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又蹬三輪車去大石橋賣舊書。
離開礦山死亡的壓力,感覺空氣裏都是甜的。
閑時去看看爸,爸正轟院子裏的雞。
媽媽精神好了些,給我看腿上生的疔瘡。
爸爸看了看我,突然說:”別老在家打麻將。”
我嘻笑:“我不怎麽玩。玉春和幾個婦女總在我家玩。打的小,五毛一塊的。”
爸說:“不是大小,不能玩。”
我看著爸爸,內心一陣酸楚,想:你要是沒出事,好好的。我們誰敢玩?你現在管得了誰?也隻能說一說了。
女兒上一年級了,喜歡畫畫。習慣是愛花錢,喜歡自言自語。
曾經想有了三萬元錢就再要一個孩子,無論男女,讓女兒也好有個伴。
可是九九年,女兒快十歲了,我家隻有幾千元錢。
酒入愁腸的時候,突然想,管他呢,許是孩子拖累我,還許是我借了孩子的光,我那麽喜歡孩子,就再要一個孩子吧。
妻子拿出大隊送來的生育指標,問我:“要不要?”
我說:“要。我爺爺生了五個孩子,我爸爸生了四個孩子。我生兩個也不算多。咱家現在屬於三缺一,再生一個,趕上陰天下雨一家人正好打麻將。”
話是這麽說,養一個孩子也不是容易的。
富貴人家都有不要孩子的,何況我家生活這麽拮據。
有人預測九九以後三年會發生大災難。對於我來說,預言成真了。
這天因為風大,沒有去賣書,在家看妻子她們打麻將。
妹妹突然氣喘籲籲地跑來,說:“大哥,你快點出來。”
我急忙出去,妹妹說:“我爸昏倒了,我也弄不動。”
我跑到爸爸家,爸爸昏迷在廁所,正由妹妹的男朋友柳傑扶著。
我們把爸爸抬進屋,爸爸嘔吐,昏迷。
我大聲叫他:“爸!爸!“
他:“嗯?”
有了些許迴應,但又陷入昏迷。
劉大夫來看了看說:“你爸很嚴重,趕緊送醫院。”
到醫院,大夫說是腦組織出血,腦散,偏移。
手術結果是當場死亡,長期植物人。
我說:“做手術吧。植物人也行,有這個人就行。”
主任說:“那就做吧。給家屬一個交代。”
爸爸手術後在病床上打唿嚕。
他的腳心有感覺,我一撓,他就像孩子一樣開心地笑了。
午夜之後。
爸吐黑血。
醫生說並發性胃潰瘍。用皮管向胃裏送止血藥沒有成功,我絕望地想:爸爸可能過不去這一關了。
淩晨,我和老叔,醫生輪流給爸爸做掌上壓。
當醫生搖手示意我們時,我知道,爸爸已經走了。
我們的父子緣分真正的煙消雲散了。
在我少年,青年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一條標語:奔向2000年,實現四個現代化。
那時覺得2000年很遙遠,想到局時我已三十多歲了,真是不敢想像。
2000年還是不緊不慢的到了。
這年的二月八日,是爸爸的去世周年。
我們兄弟和妹妹,二姑,老叔來到爸的墳前。
二姑放聲哭叫自己的哥哥,我扶起二姑,卻沒有落淚。
二弟在家裏準備了飯菜,愛喝酒的老叔沒有多喝,我卻喝得多了。
已經向大隊交了四百元的二胎指標錢。沒有理會生個兒子還是女兒,全聽命運的安排。
四月,在大石橋賣書遇到齊迎春,陳淑梅。
陳淑梅問我:“還出不出書了?現在書號四五千就能下來。”
我的心又活了,拿著稿件去找印刷廠研究。
曾敏複印社說他們複印社就能印,但印不了彩色封麵。
七月,我去了一趟河南湯陰,找到書商陳耀輝,在他的幫助下,我完成了封麵的印刷。
我的第一本小說集《金鍾》終於印成書了。
內容是短中篇,一些錯字沒有校對好。但賣書的同時,有人買自己寫的書,心裏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也給親戚朋友老師送一些,有說看不太懂。
姚誌剛和一些朋友說:“等你書出版了,我能幫你賣百八十本的。”
我的書出來了,我沒找他們讓他們履行自己的承諾。
一個看過我書的賣店老板,我第二天問他:“那本書寫得怎麽樣?”
他說:“還行。”
這是我非常滿意的答案。
我抽空整理第二本書的稿件。
2001年的鬼節。想起爸爸的音容笑貌,心裏依然痛楚難當。
獨自在爸爸的墳前燒紙,暗想多少人六七十歲還在侍奉雙親,而我而立之年竟已經父母雙亡。
三弟已去沈陽上班。爸爸的家滿院玉米和雜草。
一個拾荒的老頭拉開爸家的窗戶,正好被我撞上。
老頭解釋說:“我看見窗戶開了,給關上。”
我也沒理會他。
這個院子的人沒了,東西在與不在又有什麽分別?
領著大著肚子的妻子找李岩超聲檢查,他說:“孩子頭挺大的,其他都還行。”
臨走時,李岩問我:“你不想知道是丫頭小子啊?”
我說:“丫頭小子不都得要啊。”
李岩說:“小子。”
我故意驚訝地說:“哎呀,那可糟了!還得給他蓋房子。”
妻子的預產期是臘月六號。
進入冬月,我和妻子就開始焦急。經常去劉洪大的家裏打麻將,多少能緩解心情。
臘月二十六中午。
兒子終於出生了,脆聲哭叫,渾身通紅。相貌和女兒相似,隻是大些,胖些。
妻子體力透支,神情恍惚。
我找大夫來掛吊瓶才有所緩解。
一早被我們攆走去別人家玩的女兒也迴家了,好奇地看著小弟弟。
兒子晚上時哭時睡,我和嶽母輪流照顧。
妻子生下兒女就是功臣了,照顧孩子的活我就多分擔些。
反正。我也喜歡照顧孩子。
2002年二月。快到爸爸三周年紀念了。
三弟和女朋友從沈陽迴來,妹妹也從天津迴來。
妹妹還是小孩子的樣子,想想父母最喜歡她和三弟,我這個當大哥的卻幫不到他們什麽,心裏很是難受。
兒子算是比較乖的孩子了,比他姐姐小時好帶。
晚上,他嘴裏嗚裏哇啦地說話。
我說:“兒子,能不能把你說的外國話翻譯成中文?爸爸聽不懂啊。”
離開礦山死亡的壓力,感覺空氣裏都是甜的。
閑時去看看爸,爸正轟院子裏的雞。
媽媽精神好了些,給我看腿上生的疔瘡。
爸爸看了看我,突然說:”別老在家打麻將。”
我嘻笑:“我不怎麽玩。玉春和幾個婦女總在我家玩。打的小,五毛一塊的。”
爸說:“不是大小,不能玩。”
我看著爸爸,內心一陣酸楚,想:你要是沒出事,好好的。我們誰敢玩?你現在管得了誰?也隻能說一說了。
女兒上一年級了,喜歡畫畫。習慣是愛花錢,喜歡自言自語。
曾經想有了三萬元錢就再要一個孩子,無論男女,讓女兒也好有個伴。
可是九九年,女兒快十歲了,我家隻有幾千元錢。
酒入愁腸的時候,突然想,管他呢,許是孩子拖累我,還許是我借了孩子的光,我那麽喜歡孩子,就再要一個孩子吧。
妻子拿出大隊送來的生育指標,問我:“要不要?”
我說:“要。我爺爺生了五個孩子,我爸爸生了四個孩子。我生兩個也不算多。咱家現在屬於三缺一,再生一個,趕上陰天下雨一家人正好打麻將。”
話是這麽說,養一個孩子也不是容易的。
富貴人家都有不要孩子的,何況我家生活這麽拮據。
有人預測九九以後三年會發生大災難。對於我來說,預言成真了。
這天因為風大,沒有去賣書,在家看妻子她們打麻將。
妹妹突然氣喘籲籲地跑來,說:“大哥,你快點出來。”
我急忙出去,妹妹說:“我爸昏倒了,我也弄不動。”
我跑到爸爸家,爸爸昏迷在廁所,正由妹妹的男朋友柳傑扶著。
我們把爸爸抬進屋,爸爸嘔吐,昏迷。
我大聲叫他:“爸!爸!“
他:“嗯?”
有了些許迴應,但又陷入昏迷。
劉大夫來看了看說:“你爸很嚴重,趕緊送醫院。”
到醫院,大夫說是腦組織出血,腦散,偏移。
手術結果是當場死亡,長期植物人。
我說:“做手術吧。植物人也行,有這個人就行。”
主任說:“那就做吧。給家屬一個交代。”
爸爸手術後在病床上打唿嚕。
他的腳心有感覺,我一撓,他就像孩子一樣開心地笑了。
午夜之後。
爸吐黑血。
醫生說並發性胃潰瘍。用皮管向胃裏送止血藥沒有成功,我絕望地想:爸爸可能過不去這一關了。
淩晨,我和老叔,醫生輪流給爸爸做掌上壓。
當醫生搖手示意我們時,我知道,爸爸已經走了。
我們的父子緣分真正的煙消雲散了。
在我少年,青年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一條標語:奔向2000年,實現四個現代化。
那時覺得2000年很遙遠,想到局時我已三十多歲了,真是不敢想像。
2000年還是不緊不慢的到了。
這年的二月八日,是爸爸的去世周年。
我們兄弟和妹妹,二姑,老叔來到爸的墳前。
二姑放聲哭叫自己的哥哥,我扶起二姑,卻沒有落淚。
二弟在家裏準備了飯菜,愛喝酒的老叔沒有多喝,我卻喝得多了。
已經向大隊交了四百元的二胎指標錢。沒有理會生個兒子還是女兒,全聽命運的安排。
四月,在大石橋賣書遇到齊迎春,陳淑梅。
陳淑梅問我:“還出不出書了?現在書號四五千就能下來。”
我的心又活了,拿著稿件去找印刷廠研究。
曾敏複印社說他們複印社就能印,但印不了彩色封麵。
七月,我去了一趟河南湯陰,找到書商陳耀輝,在他的幫助下,我完成了封麵的印刷。
我的第一本小說集《金鍾》終於印成書了。
內容是短中篇,一些錯字沒有校對好。但賣書的同時,有人買自己寫的書,心裏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也給親戚朋友老師送一些,有說看不太懂。
姚誌剛和一些朋友說:“等你書出版了,我能幫你賣百八十本的。”
我的書出來了,我沒找他們讓他們履行自己的承諾。
一個看過我書的賣店老板,我第二天問他:“那本書寫得怎麽樣?”
他說:“還行。”
這是我非常滿意的答案。
我抽空整理第二本書的稿件。
2001年的鬼節。想起爸爸的音容笑貌,心裏依然痛楚難當。
獨自在爸爸的墳前燒紙,暗想多少人六七十歲還在侍奉雙親,而我而立之年竟已經父母雙亡。
三弟已去沈陽上班。爸爸的家滿院玉米和雜草。
一個拾荒的老頭拉開爸家的窗戶,正好被我撞上。
老頭解釋說:“我看見窗戶開了,給關上。”
我也沒理會他。
這個院子的人沒了,東西在與不在又有什麽分別?
領著大著肚子的妻子找李岩超聲檢查,他說:“孩子頭挺大的,其他都還行。”
臨走時,李岩問我:“你不想知道是丫頭小子啊?”
我說:“丫頭小子不都得要啊。”
李岩說:“小子。”
我故意驚訝地說:“哎呀,那可糟了!還得給他蓋房子。”
妻子的預產期是臘月六號。
進入冬月,我和妻子就開始焦急。經常去劉洪大的家裏打麻將,多少能緩解心情。
臘月二十六中午。
兒子終於出生了,脆聲哭叫,渾身通紅。相貌和女兒相似,隻是大些,胖些。
妻子體力透支,神情恍惚。
我找大夫來掛吊瓶才有所緩解。
一早被我們攆走去別人家玩的女兒也迴家了,好奇地看著小弟弟。
兒子晚上時哭時睡,我和嶽母輪流照顧。
妻子生下兒女就是功臣了,照顧孩子的活我就多分擔些。
反正。我也喜歡照顧孩子。
2002年二月。快到爸爸三周年紀念了。
三弟和女朋友從沈陽迴來,妹妹也從天津迴來。
妹妹還是小孩子的樣子,想想父母最喜歡她和三弟,我這個當大哥的卻幫不到他們什麽,心裏很是難受。
兒子算是比較乖的孩子了,比他姐姐小時好帶。
晚上,他嘴裏嗚裏哇啦地說話。
我說:“兒子,能不能把你說的外國話翻譯成中文?爸爸聽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