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胡爺爺午休完畢也沒有去上班,就在家陪著吳中生閑聊當得知吳中生要迴家時,老爺子嗬嗬笑道:“中生啊,我有一個老戰友,姓張,現在軍區任副司令,平時沒事,可是一聞到酒味就嘔吐不止。可他年輕時可是個有名的大酒缸啊!就為這查了不少醫院也看不明白,正好你來了,我帶你給他看看吧!\"


    “好吧!\"吳中生十分無奈,他本想在這待上一天,明天就迴京城的,這個老爺子可真會給自己找事。不過有病患求到頭上,還是要看的。


    吳中生迴屋拿了背包跟著老爺子走出家門,溜溜達達的走了不遠,就推門進了一個小院並大叫道:“老家夥,開門接客了。”


    門開了,從裏麵走岀一個和胡爺爺年齡差不多的老軍人,張口罵道:“胡老虎,又滿嘴噴糞,你拿我這當女支院啊!還接客!你是客嗎!進別人家連門都不敲?我看你和土匪差不多。\"說著轉向吳中生說道:“你就是治好抗戰的小吳神醫吧!這老家夥可沒少給你吹噓。\"說著一指胡爺爺。老爺子也不在意張副司令的笑罵,而是對吳中生說道:“中生啊!這個老家夥你叫張爺爺。\"


    這些老人大都是從草地,抗戰等殘酷的戰爭中走過來的,他們經曆過無數次生死考驗,見證過太多戰友的犧牲。為了新國家,他們九死一生,甚至不惜拋棄家庭和事業,隻為實現一個目標:讓國家不再受他人壓迫、奴役,建立一個平等、自由、富強的新國家。為此,他們舍生忘死,毫不畏懼死亡。對於這樣的人,吳中生心中充滿了萬分的敬意與尊重。


    聽到胡爺爺的話,吳中生趕緊上前深深鞠了一躬。“張爺爺您好,晚輩吳中生,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中醫,可不是您嘴裏的神醫,您太高抬了。\"


    張爺爺點點頭,對吳中生的謙遜很是滿意。手一伸做了個請的手勢,帶著胡爺爺就往屋裏走,吳中生則跟在二人身後走進屋。


    客廳裏吳中生用心的給張爺爺診著脈,半天也沒有發現病因,老爺子除了有點慢性咽炎外身體可是好的很,於是詢問了張老爺子發病原因。


    原來一年前,老爺子在一次聚會上唱多了酒,嘔吐不止,從那時起就染上了這個毛病,他自己不當迴事,酒不喝就不喝好了。可是他的老戰友們以胡司令為首可都不幹了,好好的幾個老家夥在一起喝酒,聊天,少了你老張那還了得。於是一個個的岀主意,找名醫,一定要把老張的毛病治過來。這不吳中生一到這裏,胡老爺子就給安排上了。


    張爺爺,您這毛病不大,就是一種生理性反應,另外您的咽喉有慢性咽炎,炎症因子刺激局部黏膜,可引起惡心、想吐的症狀,而酒對局部黏膜也有一定刺激性,患有此類病變的人群,在聞到酒味後,有嘔吐症狀。您的病首先先話咽炎,咽炎好了,聞酒味嘔吐的毛病也就好了。”


    說明病症,吳中生正要開藥,忽然想到一事,於是對張老爺子說道:“張爺爺,您的煙得戒了,要不您的慢性咽炎可不容易好!\"


    張老爺子猶豫了一下,戒煙顯然他不太願意,從當兵打仗那天,老班長為緩解自己的恐懼,給自己抽的第一口煙袋鍋開始,自己就離不開這玩意了,都幾十年了豈是說戒就戒得了的。


    吳中生看出張爺爺不願戒煙,於是嚇唬他道:“張爺爺,我和您說,您別拿這慢性咽炎不當迴事,今天您聞不了酒味嘔吐,要是發展到聞到肉味都吐那可就麻煩了。\"


    張老爺子聽到這裏囁嚅著說道:“這煙,它也不好戒啊!\"


    吳中生說道:“我有一法,保您七日戒煙。這方子來自清中期草堂筆記中紀昀戒煙錄,取蜣螂五隻,焙幹,碾末加入煙葉中,一鍋見效。可惜紀昀前期成功戒煙,後期又抽了起來,功虧一簣。要是您我想信一定不會在抽了。”吳中生開始講事實,舉例證後麵又小小的拍了一記馬屁。張老爺子終於決定戒煙,治咽炎了。


    吳中生開了治療慢性咽炎的藥方,又寫了服用方法與禁忌,又說了戒煙的反應才和胡老爺子告辭迴家。


    吳中生迴到胡爺爺家裏,一進門就看到趙奶奶正坐在客廳裏,滿臉笑容地看著他。她好奇地問道:“中生啊,老張現在怎麽樣了?”


    吳中生撓了撓頭,憨笑著迴答道:“嘿嘿,趙奶奶,我跟您說,張爺爺現在好多了!”接著,他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趙奶奶。


    聽完吳中生的講述,趙奶奶忍不住笑了起來。她拍著大腿說道:“哈哈,這孩子,還真是有辦法!這一下,老張不僅把酒給戒了,就連煙也不能抽了!”


    吳中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也是沒辦法,實在看不下去張爺爺這麽作賤自己的身體。”


    其實吳中生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就張副司令的毛病隨便來個中醫就能治好了。就算治不好,不能聞酒味,不喝酒難道不是好事嗎!吳中生也沒有說破,靜候著看事態發展。


    第二天,吳中生提出要走,胡爺爺說什麽也不同意,說什麽,自己孫子來看自己,哪能住一晚就走。怎麽也得待上個十天半月的讓兩位孤獨的老人好好稀罕稀罕。說完又打電話叫來馬秘書,讓他帶著吳中生去靶場打槍。麵對著胡爺爺吳中生實在是無法拒絕,隻能聽之任之,反正不管有什麽事到時他都會說出來的。再說了有幾個男人能拒絕打槍的誘惑呢!


    靶場上,一個姓王的排長正在指導吳中生射擊要領。56式半自動步槍是1956年,定型了56式槍族並開始量產。王排長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手中的步槍。接著又給吳中生講解示範起了射擊要點。


    1. 射擊姿勢:采用正確的射擊姿勢可以提高射擊的穩定性和準確性。一般采用臥姿、立姿或跪姿,身體要放鬆,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屈,雙手握緊槍把。


    2. 瞄準:瞄準是射擊的關鍵。將目光集中在準星上,使準星與目標重合,同時注意保持槍的水平和垂直方向。


    3. 唿吸控製:在射擊時,要均勻唿吸,避免過度唿吸或憋氣。在唿氣或吸氣的瞬間扣動扳機,可以減少槍支的晃動。


    4. 扳機控製:扳機控製是射擊中的重要環節。扣動扳機時要保持緩慢、均勻的壓力,避免突然用力或抖動。


    5. 射擊節奏:保持適當的射擊節奏,不要急於連續射擊。每次射擊後,要注意觀察彈著點,進行調整。


    講完這些,王排長從旁邊取過彈匣,接著示範裝填彈藥,他拉開槍栓使槍支處於掛機空倉狀態,然後把彈夾上的十粒子彈壓入彈倉。見吳中生點頭表示明白。王排長就實地操作給吳中生示範起來。


    首先王排長以臥姿向一百米外靶子連射四槍,王排長接著用跪姿、站姿連射六槍,槍膛裏傳岀“叮\"的一聲悅耳清脆響聲。不久對講器裏傳出一百環的聲音。


    王排長槍口朝地拉動槍栓,看彈倉內空空如也,才推動槍栓,交給吳中生。


    吳中生接過步槍,照著王排長打槍前的步驟做了一遍,上好子彈臥在槍位。屏氣凝神瞄向靶位,對講器裏傳岀可進行射擊聲後。“叭”的一槍射岀,王排長和馬秘書舉著望遠鏡看到,隻射了個三環的成績,什麽也沒說,剛摸槍的新人沒脫靶就是好成績了。


    吳中生沒有理會凝神靜氣,眼中除了靶子,就沒有了別的東西。漸漸的靶子中心的紅點與眼睛,準星重合。“叭”又一聲槍響,“叭,叭,叭……接連九槍,吳中生站起身拉開槍腔檢查完後,推上槍栓向王排長示意檢查完畢。此時對講機裏傳出九十三環的聲音。


    馬秘書和王排長在看完第一槍後都放下望遠鏡都沒有在觀看,而是在一旁聊起天來。此時聽到對講機裏傳來的九十三環成績都大吃一驚,舉起望遠鏡觀看起來。


    “小吳,你以前打過槍?\"王排長疑問道。


    “沒有,這是頭一次打槍。\"吳中生也很興奮。除了頭一槍手動了下射了個三環,後麵九槍他都穩如泰山果然打出了九十環的好成績。


    “來,小吳,你在打個跪姿。\"


    “叭,叭叭……\"十發子彈過後,對講器裏傳岀一百環的聲音。


    接著又是站姿,還是一百環。王排長都麻木了。“這是新手?自己當了十年兵才能做到彈不虛發。這小子才摸槍除第一槍三環外,槍槍都是十環,這得多天才才能做到啊!”


    二百米,三百米,全部十環。四百米嗯彈道有些飄第一槍打了七環,剩下的都是十環。王排長人都麻了,就是換自己也不可能在四百米打成這個成績啊!


    王排長不信邪上八百米,其實五六半有效射程在四百米,理論上一千五百米也有殺傷力。八百米距離上隻有集火才有殺傷效果,這時王排長要看看吳中生極限在哪裏,上了個八百米。


    可惜,子彈太飄忽了,靶子在吳中生這樣的眼力下也隻有個火柴頭大小。吳中生立姿打了十槍感覺就上靶了七槍,另外三槍不知道飄哪去了。“三十五環,三槍脫靶。對講器裏傳出興奮的聲音。


    王排長,抓住馬秘書的手,激動的說道:“胡主任,這個兵我要了。\"


    胡秘書無奈的攤攤手,表示我也做不了主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憨娃闖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吞天剩個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吞天剩個口並收藏憨娃闖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