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夙道姑怫然:“世人都愛皮囊好的,自靈微師妹被師父帶迴來,才半個多月,我宮觀門前聞風而來好幾個登徒子,擾我道門清淨。”
她見王恆問東問西,隻盯著靈微道姑問,不免在心中將王恆歸入登徒子一類,眼角帶著幾分鄙夷,說話口氣也冷淡許多。
大致信息已經問到,王恆也不耐煩與她敷衍,便隨意道:“既是華陽道長不在,我改日再來相請。”說罷轉身拂袖走了,小才與悅兒緊隨其後。
步出山門,王恆對費悅兒道:“還要請悅兒幫忙,此時天色尚早,咱們幾人再進城去王氏歸田園居拜訪王禦史兄妹,如果他們不在,也許要找到烏鵲橋王禦史祖宅,想法子求見王大小姐,我同小才兩個外男自然不方便,悅兒你或許辦得到。”
悅兒欣然從命。
三人牽著馬,走過一段山道,一邊不停探討著想法,王恆教悅兒問王大小姐幾個問題,悅兒聽了不住點頭。
商議了好一陣,三人方才揚鞭上馬,朝蘇州府城的方向馳騁而去。
這一迴快馬加鞭,比之來時坐著轎子停停走走快了許多,倏忽已經進了城門。
眾人熟門熟路來到王氏歸田園居附近,仍在那老店開了上房,將馬兒交給夥計喂食。
費悅兒取出行囊中的女裝,恢複成粗眉大眼、英氣勃勃的大姐兒,為避人耳目,戴上薄薄的帷帽。
一行人來到歸田園居,看門的還是李叟,小才笑著湊上去,隔著竹扉喊道:“老李哥,老李哥。”
李叟定睛一看,也笑道:“原來是王家小哥,好幾日不見,你們還惦記著逛園子啊。”
小才道:“老李哥,你家主人王禦史今日在不在園子裏?”
李叟道:“你們今兒來巧了,我家大爺早上才陪著大小姐過來。”
小才道:“勞動老李哥跑一趟,替我們通傳給王大人,就說是太倉王衙前的七公子前來拜會。”
李叟心裏隻道是主人家的同宗子弟,便笑吟吟道了個好:“公子爺稍微等等,老漢去去就迴。”
不多時李叟迴來,恭恭敬敬道:“公子爺,請隨老漢這廂走,我家大爺在蘭雪堂恭候大駕。”
歸田園居門戶極狹小,陋巷中開一扇柴扉而已,進戶之後沿著花徑九曲迴腸,所見皆是嬌紅稚綠,芳草如茵,隻覺得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蘭雪堂地勢很高,是園中一處正經建築,眼下是王禦史的會客廳。
王禦史二十六七歲年紀,白皙清瘦,斯文儒雅,看來倒有幾分麵熟,他滿麵春風,已站在蘭雪堂外候著,見王恆一行人前來,熱絡地說:“七公子,虎丘大會一別數月,別來無恙否!”
王恆聽他的口風,應該是參與虎丘大會的興社成員,怪道看上去似曾相識,便恭謹地行了個禮,道:“王大人,晚生有禮了。”
王禦史將一把王恆挽住,朝蘭雪堂內迎進去,笑道:“我乃是紫陽書院袁山長的拜門弟子,興社會首張西如兄是我至交好友,我表字半禪,癡長你幾歲,便忝自為兄,七郎與我自當兄弟相稱。”
王恆此時正要與他攀交情,當即從善如流唿之:“半禪兄。”
王半禪十分喜悅,與王恆分賓主落座。
王半禪見王恆身後跟著兩名少年男女,知不是王恆伴當,便是戚友,他不是迂腐之人,也一並殷勤賜座。
王半禪坐定,得意洋洋道:“七郎這一番來寒舍,可是要瞧瞧我家的園子?”
見王半禪一意交好,王恆便也直奔主題:“半禪兄的園子,名聞遐邇,我們仰慕得久了,我表妹是太平鎮費姨媽家的姑娘,她最是喜歡尋古探幽,遊山玩水,姑娘家出門又多有不便,這不,厚著臉皮來拜托半禪兄,能不能請貴府的小姐陪著我表妹,逛一逛你家的園子?”
費悅兒便起身朝王半禪福了一福:“給王大人請安。”
王半禪見是個大大方方的小姑娘,笑道:“這有何難,讓我妹子陪著,任你們要逛幾天幾夜。”說罷叫貼身小廝去秫香樓給大小姐傳話。
稍等了片刻,小廝帶著一個著綠裙的丫鬟來,領著費悅兒朝內園而去。
女眷們遊園,他們都是知禮之人,就不便進去隨意走動了。
王半禪知情識趣,讓小廝將桌椅搬到蘭雪堂後。
蘭雪堂後有一汪碧水,遙遙望見彼岸園內拂水柳浪、小橋石堤,又有園中人影迢迢,入畫一般,湖中水麵遍種菱藕,其時中秋已過,菱角荷葉漸漸殘敗,頗多意趣。
幾人對著湖景,吃吃茶,談談閑話。
王半禪問了一些張西如的近況,得知張西如成功將雲間幾社並入興社,在徐氏鴛鴦樓逍遙,有些不勝向往,說了好些羨慕的話,又告訴王恆,邸報傳來,吳江知縣範令,不知因何被罷免了,換上張西如的同年熊令,不日就要上任。
“範縣尊罷了官?”王恆心中狐疑,昨夜他還在猜測範縣尊亂判鳳氏的葫蘆案,朝廷動作竟這樣快,已將他罷免,不可能,官場盤根錯節,必然是別的原因。
王半禪點點頭:“在吳地為官不易,地方上錢穀賦稅都比別處要征得多,讀書人很多,全憑當地士紳給不給麵子。”
王半禪畢竟是當過幾年察院官兒的人,人麵很熟悉,年級雖還輕得很,見識跟張西如這樣的學者型官員不太一樣。
王恆乘機跟他說說吳江的事,從詩人文重光聊起,文重光的舅舅沈伯和,是致仕的光祿寺丞,沈伯和的二堂侄沈君杜,眼下賦閑在鄉,這幾位王半禪都認識,又說起沈伯和還有個堂侄,叫作沈君征,也不知排行老幾,在兵部當差,王半禪對沈君征卻毫無印象,完全不隻道。
漸漸把話引到沈君杜的妹夫,沈家女婿葉天蓼,不料王半禪連連點頭道:“雖則我與葉天蓼政見不同,他這個人,我還是有所了解的。”
於是王半禪說出一番話來,小才聽了愣怔片刻,王恆瞪大了雙眼,喃喃道:“想不到,葉天蓼竟是這樣的人。”
她見王恆問東問西,隻盯著靈微道姑問,不免在心中將王恆歸入登徒子一類,眼角帶著幾分鄙夷,說話口氣也冷淡許多。
大致信息已經問到,王恆也不耐煩與她敷衍,便隨意道:“既是華陽道長不在,我改日再來相請。”說罷轉身拂袖走了,小才與悅兒緊隨其後。
步出山門,王恆對費悅兒道:“還要請悅兒幫忙,此時天色尚早,咱們幾人再進城去王氏歸田園居拜訪王禦史兄妹,如果他們不在,也許要找到烏鵲橋王禦史祖宅,想法子求見王大小姐,我同小才兩個外男自然不方便,悅兒你或許辦得到。”
悅兒欣然從命。
三人牽著馬,走過一段山道,一邊不停探討著想法,王恆教悅兒問王大小姐幾個問題,悅兒聽了不住點頭。
商議了好一陣,三人方才揚鞭上馬,朝蘇州府城的方向馳騁而去。
這一迴快馬加鞭,比之來時坐著轎子停停走走快了許多,倏忽已經進了城門。
眾人熟門熟路來到王氏歸田園居附近,仍在那老店開了上房,將馬兒交給夥計喂食。
費悅兒取出行囊中的女裝,恢複成粗眉大眼、英氣勃勃的大姐兒,為避人耳目,戴上薄薄的帷帽。
一行人來到歸田園居,看門的還是李叟,小才笑著湊上去,隔著竹扉喊道:“老李哥,老李哥。”
李叟定睛一看,也笑道:“原來是王家小哥,好幾日不見,你們還惦記著逛園子啊。”
小才道:“老李哥,你家主人王禦史今日在不在園子裏?”
李叟道:“你們今兒來巧了,我家大爺早上才陪著大小姐過來。”
小才道:“勞動老李哥跑一趟,替我們通傳給王大人,就說是太倉王衙前的七公子前來拜會。”
李叟心裏隻道是主人家的同宗子弟,便笑吟吟道了個好:“公子爺稍微等等,老漢去去就迴。”
不多時李叟迴來,恭恭敬敬道:“公子爺,請隨老漢這廂走,我家大爺在蘭雪堂恭候大駕。”
歸田園居門戶極狹小,陋巷中開一扇柴扉而已,進戶之後沿著花徑九曲迴腸,所見皆是嬌紅稚綠,芳草如茵,隻覺得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蘭雪堂地勢很高,是園中一處正經建築,眼下是王禦史的會客廳。
王禦史二十六七歲年紀,白皙清瘦,斯文儒雅,看來倒有幾分麵熟,他滿麵春風,已站在蘭雪堂外候著,見王恆一行人前來,熱絡地說:“七公子,虎丘大會一別數月,別來無恙否!”
王恆聽他的口風,應該是參與虎丘大會的興社成員,怪道看上去似曾相識,便恭謹地行了個禮,道:“王大人,晚生有禮了。”
王禦史將一把王恆挽住,朝蘭雪堂內迎進去,笑道:“我乃是紫陽書院袁山長的拜門弟子,興社會首張西如兄是我至交好友,我表字半禪,癡長你幾歲,便忝自為兄,七郎與我自當兄弟相稱。”
王恆此時正要與他攀交情,當即從善如流唿之:“半禪兄。”
王半禪十分喜悅,與王恆分賓主落座。
王半禪見王恆身後跟著兩名少年男女,知不是王恆伴當,便是戚友,他不是迂腐之人,也一並殷勤賜座。
王半禪坐定,得意洋洋道:“七郎這一番來寒舍,可是要瞧瞧我家的園子?”
見王半禪一意交好,王恆便也直奔主題:“半禪兄的園子,名聞遐邇,我們仰慕得久了,我表妹是太平鎮費姨媽家的姑娘,她最是喜歡尋古探幽,遊山玩水,姑娘家出門又多有不便,這不,厚著臉皮來拜托半禪兄,能不能請貴府的小姐陪著我表妹,逛一逛你家的園子?”
費悅兒便起身朝王半禪福了一福:“給王大人請安。”
王半禪見是個大大方方的小姑娘,笑道:“這有何難,讓我妹子陪著,任你們要逛幾天幾夜。”說罷叫貼身小廝去秫香樓給大小姐傳話。
稍等了片刻,小廝帶著一個著綠裙的丫鬟來,領著費悅兒朝內園而去。
女眷們遊園,他們都是知禮之人,就不便進去隨意走動了。
王半禪知情識趣,讓小廝將桌椅搬到蘭雪堂後。
蘭雪堂後有一汪碧水,遙遙望見彼岸園內拂水柳浪、小橋石堤,又有園中人影迢迢,入畫一般,湖中水麵遍種菱藕,其時中秋已過,菱角荷葉漸漸殘敗,頗多意趣。
幾人對著湖景,吃吃茶,談談閑話。
王半禪問了一些張西如的近況,得知張西如成功將雲間幾社並入興社,在徐氏鴛鴦樓逍遙,有些不勝向往,說了好些羨慕的話,又告訴王恆,邸報傳來,吳江知縣範令,不知因何被罷免了,換上張西如的同年熊令,不日就要上任。
“範縣尊罷了官?”王恆心中狐疑,昨夜他還在猜測範縣尊亂判鳳氏的葫蘆案,朝廷動作竟這樣快,已將他罷免,不可能,官場盤根錯節,必然是別的原因。
王半禪點點頭:“在吳地為官不易,地方上錢穀賦稅都比別處要征得多,讀書人很多,全憑當地士紳給不給麵子。”
王半禪畢竟是當過幾年察院官兒的人,人麵很熟悉,年級雖還輕得很,見識跟張西如這樣的學者型官員不太一樣。
王恆乘機跟他說說吳江的事,從詩人文重光聊起,文重光的舅舅沈伯和,是致仕的光祿寺丞,沈伯和的二堂侄沈君杜,眼下賦閑在鄉,這幾位王半禪都認識,又說起沈伯和還有個堂侄,叫作沈君征,也不知排行老幾,在兵部當差,王半禪對沈君征卻毫無印象,完全不隻道。
漸漸把話引到沈君杜的妹夫,沈家女婿葉天蓼,不料王半禪連連點頭道:“雖則我與葉天蓼政見不同,他這個人,我還是有所了解的。”
於是王半禪說出一番話來,小才聽了愣怔片刻,王恆瞪大了雙眼,喃喃道:“想不到,葉天蓼竟是這樣的人。”