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詔從來不知道,毛文龍還是個‘海賊’,這家夥在他來之前,完全是黃海、東海的扛把子。


    但他很快理解東江的處境,幾十萬人快餓死了,東江真的不得不搶。


    袁可立之後,朝廷中樞大亂鬥,三年沒有給東江一兩餉銀、一粒米,沒有叛變已經是天大的忠心。


    東江很早就搶了朝鮮水師和原來遼南水師一部分海船,不多,三十艘鳥船。


    這些船不能讓朝廷知曉,於是,東江水師本部之外,還有一支‘編外’武裝。


    毛文龍竭澤而漁,兩三年時間,把北直隸和山東到倭國走私的商號給搞沒了。


    加上水師交叉封鎖海灣出口,北地不多的走私商號徹底絕跡。


    毋庸置疑,海商都是海盜,這是十七世紀初全球共識。


    大明到倭國的走私線路有三條。


    第一條從閩海到夷州、經琉球到薩摩藩,之前占據東洋貿易的六成,現在更是高達九成。


    第二條,江南豪商夏季直接跨越東海,地理維度與倭國持平,東西向沒有純粹的順風時機。


    五十天在海上,航向稍有偏差,到倭國後目的地不確定,南到薩摩藩、北到平戶,甚至到濟州島都有可能。


    為了安全,江南豪商會結伴而行。


    二三十艘船安全是安全了,但他們忘記了另外一個因素,交易量過大,改變藩地實力平衡,政治影響後果嚴重。


    結果幕府和閩商聯合,毫不留情絞殺他們。


    一部分江南豪商不得不依靠鄭芝龍,一部分豪商則鬼鬼祟祟冒險偏北航行,先到朝鮮南岸,確定航線後再精準走私。


    東海的商路被嚴重削弱,鄭芝龍越發膨脹。


    零散的走私不僅危險,他們還得冒險聯係買家。本來一年一次的商路,變成了兩年一次,且量很少,三五艘船,幕府很難抓住,也不會影響藩地大名實力,就這樣偷摸摸存在。


    第三條,就是北地海商,冬季出發,夏季前返迴。隻要不遇到海盜,這條路非常安全,先到朝鮮、途徑濟州島、準確到達平戶。


    八年前努爾哈赤進入遼東後,海灣內全是水師船隻。走私?還沒有出海灣,就被水師生吞活剝了。


    好極了,這樣就給了毛文龍一個天然的經商機會,遼東和朝鮮北部珍貴的藥材、貂皮等山貨就是他的商品。


    這些玩意每次不過兩三條船,毛文龍怕有人攜財跑路,每次都是好幾個頭領押送,十倍的武裝力量,很快壟斷了這條海路。


    但他們商品單一,出貨量也不大,東江漸漸在濟州島有一支長留船隊。


    幹嘛?


    當然是打劫。


    這就是海麵上的情況,毛文龍雖然在和女真作戰,南麵的情況卻一清二楚。


    至於朝鮮與倭國近在咫尺,為什麽不開展大規模貿易呢?


    這是結構性原因,不能聽他們吹噓,朝鮮山多,物資匱乏是實際。


    再一個原因,倭國曆史多次入侵朝鮮,民間敵意非常高。


    還有一個原因,倭國從來看不起朝鮮。


    朝鮮從來沒入侵過倭國、沒有打敗過倭國,他們從心底鄙視朝鮮人,甚至覺得與朝鮮人交易是下作。


    最後一個原因莫名其妙,卻是千年慣性認知。


    欺軟怕硬流淌在骨子裏,中原人在倭國可以當大爺,汪直一個海盜都能封王。而朝鮮人去了倭國,外樣大名都會覺得掉價。


    就算倭國很多儒士在朝鮮學習,他們也是單向的,朝鮮儒士在倭國依舊不受歡迎。


    反觀江南大儒到倭國,任何一人都能引起舉國轟動,皇族和幕府都會恭迎組織講學,可惜很少有人去這蠻夷之地。


    受文明外圍影響的民族性格,地理上不得不聯係,腦子裏卻是敵視加鄙視,再過幾百年也依舊存在,沒法解釋。


    毛文龍說的口幹舌燥,但他越說越興奮。


    終於找到知音了,能不興奮嘛。


    總算有一個準備反向打劫倭國的大將軍,實在對胃口。


    兩人沒有喝酒,卻互相印證情報,四隻眼都在放光。


    黃昏後依舊在挑燈夜談。


    “大將軍,倭國江戶幕府掌權後,把全國大名遷到江戶,家主可以迴藩,但家眷必須留在江戶。辦法簡單,有效控製了倭國全境。清除外來邪教,逐漸把大小佛朗機人都攆出了倭國。”


    “毛總兵是否知道,大小佛郎機和紅毛鬼的關係?”


    “知道,小佛郎機大佛朗機現在就像朝鮮和大明的關係,之前紅毛鬼也是大佛朗機的地盤,他們反叛立國了。”


    朱鼎順搖搖手指,這個比喻不對。


    葡萄牙現在已被西班牙吞並,但民間不服,商人聽調不聽宣,西班牙呂宋總督遇敵可以指揮濠鏡(澳門)商團,卻從不指望他們全力配合經商,商業上依舊是各行其是。


    東亞商路是葡萄牙人開辟出來的,一百多年來,他們還在吃老本。


    幕府明確表明,隻有鄭飛虹和紅毛鬼商人(荷蘭商人不熱衷於做傳教士)可以到平戶、長崎交易。


    為了控製歐洲人的活動範圍,在長崎港給了一塊人工島。


    鄭飛虹很聰明,才不會和紅毛鬼哥倆好,每年都有大朗佛郎機人在鄭飛虹的保護下到長崎貿易。


    最關鍵的,也是令朱鼎順惡心的,夷州現在有三支武裝,鄭飛虹、荷蘭人、西班牙人,都在築城。


    鄭芝龍信教,還有教名,算早期的信徒,這個身份給了他很多方便。


    為擴展勢力引狼入室,大佛朗機人在歐洲戰敗後,東亞實力一再削弱,最終紅毛鬼一家獨大,雙方不可避免發生火拚。


    朱鼎順有句話還不能說,三十年後,他的兒子又得費盡心思,流血趕走紅毛鬼。


    “大將軍,鄭飛虹到倭國很受歡迎,他的船隊現在都敢分散經商,每年二三十艘貨船,一多半在長崎,少部分到平戶。”


    “紅毛鬼有多少船到倭國?”


    “不多,三五艘,有時候也就兩艘。他們主要在南洋交易,但他們的船厲害呀,又快又大,鄭飛虹二十艘船都不一定能留下一艘,大海中遇到鳥船可以犁地一樣橫行。雙方基本相安無事。”


    朱鼎順哼哼一笑,這次老子一艘鳥船就能弄死遠洋大帆船,西洋人該滾出東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山賊大將軍,兵聖大反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溜溜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溜溜的兔子並收藏大明,山賊大將軍,兵聖大反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