,兩位舅哥能不能守住郭家的家資。郭愷之,你是真傻缺啊,你的價值在於能對付我,失去這個價值,你就是個死人。”
朱鼎順說完對周王一揚下巴,“殿下說是不是?”
朱恭枵一個哆嗦,“族叔,郭大人是朱明忠臣。”
“說起這老子就來氣,陛下性情三番五次變幻,都是你這個蔫了吧唧的壞蛋影響。”
朱恭枵不敢當著郭愷之接茬,心念一轉,把奏折拿起來遞給郭愷之,“郭大人,您看看這個,聽說英國公對那個倭國王後感興趣,您上個奏折,讓英國公納德川和子。倭國國王德川秀忠一定非常高興。”
他說的太快,郭愷之一時沒繞過來,看完奏折猛得打了個冷顫。
“大…大將軍,這…這…”
“這就是勳貴,教你個乖,勳貴隻要不反,可以傻、可以癲、可以瘋,勳貴動起來的時候,文人就剩下一張嘴。就算你們嘴再硬,也是一盤菜,明天中午我要聽到消息,否則侯府就算想護你,也護不住,你已經被他們拋棄了,出京就得死。”
朱鼎順說完施施然到門口,迴頭看郭愷之還雷在原地,歎氣一聲,實在是孩她姥爺。
到身邊用力捶了一下胳膊,“郭大人,你是不是覺得朱三寨很守規矩?你是不是覺得士大夫才是定規矩的人?傻呀,太傻了。”
郭愷之猛得迴神,“不可能,內閣不可能是袁公一人,至少需要三股勢力,郭某是陛下的臣子。”
朱鼎順雙手一攤,“誰說你不是呢?那就好好做事,珍愛生命,遠離勳貴,遠離士紳。”
他還不如朱恭枵呢,朱鼎順走後,朱恭枵看郭愷之好半天還沒迴過神來,好言提醒道,“郭大人,族叔效忠的是朱明,他是唯一的太保,陛下會製衡大將軍,不會製衡太保。”
郭愷之慢慢抬頭,慢慢瞪眼,快把眼珠子掉出來,聲音打顫,“陛…陛…陛下…”
“沒有,你想遠了。本王不懂內閣的糾纏,但藩王和勳貴道理一樣,陛下朝政製衡大將軍,卻會支持族叔掌勳貴,而你顯然與勳貴攪和到一起了。
勳貴與皇權一體,他們都會支持陛下、支持太子,但又要爭個高低,唯一的太保啊,就是一場遊戲,反正是一個鍋裏搶。陛下也知道他們鬧歸鬧,不會明白著鬧大。
再說了,你看不出來,勳貴是在反對太保,在反對未來的族叔嗎,跟著瞎摻和什麽。
上個奏折,切割一下吧。在京城還敢腳踏兩隻船,郭大人真是虎,膽大如虎,哈哈。”
“周王殿下入京一年,竟然看懂這麽多事,下官佩服。這…這…英國公還不當場殺了老夫?”
朱恭枵頓時收起笑容,“我知道族叔為什麽生氣了,郭大人來侯府做什麽?還不是求庇護,你來都來了,還想又當又立?這不是賤嗎?”
郭愷之恍然大悟,文人的矯情影響了他,奏折雖然是他和周王所上,傻子也知道是大同侯在惡心人,是個正常人就知道大同侯在護著他倆。
換句話說,他做‘家臣’的目的達到了,還通過周王向皇帝展示了自己的忠心。
原來這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